春季是牛口蹄疫[口蹄疫Aftosa(属一类传染病)俗名“口疮”、“辟癀”,是由口蹄疫**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所以目前抓好牛口蹄疫的防治工作尤为必要。该病具有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病学[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特点,犊牛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较高,其他则较低。以下为您介绍牛口蹄疫是什么病,牛口蹄疫的防治措施:
牛口蹄疫是什么病
病畜和潜伏期[潜伏期是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动物是危险的传染源。病畜的水疱液、*汁、尿液、口涎、泪液和粪便中均含有**;该病入侵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本病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风和鸟类也是远距离传播的因素之一。
一、症状牛的潜伏期2~7天,可见体温升高40℃~41℃,流涎,很快就在唇内、齿龈、舌面、颊部粘膜、蹄趾间及蹄冠部柔软皮肤以及*房皮肤上出现水泡[水泡一词有多个含义:1、水面上或水里面的半球状或球状气泡。],水泡破裂后形成红色烂斑,之后糜烂逐渐愈合,也可能发生溃疡,愈合后形成斑痕。病畜大量流涎,少食或拒食;蹄部疼痛造成跛行甚至蹄壳脱落。本病在成年牛一般死亡率不高,在1%~3%之间,但在犊牛,由于发生心肌炎和出血性肠炎,死亡率很高。
二、诊断根据症状、流行病学情况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采水泡皮或水泡液作实验室[实验室即进行试验的场所,是科技的产出地,所以国家对试验室投入非常大。]诊断,目前实验室诊断有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等多种方法,还能够鉴别感染阳性与注苗阳性牛。需要作出鉴别诊断的病是水泡性口炎,该病与口蹄疫在症状上极其相似,但是,其一,水泡性口炎可感染包括马、猴、鸡在内的多种动物;其二,水泡性口炎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不高,只有1.7%~7.7%;其三,水泡性口炎由蚊子传播,只发生在夏季和秋初。
牛口蹄疫的防治措施
一、综合性防治措施平时要积极预防、加强捡疫,常发地区要定期注射口蹄疫**。常用的**有口蹄疫弱毒**、口蹄疫亚单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一旦发病,则应及时报告疫情,同时在疫区严格实施**、隔离、消毒、紧急接种及治疗等综合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尚可应用口蹄疫高免血清或康复动物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按每公斤体重0.5~1毫升皮下注射,免疫期约2周。疫区**必须在后1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急宰后14天,经全面大消毒才能解除**。
二、患良性口蹄疫之牛,一般经一周左右多能自愈。为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可对症治疗:
1、口腔病变可用清水、食盐水或0.1%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以1%~2%明矾溶液或碘**[碘**,适应症为用于口腔黏膜溃疡、牙龈炎及冠周炎。],也可涂撒中药冰硼散(冰片15克,硼砂150克,芒硝150克,共研为细末)于口腔病变处。
2、蹄部病变可先用3%来苏儿清洗,后涂擦龙胆紫溶液、碘**、青霉素[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软膏等,用绷带包扎。
3、*房病变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患恶性口蹄疫之牛,除采用上述局部措施外,可用强心剂和滋补剂等。
关于“牛口蹄疫是什么病,牛口蹄疫的防治措施”的内容就是这些了,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后提醒大家犊牛发病率高,症状也为严重,死亡率也较高,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