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血吸虫[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schistosoma)。]病是血吸虫寄生在羊门静脉、肠系膜[肠系膜是悬吊、固定肠管的腹膜的一部分。]静脉和盆腔静脉内,引起贫血、消瘦与营养障碍[ ...]的一种疾病。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羊血吸虫病如何诊断,羊血吸虫病防治!
羊血吸虫病如何诊断?
症状:羊患本病多呈慢性经过,只有当突然感染大量尾蚴后,才急性发病。病羊表现体温升高,似流感症状,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呼吸迫促,有浆液性鼻液,下痢,消瘦等,常可造成大批死亡。一经耐过则转为慢性。轻度感染的羊,缺乏急性表现。慢**例一般呈现黏膜苍白,下颌及腹下水肿,腹围增大,消化**,软便或下痢。幼羊生长发育停滞,甚至死亡。母羊不**、不孕或流产。
剖检病变:剖检可见尸体明显消瘦,贫血,腹腔内常有大量腹水。在感染数千条以上的病例,其肠系膜及大网膜均有明显的胶样浸润,更严重的可以波及到胃肠壁的浆膜层。小肠黏膜上可见有出血点或坏死灶。肠系膜淋巴结普遍地表现水肿。肝组织出现程度不同的结缔组织化。肝脏质地变硬,在肝表面可以见到灰白色网状组织[网状细胞是有突起的星状细胞,相邻细胞的突起相互连接成网。]的凹陷纹理,而使肝表面低洼不平,并且散布着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坏死结节。肝脏在初期多表现为肿大,后期多表现为萎缩,被膜增厚,呈灰白色。
诊断:由于该虫产卵较少,在感染轻的情况下,从粪便中不易发现虫卵,死后可根据寄生数量及病理变化来确诊,在粪检时可采用粪便沉淀孵化法,根据粪中孵出的毛蚴进行生前诊断。
羊血吸虫病防治!
预防:定期驱虫,病羊要淘汰。结合水土改造工程或用灭螺药物杀灭中间宿主,阻断血吸虫的发育途径。疫区内粪便进行堆肥发酵和制造沼气,既可增加肥效,又可杀灭虫卵。选择无螺水源,实行专塘用水,以杜绝尾蚴的感染。
治疗:
a、硝硫氰胺剂量按千克体重[体重body weight为 *体或穿着已知重量的工作衣称量得到的身体重量。]4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配成2-3%水悬液,颈静脉注射;
b、吡喹酮剂量按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1次口服;
c、敌百虫剂量绵羊按每千克体重70-100毫克,山羊按每千克体重50-70毫克,灌服;
d、六氯对二甲苯剂量按每千克体重200-300毫克,灌服。
羊血吸虫病如何诊断,羊血吸虫病防治!就介绍到这里了,消灭钉螺,加强环境卫生及羊群管理,保护水源,安全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