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牛蛙需要注意什么,养殖牛蛙需要注意什么细节
1、每天早中晚各巡池1次,检查筛绢网是否出现破洞,如果出现了破损必须马上修复,避免牛蛙外逃。(2)注意防治老鼠、蛇等天敌,避免牛蛙被天敌捕食。(3)仔细观察牛蛙的摄食、活动情况,发现了异常后需要及时对症治疗。
2、牛蛙对温度十分敏感,它的皮肤曝露在外面,没有任何的防止蒸发的保护组织,所以牛蛙对干燥的环境抵抗能力非常差,特别是幼蛙特害怕日晒还有干燥。三十分钟的温度日晒就能把牛蛙致死。而且牛蛙在空气特别干燥的环境下二十小时以内会自动死亡。
3、喂食时间:选择在每天的傍晚投喂,喂食量:牛蛙不吃食为止。饲料需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及时补充维生素。注意事项养殖牛蛙时,需要将养殖场的温度调节到25-30℃。牛蛙不宜进行暴晒,在潮湿的环境下才有利于它的生长发育。
4、养殖好牛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定期巡池、及时记录 每天早晨与傍晚必须巡视养殖池,及时记录气温、水温、水质、蝌蚪生活状况(如有无浮头现象,上次饵料吃剩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刚孵出的蝌蚪以及**高峰期的蝌蚪,尤要注意观察及管理。
5、苗种放养牛蛙放苗前每亩用生石灰50-75公斤或漂**10-15公斤进行消毒,清塘消毒后10天即可放苗。一般刚**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80-100只。**30天后,体重达25-50g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30-50只。为防止残食,根据大小及时分级饲养。
在自己家里怎么养牛蛙啊?
池面要防冻牛蛙整个越冬期间须保持2厘米水层,且水面上要设置棚架防霜冻。即用竹片在池上方做成半圆形的棚架,上盖草苫或薄膜。
家养牛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牛蛙的驯食,驯食是为了使牛蛙捕食不动饵料,使其采食人工的饲料,以解决大规模养殖牛蛙的食物问题。驯食要早,越早越容易建立起条件反射,成功率越大。
牛蛙在幼蛙时期食欲大,一天需投喂3至4次,每次投喂的饲料在2至3小时吃完最佳。温度需保持在25到30度,每次换水只需换半池水,夏天需要流动的水,冬天气温过低,需要用塑料大棚来保温。成蛙时可以更换为大的养殖场地,如天然水池、鱼池、杂草纵生的洼地。
稻田养殖商品牛蛙的方法与步骤
防治方法:定期给蛙池消毒,保证水质清洁并适当减少养殖密度,及时隔离病蛙。病蛙可用2-5%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每天1次,连续泡3天。肠胃炎病 (1)发病原因:肠胃炎病多是因为消化**引起的,而且发生快,危害大,幼蛙或成蛙肌体酸软,无力跳动,能使牛蛙死亡。
种苗放养:种苗放养大半个月前蛙池要消毒杀菌,1亩用生石灰粉50KG全池泼撒,10天之后就可以放牛蛙苗。放养相对密度:规格型号为50克多幼蛙每平米放养50只,规格型号为100克多幼蛙每平米放养20只。放养时,幼蛙用20mg/升高猛酸钾水溶液侵泡10分钟。
养殖场地牛蛙的养殖场地应具备水陆两栖的生活环境,可选用稻田、茭白田和池塘等作蛙池。牛蛙有大吃小的现象,规模养殖应分建蝌蚪池、幼蛙池、成蛙池和产卵池,进行分群饲养。蝌蚪饲养池以土池为好,四周及池底用水泥建造,抹平池壁。
施肥、喷药方法也要相应改变,化肥要变追肥为基肥,变撒施为球肥或颗粒肥深施;养蛙田一般用喷药治虫,防治稻病害时要选择无毒和低毒农药,变全田施药为分片划块施药,使蛙有回避场所。稻田养蛙是水稻害虫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径,水稻害虫是蛙的天然食物,若放养密度大,食物不足时,可补充人工饲料。
养殖好牛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定期巡池、及时记录 每天早晨与傍晚必须巡视养殖池,及时记录气温、水温、水质、蝌蚪生活状况(如有无浮头现象,上次饵料吃剩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刚孵出的蝌蚪以及**高峰期的蝌蚪,尤要注意观察及管理。
野外进行粗养:是可以分为全天然放养和半粗放饲养两种类型的,常见的养殖方式则是有水库养殖,沼泽养殖,湖泊养殖,河道养殖,稻田养殖。这是可以比较充分利用到天然饵料以及其他的一些自然条件,从而去圈定一定的养殖范围,投放牛蛙的种苗,适当的来增喂一些饵料,定期的进行采收和捕捉。
牛蛙是一种经济养殖业,牛蛙养殖要求有什么?
1、目前,牛蛙的主要养殖方式是池塘养殖,所以池塘附近的水源要充足,无污染。养殖场地的环境要相对安静,但交通要方便,便于运输。周围还要有足够的电力供应,不必担心电力问题,影响牛蛙养殖的进程。养殖池的水位不宜过高,一般在30~40厘米左右,周围应有一定的土地供牛蛙休息和娱乐。
2、特种养殖许可证:虽然我国养殖牛蛙时间比较久远,但是牛蛙饲养仍然属于特种养殖。场地条件:牛蛙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环境安静、水质无污染、交通便利等,通常每100平方米为1个大池。温度:牛蛙是定温动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2℃,繁殖适宜温度为20-30℃。
3、牛蛙养殖的经济效益 牛蛙的肉质嫩滑,营养丰富,而且含有较为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非常适合人们的口味和需求。因此,在市场上拥有良好的销售前景和经济价值。另外,牛蛙的养殖成本相对较低,市场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可以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
4、牛蛙养殖国家最新政策具体如下:需要办理养殖证,目前国内没有特种养殖证;牛蛙为经济价值较高的蛙类,体大肉肥,体重可达0.5-0kg,肉可供食用,皮可以制革。牛蛙的腿肉肉质细嫩、味美,是重要的出口食品。内脏或磨等部分可以加工成饲料。
牛蛙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饲养管理】:(1)巡池检查。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防止牛蛙外逃,流水保证24小时不间断,每天换水率达到300%,排水口处可用塑料插管的升降来控制水位的高低,一般池塘水深30~40厘米。发现牛蛙摄食雨活动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集约养殖集约养殖指高密度放养,能够单独饲养牛蛙,或者和鱼一起饲养。养殖场:选择在水深1m左右的池塘中进行养殖。在池塘中放适量的水生植物,主要是让牛蛙有栖息的场所。养殖密度:可以将2000-3000只牛蛙,放在一公顷的池塘中饲养。
水质管理:保持池塘水的清洁和透明度非常重要,需要定期清理池塘、更换水源,以确保水质的稳定。饲料管理:牛蛙的饲料主要以昆虫为主,包括蝉、蚂蚱、蜻蜓等等。同时还需要给牛蛙添加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提高免疫力和生长速度。
牛蛙的养殖技术从养殖池建、种苗放养等方面着手,牛蛙养殖管理有饲喂管理和日常管理。牛蛙的养殖技术 养殖池建:造养殖鱼池总面积不适合很大,一般在1000至2000平米前后,蛙池四周用红砖砌围墙,院墙地面上一部分高5米,地底深层次40cm,避免牛蛙开洞逃走。
以下是最详细的无公害养殖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牛蛙(Rana catesbeiana Shaw)无公害养殖的环境条件、繁殖、蝌蚪培育、幼蛙与食用蛙的饲养、越冬、饲料要求和病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牛蛙池塘和网箱的无公害养殖,其他养殖方式可参照执行。
牛蛙养殖技术
1、幼蛙和成蛙靠摄食小鱼、小虾、螺、蚯蚓、蚱蜢、蝼蛄、蝇蛆等生活。牛蛙捕食时,大多选择在安全、僻静和饵料丰富的浅水处,或离水不远的陆地,蹲伏不动,耐心等待。如无外来干扰,不常变换位置;发现活动物时则以猛扑的方式跳跃捕捉。当被捕获物离蛙较远时,则轻轻的爬向目标,伺机捕捉。
2、集约养殖集约养殖指高密度放养,能够单独饲养牛蛙,或者和鱼一起饲养。养殖场:选择在水深1m左右的池塘中进行养殖。在池塘中放适量的水生植物,主要是让牛蛙有栖息的场所。养殖密度:可以将2000-3000只牛蛙,放在一公顷的池塘中饲养。
3、牛蛙养殖技术包括选地建池、幼苗放养、饲料投喂、分级饲养、疾病防治。选地建池 牛蛙是两栖动物,主要生活在水中,因此在饲养牛蛙时,需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建造池塘,作为养殖场地,并且要用铁丝或铁网将池塘周围围起来,以免牛蛙逃跑。
4、牛蛙养殖技术如下:池塘养殖 幼蛙经约2个月人工饲养,体重达100克左右时,即可转入成蛙池进行商品牛蛙的养殖。商品牛蛙的饲养管理和幼蛙基本相同。只是混养密度小一些。重约100克的幼蛙,每平方米混养30~40只;体重达200克时,要再分池疏养。
5、防治方法:定期给蛙池消毒,保证水质清洁并适当减少养殖密度,及时隔离病蛙。病蛙可用2-5%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每天1次,连续泡3天。肠胃炎病 (1)发病原因:肠胃炎病多是因为消化**引起的,而且发生快,危害大,幼蛙或成蛙肌体酸软,无力跳动,能使牛蛙死亡。
6、养殖地:养殖牛蛙需要选择光照充足、水源充足、地势平坦的地方。温度:生长温度需要控制在25℃左右,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牛蛙生长发育。保温:冬季需要做好保暖措施,建塑料大棚、建蛙巢、引用地热水等,使其安全越冬。
农村怎么养牛蛙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农村怎么养牛蛙最好、农村怎么养牛蛙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