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羊体质弱、抗病能力弱,容易得病,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死亡。养羊的人一定要做好护理,减少疾病的发生。
一、脐带[脐带(funiculusumbilicalis,umbilicalcord)哺*类的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管状结构。]消毒。多年来,一些羔羊[基本信息gāo yáng ㄍㄠ ㄧㄤˊ 羔羊◎ 羔羊 gāoyáng (1) [lambkin;kid;lamb] (2) 小羊。]患破伤风[破伤风(tetanus)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染。]病,主要是养羊户缺乏防病知识,给羊接生时,用未经消毒的剪刀剪脐带或用不清洁的线结扎脐带,甚至对脐带不消毒结扎,使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感染而发病。因此,羔羊出生后,脐部创口用3%双氧水清洗后,用消过毒的剪刀断脐,离脐带5厘米处用消过毒的线扎紧,脐端涂上3%碘酊,杀灭病菌。亦可给羔羊皮下注射1500单位破伤风抗毒素,使羊体自动免疫。
二、除湿保暖。羔羊产出后,立即用干净布将口、鼻、眼及耳内黏液[黏液是一种从人体的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分泌出来的湿滑液体。]掏净擦干,并让母羊[如何做好母羊的分娩产羔工作做好母羊的分娩产羔工作,对于维护母羊健康,提高幼羔的成活率,促进羔羊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舔干羔羊全身,母羊不愿舔时,可在羔羊身上撒些麸皮,或将羔羊身上的黏液涂在母羊嘴上,诱它舔羔。并生火[生火 拼音: 解释: 1.]取暖,迅速将羔羊的毛烘干保暖。
三、救护。遇到羔羊假死时,要立即用清洁白布擦去其口腔及鼻孔污物,如羔羊吸入黏液出现呼吸困难,可握住其后肢将它吊挂并拍打其**,使它吐出黏液。如无效,可将橡皮导管放入其喉部,吸出黏液。寒冷天气,羔羊冻僵不起时,在生火取暖的同时,迅速用38℃的温水浸浴,逐渐将热水兑成40-42℃,浸泡20-30分钟,再将它拉出迅速擦干放到生火的暖和处。
四、及早吃*。羔羊出生后,要让它早吃初*[初*是指产后2~3天内所分泌的*汁的统称。],以获得较高的母源抗体。母羊产后1周内分泌的*汁叫初*,是新生羔羊非常理想的天然食物。初*浓度大,养分含量高,含有大量的抗体球蛋白和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可增加羔羊的抗病力,促使羔羊健康生长。
五、防寒保暖。羔羊乍离母体,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而春季气候多变,若不注意防寒保暖,很容易受凉患病。羔舍应建在背风向阳的地方,舍内要勤出粪尿、勤换垫干土并打扫干净。羔羊栖息处[栖息处是指一种或多种野生哺*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等常年或季节栖息的地方。]多铺垫干草干土,雪雨天寒冷时,羔舍门窗要加盖厚草帘。并生火取暖,还要防止雨水淋湿羊羔,白天让羊多到户外活动,接受新鲜空气和阳光,多晒太阳增加体内维生素D和胆固醇的含量,促进羔羊骨骼发育,增强抵抗力,为羔羊营造一个清洁温暖的生活环境。
六、及时补饲。羔羊在初一个月内,主要靠母*获取营养,但随着日龄的增长,胃容积的扩大,仅靠母奶已满足不了羔羊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必须及时补喂草料。羔羊出生后15日龄补喂草料,以优质新鲜牧草为主,将新鲜干青草吊在空中或让它自由采食。从20日龄起**吃料,将炒熟的豆类磨碎。加入数滴羊奶,用温水拌成糊状,放入饲槽内,让羔羊自由嗅食,每天20克左右,如此2-4天就可学会吃食,以后便可逐步将开口食料换成配合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