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羊肠,喻指狭窄曲折的小路,又有词语:羊肠小路,也是指狭窄曲折的小路,很难行走。]毒血症[毒血症是全身感染的一种类型,是指病原菌在侵入的局部组织中生长繁殖后,只有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循环,病原菌不入血。]别称软肾病、类快疫等,为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所引起的绵羊急性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以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急、死亡快、死后肾脏多见软化为特征,尤以2~12月龄、膘情好的绵羊发病较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羊肠毒血症的症状,羊肠毒血症怎么治!
羊肠毒血症的症状
羊肠毒血症的特点为突然发作,很少能见到症状,往往在表现出疾病后绵羊便很快死亡。
羊肠毒血症症状
1.以搐搦为其特征,在倒毙前四肢出现强烈的划动,肌肉颤搐,眼球转动,磨牙,口服过多,随后头颈显著抽缩,往往死于发病后的2-4小时内。
2.以昏迷和静静地[《静静地》是筱光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起点中文网。]死去为其特征,病程不太急,其早期症状为步态不稳,以后卧倒,并有感觉过敏,流涎,上下颌“咯咯”作响,继以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羊发生腹泻,通常在3-4小时内静静地死去,搐搦型和昏迷型在症状上的差别决定于吸收的毒素多少。
流行特点
发病以绵羊为多,山羊较少。通常以2~12月龄、膘情较好的羊只为主。魏氏梭菌为土壤常在菌,也存在于污水中,通常羊只采食被芽胞污染的饲草或饮水,芽胞随之进入消化道,一般情况下并不引起发病。当饲料突然改变,特别昌从吃干草改为采食大量谷类或青嫩多汁和富含蛋白质的草料之后,导致羊的抵抗力下降和消化功能紊乱,D型魏氏梭菌在肠道迅速繁殖,产生大量e原毒素,经胰蛋白酶激活变为e毒素,毒素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毒血症,发生休克而死。本病的发生常表现一定的季节性,牧区以春夏之交抢青时和秋季牧草结籽后的一段时间发病为多;农区则多见于收割抢荐季节或采食大量富含蛋白质饲料时,一般呈散发性流行。
羊肠毒血症怎么治
治疗措施
针对发病的羊用羊血清免疫肽0.2mL/kg·w,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用蒸馏水稀释头孢噻呋钠0.5g和****分点肌肉注射,0.1mL/kg·w。对于病程稍缓的羊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进行肠道消炎,每4小时1次。排毒可采用输液疗法,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00mL,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0mL。为防止肠道出血,可肌肉注射酚磺乙胺注射液4mL。发生疫情时,对圈舍要进行彻底消毒,并且定期消毒,每星期1次,对尚未发病的羊要紧急预防接种。
类症鉴别
本病应与炭疽、巴氏杆菌病和羊快疫等相鉴别。
1.羊肠毒血症与炭疽的鉴别
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羊也表现为昏迷、摇摆、全身战栗,口鼻流出血色泡沫,血凝**。病羊体温升高,稽留不降,呼吸困难,天然孔出血。急**羊血凝**,腹部很快发生膨胀,并且很快**。杆菌,此外,炭疽环状沉淀试验也可用于鉴别诊断。
2.羊肠毒血症与巴氏杆菌病的鉴别
羊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呼吸道黏膜和内脏出血性炎症。病羊精神沉郁,不食,体温升高,咳嗽,眼鼻流出黏液。病羊初期便秘后期腹泻。
3.羊肠毒血症与羊快疫的鉴别
羊快疫其临床症状与羊肠毒血症相似。剖检时,病羊死后,尸体迅速**膨胀。主要是真胃的出血性炎症变化,胃底部及幽门附近的黏膜常见有出血斑块和坏死区。黏膜下组织水肿,胸、腹腔及心包积液,心的内外膜和肠道有出血点,胆囊多肿胀。
以上就是羊肠毒血症的症状,羊肠毒血症怎么治的全部内容了,羊肠毒血症与一些病症症状相似,希望各养殖户能够细心观察对症用药,以免造成较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