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奶牛是*用品种的牛,经过高度选育繁殖的优良品种,产奶量很高。]生产瘫痪[瘫痪(paralysis)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是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疾病所致。]又称*热症,是成年母牛分娩[分娩,特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存在的个体的这段时期和过程。]后短时期内突然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疾病。如治疗不及时,很难痊愈,将**淘汰。火爆兽药饲料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奶牛生产瘫痪原因及防治。
奶牛生产瘫痪原因
①日粮中钙质不足。奶牛妊娠期间,母体本身产奶消耗和体内胎儿的生长发育,都需要大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补充,如饲料管理不当,日粮中的钙质不足都会导致母体血钙[血钙,因为血液中的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浆中,所以血钙(Serum Calcium)主要指血浆钙。]水平的降低。
②钙磷比例不平衡。正常的钙磷比例应为1.3:1至2:1。如果长期饲喂高钙日粮,钙磷比例不当或由于维生素D供应不足而影响了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均可导致奶牛体内钙磷的比例不平衡,造成产后[产后指的是孕妇分娩以后的一段时间。]瘫痪。
③产后大量挤奶。产后奶牛由于胎儿带走大量的钙,且体质比较弱,若再大量挤奶,使本已低钙的奶牛钙磷水平急剧下降。
④日粮中的钾等阳离子饲料含量过高。影响奶牛骨钙的正常调用,从而使母体血钙水平降低。
⑤对干奶期奶牛饲喂了高钙物质。干奶期尤其是干奶后期奶牛对钙的需要处于低限度,高钙物质在体内抑制了奶牛泌*所必须的钙内环境调节机制的启动,致使奶牛产后不能及时地调用骨钙,使血钙水平降低,造成奶牛产后瘫痪。
⑥低血钙:虽然所有母牛产犊之后血钙水平都会普遍降低,但患病母牛的血钙水平下降更为明显。据测定,产后健康牛的血钙浓度为0.08~0.12毫克/毫升[毫升是一个容积单位,跟立方厘米对应,容积单位的主单位是升(L)。],平均为0.1毫克/毫升,病牛则下降至0.03~0.07毫克/毫升;同时,血磷及血镁含量也会降低。目前认为,促使血钙降低的因素有下列几种,生产瘫痪的发生可能是其中一种或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分娩前后大量血钙进入初*,且动用母牛骨钙的能力降低,是引起血钙浓度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2)在分娩过程中,奶牛大脑皮质过度兴奋,其后即转为抑制状态,可引起暂时性的脑部贫血,从而影响甲状旁腺的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减少,不能维持体内钙的平衡;另外,妊娠后半期由于胎儿发育的消耗和骨骼吸收能力增强,母体贮存的钙量减少,不能补偿产后钙的大量丧失。
(3)分娩前后从肠道吸收的钙减少,也是引起血钙降低的原因之一。妊娠末期胎儿迅速增大,胎水增多,妊娠子宫占据腹腔大部分空间,挤压胃肠**,影响其活动,降低消化功能,致使从肠道吸收的钙量显着减少。
(4)低血镁诱发生产瘫痪。镁在钙代谢途径的许多环节中均具有调节作用,当发生低血镁时,机体从骨骼中动员钙的能力降低,从而可能诱发生产瘫痪。
⑦脑皮质缺氧:研究表明,生产瘫痪为一时性脑贫血所致的脑皮质缺氧、脑神经兴奋性降低的神经性疾病,而低血钙则是脑缺氧的一种并发症。在本病的发生上,分娩后为产*的需要*房[*房位于哺*动物躯干的上腹部,在大多数情况下,它特指人类女性的*房。]迅速增大,机体血量的20%以上流经*房;泌*期肝的新陈代谢能力增强,正常可以贮存机体20%血量的肝脏贮血量更多,借以保证来自于消化道的物质转化为生成*汁的原料;排出胎儿后腹压突然下降,腹腔的**被动性充血。上述血流量的重新分配造成了一时性脑贫血和缺氧。系统对缺氧极为敏感,一旦脑皮质缺氧,即表现出短暂的兴奋和随之而来的功能丧失的症状。这些症状和生产瘫痪症状的发展过程极其吻合。
临床症状
在临床上本病可分为典型与**型两种,典型的生产瘫痪多数发生在顺产后的头3天之内,奶牛发病突然,迅速瘫痪;**型生产瘫痪多在分娩前及分娩后很久才发生,一般病程缓慢,症状不太明显。
①典型症状
典型的生产瘫痪常在分娩后12~72小时内突然发生,病初奶牛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及排粪、排尿停止,泌*量减少;随后出现惊慌不安,站立不稳,后躯摇晃,肌肉震颤,目光凝视等兴奋和敏感症状。
初期症状发生后数小时(多数在1~2小时),病牛即瘫痪卧地,四肢屈于胸腹之下,头颈失去平衡弯向胸侧,即使将头拉直,松开后仍恢复原状;不久即出现意识抑制和知觉丧失的特征症状,病牛眼睑反射微弱或消失,瞳孔散大,对光线照射和疼痛**无反应;后期病牛昏睡,体表及四肢发凉,呼吸深而缓慢,心音减弱速度增快,体温下降至35~36℃;有的病牛还会发生喉头和舌麻痹,舌伸出口外不能自行缩回以及吞咽障碍、*门松弛等现象。病牛死前大多处于昏迷状态,少数病例死前会出现痉挛性挣扎。
奶牛的生产瘫痪病程进展很快,如不及时治疗,有50%~60%的病牛可在12~48小时内死亡;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不久(6~8小时以内)发病的母牛,病程进展更快,病情也较严重,个别牛可在发病后数小时内死亡。
②**型症状
临床上呈现**型性生产瘫痪的病例较多,多在分娩前及分娩后很久才发生,瘫痪症状不明显。主要特征是奶牛的头颈姿势不自然,伏卧时头颈部呈“S”状弯曲;病牛体温正常或稍低,食欲废绝,精神极度沉郁,但不嗜睡,各种反射减弱,但不完全消失;病牛有时能勉强站立,但站立不稳,且行动困难,步态摇摆。
奶牛生产瘫痪防治
预防
1.重视矿物质钙、磷的供应量及其比例。一般认为,饲料中钙、磷比在2:1的范围好。
2.精心饲喂。在干*期,增加优质干草的饲喂量,减少富含蛋白质的精料的饲喂量,在妊娠后期,饲喂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饲料,防止母牛过肥,减少难产的发生。
3.加强产后护理。奶牛产犊后,第一次挤奶时不要一次挤净,少量多次地挤奶,挤奶量逐日增加,防止钙从初*中大量排出而造成血钙骤降。而且分娩后立即肌内注射10毫克双氢速变固醇。
4.补维生素D和镁。在产前8d开始,每天肌注维生素D一次。并从产前4周到产后1周这个时间段内,每天增喂镁30g,可以预防血钙下降时出现抽搐症状。
治疗
1.静脉注射[静脉注射(Intravenousinjection)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钙剂
常用的钙剂是20%~30%的硼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该品为白色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熔点201℃(分解),无臭,无味,易溶于沸水(20g/100ml),略溶于冷水(3g/100ml,20℃),不溶于乙醇或**等有机溶剂。]溶液,牛一次注射剂量为300~500毫升。由于葡萄糖酸钙的副作用及对组织的**性较其他钙剂小,所以在治疗此病时,一般将硼葡萄糖酸钙溶液总注射量的1/2做皮下注射,其余做静脉注射;也可使用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但应加大剂量,一次静脉注射剂量必须在500毫升左右;或者用10%~25%的葡萄糖溶液1000~2000毫升,加10%氯化钙注射液100~200毫升,静脉注射。
在注射钙剂时速度宜缓慢(一般注射500毫升溶液至少需要10分钟的时间),同时应密切注意心脏情况。如果一次注射后不能显著好转,6小时后可重复注射,但多不得超过3次。如果3次注射后病情仍不见好转,即可证明钙剂疗法对此病例无效。
2.*房送风疗法
*房送风疗法是治疗奶牛生产瘫痪有效和简便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对于使用钙剂反应不佳或复发的病例更有益。空气进入*房内后,***腺内的神经末梢,传至大脑可提高其兴奋性,消除抑制状态;其次可增加*房内压力,***房血管,减少*房的血流量,抑制泌*,从而增加全身血容量,使血钙的含量不再减少。
向*房内打入空气需要*房送风器。使用前应将送风器的金属筒消毒并在其中放置干燥消毒棉花,以便过滤空气,防止感染。打入空气前,使奶牛侧卧,挤净*房中的积奶并消毒*头,然后将*导管(涂少许润滑剂)插入*头管内,注入含青霉素10万单位、链霉素0.25克的生理盐水20~40毫升。
4个*区均应打满空气。打入的空气量以*房皮肤紧张、*腺基部的边缘清楚并且变厚,同时轻敲*房呈现鼓响音时为宜。如打入的空气不够,不会产生效果;打入空气过量,可使腺泡破裂,发生皮下气肿。打气之后,用宽纱布条将*头轻轻扎住,防止空气逸出,待病牛起立后,经过1小时,将纱布条解除。
绝大多数病牛在打入空气后10分钟左右鼻镜开始湿润,15~30分钟眼睛张开,开始清醒,头颈姿势恢复自然状态,反射及感觉逐渐恢复,体表温度也随之升高。驱之起立后,立刻采食,除全身肌肉尚有颤抖及精神稍差外,其他均恢复正常。
3.*房内注入疗法
本法可获得与*房送风法相同的效果。方法是用注射器通过导*管向*房内注入健康的鲜牛奶。前*区各注入200毫升,后*区各注入250毫升左右,以见到*头管口溢出*汁为宜。
4.其他对症疗法
用钙剂和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时,也可应用胰岛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配合应用高糖和2%~5%碳酸氢钠注射液治疗。一般****用量为20毫克/次;氢化可的松用量为25毫克/次(加入2000毫升葡盐水中静脉注射),每天2次,用药1~2天;对怀疑血磷及血镁也降低的病例,在补钙的同时应静脉注射40%葡萄糖溶液、15%磷酸钠溶液各200毫升及25%硫酸镁溶液50~100毫升。
奶牛生产瘫痪原因及防治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此病发病率高,影响大,损失重,一旦发生,以后多再发。建议大家治疗以补钙为主,重在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