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鼻蝇虫病是由苹鼻蝇虫寄生在羊的鼻腔[鼻腔(nasal cavity),为一顶窄底宽的狭长腔隙,前起前鼻孔,后止于后鼻孔,与鼻咽部相通。]及颅窦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近年来,在我区农户喂养的羊群中,因为对苹鼻蝇虫病的防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羊鼻蝇虫病感染率急聚上升,以致影响到羊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影响羊的育肥效果。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羊鼻蝇虫病怎么办,羊鼻蝇虫病防治。
羊鼻蝇虫病怎么办
羊鼻蝇虫的损害性
1、通常损害性:羊在鼻蝇活动季节,因害怕鼻蝇产蛆使羊只精神不安,四处躲避,不能安心在太阳下放牧采食,影响羊只育肥。
当幼虫[幼虫,是动物个体发育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育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或构造以适应其独自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进入羊的鼻腔后,幼虫口钩刺入鼻道,口钩与小刺**鼻腔,额窦粘膜,引起鼻腔粘膜发炎,患羊经常鼻流粘液,粘液由稀变粘,后变成脓性,并且呼吸艰巨。同时因为幼虫腹面有刺,头部有钩,在鼻腔爬行时,**患羊常打喷嚏,使羊只吃睡不安,加上鼻腔化脓产物被羊吸收,乃至引起全身瘦弱和营养**,后使羊只逐步消瘦:个别的会引起死亡。
羊鼻蝇虫病常依据临床症状、风行病学和羊的剖检材料(在鼻腔及额窦内找到幼虫)来诊断。近20年的时间,笔者对屠宰、病死和其余起因死亡的467只羊只进行羊鼻蝇虫检查,累计查出率达87。6%,绵苹的查出率几乎达100%,尤其是夏末至冬末,查出率则更高,多者在一只绵羊的鼻腔内发现幼虫达64个。
2、特别损害性:有极个别幼虫爬行进入羊的气管,支气管,眼,耳,脑等**管道内引起相应的症状。笔者在1989年4月、2000年9月和2001年10月分别发现一只羊突然咳嗽不安,频发痛楚咳嗽,以致不久体温升高,后窒息死亡。进行尸体剖检,发现在气管内有鼻蝇虫存在,而引起羊只隔合性的大叶性肺炎。2000年10月和2002年5月分别发现一只羊眼瞎,屠罕后剖检在羊只眼球后发现有鼻蝇虫等等。
症状
病羊表现的症状分为两个阶段:
1.成虫[成虫(adult,imago)生物学概念,为幼虫、若虫的对应词。]侵袭阶段:当羊鼻蝇追逐羊只在鼻孔周围产幼虫时,使羊只扰乱不安。羊只为了避免侵袭,采取各种动作防范,例如当有羊鼻蝇飞来时,羊只四处逃跑或彼此拥挤在一起,或者一只羊把鼻子藏在另一羊的腿中间,或者静避树*下。这样就使羊只把吃草的时间大部分用在防御动作上,时间长了,就会使羊只精神疲乏,身体消瘦,营养**。
2.幼虫危害阶段:当羊鼻蝇幼虫向鼻腔内爬行时,由于其口钩的**作用,可使鼻腔发生炎症。在幼虫附着的地方,形成小圆凹陷及小点出血,因而表现出以下各种症状。
①发炎初期,流出大量清鼻液,以后由于细菌感染,变成稠鼻液,有时混有血液。
②患羊因受**而磨牙。因分泌物黏附在鼻孔周围,加上外物附着形成痂皮,致使患羊呼吸困难,打喷嚏,用鼻端在地上摩擦。
③咳嗽,常摔鼻子。
④结膜发炎,头下垂。
⑤有时个别幼虫深入颅腔,使脑膜发炎或受损,出现运动失调和痉挛等神经症状,严重的可造成极度衰竭而死亡。
病原及其形态特征
本病是由羊狂蝇所引起的。当狂蝇蛆寄生在羊的鼻腔和鼻窦内时,即因为**作用而引起发病。羊狂蝇又名羊鼻蝇。它的一生可分为幼虫、蛹及成虫3个阶段。成虫在羊的体外飞翔,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和附近腔窦内。
1.成虫:比家蝇大,为深灰黑色。头大眼小,翅透明,腹部有黑色斑块,口器退化,不会咬羊。成蝇出现于炎热季节,交配后雄蝇很快死去,雌蝇先栖息于向阳的安静处,待体内的幼虫发育,几天后,在晴朗无风的白天飞临羊只产幼虫。一般待机会突然冲向羊鼻,将幼虫射入鼻孔及其附近。
2.幼虫:为成虫所生的蛆。初生幼虫为白色,前端较尖,有口钩一对,供固着之用。后端较钝,呈刀切状,有一对黑色气门。幼虫的色泽随着生长而由白到黄,成熟后变为黑棕色。
诊断
主要靠症状观察。如在大羊群中普遍有症状时,可以作尸体剖检,找寻幼虫,进行确诊。虫体在浅部时容易检出,易于诊断。
防治
1、消灭羊鼻蝇虫比较艰巨,必须威严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在初春的一、二、三月间,可发动养殖户在羊栏周围墙角发掘蛆蛹加以消灭,平时每天早上如果在屋角及*暗处,发现有羊鼻蝇成虫应随时给予灭活。
2、在羊鼻蝇虫病风行季节,用3%来苏儿溶液喷入羊的鼻腔内,其消灭羊鼻蝇幼虫的效果甚佳。笔者分别于春末夏初和秋季以及秋末冬初对农户和养殖场喂养的836只单进行了鼻腔喷射药液消灭羊鼻蝇幼虫。
其方法是;将羊只侧卧保定于约20—30°的下坡处,头朝下、尾朝上(防上药液喷入羊只的气管和肺脏内,避免引起异物性肺炎和组织坏死),用一接有直径约5毫米,长约15厘米:前端**,并使其前端约5厘米扎有小针眼的小橡皮管的喷雾器,把橡皮管插入羊鼻腔内(插入深度依据羊只的大小而定,好是在外比试一下,以羊的鼻端到眼凹下2—3厘米处的长度为宜),每个鼻孔内喷入15—20毫升3%来苏儿溶液。
喷射药液后单只鼻液增加,喜打喷嚏,经常将**的鼻蝇幼虫喷出。驱虫5天落伍行驱虫效果检查,驱虫率达90%左右。
依据羊鼻蝇虫的活动季节,驱一次虫只能达到一次的效果,以后鼻蝇成虫活动,羊只照旧还可感染。在实际工作中,可视羊鼻蝇虫的活动情况进行鼻腔喷射药液驱虫多次。据笔者的临床经验,以鼻蝇活动的旺季、秋防和鼻蝇活动后期进行三次鼻腔驱除鼻蝇虫为宜。
另外,也能够在羊圈内撒一些石灰,使羊只鼻接触地面,促使羊只打喷嚏,而将鼻蝇幼虫喷出而加以消灭。此法平时养殖户能够依据羊鼻蝇虫对羊只的感染情况随时使用,但此法驱虫效果不高,通常只能使羊只将一部分幼虫喷出。
羊鼻蝇虫病防治
预防
根据不同季节鼻蝇的活动规律,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1.夏季:尽量避免在中午放牧。夏季羊舍墙壁常有大批成虫,在初飞出时,翅膀软弱,不太活动,此时可发动群众进行捕捉,消灭成虫。连续进行3年,可以收到显著效果。也可用诱蝇板,引诱鼻蝇飞落板上休息。每天早晨检查诱蝇板,将鼻蝇取下消灭。
2.冬春季:注意**从羊鼻内喷出的幼虫,同时在春季从羊圈的墙角挖蛹,将其杀灭。
治疗
按照羊鼻蝇幼虫和成虫的个体活动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静脉注射伊维菌素剂量按0.2毫克/千克体重计算。
2.皮下注射20%碘硝酚剂量为10~20毫克/千克体重只用1次,效果很好。
3.在羊鼻蝇幼虫尚未钻入鼻腔深处时,给鼻腔喷入3%来苏儿溶液,**幼虫。但需要大量劳力,广泛进行困难较大,不如口服或注射药物。
4.在羊鼻蝇幼虫从羊鼻孔排出的季节,给地上撒以石灰,把羊头下压,让鼻端接触石灰,使羊打喷嚏,亦可喷出幼虫,然后消灭之。
羊鼻蝇虫病怎么办,羊鼻蝇虫病防治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羊鼻蝇虫的防治还处在探寻之中,现在还无法节制和避免羊只反复感染,有些羊只喷射药液后不久就会又感染本病。对羊鼻蝇虫的防治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