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甘薯(学名:Dioscorea esculenta (Lour.) Burkill):又名甜薯,旋花科薯蓣属缠绕草质藤本。]黑斑病[黑斑病是指植物叶片上出现黑斑。]真菌常寄生在甘薯表层,使病薯局部干硬,上有黄褐色或黑色斑块,味苦。牛吃黑斑病甘薯后,常发生中毒[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引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或死亡者,称中毒。]。本病多发生在10月至次年5月,尤以2—3月发生较多。牛黑斑病甘薯中毒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起了解一下吧。

牛黑斑病甘薯中毒的治疗方法

牛黑斑病甘薯中毒症状

病畜先是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前胃弛缓,腹泻或便秘。接着出现特征性喘气症状,头颈伸直,鼻翼和胸腹扇动,每分钟呼吸达80~120次,**听诊可听到各种罗音。从肩胛部、颈部、肘部、背部乃至全身发生皮下气肿,触压呈捻发音。严重病例2~3天内死亡。

牛黑斑病甘薯中毒的方法

牛黑斑病甘薯中毒诊断

1、有吃黑斑病甘薯的病史。

2、多突然发作,气喘(呼吸每分钟可达60~100次,为胸腹式)。精神不振,食欲反刍停止,流涎,体温多数正常,少数在后期升高,可达40℃。肌肉发抖,粪干硬而常血,后痉挛而死。慢**例可拖延数天至1周或更长。死亡率约50%。

3、肺区叩诊呈鼓音。听诊有湿罗音。重者肩前及背部皮下有气肿,按压有捻发音。病至发期呼吸高度,头颈伸直,张口伸舌喘气,结膜发绀。

牛黑斑病甘薯中毒剖检

肺高度或肺水肿,肺切面如蜂窝状,或有较大的空洞,支气管粘膜充血、出血[出血(hemorrhage)主要指红细胞从血管或心脏逸出,称为出血。],管腔内充满白色泡膜,肺表面有出血斑。瘤胃常臌气或积食,重瓣胃干燥。十二指肠弥漫性出血。肝充血肿大,胆囊肿大2—5倍,胆汁稀薄。心肌、心内膜出血。肾脏充血、出血或坏死。

牛黑斑病甘薯中毒治疗

1、立即停喂病薯,灌服0.1%高锰酸钾溶液2000—3000毫升[毫升是一个容积单位,跟立方厘米对应,容积单位的主单位是升(L)。],轻者可自愈。

2、硫酸钠300—500克,人工泉盐70—120克,加多量温水,1次投服。投服前先灌服1%硫酸铜溶液15—30毫升,使食道沟收缩,促使投入的泻剂直接进入第三胃,可以提高疗效。

3、中毒较深时,可先泻血1—2升(根据体格大小及肥瘦不同决定),使毒物随血液排出,再选用下列处方:

(1)生理盐水2000—3000毫升,20%安钠咖5—10毫升,5%碳酸氢钠100—200毫升,混合加温后,静脉滴注[静脉滴注又称“输液”、“点滴”、“静滴”,ivgtt,俗称“挂水”。]

(2)皮下或静脉注射[静脉注射(Intravenousinjection)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5—10%硫代硫酸钠,每公斤体重1—2毫升。

(3)50%葡萄糖500毫升,20%安钠咖10毫升,混合静脉注射。在注射本溶液1.5—2小时以后,再大量补液,疗效将更好。

(4)糖盐水2000—2500毫升,0.5%抗坏血酸60—80毫升,混合静脉滴注,在注射(3)方后2小时再用本方,效果更好。

(5)也可用下列中药治疗:白矾、川军各200克,黄连、黄岑、白岌、贝母、葶苈子、甘草、龙胆根各50克,兜铃、桅子、桔梗、石苇、白芷、郁金、知母各40克,花粉30克。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待温加蜜200克为引,1次灌服。灌药后,每天可投服温盐水(每升加盐25克)3—4次,每次15—20升。

牛黑斑病甘薯中毒的预防

1、禁用黑斑病甘薯喂牛;霉烂的甘薯应集中烧毁。

2、收获和贮存时,尽可能避免擦伤表皮,妥善地保管好甘薯。

3、清理苗床旁和地头里的甘薯废物,以防牛误食中毒。

此外,黑斑病甘薯现已发现的毒素有甘薯酮、甘薯醇、甘薯宁、4-薯醇等多种毒素,这些毒素耐高温,甘薯煮蒸烤和制酒发酵等处理,都不易破坏毒素。本病多发生在10月至第2年4~5月间,养殖户要多加注意。牛黑斑病甘薯中毒的治疗方法本文就介绍到这里,仅供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