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杆菌是产单核细胞[单核细胞(monocytes)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细胞,也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可分为子宫炎[子宫炎是由于分娩、助产、子宫脱、*道脱、胎衣不下、腹膜炎、胎儿死于腹中等导致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子宫粘膜炎子宫炎症。]型、败血型、和脑炎型。绵羊的李氏杆菌为常见(并大多为脑炎型),山羊其次,各种年龄和性别都可患病但多发于妊娠母畜和幼龄动物。临床上以流产和神经症状为特征。小编为大家介绍羊李氏杆菌病有哪些症状,羊李氏杆菌病怎样防治?

  

李氏杆菌病有哪些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2~3周,有的可能只有数天,也有长达2个月的。病初体温升高1~2℃,不久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羊李氏杆菌病有哪些症状,羊李氏杆菌病怎样防治?

  

(1)脑炎型

  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从口面膜和头部伤口入侵,上行引起神经炎后蔓延至脑部,导致系统损害并使其紊乱,脑炎型常发于较大的家畜,表现为精神沉郁,目光呆滞,有的意识障碍,无目的地乱窜乱撞。头颈一侧性麻痹,弯向对侧,该侧耳下垂,唇下垂,舌麻痹,吞咽麻痹,鼻孔流出黏性分泌物,眼半闭、流泪、结膜发炎、眼球突出、视力丧失,做圆圈运动,遇障碍物则抵头于其上。时有角弓反张、共济失调等。后卧地不起,呈昏迷状,甚至死亡。

  剖检可见脑和脑膜充血、炎性水肿,脑脊液增多,稍微混浊,脑干产软、有小的脓肿,肝有小的坏死灶。

  

(2)子宫炎型:

  病原入侵途经为消化道,(也可能还有鼻黏膜,眼结膜和受伤皮肤)经淋巴管和血管扩散,胎儿则经脐静脉通过胎盘而感染胎儿。多发于怀孕后两个月的头胎母畜,常伴有流产和胎盘滞留,但子宫内的微生物和炎症很快消失。

  剖检子宫内膜炎,胎盘子叶出血和坏死。血液检查单核细胞增多。

  

(3)败血型:

  败血型主要侵害幼畜急性死亡。因微生物侵入胎盘,进而侵入胎儿引起败血症。病死率很高,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

  

病因:

  病原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小杆菌,对食盐和热耐受性强,巴氏消毒法不能杀灭,但一般消毒药易使其灭活。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患病动物的粪便、尿液、*汁、**或眼、鼻的分泌物等都可造成传染或污染饲料和水,造成传播。天气骤变,缺乏青饲料,内寄生虫或沙门菌感染等,也可诱发本病。多在冬季和早春发病。本病多呈散发性,偶呈地方性流行,许多野兽,野禽和啮齿动物[啮齿动物(学名:Glires)是一个包含了啮齿目和兔形目(兔、野兔和鼠兔)的演化支。]尤其是鼠类都易感染并且常为本菌的贮存宿主。

  

羊李氏杆菌病怎样防治?

  

防控措施

  1、做好卫生防疫和饲养管理。平时注意驱除鼠类和其他啮齿动物,驱除体外寄生虫,不从疫区引进畜禽。发病后病畜应隔离治疗,用漂**等消毒剂对禽舍、笼具、用具、环境和饲槽等进行消毒并采取综合防疫措施。

  2、产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对部分抗生素敏感。常用于本病预防和治疗的抗生素有如下:磺胺类[磺胺类药物是叶酸合成***,由于价廉和对泌尿道、沙眼等病原体感染的疗效而一直被使用。]药物、庆大霉素[庆大霉素是为数不多的热稳定性的抗生素,因而广泛应用于培养基配置。]、链霉素[链霉素(streptomycin)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四环素等、但该菌对青霉素耐药。病初,大剂量使用磺胺类药物配合庆大霉素、四环素等都有良好的效果。但神经症状表现明显的病例,治疗难以奏效。

  

治疗措施

  隔离病羊、彻底消毒。将病羊与健康羊进行隔离,圈舍、污染场地、用具用2%~2.5%热的火碱溶液和百菌灭进行交替消毒,以杀灭病源。

  对病羊用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kg/0.05-0.1ml或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液0.2-0.3mL/kg,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每日2次;配合青霉素(或头孢类)600万单位,链霉素500万单位,注射用水30mL,混合肌肉注射,每日2次;对出现时间症状的用氯丙嗪注射液250mg。一次肌肉注射,每日1次,均连用3-5d。同时肌肉注射**酸钠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E1-3mL/只,间隔2-3d再注射1次。同群健康羊肌肉注射**酸钠维生素E1-2mL/只,日粮中加入阿莫西林、磺胺二甲嘧啶片预防,全群饮水中添加维生素E及电解**。

  羊李氏杆菌病有哪些症状,羊李氏杆菌病怎样防治?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目前预防李氏杆菌病无有效**,预防该病应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