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盗汗症想必很多养牛会也遇到过,一般老龄、犊牛、瘦弱及产后的母牛多发,膘情良好的牛在春秋气候多变时易发病。患牛得病后脊、腰、双肋汗出如露珠,心率加快,呼吸急迫。有的体温偏高、鼻流清涕、鼻鸣、头低耳搭、行走如酒醉、不喜饮水。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生命危险。
一、中药疗法
1.产后虚弱、体瘦患牛,可以应用补气健脾、固表止汗的方剂:太子参[太子参(学名: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又名孩儿参、童参。]50克,黄芪100克,白术60克,防风50克,麻黄根[麻黄根,中药名。]60克,浮小麦[浮小麦,中药名。]40克,牡蛎40克,五味子40克。如出现心率加数、四肢站立不安加茯神、枣红、生麻各30克。共研细末后连服2~4剂。一日一剂。
2.气候骤变、寒风邪气侵袭致病的患牛,宜采取祛风散寒、鲜肌固表的中药方剂:桂枝60克,白芍50克,黄芪80克,生干姜40克,何首乌100克,防风40克。出现腰背,关节强硬可加入葛根60克,灵仙、川断、牛膝各50克,共研细末后连服2~3剂。一日一剂。
二、西药治疗
静脉输入25%葡萄糖1000毫升[毫升是一个容积单位,跟立方厘米对应,容积单位的主单位是升(L)。]、0.9%氯化钠1000毫升、10%维生素c50毫升、安溴100~200毫升、40%乌洛托品[白色吸湿性结晶粉末或无色有光泽的菱形结晶体,可燃。]80~100毫升。肌肉注射**消旋山莨菪碱[常用其氢溴酸盐,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注射液(654-2)(1毫升含有效成分10毫克的包装)10~20毫升,一日1~2次,连续2~3天。有利于改善急性微循环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