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巴氏杆菌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疾病。羊巴氏杆菌病的急性型常以败血症[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染。]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所以过去称之为“出血性败血症”;慢性型常表现为皮下结缔组织、关节及各脏器的化脓**灶,并多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或继发。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什么是羊巴氏杆菌病,羊巴氏杆菌病防治方法!
什么是羊巴氏杆菌病
1、多杀性巴氏杆菌多杀巴氏杆菌氏是一种两端钝圆、**微突的短杆菌或球杆菌,长0.6~2.5nm,宽0.25~0.60nm,不形成芽孢,不运动,无鞭毛,革兰氏染色*性的需氧兼性厌氧菌。该菌在添加血清或血液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血琼脂上生成灰白色、湿润而黏稠的菌落,不溶血;在普通琼脂上形成细小透明的露珠状菌落;在普通肉汤中,初均匀混浊,以后形成黏性沉淀和菲薄的附壁菌膜;明胶穿刺培养,沿穿刺孔呈线状生长,上粗下细。该菌的抵抗力[抵抗力(Resistibility),是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不强,在阳光直射和干燥的情况下迅速死亡;60℃10min可**;一般消毒药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可**。3%石炭酸和0.1%**水在1min内可杀菌,10%石灰*[石灰*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白色固体,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常称为石灰水。]及常用的甲醛溶液3~4min内可使之死亡。在无菌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迅速死亡,但在尸体内可存活1~3个月,在厩肥中亦可存活1个月。
用特异性荚膜抗原(K抗原)吸附于红细胞上做被动血凝试验,分为A、B、D、E4型血清群;利用菌体抗原(O抗原)做凝集试验,将该菌分为12个血清型[血清型又称血清蛋白型。]。若将K、O两种抗原组合在一起,迄今已有16个血清型。
该病的病型、宿主特异性、致病性、免疫性等,都与血清型有关。该菌可使鸡、鸭等发生禽霍乱,使猪发生猪肺疫,使各种牛、羊、兔、马以及许多野生动物发生败血症。
2、溶血性巴氏杆菌形态、培养和抵抗力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基本相似,但在血琼脂上新分离菌菌落产生β溶血,连续继代培养后,溶血性减弱或消失,在羔羊血琼脂上可生成双溶血环。在麦康凯琼脂上能缓慢生长,菌落为红色,不产生靛基质,一般能发酵*糖、产酸,对家兔无致病力。根据生化反应和致病性的不同,可分为A和T2个生物型;A型引起牛、绵羊肺炎和新生羔羊败血症;T型引起3月龄以上的羔羊败血症。另外还可按其可溶性荚膜抗原(K抗原)用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分为12个血清型,其中3,4,10属于T生物型,其余各型均属于A生物型,所有血清型都可见于绵羊、山羊,牛仅见1型。
羊巴氏杆菌病流行病学
多种动物对多杀性巴氏杆菌都有易感性。在绵羊多发于幼龄羊和羔羊;山羊不易感染。病羊和健康带菌羊是传染源。病原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体外,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而感染。带菌羊在受寒、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生自体内源**染。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也可通过吸血昆虫和损伤的皮肤、黏膜而感染。能感染该病的动物很多,家畜中以牛、猪、兔、绵羊发病较多,山羊、鹿、骆驼、马、驴、犬、猫和水貂等亦可感染发病,但报道较少。禽类中以鸡、火鸡和鸭易感,鹅、鸽次之,已有20多种野生水禽感染该病的报道。发病羊以幼龄为多,较为严重,病死率较高。
该病的发生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闷热、潮湿、多雨的时期发生较多。体温失调、抵抗力降低,是该病主要的发病诱因之一。另外长途运输或频繁迁移、过度疲劳、饲料突变、营养缺乏、寄生虫等也常常诱发该病。因某些疾病的存在造成机体抵抗力降低,易继发该病。该病多呈地方流行或散发,同种家畜能相互传染,不同种家畜之间也偶见相互传染。
羊巴氏杆菌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急性和慢性3种。
1、最急性型多见于哺*羔羊,突然发病,出现寒战、虚弱、呼吸困难等症状,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
2、急性型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到41~42℃,咳嗽,鼻孔常有出血,有时混于黏性分泌物中。初期便秘,后期腹泻,有时粪便全部变为血水。病羊常在严重腹泻后虚脱而死,病期2~5d。
3、慢性型病程可达3周。病羊消瘦,不思饮食,流黏脓性鼻液,咳嗽,呼吸困难。有时颈部和胸下部发生水肿。有角膜炎和腹泻症状;临死前极度衰弱,体温下降。
羊巴氏杆菌病理变化
病死羊剖检一般在皮下有液体浸润和小点状出血,胸腔内有**渗出物,肺有淤血、小点状出血和肝变,偶见有黄豆至胡桃大的化脓灶,胃肠道出血性炎症,其他脏器呈水肿和淤血,间有小点状出血,但脾脏不肿大。病期较长者尸体消瘦,皮下胶样浸润,常见纤维素性胸膜炎,肝有坏死灶。
羊巴氏杆菌病防治方法
(1)隔离发病羊只,清除不洁的垫草、垫料,对病羊污染的圈舍、地面、墙壁、运动场及用具用1∶3000百毒杀溶液进行喷洒或清洗,进行彻底消毒。
(2)对病羊采用氟甲砜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联合用药,配合****磷酸钠[磷酸钠为磷酸盐,是一种无机化合物。],肌肉注射。氟甲砜霉素20mg体重,硫酸卡那霉素1.5万iu,****磷酸钠4mg/只,每天1次,连用3天。
(3)病羊用复方新诺明拌料,每只3g/次,每日2次,连用5天。同时全群用1∶10000浓度的百毒杀溶液自由饮水。
(4)取纯培养物,加入营养肉汤中培养24h,加入0.8%甲醛灭活培养12h,再加入适量铝胶制成灭活苗,每只羊皮下注射2ml,对全群进行紧急接种。
什么是羊巴氏杆菌病,羊巴氏杆菌病防治方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防该病平时应注意饲养管理,避免羊受寒。发生该病后,羊舍用5%漂**或10%石灰*彻底消毒;必要时用高免血清或**给羊做紧急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