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山羊[中国山羊饲养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代就有养羊文字记载。]是以放牧为主,而在平原农区受放牧场地的限制,这种方式不是太可行。因此,出现了圈养山羊那么如何圈养山羊呢?为了有效的帮助养殖户,以下总结了圈养山羊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如何圈养山羊

1、建设要求

如何圈养山羊,圈养山羊技术

圈养山羊的羊舍[羊舍是专门给羊居住的地方,羊舍一般建在通风好,地势较高的地方。]建设与放牧山羊舍的建设有所不同。放养羊舍仅供休息和补料,没有运动场[操场很大,这是确定无疑的。]。而舍饲羊栏建设必须设有运动场。山羊的习性就是活泼爱动,如圈养没有运动场,羊群[羊群是由刘伟强导演,卡迪·斯特瑞兰德主演的电影,于2007年5月31日在荷兰上映。]的活动空间太小,羊群运动不足,不仅影响到羊只的生长,而且还会给羊群带来一系列疾病,如难产,公羊性欲下降,**活力差,消化及代谢机能紊乱,因缺乏某些微量元素而引起各种疾病等。

为此圈养羊不仅要建好通风良好,保暖性强,舒适、干燥卫生的休息睡眠场所,还要在羊舍外修建大于羊舍2-3倍的运动场地,以便羊群活动及日光浴,才能保证羊群的健康生长。运动场地建设要紧连羊舍,并选择三方无遮阳物,早晚都能接受阳光照射,地势开阔较平坦的地方,三周用木栅或红砖砌成隔墙和围墙,公羊围墙高1.2-1.5米,其它羊群的围墙高1-1.2米。羊舍对侧墙应设置1.5米宽的遮雨棚,在其内侧设饲草架,便于羊采食饲草。运动场不得积水,保持清洁干燥,排水畅通为宜。羊群数量少一般建设成单列羊栏。

2、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管理技术

羊的营养需求是指羊在生活、生长、繁殖和生产过程中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根据营养需要的目的可分为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两大部分。生产需要主要有繁殖、生长等需要。

羊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称为维持营养需要。羊需要的热能与其活动程度有密切关系,活动程度大需热能高。维持饲养中,蛋白质占有重要地位。体内各种酶、内分泌活动、各组织**的细脆更新均需要蛋白质。维生素A、D及钙、磷等矿物质都是必需的,缺少这些物质,羊就不能维持体组织**的正常活动。

3、注意的事项

将羊群由自由放牧,自主选择采食转为全舍饲的圈养需要有一段时间的适应,舍饲完全靠人工投喂饲草饲料,喂什么吃什么,阳光照射的时间相对较短,运动空间相对较窄,这些都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草当粮种,羊当猪养"关键体现在管理意识上,要予高度重视。

但山羊圈养不同于养猪之处在于,养猪要降低运动量,才能提高饲料报酬,而山羊圈养要保证一定的运动空间和时间才能减少各种疾病。两者也有相同之处,就是要按照不同生长、生产阶段配制不同营养水平的全价饲料,才能保证正常生长。

圈养山羊技术

(一)羊群管理的一般要求

1、羊只编号:对羊只进行编号,方便管理。常用的方法有耳标法、剪耳法。

2、合理驾驭:在实施鉴定、剪毛、抓捉、**和配种、喂药等管理活动时,要正确使用捕羊、导羊、保定、抱羊、倒羊等方法。

3、去角 为了方便管理和避免羊只打斗,羊群要进行去角处理。一般选择在羔羊生后7~10天内进行。方法有烧灼法和碱棒法,以破坏角质生长点即可。

4、修蹄:种羊每年修蹄2~3次,以保证蹄形和行走正常,修蹄应在雨后或修蹄前让羊在潮湿的地面上活动数小时,当蹄质变软时进行。修蹄时,先掏出趾间的脏物,用小刀或修蹄剪剪掉所有的松动而多余的蹄甲,后修整蹄底,保证羊蹄端正,方便行走。

5、去势:能防止小公羊乱配**,有利于提高育肥效果。时间以1~2月龄为好。方法有**法、结扎法(7周龄)。

6、药浴:可驱除羊体外寄生虫,预防疥癣等皮肤病的发生。要求春秋两季各进行1次(每次要进行2个重复)。可采用池浴、缸浴和淋浴等方式。怀孕两个月以上的母羊[如何做好母羊的分娩产羔工作做好母羊的分娩产羔工作,对于维护母羊健康,提高幼羔的成活率,促进羔羊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宜进行药浴。

常用药物和浓度:杀虫脒(浴液浓度0.2%)或精制敌百虫(浴液浓度0.5%~1%)。

药浴注意事项:一是水温以25~30℃为宜;二是时间以1分钟即可;三是要在晴朗天气进行;四是要重复进行,2次沐浴间隔7~10天;五是浴前1小时要停止喂料,但要饮水;六是注意顺序,先健康羊,后病羊,羊头浸入1~2次(用叉轻压沉后即松手);七是浴后要休息两小时后才能喂草料。

7、体内驱虫 为了减少寄生虫对肌体的危害,一般要做好春秋两季的常规性体内驱虫。所用药物有四咪唑、驱虫净、丙硫咪唑、虫克星等。

(二)不同羊群的饲养管理

1、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1.1饲喂优质饲料,精粗结合,钙磷充足,比例适宜,粗饲料青绿多汁,配种任务繁重时要加喂鸡蛋1~2个/天只。

1.2以圈养方式饲养,在运动场内自由运动。

1.3与母羊分开饲养,适当使用,日配种量控制在1~2次,连配2~3天,休息1天。

1.4常年保持体质结实、健壮、膘情中等、性欲旺盛、精力充沛、**品质优良。

2、母羊的饲养管理

2.1、空怀母羊:断奶后和妊娠前的母羊。饲养目标是提膘复壮,提高母羊的**率,并为妊娠贮备营养。饲料以青草为主,适当补给精料[精料是词语,拼音jīngliào,释义为精细的饲料。](0.25~0.5公斤/只天),青草喂量(以风干物计)按体重的2.5%~3%为宜。

2.2、妊娠母羊:妊娠期共5个月,分前期(3个月)和后期(2个月)。前期胎儿发育缓慢,营养需要与空怀期大致相同,要注意补饲柱花草、花生藤、黄豆藤等豆科饲草和精料(米糠、麦皮等),精饲料占日粮比例的5%~10%。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快,母羊胃容积有限,精料要增加到0.5公斤/头天,草料自由采食;产前一周,精料喂量减少为0.25公斤/头天,以免胎儿过大造成难产。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保胎防流产,要细心周到,不拥挤、不驱赶,并适当运动。

2.3哺*母羊:母羊哺*期应控制在90~100天内。产后1~3天内,母羊少补或不补精料,以防消化**和*房炎,但要保证饮水;产后4~6周,母羊达到泌*高峰期,需补精料0.3~0.5公斤/头天,产双羔或多羔的的母羊补饲的精料需增加到0.4~0.6公斤/头天;产后1.5个月,泌*力下降,日喂精料减至0.25公斤/头。

母羊哺*期间羊舍要保持温暖、干燥和卫生。

3、羔羊的饲养管理

3.1、羔羊的特点:生长发育快,特别是肌肉生长速度快,但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体内缺乏免疫抗体,肠道适应力差,胃容积小,瘤胃微生物区系尚未建立,抗病抗寒能力差,因此一周龄内的羔羊死亡率高,应加强护理,提高羔羊的成活率。

3.2、羔羊饲养管理要点是要做到“三早”(早哺初*、早开食、早断奶)和“三查”(查食欲、查精神、查粪便)。一生下来就应人工辅助让其吃上初*;生后7天,开始补喂易消化的优质青干草或粉碎的饲料和饮水,并随着日龄的增加而不断提高饲喂量。生后90~100天应适时断奶。日粮中添加抗生素(如土霉素,内服一次量,10~25mg/kg体重。三查:查食欲是否旺盛,查精神是否饱满、目光是否滞呆和是否离群独居,查粪便是否异常,*门是否粘有大便,此外被毛粗糙、肚子凹陷也属不正常现象。

(三)育成羊育肥技术

1、育肥前的准备

1.1、按大小、公母分群。

1.2、驱虫和防疫 羔羊经过3~5天的适应后,用丙硫咪唑或虫克星驱虫,并注射四联苗、防肠毒血症、口蹄疫和羊痘等**。用量按产品说明使用。

2、育肥过渡期

分适应期和预试期,适应期2~3天即可,目的是适应环境;预试期需7~15天。过渡期间,日粮以粗料(青草)为主,精粗比例3:7。管理上,每天两餐,每次投料以30~45分钟吃净为度,自由饮水,要注意观察羊的采食行为和习惯,发现问题通过小群间调整。喂量和日粮配方不宜变换过快,预试期后的2~3天,要逐渐把日粮的精粗料比例提高到4:6,为转入肥育期做好准备。

预试期精料配方(%):玉米25、麦麸5、花生藤粉等63、花生麸5、食盐1、添加剂1及适量的抗生素(按说明书使用)。

3、肥育期

日粮中精粗料比例为6:4,精料喂量为0.35―0.45kg/头天,粗料自由采食,限量运动或不运动。

肥育期精料配方(%):玉米42、麦麸5、花生藤粉21、花生麸30、食盐1、添加剂1、尿素0.3。

4、适时出栏 手触肥羊背腰,无骨头感,体重达到25公斤以上,即可出栏。

如何圈养山羊,圈养山羊技术就介绍到这里,除了以上的介绍之外,还要注意饲养管理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坚持定时定量给料,做到量少次多,一般1天添草和小3-4次,怀孕羊、体弱羊、幼小羊应分群饲喂,种公羊在配种季节须增加精料的用量。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