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的养殖过程中,牛有时会出现牛布鲁菌病,布鲁菌病(布氏杆菌病)又称传染性流产,是由布鲁菌(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严重影响牛的健康,为了避免该病的发生,下面本文详细介绍牛布鲁菌病的症状、预防及治疗方法如下:
临床症状:母牛除流产外,其他症状常不明显。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5~8个月,产出死胎或弱胎。流产后可能出现胎衣不下或子宫内膜炎。流产后*道内继续排褐色恶臭液体。公牛发生**炎[**炎通常由细菌和**引起。],并失去配种能力。有的病牛发生关节炎、滑液囊炎、淋巴结炎或脓肿。
预防:应坚持自繁自养,加强饲养卫生管理,搞好杀虫、杀鼠,定期检疫(每年至少1~2次);严禁到疫区买牛。免疫**有布鲁菌羊5号病菌苗、布鲁菌猪2号病菌苗和布鲁19号菌苗。发生布鲁菌病后,如牛群头数不多,以全群淘汰为好;如牛群很大,可通过检疫淘汰病牛,或者将病母牛严格隔离饲养,其余牛坚持每年定期预防注射[预防注射(inoculation)亦称“免疫, 通过对个体的态度稍加攻击来提高他对更猛烈攻击抵抗力的方法,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奎尔提出。]。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道分泌物应深埋,被污染的牛舍、用具等用3%~5%来苏儿消毒。同时,要确实做好个人的防护,如戴好手套、口罩,工作服经常消毒等。
治疗:对一般病牛应淘汰,无治疗价值。对价值较昂贵的种牛可在隔离条件下进行治疗。对流产伴有子宫内膜炎的母牛,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道和子宫,每日早、晚各一次。另外,可用抗生素(如四环素、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链霉素等)治疗。
以上内容就是详细总结牛布鲁菌病的症状、预防及治疗方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