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在中国夏季从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开始,到立秋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是动物发生疾病的易发期,由于夏季炎热,温度较高,羊中暑[中暑(thermoplegia)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现象经常发生,为了避免养羊场不必要的损失,养殖户谨防羊中暑。
羊中暑的症状:
病羊精神倦怠,头部发热,出汗,步态不稳,四肢发抖,心跳亢进,呼吸困难,鼻孔扩张,黏膜充血,眼结膜[眼结膜指的是覆盖在眼睑内面和眼球前部眼白表面的一层透明薄膜,常伴有*白色或者清水样分泌物,使眼睛肿胀发痒。]变蓝紫色[《蓝紫色》是2008年飞田文化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韩子苑。],瞳孔初扩大,后来收缩,全身震颤,体温升高到40℃-42℃以上,严重的则昏倒在地,如不及时抢救则可迅速死亡。
预防措施[GB/T 19000—2008/ISO 9000:2005预防措施 preventive action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1、羊圈舍、圈栏要宽敞,通风要良好,饲槽、饮水处要设置凉棚,或用树木遮阳,尽量避免环境过热。
2、对密度过大的羊群[羊群是由刘伟强导演,卡迪·斯特瑞兰德主演的电影,于2007年5月31日在荷兰上映。],要适当进行拆群,使羊群密度保持在60只-80只,舍内每只羊要有0.8平方米的休息场地。
3、夏季放牧[放牧,家畜饲养方式之一。]要注意时间安排,要做到上午早出早归,下午晚出晚归,放牧选在阳光照射较弱的*坡。
4、注意饮水,由于温度高,羊容易干渴,放牧前和归来后各饮一次水,要经常给羊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