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流行热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在7-9月,如天气闷热多雨或昼夜温差较大,更易发生流行。此病常发高热,呼吸和消化**发生严重卡他性[“卡他”是向下滴流的意思,用来形容黏膜渗出液多,所以卡他性是症状性描述,一般出现在临床。]炎症。此症一旦在牛群中发生,来势凶猛,流行速度快,患牛常以高热、呼吸急促、喘粗、跛行等为主要特点,可引起少数孕牛流产甚至死亡,应引起广大养殖户重视。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讲解牛流行热症状,牛流行热治疗方法是什么。

牛流行热症状

  潜伏期为3天-7天。

  病初,病畜震颤,恶寒战粟,接着体温升高到40℃以上,稽留2天-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在体温升高的同时,可见流泪,有水样眼眵,眼睑,结膜充血,水肿。呼吸促迫,呼吸次数每分钟可达80次以上,呼吸困难,患畜发出**声,呈苦闷状。这是由于发生了间质性肺气肿[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有时可由窒息而死亡。

牛流行热症状,牛流行热方法是什么?

  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胃蠕动停止,出现鼓胀或者缺乏水分,胃内容物干涸。粪便干燥,有时下痢。四肢关节浮肿疼痛,病牛呆立,跛行,以后起立困难而伏卧。

  皮温不整,特别是角根、耳翼、肢端有冷感。另外,颌下可见皮下气肿。流鼻液,口炎,显著流诞。口角有泡沫。尿量减少,尿浑浊。妊娠母牛患病时可发生流产、死胎。*量下降或泌*停止。

  本病大部分为良性经过,病死率[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的定义:表示一定时期内,因患某种疾病死亡的人或动物数量占患病人或动物总数的比例。]一般在1%以下,部分病例可因四肢关节疼痛,长期不能起立而被淘汰。

  牛流行热诊断要点

  由牛流行热毒引起,主要侵害黄牛和奶牛。有明显周期性,约3年-5年流行1次,大流行之后,常有1次小流行。多发于蚊蝇活动频繁的季节(6月份-9月份)。

  病牛突然出现高热(40℃以上),一般维持2天-3天,流泪,眼睑和结膜充血,水肿。

  呼吸急促,发出哼哼声,流鼻液;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多量流诞,粪干或下痢;四肢关节肿痛,呆立不动,呈现跛行;孕牛可流产;奶牛泌*量下降或停止。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常呈良性经过,2天-3天即可恢复正常。

  剖检可见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和点状出血;间质性肺气肿以及肺充血,肺水肿[肺水肿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使大量组织液在很短时间内不能被肺淋巴和肺静脉系统吸收,从肺毛细血管内外渗,积聚在肺泡、肺间质和细小支气管内,从而造成肺通气与换气功能严重障碍。],淋巴结充血,肿胀,出血,真胃、水肠和盲肠呈卡他性炎症和渗出性出血。

  发热初期采血进行**分离鉴定,或采取发热初期和恢复期[恢复期,是指病人在治病后等待康复的期间。]血清进行中和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

  应与传染性鼻气管炎、茨城病、牛副流感、牛恶性卡他热加以鉴别。

牛流行热治疗方法是什么

  发生疫情后,应及时隔离病牛,并进行严格的**和消毒,消灭蚊蝇等吸血昆虫,能有效地控制疫情。对本病无疗法,为恢复健康,阻止病情恶化,防止继发感染,病后只能采取对症治疗:

  ①高热时,可用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40-50毫升,或安痛定注射液50-60毫升,一次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每天2次;

  ②采用抗菌药物,以预防继发感染。用青霉素300-320万单位,链霉素200-300万单位,混合一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

  ③5%葡萄糖生理盐水 1500-2000毫升,配合20%安钠咖注射液20毫升、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各20毫升,静脉注射[静脉注射(Intravenousinjection)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每天2次;

  ④呼吸困难者,可肌注或皮下注射尼可杀米注射液10-20毫升;

  ⑤四肢关节疼痛的,可静脉注射10%水杨酸钠注射液150-200毫升;

  ⑥发生肺水肿的,可静脉注射20%甘露醇注射液1000 毫升;

  ⑦恢复期应注意调节牛的胃肠功能,加强护理,可提高用药的疗效,促进病牛的尽快恢复。

  了解了牛流行热症状,牛流行热治疗方法是什么。我们都清楚该病病势迅速且猛烈,往往导致大群出现发病,但通常呈良性。随着医学以及病原体发展,病原、临床症状、治疗措施以及预防措施,都会有所不同。本文所提供的牛流行热治疗方法也只是供养牛户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