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母羊[如何做好母羊的分娩产羔工作做好母羊的分娩产羔工作,对于维护母羊健康,提高幼羔的成活率,促进羔羊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繁殖的功能、是羊群发展的基础。羊群内母羊数量多、个体差异大,为保证种母羊正常**、受胎,实现多胎、多产,羔羊全活、全壮,种母羊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控必须仔细认真。
管理要点
1、供应充足饮水:
高温季节需水量大,喂水更不能间断;妊娠、哺*母羊需水量增加,产前、产后母羊易感口渴,饮水不足易发生母羊烦躁不安、泌*停止;喂粗蛋白、粗纤维和矿物质含量高的饲料时,其供水量[供水量指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包括有效供水量和漏损水量。]同时也要增加。每天要保证放牧前和归牧后供给一次充足饮水。
2、适宜的温度:
温度对母羊的影响很大,舍温超过25℃时即引起食欲下降,舍温低于5℃或高于25℃时,母羊的繁殖性能将受到影响。要做好夏季防暑降温[防暑降温,是在夏日高温天气采取的一种用食物,饮料解热的方式。]和冬季保暖工作。
3、保持环境干燥和安静:
雨季是羊病(尤其是肺炎)多发季节,应注意羊舍[羊舍是专门给羊居住的地方,羊舍一般建在通风好,地势较高的地方。]内干燥,勤换垫草,在地面上撒些石灰或焦泥灰,以吸湿气而保持羊舍干燥。母羊胆小易惊,尤其在分娩、哺*和配种[配种,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pèi zhǒng ,指的是使雌雄两性动物的生殖细胞结合以繁殖后代,以达到扩大种群的目的。]时影响更大,怀孕母羊同圈饲养相互惊扰或强制牵拉等,都可能造成流产。因此,在管理上要细致,保持环境安静。
4、搞好卫生消毒:
及时清除羊舍内粪便,保持舍内清洁卫生。对食具和饮水器要经常洗刷,定期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或用水煮沸消毒,并定期对羊舍及周边环境用火碱消毒,以消灭饲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5、合理配种繁殖:
正确使用人工授精繁殖技术,可提高繁殖成活率。母羊性成熟一般为4~8月龄。一般初配母羊体重接近成年母羊可开始配种。肉用母羊配种适龄为12个月龄,早熟品种、饲养管理条件好的母羊配种时间可提早:一般配种季节是春、秋两季,理想的时间是9~11月份。种母羊在繁殖选配时,要防止近亲交配及体质、外形有相同缺点的种羊互配而导致后代生产性能下降。
种母羊除了外形好,还应具备产仔多、泌*量高、母性好的生产性能。母羊如胎表现产仔及母性不好,每二胎仍然差时,须及时淘汰,不能再作种用。
疫病防控
羊痘、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炭疽、羊快疫、羊布病等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是危害养羊业的烈性传染病,应及时做好**接种工作,同时要定期驱虫。母羊产仔后,要饲喂些磺胺类药物,也可就地取材,饲喂适量的蒲公英、地丁、车前子等有消炎作用的野草,以防*腺炎[*腺炎是指*腺的急性化脓**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最常见于哺*妇女,尤其是初产妇。]、*道炎、败血症等疾病。
在防治上,应养成羔羊定时吃奶、母羊定时放奶的习惯,防止母羊*房中*汁积存过久而形成*块,导致*腺炎发生。同时应注意母羊采食、饮水、排大小便等日常情况的观察,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种母羊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控就介绍到这里,此外,种母羊精料的参考配方为:玉米56%、豆粕22%、麸皮17%、小苏打1%、种羊预混料[预混料是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简称,它是将一种或多种微量组分(包括各种微量矿物元素、各种维生素、合成氨基酸、某些药物等添加剂)与稀释剂或载体按要求配比,均匀混合后制成的中间型配合饲料产品。]4%,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