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母牛[名词解释mǔ niú ㄇㄨˇ ㄋㄧㄨˊ 母牛◎ 母牛mǔniú (1) [cow] (2) 雌性牛 (3) 同位素子体发生器(可从中提取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母体元素) 母牛肥胖综合症一、发病原因 饲养-muniu]就是产犊后用其*汁哺育犊牛[犊牛是一种杂交牛种。]的母牛。母牛的泌*[泌*是各种激素作用于已发育的*腺而引起的。]能力是影响犊牛断奶重、断奶成活率和犊牛生长发育[生长是指身体各**、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速度的重要因素。母牛的*除哺育犊牛外,还可向社会提供商品奶,增加生产者的收益。因此,重视哺*期母牛的饲养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母牛在整个泌*期,依据其生理特点,一般可分为初期、盛期、中期和末期4个阶段。各个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如下:

  1.产犊母牛的护理。母牛产犊后,应喂给粥汤以补娩时体内水分的损耗。然后清除污染垫草,换上干净麦草。此外,母牛应尽早让犊牛吸吮初*。冬季,牛舍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上,若无条件,可在牛舍生火,温暖犊牛。

  2.日粮的组成。泌*牛的日粮组成应以粗饲料[是指在饲料中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下,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等于或高于18%,并以风干物形式饲喂的饲料。]为主,适当补充精饲料[精饲料又称精料,是相对于粗饲料而言的,是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内含营养成分丰富,粗纤维含量低,可消化养分含量多的一类饲料。]。精饲料和粗饲料分别占日粮干物质的30%和70%。*牛常用的粗饲料包括青干草、秸秆和青贮饲料[青贮饲料是一类饲料,由含水分多的植物性饲料经过密封、发酵后而成,主要用于喂养反刍动物。]。精饲料中应包含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和矿物质及微生素添加剂。

哺*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3.饲喂技术。在*牛生产实践中,应根据精粗饲料的品质、适口性安排饲喂顺序。饲喂顺序确立后,不得随意改动,否则会打乱*牛采食饲料的正确反应,影响采食量。

  4.泌*初期。母牛产犊后10-15天称之为泌*初期。这时,母牛尚处于恢复阶段。对体弱母牛,在产犊3天后喂给优质干草;3-4天后可喂多汁饲料和精饲料,每天精饲料量增加不超过1千克。当*房水肿完全消失时,饲料即可增至正常。

  5.泌*盛期。母牛产犊后15天至3个月,牛的产奶量高,这个时期宜采用“定期交替饲养法”,即每隔一定时间,改变饲养水平和饲养特性的方法,也就是粗料型和精饲料型的饲养方法交替使用。通过这种周期性的**,可以提高牛的食欲和饲料转化率,增加泌*量,降低饲养成本。

  6.泌*中期。泌*3个月至干*前1个月的一段时间称为泌*中期。其特点是母牛产奶量下降。这是母牛泌*的一般规律。但全价的配合饲料,充足的运动和饮水,正确的挤奶、加强*房按摩及精细的管理,可以延缓泌*量下降。同时这个时期,牛的采食量有较大增长,如饲喂过量的精料,极易造成母牛过肥,影响产奶和繁殖。因此,应减少精料喂量,多供青绿多汁饲料。

  7.泌*末期。泌*末期是指干*前1个月。这个阶段,母牛已到妊娠中后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母牛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以供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