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和绵羊是小反刍[反刍(chú)俗称倒嚼(dǎojiào),是指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兽疫的易感动物,且小反刍兽疫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羊养殖业[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制约着羊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此方面,我们要搞清楚小反刍兽疫是怎么传播[传播是指两个相互**的系统之间,利用一定的媒介和途径所进行的、有目的的信息传递活动。]的?小反刍兽疫该如何防控?
小反刍兽疫是怎么传播的?
传播方式主要是接触传播,可通过与病羊直接接触发生传播,病羊的鼻液、粪尿等分泌物和排泄物可含有大量的**,与被**污染的饲料、饮水、衣物、工具、圈舍和牧场等接触也可发生间接传播,在养殖密度较高的羊群偶尔会发生近距离的气溶胶[气溶胶(aerosol)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传播。但与口蹄疫**传播[《**传播》是一款Android平台的应用。]有区别,小反刍兽疫不能在空气中长时间存活,不能通过气溶胶长距离的传播。
小反刍兽疫该如何防控?
1、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防疫制度,提高动物防疫水平。外来人员和车辆应该在进入羊舍之前,进行彻底消毒。坚持自家羊群繁殖自家羊群的养殖原则。羊仔引种要选择非疫区的、经正规养殖场引入;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办理检疫和登记,获得原产地检疫证明;引进外来羊仔时要进行羊舍消毒,并保持隔离,以确定羊仔健康。
2、迅速控制疾病传染源[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发现疑似小反刍兽疫疫情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在发现疫情后要先报告给当地有关部门,在疫情防控及传染源处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严、早、小、快”的原则,迅速隔离并捕杀染疫羊群,并实施常规消毒。
3、全面实行免疫接种。在引进外来动物时,应做好调查及检疫工作,禁止从疫病发生区域内引进动物。做好免疫接种,从根本上加强疫病防控,多雨季节及寒冷干燥季节是该病的高发期,雨季之前应对幼龄小反刍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在2~6月龄进行;要注意的是,即便进行了免疫接种,也应当加强日常消毒和疫情检查工作,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以上就是“小反刍兽疫是怎么传播的?小反刍兽疫该如何防控?”。对于小反刍兽疫,我们要加强防疫工作,加强对抵抗和防御外来病的宣传和教育,从源头防止此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