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是一类细长略弯曲的,有时有分枝或出现丝状体。]引起的一种**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以组织**的结核结节性肉芽肿和干酪样、钙化的坏死病灶为特征。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了牛结核病的现状分析,以及一些牛结核病防控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
牛结核病的现状分析
1、牛结核病的现状介绍
1.1传染途径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是通过开放**畜的痰液、粪尿、*汁和生殖**的分泌物排出体外,有时可通过胎盘或生殖道传染;健康畜是通过被污染的空气、饲料、饮水经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
1.2传染源
2015年3月某大型牛场检出30余只,没有淘汰结核患牛,年底发病199只;7月另一牛场检出14只结核患牛,没有淘汰,4个月后增加到93只。
2、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不足
民众甚至是有些兽医对结核病还不甚了解,对其造成的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八师部分牛场只是重视布病的检测忽略了结核病的检测,其实牛结核病的传染途径比布病更加广泛,一旦发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更大。
2.2防控物资与经费缺乏
牛结核病的防控需要大量的物资、经费和工作人员支撑,诊断试剂、防护用品的严重不足造成防控工作开展困难,检出的病畜国家扑杀补贴只有2400元,而每头牛基本都是上万元,补偿标准太低,扑杀处理时养殖户有抵触心理。
2.3人员不足
特别是团场畜牧兽医站,家畜存栏量大,人员不足而工作量大,不能满足和胜任新形式下的牛结核病控制的需要。
2.4疫情信息不透明
周边地区疫情信息不能共享,造成不能有效杜绝病畜流入辖区,使得疫情不能在时间得到有效控制与消灭,造成疫情的扩散与蔓延。
牛结核病防控方法
3、牛结核病的防控措施
3.1加大宣传、依法扑灭
认真贯彻、落实、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对于辖区内的患病动物依法扑灭并做无害化[亦称安全化,是将废物内的生物性或者化学性的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或安全化处理·例如,利用焚烧化处理化学法,将微生物杀灭,促进有毒物质**或分解。]处理,争取彻底切断病原,利用现有的资源印发宣传册,希望能由**以公益广告的形势宣传,将牛结核病防控提高到新的水平。
3.2建立联动机制
①国家加大疫病扑杀的补贴;②鼓励养殖户参加畜禽保险,将动物疫病的损失降到低;③师团两级都需要建立由畜牧兽医、卫生系统组成的结核病防控信息共享,从而有效控制人畜之间的交叉传染。
3.3高度重视
现在大量牛场的建立都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没有考虑长远的发展和防疫、检测的需求,都没有建立**的隔离场所,更没有按照隔离圈舍的容量要求引进牛只,而造成疫病蔓延,必须高度重视并尽快建立长效的发展和防控机制,对引进的动物,严格检测和隔离观察,建立健全档案,定期做好工作人员的检测。才能确保牛结核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下去。
3.4严格检疫
加强执法力度,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调出调入的检疫监督的管理,杜绝病害动物及其产品交易。
3.5完善制度
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管理制度、病死畜无害化处理制度、报检和检疫制度及违反条款处理处罚制度。
3.6推广实用的防控新技术
以前牛结核病的检测都是用的螺丝口针头[针头(needle)是注射器头端可自由装卸的中空金属针。]结核专用注射器[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早在15世纪,意大利人卡蒂内尔就提出注射器的原理。]注射结核菌素[结核菌素试剂有两种,一种为旧结核菌素(old tuberculin OT),为含结核分枝杆菌的**肉汤培养物加热过滤液,主要成分是结合蛋白,也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生长过程中的其他代谢产物和培养基成分。],其缺点是更换针头困难;而且针头与针管结合处容易漏液;针头非常硬,操作时牛活动就会穿刺打到皮下。有的兽医在使用时一个针头拿酒精棉擦几下就打一群牛,这样的做法非常值得深思。
近年来一四二团牛结核病检测全部使用一次性卡介苗[卡介苗(BCG Vaccine)是由减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菌苗,具有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加强巨噬细胞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活化T淋巴细胞,增强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注射器注射结核菌素,每只注射器只吸0.1mL,每头牛更换1只,彻底杜绝交叉感染,由于卡介苗注射器针头非常细而软在注射时必须把牛保定好,确保每头牛都打到皮内,判定时必须每头牛都用卡尺认真测量皮厚。
以上便是“牛结核病的现状分析,牛结核病防控方法”的全部内容了,本文就一四二团近年来牛结核病防控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整理成文以供各位同仁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