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羊出现梭菌病的有效方法

这种疾病多见于秋冬和初春时期,2岁以内的羊容易患梭菌病,病状分为两种:一是没发现症状直接出现死亡,二是羊卧地不起,不远动,羊腹部膨胀,有痛感,排粪困难,有的排黑色稀粪,体温一般不升高[升高,汉语词语,拼音为shēng gāo,指提高地位、程度、水平等。],有的升高到41℃,数小时内痉挛或昏迷而死。
【预防措施[GB/T 19000—2008/ISO 9000:2005预防措施 preventive action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对于发病较为频繁的季节和地区要定期注射羊快疫、肠毒血症[毒血症是全身感染的一种类型,是指病原菌在侵入的局部组织中生长繁殖后,只有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循环,病原菌不入血。]、猝狙,可有效避免疾病的发生,不论大小羊,均皮下或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5毫升。在病情较为严重的时期,要把羊转移到地势高的地方放牧,但早上不要出门太早。对病羊要隔离治疗,病死的羊千万不要剥皮利用,病羊尸体及排泄物[排泄物指一生物的消化系统中任何排泄的固体或液体,通常指人类的。]应深埋。对被污染的圈舍和场地、用具,用3%的烧碱溶液[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或20%的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溶液消毒。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