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爱立信国内代工厂排名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世界上最大的笔记本代工厂商是哪几个?(世界上最大的笔记本代工厂商是哪几个公司)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世界上最大的笔记本代工厂商是哪几个?

广达,成立于1988年,是全球最大的IT产品代工厂商之一,包揽了所有OEM与ODM代工业务。

仁宝,成立于1984年,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笔记本代工厂,规模和实力仅次于广达。

纬创,前身是宏碁电脑在1981年成立的DMS(设计、生产、服务)部门。

世界上最大的笔记本代工厂商是哪几个?

英业达,成立于1975年,应该算是一家比较老资格的代工厂了,目前主要代工业务涉及移动计算、无线通讯、网络应用、数字家庭与应用软件等众多领域。

代工工厂是指代工生产的工厂。作为世界的工厂,中国还有许多不被消费者了解的,只代工生产,做OEM,ODM的工厂。

代工工厂杀入国内市场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培养有潜力的服装品牌,或联系有实力的国内品牌,为他们加工产品;第二种是做自己的服装品牌,直接面向消费者。这两种方式也是寻求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平衡,主要还是为了长期利益。

中国排名前十的电子厂?

名次 企业名称 销售收入 (万元RMB) 1、 惠亚集团(中山皆利士、广州添利) 315400 2、 雅新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200000 3、 联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180053 4、 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58000 5、 维讯柔性电路板(苏州)有限公司 150000 6、 金像电子有限公司 139000 7、 开平依利安达电子有限公司 125877 8、 华通电脑(惠州)有限公司 120000 9、 至卓飞高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 118000 10、 柏拉图电子有限公司 109858

国内通信设备厂家有哪些?

国内通信设备厂家有华为、中兴、大唐、普天、烽火、新邮通、北电等。

国外的:思科、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北电、高通.UT斯达康等。

英文简称ICD, 全称Industrial Communication Device。

用于工控环境的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有线通讯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

无线通讯设备主要是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

程控交换机都有哪些品牌?

电话交换机包括数字和模拟。一般局端通长是电信或者联通的机房用模拟的程控交换机,一般咱们申请的普通固定电话叫模拟程控交换机。另外还有一种也是局端的输出的是数字信号比如30b+d通过光纤或者2对同轴电缆接入用户端的叫数字信号。然后用户端必须有小型的集团电话,比如nec、西门子、北电、cisco、avaya等等这些品牌有专门接入数字信号板卡。局端的数字程控交换机我也没见过。反正我就知道局端数字程控交换机出来的信号一般是30b+d和did。模拟的程控交换机我见过局端的。还有一些用户的交换机都是模拟的。还有用户断的交换机比如cisco的语音交换机用网线接电话。这是数字的。现在的叫法是voip,有软终端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能上网就能通过电脑用软终端实现语音通话。

华为是世界第二大通信商?全球五百强?

你好
华为是世界第二大通信商,而且是全球五百强。第一大通信运营商是爱立信。

索尼中国有哪几个厂,分别在哪里?

索尼中国的厂子太多了, 一共有接近30个, 我列举其中重要的8个吧

1. 上海索广电子有限公司

2. 北京索鸿电子有限公司

3. 索尼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

4. 上海索广映射有限公司

5. 索尼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6. 新索音乐(上海)

7.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中国)有限公司

8. 索尼电子华南有限公司(广州)

谁能告诉我索尼爱立信公司的简介吗 ?

  索尼爱立信(SonyEricsson)移动通讯公司是由无线通讯业制造商爱立信公司与电子消费产品制造商索尼公司于2001年共同创立的.爱立信和索尼公司各持有其50%的股份。汲取两家母公司之成功经验,融合双方之创新理念,索尼爱立信始终致力于为全球营运商提供全新移动多媒体通信方式,不断创造崭新价值。

  索尼爱立信在获得欧盟及相关行业机构的批准后于2001年10月1日开始运作。公司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目前在全球拥有4,000名员工,负责全球性的产品研究、设计、开发、营销和经销渠道的拓展,为全球用户提供完善的客户服务。公司在隆德、曼彻斯特、慕尼黑、研究三角公元、北京、东京等地设有研发中心。

  索尼爱立信于2002年8月12日成立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产品(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中国运营,同时,索尼爱立信还在北京成立了一个研发中心,主要开发强调影像、娱乐和互联功能的本地化产品。成立至今,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产品(中国)有限公司已经向中国市场推出了本地化的高、中、低端完整产品线,包括业界第一款彩信产品T68ie以及全功能智能产品P802等。

  秉承了爱立信和索尼各自在技术和多媒体内容应用方面的独特优势,索尼爱立信一直走在移动多媒体领域的前列,并以其强大的实力,明确提出了在五年内成为移动多媒体领域业界第一的目标。

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的公司介绍

爱立信在移动互联网市场居领导地位,在商用GPRS(第2.5代移动通信)合同和3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方面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爱立信同样领先于宽带互联网市场,爱立信支持固定通信网络平滑向下一代过渡的ENGINE方案目前已拥有35%的全球市场。2000年爱立信推出了世界第一款具有蓝牙功能的GPRS手机R520。爱立信同中国的接触可追溯到1892年。1894年,2,000部爱立信电话远渡重洋来到上海,翻开了爱立信与中国的合作篇章。1985年,爱立信在北京开设了其在中国的第一个办事处;1994年成立了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目前,爱立信在中国已拥有4,500名员工,建立了24家办事处、3家独资企业和10家合资企业,为中国用户提供**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爱立信本地化进程为推动爱立信业务在中国的本地化,爱立信公司制订了一个系统、全面的本地化计划,以协商、实施和监管其本地化进程。到2001年,爱立信在中国的直接总投资额超过6亿美元,连带投资早已超过150亿人民币,每天的本地采购额将超过4,000万人民币,全年本地采购量达到160亿元人民币。爱立信系统产品国产化达到60%,手机产品达到70%,在中国的供应链为超过34,000人创造了就业机会。爱立信在中国的4500名员工中97%为本地员工,其中10%的员工工作在研发领域。2005 年 5 月,爱立信移动数据应用技术研发(广州)有限公司正式落成,为中国电信运 营商推出量身定制的业务层解决方案,并力求推进 3G 应用在中国的发展。广州公司地址:天河区科韵路信息港A座15层,现员工数800人。中国是爱立信全球四大供应中枢之一。除直接投资在中国进行生产活动外,爱立信积极带动国际上其他材料供应商来中国投资设厂,对出口也做出了很大贡献,2001年爱立信出口达到10亿美元,因为他们不仅向在中国的爱立信合资企业供货,而且还向中国以外的其它客户和爱立信公司出口产品。爱立信在致力于技术创新的同时,尤其注重对研发和培训的投入。1997年,爱立信在北京成立了爱立信中国学院。1999年,学院为中国培养出第一批信息管理硕士人才。爱立信中国学院致力于为公司员工、客户以及中国信息产业相关的主管部门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和环境,为中国未来信息通信产业***提供所需要的广博的知识和技能,2001年全年为员工和客户安排了超过300天的培训。爱立信与未来通信当前,全世界数以千计的公司在建设网络、设计手机、开发业务,准备迎接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爱立信倡导了移动电话技术的开发,而现在又领导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爱立信的战略重点有三个:移动性、互联网以及两者在移动互联网中的结合。爱立信无疑是移动领域的领导者,而恰恰就是在移动性和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爱立信在迅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再一次获得了领先地位。爱立信提供所有使移动互联网应用于生活所需的元素:系统、终端、应用和业务。为了满足当前和未来的市场需求,爱立信在推动新标准和新技术方面一直起到重要作用,这些新标准和新技术是取得3G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不仅在3GPP,还在蓝牙、Symbian和WAP, 爱立信一直是推动标准化进程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3G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网的完整解决方案作出了主要贡献。* 爱立信作为CWTS观察员提交了多项技术文稿,凭借其技术优势尽全力支持中国的标准化进程。* 爱立信完全遵守信息产业部颁布的技术规范,其试验系统亦充分满足3GTEG的要求。*几 年前,爱立信就开始与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研究院联合建立了一个3G研发中心,致力于WCDMA技术的研发工作。*爱立信将提供本地工程师支持3G技术试验系统。爱立信是GPRS及商用WCDMA方面的全球领先厂商。根据最新统计, 爱立信已签署目前为止全球54份3G商用合同中的36份,市场份额超过40%。* 从1997年至今, 爱立信的WCDMA试验系统已经接受过20多家运营商的测试和验证。其中一套设备曾运抵中国,供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研究院进行测试和研究。* 2001年4月16日,爱立信在英国同Vodafone协作现场演示了全球首次基于完整3G商用系统的端到端呼叫。* 爱立信于2000年3月开始大规模生产机站,并向日本和欧洲的许多运营商发送了商用机站、无线网络***和交换设备。*通过与索尼共同组建合资企业,爱立信希望成为3G移动电话领域的先进厂商。此外, 爱立信还建立了一家新的公司,该公司将向移动电话制造商提供完整的2.5G和3G技术平台。爱立信坚信标准接口是GSM移动标准在全球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爱立信也是WCDMA标准化开放式接口的主要推动者。爱立信以开放的态度同所有3G供应商进行合作,并对所有供应商一视同仁。* 多年来,爱立信与各主要GSM/GPRS供应商之间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形成了成熟的集成方案,这些方案同样适用于WCDMA。*和GPRS一样,爱立信目前在WCDMA多厂商互操作性测试方面也处于业界领先地位。爱立信已与多家主要WCDMA厂商建立了开放测试合作项目。* 根据信息产业部和运营商的要求,爱立信将与其它厂商合作进行兼容性测试。爱立信研发在中国爱立信在其125年辉煌的通信发展历史中,一直有着突破创新的传统,它领导了从模拟到数字移动电话的技术变革,而现在又在引领着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演进,这一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其对研发工作的特别承诺,及其研究人员所遵从的理念 — 研发应贯穿从实验室到客户应用的整个过程,以便保证向客户的知识传授和转让。爱立信致力于3G开发已有10多年的历史,在全球拥有1万多项专利,在所有主要标准领域都有专利,是拥有UMTS/WCDMA专利的无可争议的全球领导者。仅2000年一年中,爱立信就申请了1300项专利应用,成为当年在美国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三大电信公司之一。爱立信的研发工作方式独一无二。爱立信的研究人员从最初的创意到最终的产品开发一直**项目:作为新技术的承载者,员工们在整个进程中,从设计图纸到客户应用都受到非凡的挑战,要承担极大的责任。而对爱立信来说,这意味着尽可能保证最高质量的知识转让。目前,爱立信除了对3G移动通信的研究,还在为实现更人性化的通信而积极努力着。虽然移动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一般需要10年时间,但爱立信已开始了对4G的研究,预计4G业务的推出将在2010年之后。爱立信还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以北的Kista创建了“移动谷”。这一地区**了数以百计的移动通信企业,这里是世界上移动通信领域人才最为集中的地方,是移动通信发展的中心。在未来移动通信以及宽带接入领域,中国无疑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积极投入这个市场对于爱立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爱立信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及项目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以独资、合资、合办等多种方式进行,充分调动了各方面力量。同时,对于这些研究机构的未来研究方向,爱立信已经与众多中国国内大学及研究机构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包括移动互联网在内的关于3G演进及3G系统等将会是主要的研究领域。爱立信目前在中国共拥有六大研发中心/项目:* 爱立信与中国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合作组建的3G研发中心*爱立信上海研发中心* “爱立信移动世界”中国部* “爱立信研究院”北京分部* 爱立信与中国各大学合作项目* 爱立信合资公司研发项目1. 爱立信/中国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发端于1999年12月爱立信与中国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签署的一项研发合作协议,该研发中心于2000年4月启用,今天已拥有45名工作人员。研究领域爱立信/中国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3G研发中心致力于未来移动通信系统领域的研究,该中心是爱立信在全球为WCDMA FDD无线电接入网络设立的众多研发机构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该中心还研究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WCDMA无线接入网络产品。技术领域爱立信/中国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3G研发中心拥有面向硬件和软件开发的一整套设计环境,设计的技术领域包括:电路板设计、电路设计、VHDL(硬件设计语言)设计、C++及Java软件设计。2. 爱立信上海研发中心爱立信在上海全资设立的通信软件研究开发中心,是爱立信全球研发网络的一部分,目前拥有230名软件工程师。该中心的研发领域涉及接入网络、移动系统和消费品,同时它还是爱立信设立的下一代网络实验室。到2002年,爱立信上海研发中心的软件工程师数量将增加到超过250人,研究领域也将扩展至3G、宽带以及消费产品中文应用方案开发。爱立信上海研发中心从培训起步,目前已发展成为业务能力覆盖所有研发环节的成熟的研发机构3. “爱立信移动世界”中国部“爱立信移动世界”是爱立信今年3月在德国汉诺威博览会上推出的,该项目在各主要国家构建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中心,提供多种合作形式,从初级支持服务到与爱立信或其它公司合作开发的特定项目等,以满足不同参与者的要求。“爱立信移动世界”使应用开发商在获取爱立信全面网络技术支持的同时,可以进入一个真正属于它们自己的社区,在社区内建有开发商之间、以及与设备厂商、运营商的资源和市场共享平台。爱立信移动世界中国部整个架构包括:爱立信移动多媒体开放实验室(北京、成都、珠海)、爱立信移动互联网应用测试中心(上海)、爱立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中心(深圳)。爱立信移动多媒体开放实验室- 爱立信移动多媒体开放实验室研发活动的宗旨是:通过与本地软件开发商的合作,针对市场需求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共同推动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北京爱立信移动多媒体开放实验室:是国内电信业界首创,于1999年在北京成立。该实验室得到了国内运营商及各大学的支持,面向新生企业、中小企业以及学术机构,为他们提供开发基于GPRS和3G技术平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媒体服务及应用的设备条件。目前该实验室已拥有500多家企业成员,且已扩展服务及技术支持内容至移动定位系统、安全移动电子商务及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领域。这500多家不同规模的机构和公司从事包括WAP、GPRS、3G等各种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应用的开发工作,其开发范围包括消息类应用、新闻及信息类应用、游戏及娱乐类应用、交易类应用、商业类应用、定位类应用及门户类应用在内的等等各种各样不同的应用。-- 成都爱立信移动多媒体开放实验室:与四川大学合作成立,于2001年10月29日正式启用。该实验室设在四川大学,它的建立将大大促进移动多媒体应用在中国市场尤其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爱立信成都开放实验室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鼓励学生、***和软件企业针对国内尤其是西南市场,开发高质量的、大众化的移动多媒体应用。为确保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开放实验室将配备移动多媒体软件开发工具,第二代及第三代移动多媒体环境模拟系统,以及其它相关移动互联网测试环境。爱立信与四川大学还将共同举办一些与移动多媒体技术相关的活动,包括关于移动多媒体技术及发展趋势的经常性研讨会、由高校人才及本地开发商开发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测试、针对移动多媒体应用的技术及经济可行性给予的咨询服务、以及其它原型产品项目。- 珠海爱立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中心:与信息产业部认证的第十一个国家级软件园——珠海南方软件园合作成立,该实验室与南方软件园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服务、研发及培训、教育等方面保持着紧密的合作。- 深圳爱立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中心:深圳爱立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中心成立于2000年。爱立信通过与南方及香港地区主要运营商(诸如广东移动、数码通)的紧密合作,为移动互联网应用解决方案提供测试环境。爱立信上海移动互联网应用测试中心爱立信上海移动互联网应用测试中心,通过为上海地区的软件开发商提供GATE(GPRS应用测试环境)、举办研讨会的形式,推动移动互联网应用在国内的发展。4. “爱立信研究院”北京分部“爱立信研究院”北京分部是爱立信全球研发体系中的一员,该研究院成立于1999年,由一批优秀的工程硕士和博士组成,主要致力于WCDMA无线电资源控制、TD-SCDMA分析以及未来无线技术领域。如图三所示,其研究领域涉及网络及系统、应用及软件技术、接入网络、接入技术及信号控制、影音技术、通用技术和EMF健康及安全。5. 爱立信与大学合作项目- 爱立信在北京邮电大学赞助了两项面向教授及学生的奖项,而且与北京邮电大学在3G领域建立了多项合作研究项目。- 1999年爱立信在北京理工大学赞助了一间新的音响实验室,并与其合作进行话音领域方面的合作。- 与郑州及北京邮电设计院交换项目并相互提供人员培训。- 1999年,爱立信与北京邮电大学发起组织了两年一度的学术研发会议 —“未来通信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瑞典及爱立信的200余位学者和专家。- 此外,还有多项中瑞合作研发项目正在进行当中。6 爱立信在合资公司的研发项目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ENC)研发中心立足于第二代GSM移动通信系统以及CDMA系统软件的研发工作,逐渐发展成为爱立信系统软件(着重于3G)与应用的综合研发基地之一。ENC研发中心正与美国爱立信、加拿大爱立信等地研发中心密切合作,对CDMA1x项目系统软件进行全面调试,调试工作完成以后,国内爱立信CDMA系统软件将全部由ENC研发中心提供;GSM AC-A 系统软件包的供应已由德国爱立信全部转移到ENC研发中心;GSM CNA系统软件的研发和供应目前正由ENC研发中心和德国爱立信合作进行,并将从2001年年底起全部由ENC**承担。同时,ENC研发中心还负责爱立信完整的GSM交换系统、CDMA系统、网管系统(OSS)以及接入系统(ADSL、ADC、PSTN)的本地化改造和重新设计等工作。北京爱立信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北京爱立信移动通信有限公司(BMC)研发中心是为中国本地市场提供爱立信的高级技术支持,同时也是将爱立信的技术知识带入爱立信合资公司的载体。BMC研发中心负责开发通信系统附带软件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对爱立信产品的特殊需要。目前,BMC研发部已经成功的为澳大利亚沃达丰开发了MML转换器,帮助澳大利亚沃达丰GSM网络实现了了移动电话号码便携化的功能。BMC研发中心还资助并与大学合作进行通信系统领域的研究。在未来移动通信以及宽带接入领域,中国无疑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积极投入这个市场对于爱立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我们已经与众多国内大学及研究机构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包括移动互联网在内的关于3G演化及3G系统等将会是主要的发展领域。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