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营收目标考核标准包括哪些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责任会计中心的种类及考评指标包括哪些(责任会计中心的种类及考评指标包括哪些)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责任会计中心的种类及考评指标包括哪些
责任中心的种类有:
1、成本中心,是指只对成本或费用负责的责任中心。
2、利润中心,是指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它有**或相对**的收入和生产经营决策权。
3、投资中心,是指既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又对投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投资中心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它拥有最大的决策权,也承担最大的责任。投资中心必然是利润中心,但利润中心并不都是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没有投资决策权,而且在考核利润时也不考虑所占用的资产。
考评指标包括:
1、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有:责任成本变动额=实际责任成本-预算责任成本,责任成本变动率=责任成本变动额/预算责任成本×100%,式中,预算责任成本=实际产量×预算单位成本。
2、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有:利润中心贡献毛益总额=该利润中心的销售收入总额-该利润中心变动成本总额,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贡献毛益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总额,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总额。
3、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有:投资利润率=利润/投资额×100%,剩余收益率=利润-投资额×预期投资报酬率
销售人员绩效考核指标标准有哪些?
一、考核原则
1.业绩考核(定量)+行为考核(定性)。
2.定量做到严格以公司收入业绩为标准,定性做到公平客观。
3.考核结果与员工收入挂钩。
二、考核标准
1.销售人员业绩考核标准为公司当月的营业收入指标和目标,公司将会每季度调整一次。
2.销售人员行为考核标准。
(1)执行遵守公司各项工作制度、考勤制度、保密制度和其他公司规定的行为表现。
(2)履行本部门工作的行为表现。
(3)完成工作任务的行为表现。
(4)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的行为表现。
(5)其他。
什么是考核标准?
绩效考评标准是考评者通过测量或通过与被考评者约定所得到的衡量各项考评指标得分的基准。
依据组织的战略,就可制订个人或群体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成果标准,标准尽管可有多项,每一项也有很明细的要求,但衡量绩效的总的原则只有两条:是否使工作成果最大化;是否有助于提高组织效率。
扩展资料:
考核标准组成:
绩效考评标准由三个要素组成:标准强度和频率、标号、标度。
一、强度和频率
所谓的标准强度和频率,是指评价标准的内容,也就是各种规范行为或对象的程度或相对次数。标准强度和频率属于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标号
所谓标号,是指不同强度的频率的标记符号,通常用字母(如A、B、C、D等)、汉字(如甲、乙、丙、丁等)或数字来表示。标号没有**的意义,只有我们赋予它某种意义时,它才具有意义。
三、标度
所谓标度,就是测量的单位标准它可以是经典的测量尺度(即类别、顺序、等距和比例尺度),也可以是现代数学的模糊集合、尺度;可以是数量化的单位,也可以是非数量化的标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绩效考评标准
考核酒店经营业绩的指标有哪些?怎么计算?
酒店经营衡量标准
一家酒店的经营业绩如何衡量?中国国内酒店业常用的标准就是看这家酒店的客房出租率是多少。而在欧美酒店行业,酒店经营者、酒店投资人以及酒店投资分析家则普遍习惯以RevPar(Revenue Per Available Room,即: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这一概念作为其酒店经营业绩衡量和分析的基础。RevPar这一国际酒店业普遍采用的衡量手段反映的是以每间客房为基础所产生的客房收入,因此能够衡量酒店客房库存管理的成功与否。不可否认的是,酒店经营管理者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客房出租率和平均房价的提高来实现RevPar的最大化,因为客房收入在酒店经营的总收入中的确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来说,提供全功能服务的三星级以上酒店的总收入中有50%—65%是来自客房。而在附属服务设施(主要是餐饮服务)有限的经济型酒店或者长住型酒店,高达90%的收入则是来自客房。
与RevPar相比,中国的酒店业用客房出租率作为衡量酒店经营业绩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不科学的。尤其是对于那些为了追求高出租率而实施低价竞争的酒店而言,客房出租率就根本不能说明问题。尽管RevPar是国际酒店行业产业公认的而且是最常用的经营业绩衡量标准,而且能够提供大致的市场趋势和一些收入指数,但是在仅以RevPar为基础分析一家酒店的经营业绩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不足。于是,国际上的一些专家也提出了一种可以弥补RevPar不足的业绩衡量概念,即:GopPar。
一、关于RevPar的计算
RevPar既可以用一家酒店的净客房收入(即在扣除折价、销售税等项目之后的收入)除以可供出租客房总数而得出,也可以用一家酒店的平均每日房价(ADR)乘以客房出租率来进行计算。具体公式如下:
客房总收入÷客房总数÷每年天数=RevPar
如:2,555,000÷100÷365=70 元RevPar
或:
平均每日房价(ADR)X客房出租率=RevPar
如:100 元× 70% = 70 元RevPar
二、用RevPar衡量酒店经营业绩的一些不足之处
收入组合:众所周知,酒店客房的收入有时候并不会高出酒店总收入的50%至55%。这主要涉及那些有大量餐饮经营及会议展览业务的酒店。在这种情况下,RevPar所反映的只是一家酒店收入业绩的一个部分,而没有考虑所有其它的收入来源。这样的话,我们在比较酒店的经营业绩时就会产生不准确的分析。比如,甲酒店的平均房价是70元,客房出租率为70%,房间总数是100间。该酒店其它部门的经营收入(包括餐饮及其它经营收入)是500,000元。另一方面,假设乙酒店的规模及平均房价与甲酒店相同,而客房出租率只有60%,而其它部门的收入则达到了 1,000,000元。尽管甲酒店的RevPar 比乙酒店要高出大约15%(49元与42元),而乙酒店的总收入却比甲酒店高。如果两家酒店的直接开支相似(比如:占总收入的35%),而且两家酒店的人头费用相同的话,尽管乙酒店的RevPar尽管并不很理想,但是其最终赚的钱却比甲酒店多。
规模:如果同小型酒店相比,RevPar衡量方法对大型酒店是不利的。常识表明,一家只有100间客房的酒店比一家拥有200间客房的酒店更容易取得更高的出租率,尤其是有季节性高峰和低谷时。这样的话,在相同的市场条件下,一家大型酒店的RevPar就有可能比一家小型酒店的RevPar低。因此,酒店经营管理者和投资商在比较一家酒店与其它酒店的RevPar业绩时,需要考虑这家酒店的规模。由于规模经济和零星收入等因素,一家大型酒店的财务业绩比一家拥有较高RevPar的小型酒店更理想不是不可能的。
价值涵义:酒店的价值是以其净自由现金流,而不是以其总收入为基础的。尽管RevPar与一家酒店的价值有些关联,但是它并不能确切地与一家酒店物业的收入资本化价值相关联。不过,酒店价值的变化往往与RevPar的变化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为它所反映的是一种弹性关系。
三、什么是GopPar?
GopPar的英文全称是:gross operating profit per available room,其具体含义为:每天每间可供出租客房的经营毛利润(GOP)。在这一定义中,经营毛利润(GOP)等于酒店总收入减去部门经营总收入和经营开支。下表对GopPar的计算做出了较为清晰的阐释。表一 GopPar的计算说明(单位:元)
由于GopPar不能表明一家酒店物业的收入组合,因此也不能够对客房收入部门做出准确的评价。不过,GopPar却能够对一家酒店的利润潜力提供一个明确的指示。而且,GopPar在多数情况下能够更好地反映出酒店的赢利状况、管理效益,以及整体价值。
四、GopPar衡量标准的优点
收入组合:由于GopPar 所反映的是一家酒店的经营利润,它也能够更清晰地表明这家酒店的整体经营业绩或现金流潜力。因此,酒店管理公司、酒店投资商、投资评估人、以及酒店开发商在评价一个酒店管理公司的业绩时不会仅仅是以客房收入为依据,而是以经营总收入以及经营效益为基础。
规模:GopPar要考虑所有的经营开支,其中大部分包括固定的和可变的开支。固定开支主要与酒店的规模和要求有关,而可变的开支与酒店的业务量有关。即使在同一市场条件下,一家大型酒店较之于一家小型酒店无疑就会产生更高的经营开支。而一家小型的酒店在每间可供出租客房的基础上其开支可能会更高(因为大型酒店的规模经济)。假如一家有400间客房的酒店每年产生的能源开支为175,000元(即每间房为437元),那么在同一城市里的一家只有200间客房的酒店的能源开支就会达到100,000元(即每间房为500元)。因此,不管规模大小,GopPar能够为酒店提供不错的业绩衡量。有时候,一家小型酒店也可以从较高的RevPar中受益(因为小型酒店在客房出租率和房价的最大化方面更有效),其每间客房的经营开支可能比一家大型酒店的客房经营开支高。
值得注意的是,GopPar对RevPar中的任何一点变化和波动都十分敏感。酒店房务部门的利润边际比其它任何营业部门都要高得多。因此,RevPar中的一点细微波动可以极大地影响到GopPar,进而影响到一家酒店的价值。在表二中,假设丙酒店的出租率和平均房价都下降了5%,导致RevPar也相应下降了10%。另外,再假设其它收入下降了2. 5%,而且部门开支也会随业务量而变化。因此,丙酒店的GopPar就相应**滑了大约16%,即从42元降到了35元。 表二 丙酒店RevPar 向GopPar 的转变(单位:元)
可以看出,RevPar向GopPar的转变很高, 几乎是一比一的关系。RevPar的一个小小的波动就有可能对GopPar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因此,酒店经营分析家在分析一家酒店或一组酒店的业绩时,不应该只依赖于一种衡量方法,而应该把GopPar看做是RevPar的补充。
总而言之,RevPar表明的是一家酒店在客房库存管理方面的业绩,能够提供一些基本的市场趋势,但是不能提供一家酒店的任何成本指示,因此也就不能表明这家酒店到底赚了多了钱。而另一方面,GopPar通过考虑管理控制及效率,排除小型酒店的潜在优势能够更清晰地表明酒店的赢利。作为中国的酒店经营管理者,在衡量经营管理业绩时不管是继续沿用客房出租率标准,还是采用RevPar,或者是GopPar这些国际酒店行业的通用慨念,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从实际出发
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是什么
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
除考核利润指标外,投资中心主要考核能集中反映利润与投资额之间关系的指标,包括投资利润率、剩余收益和经济增加值。
1、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又称投资收益率,是指投资中心所获得的利润与投资额之间的比率,可用于评价和考核由投资中心掌握、使用的全部净资产的盈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利润率=利润÷投资额×100%
或=资本周转率×销售成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其中,投资额是指投资中心的总资产扣除对外负债后的余额,即投资中心的净资产。
为了评价和考核由投资中心掌握、使用的全部资产的总体盈利能力,还可以使用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指标。在会计计算中,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100%
投资利润率指标的优点有:能反映投资中心的综合盈利能力;具有横向可比性;可以作为选择投资机会的依据;可以正确引导投资中心的经营管理行为,使其长期化。该指标的最大局限性在于会造成投资中心与整个企业利益的不一致。
2、剩余收益
剩余收益是指投资中心获得的利润,扣减其投资额(或净资产占用额)按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收益率计算的投资收益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或净资产占用额)×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收益率
或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占用额×规定或预期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剩余收益指标能够反映投入产出的关系,能避免本位**,使个别投资中心的利益与整个企业的利益统一起来。
3、经济增加值
经济增加值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的计算方法,它是根据经过调整的经营利润和部门投资计算的剩余经营收益。
经济增加值=调整后税后经营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调整后的投资成本
经济增加值和剩余收益都与投资报酬率相联系。剩余收益业绩评价旨在设定部门投资的最低报酬率,防止部门利益伤害整体利益;而经济增加值旨在使经理人员赚取超过资本成本的报酬,促进股东财富最大化。
经济增加值与剩余收益有区别。部门剩余收益通常使用税前部门营业利润和税前报酬率计算,而部门经济增加值使用部门税后经营利润和加权平均税后成本计算。当税金是重要因素时,经济增加值比剩余收益可以更好地反映部门盈利能力。如果税金与部门业绩无关时,经济增加值与剩余收益的效果相同,只是计算更复杂。由于经济增加值与公司的实际资本成本相联系,因此是基于资本市场的计算方法,资本市场上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变动时,公司要随之调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剩余收益使用的部门要求的报酬率,主要考虑管理要求以及部门个别风险的高低。
上面的内容所讲述的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大家都看明白了吧!投资中心是利润中心的一般形式,其获利能力与其所使用的创造利润的资产相联系。典型投资中心的业绩计量标准是投资报酬率和经济附加值。这些都是
中级会计职称
中的重点内容,也同样希望大家能够掌握住。
员工绩效考核的内容有哪些?
绩效管理考核指标有哪些
1.按考评时间分类 :可分为日常考评与定期考评。 (1)日常考评。指对被考评者的出勤情况、产量和质量实绩、平时的工作行为所作的经常性考评; (2) 定期考评。指按照一定的固定周期所进行的考评,如年度考评、季度考评等。 2.按考评主体分类 :可分为主管考评、自我考评、同事考评和下属考评。 即“360度考评方法”。 (1)主管考评。指上级主管对下属员工的考评。这种由上而下的考评,由于考评的主体是主管领导,所以能较准确地反映被考评者的实际状况,也能消除被考评者心理上不必要的压力。但有时也会受主管领导的疏忽、偏见、感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考评偏差。 (2)自我考评。指被考评者本人对自己的工作实绩和行为表现所作的评价。这种方式透明度较高,有利于被考评者在平时自觉地按考评标准约束自己。但最大的问题是有“倾高”现象存在。 (3)同事考评。指同事间互相考评。这种方式体现了考评的**性、但考评结果往往受被考评者的人际关系的影响。 (4)下属考评。指下属员工对他们的直接主管领导的考评。一般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员工,用比较直接的方法,如直接打分法等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可以公开或不公开。 (5)顾客考评。许多企业把顾客也纳入员工绩效考评体系中。在一定情况下,顾客常常是惟一能够在工作现场观察员工绩效的人,此时,他们就成了最好的绩效信息来源。 3.按考评结果的表现形式分类 :可分为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 (1)定性考评的结果表现为对某人工作评价的文字描述,或对员工之间评价高低的相对次序以优、良、中、及、差等形式表示; (2)定量考评的结果则以分值或系数等数量形式表示。
当然各个企业的经营范围及模式不同,不能等同视之,根据自己企业的情况制定相应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