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阮籍的作品有什么特点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竹林七贤的文学特色?(竹林七贤的文学特色有哪些)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竹林七贤的文学特色?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当时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激烈,民不聊生。
文士们不仅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担忧性命安全,因此崇尚老庄哲学,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竹林七贤”成了这个时期文人的代表
嵇康阮籍的思想是属于道家还是儒家?
准确的说是“玄学”,虽然是以道家的任自然为基础,但是在解释很多问题时直接援引儒家的概念,可以说是不分家的,这是玄学的特点,不能简单的归为道家或者儒家。
但是现在的观点似乎并不将玄学作为一个**的学科来看待,而是更多将之视作道家的一个亚支,确实从核心思想上讲,任自然更接近于道家思想,所以称之为道家名士也无不可。
嵇康自己说“老子、庄周,吾之师也”,道家思想不只在魏晋,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化中都是士人崇尚的精神至境,很多士人都是一边在朝为官一边以隐士自居。因为儒家思想自汉以后在**上的统治地位,所以中国士人多是儒主道补的思想。嵇康天性崇尚自然,一句“非汤武而薄周孔”似乎把他完全与儒家对立了起来,但实际上他是儒道精神集大成的代表,在**上他倾向于道家的“无为”,在生活中他又是认真履行儒家克己修身的君子作为,所以他是一个将儒道的精华升华为人生哲学的人。
世说新语中刘伶的特点?
《世说新语·任诞》中的主人公是刘伶,他是一位喜欢喝酒的文人,在他的身上,魏晋南北朝的那种文人的风格被显露无疑,一种狂放不羁,一种不落于世俗,脱然潇洒的性格,就是魏晋时期是文人的风格。
此公名列“竹林七贤”之一,长得“容貌甚陋”,却以“好酒”驰名天下。他一生“唯酒为务”,只要一见到酒,便“奋髯箕踞,枕麴藉糟”,非拼个酩酊大醉不可。据说他“终其世”只做了一篇文章,也与“酒”有关——那就是传诵至今的《酒德颂》。本篇所记叙的,便是刘伶“好酒”生涯中的一个片断,或者说,一幕令人捧腹的家庭笑剧。
幕布拉开的时候,刘伶正患着酒“病”——大约昨夜又喝了个昏天黑地,此刻醒来,还渴得要命。旁人口渴,要的是水;唯独此公解渴,也还得靠酒。
可是他到处找不到杯中之物。原来是他夫人动了气,一怒之下把酒都倒了,连喝酒家什也一并砸毁。这下刘伶可惨了,只好再求夫人发慈悲。文中的“从妇求酒”四字,不可轻易放过: 那简直把刘伶低三下四、死乞白赖地缠着夫人要酒的神态,全都画活了。
接着便见泪水涌上了刘夫人眼眶: “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看来这夫人心中之气未平,又已生出一片爱怜之情。所以“必宜断之”虽近乎命令,刘伶听来却一点也不感到严厉,故回答得也干脆: “很好!我这就断酒——只是我怕管不住自己,须得到鬼神那里发誓求佑才行。——你快去准备酒肉吧!”这便引出了刘夫人同样庄重的应诺: “敬闻命。”只此三字,妇人那收泪而喜、满心欢悦的笑影,已浮现其中,记叙得也真绘声绘形!
场景转移,已在酒肉供奉的神前——看来刘夫人虽曾“捐酒毁器”,其实还颇留有余“酒”,这便是妇人有心计处。此刻刘伶的心境不知如何,但脸色肯定是虔诚极了: 你看他真就“跪”到神前,口中念念有词起来: “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这开初几句听去倒也全是真话: 他本就是个“天生”酒鬼,以酒为命的嘛!接着该说到断酒了。
盯视一旁的刘夫人,想必正喜孜孜等着下文呢。谁知——“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这是什么话?刘夫**吃一惊,这边刘伶则已赶紧“引酒进肉”,“跪”在神前就大喝大嚼起来。待到刘夫人缓过神来,想要拦阻,刘伶早又醉成一团,瘫倒在地了……
一幕“断”酒之誓,就这样变成了令人忍俊不禁的笑剧。其可笑处全在刘伶“渴”急使诈,连严厉的夫人也给骗了。这**早在刘伶回答“甚善”的时候,大约已在他闪烁不定的眼光中泄露,可惜刘夫人泪眼未干,未能识破。当着刘夫人急急忙忙准备酒肉之际,刘伶一定在心里窃笑不已吧?
此篇行文之妙,正在于始终不动声色,只将人物的语言、行动,稍加叙述和勾勒,便将这幕笑剧逼真地展现在眼前。诙谐的情趣,借助于格外庄重的语气描摹和“跪”神发誓的细节刻画,由此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位嗜酒如命的酒鬼形象,带着刘伶所特有的风神,嬉笑着走到了读者面前。明人胡应麟称赞《世说新语》: “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恍然生动,而简约玄远,真致不穷。”从“刘伶病酒”,读者即可窥其“恍然生动”之一斑。
不过,读了这则记载,恐怕还不能一笑了之。像刘伶这样的名士,竟然在纵酒放诞中了其一生,究竟是什么原因?按照他《酒德颂》所说,好像是不满意于“贵介公子”、“搢绅处士”之流的“陈说礼法,是非锋起”,是有意以此放诞之行,来与“礼法”作对似的。但酗酒到了《名士传》所说的“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 ‘死便掘地以埋’”的地步,这生涯也实在可悲了。
倘若不是魏晋之际**的黑暗,知识之士惨遭**而人人自危,又何至于此!刘伶便是这旧时代埋葬的一位悲剧人物。在他那可笑的荒诞言行背后,我们不是听到了类似于阮籍那“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的苦闷叹息和哭泣之音么?
竹林七贤特点是什么?
竹林七贤的最大特点: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
竹林七贤简介: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时期曹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博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竹林七贤有哪些特点?
竹林七贤的特点: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
竹林七贤简介: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时期曹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博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