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恙虫有什么用途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恙虫是什么虫(恙虫是什么虫图片)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恙虫是什么虫
恙虫为蛛形纲、蜱螨目、恙虫科中的一种寄生虫,除叮咬吸血外,还能传播多种疾病。
详细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223467.htm
恙虫和蜱虫的区别
恙虫和蜱虫的区别
恙虫是什么虫?
恙虫和蜱虫的区别是什么?
恙虫和蜱虫的区别
恙虫图片
恙(yàng)虫,又称恙螨、沙虱,能传染***。此病首先由我国晋朝科学家葛洪(公元313年)发现并记载。在动物分类上,恙螨属节肢动物门蜘蛛纲。全世界已知的恙螨有3000多种,中国有记载的有350余种。
华南地区常见的种类有地里红恙螨、红恙螨和印度真棒螨等。它们在形态上与昆虫的最大区别在于:成虫有4对足,而不是3对。因此,称它为“小昆虫”是不妥的。恙螨传播的病原体为东方立克次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之间的微生物。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经常清洁居室的被褥、衣服和环境,保持一个清洁物环境。喜欢种植花草的家庭应注意定期除虫,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
2、定时进行消毒除虫,防患于未然。
3、外出效野时要穿上防止皮肤被叮咬的布鞋及衣物。
4、被虫子叮咬后,要及时就诊,切勿怀着饶幸心理。
地理分布
世界上已知***的地区主要是东南亚至大洋洲的北部沿海地带,包括我国江南及江北的部分地区,中南半岛国家,印度次**,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在东北亚地区分布于日本及琉球群岛、朝鲜、俄罗斯滨海地区等。
1986年以来,位于长江以北的山东、江苏、天津发生***的流行,吉材浑春地区也发现个别病例。
过去认为,***仅分布于热带、**带地区,现在证实了在高海拔、高寒、干旱地区也有鼠类活动,并有纤恙蟒的分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恙虫
恙虫是什么样子的呢?怎么会那么可怕。
国外最早系日本人于1810年首先描述***,1927年日本学者绪方规雄等用病人血液注射家兔**内,经5~6次传代后,*囊红肿,取其涂片染色发现立克次体,命名为东方立克次体(Rickettsia orteintalis)。1931年定名为***立克次体(Rickettsia tsutsugamushi),这也是羌虫病病原体。 ***(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 ***立克次体(R.tsutsugamushi)是***的病原体。***立克次体 Rickettsia orientalis 最早发现于日本,为日本的一种地方病(分布于秋田、山形、新泻县河川流域)。***的病原体。是由寄生于鼠耳壳部的恙虫(亦称恙螨)为媒介。可引起高热、发疹等症状,常常可以致死。***亦称为“日本河川热”(Japanese-river-fever)。
希望采纳
***有什么症状
典型症状: 剧烈头痛(35%) 斑丘疹(30%) 出血倾向(30%) 细菌感染(30%) 鼻出血(25%) 不规则热(25%)
潜伏期为4~20天,常为10~14天。
本病一般无前驱症状,多突然起病,体温迅速上升,达39~41℃,呈持续热型,弛张热型或不规则热型,持续1~3周,于发热的同时,多伴有畏寒或寒战,剧烈头痛,全身酸痛,疲乏,嗜睡,食欲下降,恶心,呕吐,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畏光,失眠和咳嗽等,个别病例还可有眼眶疼痛,严重者可出现烦躁,谵妄,听力减退,强直性痉挛,嗜睡和昏迷等,可出现脑膜**征及病理神经反射。
主要体征包括:
1.焦痂与溃疡:为本病之特征,可见于70%~100%患者,人被受***立克次体感染的恙螨幼虫叮咬后,局部随后出现红色丘疹,不痛不痒,继成水疱,然后发生坏死和出血,随后结成黑色痂皮,称为焦痂,其边缘突起,周围有红晕,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可为2~15mm,多为4~10mm;痂皮脱落后即成溃疡,其基底部为淡红色肉芽组织,起初常有血清样渗出液,随后逐渐减少,形成一个光洁的凹陷面,偶有继发性化脓现象,多数患者仅有1个,偶见2~3个焦痂或溃疡,亦有多至11个的报告,由于恙螨幼虫好侵袭人体的潮湿,气味较浓以及被**部位,故焦痂多见于腋窝,*囊,外***,腹股沟,会*,*周和腰带**等处,但头,颈,胸,背,腹,*房和四肢等部位亦有发现,由于焦痂是恙螨幼虫叮咬,***立克次体入侵人体的部位,故理论上每个***患者都应有焦痂,约有30%的患者于洗澡,**时,可发现不痛不痒或稍带痒感的焦痂,而且常于发病前1~2周已发现。
2.淋巴结肿大:焦痂附近的淋巴结常明显肿大,并常伴疼痛和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者也相当常见,一般大者如鸽蛋,小者如蚕豆,可移动,多见于腹股沟,腋下,耳后等处,消肿较慢,常于疾病的恢复期仍可扪及。
3.皮疹:出现于病程的第2~8天,较多见于第4~6天,少数病例可于发病时即出现皮疹,或迟至第14天才出现皮疹,发生率各地报告差别较大(35.34%~100%),可能与就诊时病期不同有关,皮疹多呈暗红色充血性斑丘疹,也有呈出血性者,无痒感,大小不一,直径为2~5mm,多散布于躯干部,向四肢发展,面部很少,手掌和脚底部更少,极少数可融合呈麻疹样皮疹,多经3~7天后逐渐消退,不脱屑,但有色素沉着,有时,于病程第7~10天可在口腔软,硬腭及颊部黏膜上发现黏膜疹或出血点。
有些流行区出现一些轻型患者,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皮疹和淋巴结肿大,这些患者可能是过去曾被不同血清型***立克次体感染过的人,有一定交叉免疫力。
4.肝脾肿大:肝肿大约占10%~30%,脾肿大约占30%~50%,质软,表面平滑,无触压痛。
5.其他:舌尖,边常红色,伴白色或**厚苔,眼结膜充血为常见体征之一,同时约5%患者可有结膜下出血,眼底可见静脉曲张,视盘边缘模糊,水肿,也可见眼底出血,部分患者皮肤充血,故有颜面及全身皮肤潮红现象,心肌炎较常见,心率可达120次/min以上,心音,脉搏皆弱,心电图可呈T波低平或倒置,或发生传导阻滞现象,重型患者可发生心力衰竭与循环衰竭,肺部体征依病情轻重而异,轻者可无明显体征,重型患者可发生间质性肺炎,以呼吸困难为主,可出现发绀现象,若有继发性细菌感染,则可闻干,湿性啰音,此外,亦可发生全身**觉过敏,**肿痛,*囊肿大压痛,腰痛和腹胀等现象。
危重病例呈严重的多**损害,出现心,肾衰竭,循环衰竭与出血现象,如鼻出血,胃肠道出血等,还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若患者的病程达15天以上,则病情常较严重,表现为明显的多**损害,心,肝,肾衰竭,出现休克,氮质血症,出血倾向和昏迷。
这是什么,被咬后会怎样??
蚰蜒(别称:钱串子、草鞋虫、草爬子)
中文学名:蚰蜒
拉丁学名:Scutigeracoleoptrata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多足动物亚门
纲:唇足纲
亚纲:改形亚纲
目:蚰蜒目
科:蚰蜒科
属:蚰蜒属
特征描述
蚰蜒体短而扁,灰白色或棕**,全身分十五节,每节有组长的足一对,最后一对足特长。气门在背**,足易脱落,触角长,毒颚很大,行动敏捷。
有一对钩状颚足,颚足末端成爪状,爪的顶端有毒腺开口,能分泌毒液,触及人体皮肤后即可致局部疱疹,令人刺痛难受。
生活习性:
蚰蜒视力很差,但行动却很迅速,不论爬行、捕食或是寻找栖息的处所,主要依靠1对触角。
蚰蜒白天在腐叶、朽木中体休息到了晚上才出来觅食,行动迅速,以昆虫(如:蜘蛛、臭虫、白蚁、蟑螂、蠹鱼、蚂蚁和其它居家节肢动物)为食。它用毒牙将毒液注入它们的体内,将之**。
在室外,蚰蜒较喜爱生活在湿冷的地方。大多生活在外面的大石头下、木材堆和堆肥堆中。在家中,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发现蚰蜒;尤其是*暗潮湿处:**室、浴室和厕所。在干燥的地方也能发现它们,如办公室、寝室和餐厅。最容易发现它们的季节是春季,因为天气变暖使它们较为活跃;此外还有秋天,它们因为天气变冷而到处寻找人类的住所避冬。
家庭防治:
若在家中发现蚰蜓,应注重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室内外碎石、垃圾等,并保持室内干燥。遇见蚰蜒可及时拍打或喷洒灭害灵等卫生喷射剂。凡室内外蚰蜒较多,可设法在墙面涂刷杀虫涂料,加以防治,或在*暗潮湿处喷洒敌百虫粉剂。(爱护环境,少用杀虫剂)
夏天除了蚊子还有哪些常见的咬人的虫子
夏季天气炎热,除了蚊子,这几类常见虫子也爱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