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园林道路按什么标准检测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请问风景园林工程中的广场、道路的花岗岩石材铺装施工、验收有规范可参照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请问风景园林工程中的广场、道路的花岗**材铺装施工、验收有规范可参照吗?
抱歉,我不是做这个专业的,不了解呢。
城市园林绿化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有国标吗
没有,一般是用地方标准。
风景园林与园林,城市规划的区别?
在园林、风景园林、城乡规划专业之间怎么选择?
市政道路工程需要做些什么试验(现场)?
市政道路工程现场试验内容:
1、路基:假如是路基填筑,分层检测压实度、厚度,填筑至顶层需检查压实度、弯沉、平整度;挖方路基直接检查后面几项。
2、垫层:厚度、压实度、。
3、水稳层:平整度、压实度、厚度、无侧限抗压强度、灰计量。
4、砼路面:抗折强度、平整度、取芯、构造深度。
5、沥青路面:弯沉、压实度、厚度、抗滑性能、平整度、渗水。
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必须要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检(试)验报告及复试报告,并归入施工技术文件。
扩展资料:
道路工程实验方法:
1、路基
(1)、环刀:每1000平方米、每压实层抽检3点。
(2)、灌砂:每1000平方米、每压实层抽检3点。
(3)、弯沉试验:每车道、每20m测一点。
2、基层
(1)、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7天抗压强度:每2000平方米抽检1驵(6块)。
(2)、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每压实层,每1000平方米抽检1点。
(3)、弯沉试验:每车道、每20m测一点。
3、面层
(1)弯沉试验:每车道、每20m测一点。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河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发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路工程试验检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标准是什么?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了园林绿化施工前准备、植物材料和种子、种植前土壤处理、种植*(槽)的挖掘、苗木运输和假植、苗木种植前的修剪、各类植物的种植、屋顶绿化、**设施覆土绿化、垂直绿化、斜面护坡绿化、绿化工程附属设施和工程验收等基本要求。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绿化工程:树木、花卉、草坪、地被植物等的种植工程。
(2)种植土:理化性状良好,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
(3)客土:将栽植地点或种植*中不适合种植的土壤更换成适合种植的土壤,或掺入某种栽培基质改善理化性质。
(4)种植土层厚度: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土壤深度。
(5)种植*(槽):种植植物挖掘的坑*。坑*为圆形或方形称为种植*,长条形的称为种植槽。
(6)规则式种植:按一定规则配植的种植方式。
(7)自然式种植:株行距不等,采用不对称的自然配植形式。
(8)土球:挖掘苗木时,按一定规格切断根系,保留土壤呈圆球状并加以捆扎、包装的苗木根部。
(9)*根苗木:挖掘时根部不带土或仅带护心土的苗木。
(10)假植:苗木不能及时种植时,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临时性填埋的措施。
(11)修剪:在种植前对苗木的枝干和根系进行疏枝和短截。对枝干的修剪称修枝,对根的修剪称修根。
(12)疏剪:将枝条从分枝的基部剪除称疏剪或疏枝。
(13)短截:从枝条上选留一合适的芽后将枝条剪短,以**侧芽萌发。
(14)分枝点高:乔木从地表面至树冠第一个分枝点的高度。
(15)树池透气护栅:护盖树*,避免人为践踏,保持树*通气的铁蓖等构筑物。
(16)鱼鳞*:为防止水土流失,对树木进行浇水时,在山坡陡地筑成的众多类似鱼鳞状的土堰。
(17)浸*:种植前的树*灌水。
(18)成活率:树苗种植后成活株数占种植总数的百分比。
(19)非植树季节植树:正常植树季节以外的时间植树。
(20)软容器囤苗:将苗木种入软容器(软容器为可降解的材料)中,掩入土中常规养护,移植时连同软容器一起埋入土中。
市政道路工程需做哪些土工试验
市政道路施工试验有:
压实度、路面厚度、弯沉、平整度、车辙、摩擦系数、路面渗水、土基回弹模量、路面构造深度。
市政道路施工步骤:
1.施工程序
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有先油后料和先料后油两种方法,其中以前者使用较多,现以三层式为例说明其工艺程序。
三层式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施工程序为:备料→清扫基层、放样和安装路缘石→浇洒透层沥青→洒布第一次沥青→撒铺第一次矿料→碾压→洒布第二层沥青→铺撒第二层矿料碾压→洒布第三层沥青→铺撒第三层沥青→碾压→初期养护。
单层式和双层式沥青表面处治的施工程序与三层式相同,仅需相应地减少两次或一次洒布沥青、铺撒矿料与碾压工序。
1)路面附属物的处理
(1)路缘石。城市道路的侧石(立式路缘石)、平石(卧式路缘石)和公路缘石(卧式路缘石)统称路缘石。侧石是指在城市道路中人行道或绿化带高出路面时,为保护和支承边缘用的立式路缘石;平石是指在城市道路中紧接侧石及路面边缘处,为起排水和保护路边用的卧式路缘石;缘石是指在公路上为使路面与路肩分界和保持路边用的卧式路缘石。路缘石应有足够的强度,抗风化和耐磨耗的能力,其表面应平整、无脱皮现象。
外路缘石有水泥混凝土、条石、块石等,应根据要求和条件选用。水泥混凝土路缘石持久战形尺寸(长、宽、高)偏差不得超过±5mm,外露面缺边、缺角长度不得大于20mm,并不得多于一处。路缘石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路缘石应在沥青面层施工前铺砌;
②路缘石基础要坚固、稳定,可采用水泥砂、石灰稳定土、石灰稳定工业废渣(土)以及砂砾等作业基础;
③石料或水泥混凝土路缘石铺砌后宜用水泥砂浆勾缝;
④公路路缘石铺砌后应及时回填或采取其它保护措施。
(2)雨水进出口。雨水进水口可分侧立式、平卧式两种。侧立式应设置在侧石的位置,平卧式应设置在平石的位置。平卧式进水口盖座外边缘与侧石边距离不得大于5cm,并不得伸进侧石的边线。
(3)检查井。检查井包括雨水、污水、给水、煤气、电话、电缆等附属设施的检查井。检查井应在路面施工前安装,并经一定时间养护,待水泥砂浆硬化后才可铺筑路面。检查井盖板底座应铺砌牢固,四周应仔细夯实,盖板顶面标高应与路面标高一致。
2)清扫基层
在表面处治层施工前,应将路面基层清扫干净,使基层矿料大部分外露,并介保持干燥。对有坑槽、不平整的路段应先修补和整平,若基层整体强度不足,则应先予补强。
3)浇洒透层沥青
透层是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沥青路面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基层及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或粒料的半刚性基层上必须浇洒透层沥青。
透层沥青宜采用慢裂的洒布型*化沥青,也可采用中、慢凝液体石油沥青或煤沥青。透层沥青的稠度宜通过试洒确定,表面致密的半刚性基层宜采作渗透性好的较稀的透层沥青,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粒料基层宜采用较稠的透层沥青。各种透层沥青的品种和用量可按下表选定。
沥青路面透层及粘层材料的规格与用量[td=1,1,119 colSpan=2]用 途[/td][td=1,1,154 colSpan=2]*化沥青[/td][td=1,1,189 colSpan=2]规 格[/td][td=1,1,156 colSpan=2]煤 沥 青规格用量(L/m2)规 格用量(L/m2)规 格用量(L/m2)透层粒料基层PC—2PA—21.1~1.6AL(M)—1(2)AL(S)—1(2)0.9~1.2T-1T-21.0~1.3半刚性基层PC—2PA—20.7~1.1AL(M)—1(2)AL(S)—1(2)0.6~1.0T-1T-20.7~1.0粘层沥青层PC—3PA—30.3~0.6AL(R)—1(2)AL(M)—1(2)0.3~0.5T-3、T-4T-50.3~0.6水泥混凝土PC—3PA—30.3~0.5AL(R)—1(2)AL(M)—1(2)0.2~0.4T-3、T-4T-50.3~0.5透层应紧接在基层施工结束表面稍干后浇洒。当基层完工后时间较长,表面过分干燥时,应在基层表面少量洒水,并待表面稍干后浇洒透层沥青。
透层沥青应采用沥表洒布车喷洒,当用于表面处治或贯入式路面喷洒沥青的喷嘴不能保证喷洒均匀时,应更换喷嘴。在浇洒透层沥青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浇洒透层前,路面应清扫干净,对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应适当防护,以防污染;
②透层沥青洒布后应不致流淌,渗透入基层一定深度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
③如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时,不得浇洒透层沥青;
④气温低于10℃时,不宜浇洒透层沥青;
⑤应按设计的沥青用量一次浇洒均匀,当有遗漏时,应用人工补洒;
⑥浇洒透层沥青后,严禁车辆、行人通过;
⑦在铺筑沥青面层前,若局部地方尚有多余的透层沥青未渗入基层时,应予清除。
在无机结合料稳定半刚性基层上浇洒透层沥青后,应立即撒布用量为2~3m3/km2的石屑或粗砂。在无结合料稳定半刚基层上浇洒透层沥青后,当不能及时铺筑面层,并需开放施工车辆通行时,也应撒铺适量的石屑或粗砂,此种情况下,透层沥青用量宜增加10%。撒布石屑或粗砂后,应用6~8t钢筒式压路机稳压一遍。当通行车辆时,应控制车速。在铺筑沥青面层前如发现局部地方透层沥青剥落,应予修补,当有多余的浮动石屑或砂时,应予扫除。
透层洒布后应尽早铺筑沥青面层。当用*化沥青作透层时,洒布后应待其充分渗透、水分蒸发后方可铺筑沥青面层,此段时间不宜少于24h。
4)洒布第一次沥青
在透层沥青充分渗透后,或在已做透层并已开放交通的基层清扫后,即可洒布第一次沥青。沥青的浇洒温度根据施工气温及沥青标号选择,石油沥青的洒布温度宜为130℃~170℃,煤沥青的洒布温度宜为80℃~120℃,*化沥青在常温下洒布,当气温偏低,破*及成形过慢时,可将*液加温后洒布,但*液温度不得超过60℃,在洒布过程中,如发现洒布数不足,有空白,缺边等应立即用人工补洒,有积聚现象应予刮除。
沥青洒布的长度应与矿料铺撒相配合,应避免沥青洒布后等待较长时间才铺撒矿料。
在每段接茬处,可用铁板或建筑纸等横铺在本段起洒点前及终点后,宽度为1.0~1.5m。如需分两幅洒布时,应保证接茬搭接良好,纵向搭接宽度宜为10~15cm。洒布第二次、第三次沥青,搭接缝应错开。
5)铺撒第一次矿料
洒布第一次沥青后(不必等全段洒完),应立即铺撒第一次矿料(当使用*化沥青时,集料撒布必须在*液破*之前完成)。其数量按规定一次撒足。局部缺料或过多处,用人工适当找补,或将多余矿料扫出。两幅搭接处,第一幅洒布沥青后应暂留10~15cm宽度不撒矿料,待第二幅洒布沥青后一起铺撒矿料。
无论机械或人工铺撒矿料,撒料后应及扫匀,普遍覆盖一层,厚度一致,不应露沥青。
6)碾压
铺撒一段矿料后(不必等全段铺完),应立即用6~8t钢筒双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碾压。碾压时应从路边逐渐移至路中心,然后再从另一边开始压向路中心。每次轮迹重叠宽度宜为30cm,碾压3~4遍。压路机行驶速度开始不宜超地2km/h,以后可适当增加。
7)第二层、第三层施工
第二层、第三层的施工方法和要求与第一层相同。但可采用8~10t压路机。当使用*化沥青时,第二层撒布S12碎石作嵌缝料后尚应增加一层封层料。其规格为S14,用量为3.5~5.5m3/km2。
8)初其养护
除*化沥青表面处治应待破*后水分蒸发并基本成形后方可通车外,其它处治碾压结束后即可开放交通。通车初其应设专人指挥交通或设置障碍物控制行车,使路面全部宽度获得均匀压实。成形前应限制行车速度不超过20km/h。
在通车初期,如有泛油现象,应在泛油地点补撒与最后一层矿料规格相同的养护料(城市道路的养护料,宜有施工时与最后一遍料一起铺撒),并仔细扫匀。过多的浮动矿料应扫出路面外,以免搓动其它已经粘着在位的矿料,当有其它破坏现象,应及时进行修补。
2.施工要求
沥青表面处治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沥青表面处治宜选择在一年中干燥和较炎热的季节施工,并宜在日最高温度低于15℃到来以前半个月结束。
(2)各工序必须紧密衔接,不得脱节,每个作业段长度应根据压路机数量、洒油设备等来确定。当天施工的路段应当天完成,以免产生因沥青**而不能裹覆矿料和尘土污染矿料等**后果。
(3)除阳离子*化沥青外不得在潮湿的矿料或基层上洒油。当施工中遇雨时,应待矿料晾干后才能继续施工。雨季施工应逐日了解气象预报,施工路段宜在雨前完成各项工序。
(4)对于道路上的各种井盖座、侧、平台等外露部分以及人行道面等,洒油时应加遮盖,防止污染,影响路容路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