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布线要过什么标准测试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常用的标准有 什么??(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常用的标准有 什么要求)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常用的标准有 什么??
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常用的标准主要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标准。此外,还有名词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等各类标准(包括通用图集和其他规定或规范)。它们都是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科学技术依据。这些标准或规范等文件是促进技术进步、改善工程管理、减少各种消耗、降低建设造价、确保工程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手段和重要保证。
国内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包括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和国家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包括行业工程建设标准、行业推荐性标准和内部标准)和协会推荐性标准3种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依据的设计标准有哪几类?...
1:设计委托书2:设计人员现场查勘、收集的资料3:《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 (YD/T2008-93)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0)6:《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2000)。7:《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119-2000)。
综合布线常用的有什么标准?
综合布线常用的有标准。
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相连接。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
标准分类
标准分为强制性和建议性两种:
所谓强制性是指要求是必须的,而建议性要求意味着也许可能或希望。(这两种概念将在本文中交替出现)。 强制性标准通常适于保护、生产、管理,兼容:它强调了绝对的最小限度可接受的要求,建议性或希望性的标准通常针对最终产品。
在某种程度上在统计范围内确保全部产品同使用的设施设备相适应体现了这些准则。另一方面,建议性准则是用来在产品的制造中提高生产率,无论是强制性的要求还是建议性的都是为同一标准的技术规范。
建议性的标准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就是未来的设计要努力达到特殊的兼容性或实施的先进性。 在本文中。图表中的注释是标准的一个正式的部分,是用来提供有益的建议。
其他文件的引用除了特殊说明外都指的是标准的最新修定本。 该标准是现行使用的,文中所涉及的标准都是服从修订本的,而且通过在网络的工作过程及终端设备的布线技术中得到了验证。
设计及施工标准
通常来说,作为厂家更多地应遵循布线部件标准和设计标准,布线方案设计应遵循布线系统性能、系统设计标准,布线施工工程应遵循布线测试、安装、管理标准及防火、机房及防雷接地标准。
例如一个典型的办公网络的布线系统集成方案中采用标准如下:
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CECS 7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及验收规范》
YD/T926.1-2009《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一部分总规范》
YD/T926.2-2009《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二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YD/T926.3-2009《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三部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
ISO/IEC 11801《信息技术--用户通用布线系统》(第二版)
TIA/ EIA-568A 商业大楼电信布线标准(加拿大采用CSA工T529)
EIA/ TIA-569 电信通道和空间的商业大楼标准(CSA T530)
EIA/ TIA-570住宅和N型商业电信布线标准CSA T525
TIA/ EIA-606 商业大楼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标准(CSA T528)
TIA/ EIA-607 商业大楼接地/连接要求(CSA T527)
ANSI/ IEEE 802.5-1989 令牌环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EEE802.3《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CSMA/CD接口方法》
而当用户进行招标就布线产品、部件进行选型时,需要提**品的详细技术参数时,就需要生产厂家直接或配合销售商与集成商提供所遵循布线部件标准的名称。
综合布线常用的有什么标准?
综合布线常用的有标准。
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相连接。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
标准分类
标准分为强制性和建议性两种:
所谓强制性是指要求是必须的,而建议性要求意味着也许可能或希望。(这两种概念将在本文中交替出现)。 强制性标准通常适于保护、生产、管理,兼容:它强调了绝对的最小限度可接受的要求,建议性或希望性的标准通常针对最终产品。
在某种程度上在统计范围内确保全部产品同使用的设施设备相适应体现了这些准则。另一方面,建议性准则是用来在产品的制造中提高生产率,无论是强制性的要求还是建议性的都是为同一标准的技术规范。
建议性的标准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就是未来的设计要努力达到特殊的兼容性或实施的先进性。 在本文中。图表中的注释是标准的一个正式的部分,是用来提供有益的建议。
其他文件的引用除了特殊说明外都指的是标准的最新修定本。 该标准是现行使用的,文中所涉及的标准都是服从修订本的,而且通过在网络的工作过程及终端设备的布线技术中得到了验证。
设计及施工标准
通常来说,作为厂家更多地应遵循布线部件标准和设计标准,布线方案设计应遵循布线系统性能、系统设计标准,布线施工工程应遵循布线测试、安装、管理标准及防火、机房及防雷接地标准。
例如一个典型的办公网络的布线系统集成方案中采用标准如下:
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CECS 7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及验收规范》
YD/T926.1-2009《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一部分总规范》
YD/T926.2-2009《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二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YD/T926.3-2009《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三部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
ISO/IEC 11801《信息技术--用户通用布线系统》(第二版)
TIA/ EIA-568A 商业大楼电信布线标准(加拿大采用CSA工T529)
EIA/ TIA-569 电信通道和空间的商业大楼标准(CSA T530)
EIA/ TIA-570住宅和N型商业电信布线标准CSA T525
TIA/ EIA-606 商业大楼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标准(CSA T528)
TIA/ EIA-607 商业大楼接地/连接要求(CSA T527)
ANSI/ IEEE 802.5-1989 令牌环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EEE802.3《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CSMA/CD接口方法》
而当用户进行招标就布线产品、部件进行选型时,需要提**品的详细技术参数时,就需要生产厂家直接或配合销售商与集成商提供所遵循布线部件标准的名称。
双绞线主要的测试指标有哪些
这些指标包括衰减、近端串扰、阻抗特性、分布电容、直流电阻等。
(1)衰减
衰减(Attenuation)是沿链路的信号损失度量。衰减与线缆的长度有关系,随着长度的增加,信号衰减也随之增加。衰减用"db"作单位, 表示源传送端信号到接收端信号强度的比率。由于衰减随频率而变化,因此,应测量在应用范围内的全部频率上的衰减。
(2)近端串扰
串扰分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FEXT),测试仪主要是测量NEXT,由于存在线路损耗,因此FEXT的量值的影响较小。 近端串扰(NEXT)损耗是测量一条UTP链路中从一对线到另一对线的信号耦合。对于UTP链路,NEXT是一个关键的性能指标, 也是最难精确测量的一个指标。随着信号频率的增加,其测量难度将加大。 NEXT并不表示在近端点所产生的串扰值,它只是表示在近端点所测量到的串扰值。这个量值会随电缆长度不同而变, 电缆越长,其值变得越小。同时发送端的信号也会衰减,对其它线对的串扰也相对变小。实验证明, 只有在40米内测量得到的NEXT是较真实的。如果另一端是远于40米的信息插座, 那么它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串扰,但测试仪可能无法测量到这个串扰值。因此,最好在两个端点都进行NEXT测量。 现在的测试仪都配有相应设备,使得在链路一端就能测量出两端的NEXT值。
(3)直流电阻
TSB67无此参数。直流环路电阻会消耗一部分信号,并将其转变成热量。它是指一对导线电阻的和,
11801规格的双绞线的直流电阻不得大于19.2欧姆。每对间的差异不能太大(小于 0.1欧姆),否则表示接触**,必须检查连接点。
(4)特性阻抗
与环路直流电阻不同,特性阻抗包括电阻及频率为1~100MHz的电感阻抗及电容阻抗,它与一对电线之间的距离及绝缘体的电气性能有关。
各种电缆有不同的特性阻抗,而双绞线电缆则有100欧姆 、120欧姆及150欧姆几种。
(5)衰减串扰比(ACR)
在某些频率范围,串扰与衰减量的比例关系是反映电缆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参数。ACR有时也以信噪比(SNR :Signal-Noice ratio)表示,
它由最差的衰减量与NEXT量值的差值计算。ACR值较大,表示抗干扰的能力更强。一般系统要求至少大于10分贝。
(6)电缆特性
通信信道的品质是由它的电缆特性描述的。SNR是在考虑到干扰信号的情况下,对数据信号强度的一个度量。如果SNR过低,
将导致数据信号在被接收时,***不能分辨数据信号和噪音信号,最终引起数据错误。因此,为了将数据错误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必须定义一个最小的可接收的S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