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大观通宝有什么用途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英国美国风情(英国风情文化)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英国美国风情,历史,文化,传统,民俗
三个禁忌
不能加塞 英国人有排队的习惯。你可以看到他们一个挨一个地排队上公共汽车、火车或买报纸。加塞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
不能问女***龄 英国人非常不喜欢谈论男人的工资和女人的年龄,甚至他家里的家具值多少钱,也是不该问的。如果你问了一位女***龄,也是很不合适的,因为她认为这是她自己的秘密,而且每个人都想永葆青春,没有比对中年妇女说一声“你看上去好年轻”更好的恭维了。毫无疑问,每个女士的发型、化妆和衣着都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美丽、更年轻,但是如果她的打扮让人感到太刻意,那么别人就会带着非难的口吻说她“显得俗气”。
不能砍价 在英国购物,最忌讳的是砍价。英国人不喜欢讨价还价,认为这是很丢面子的事情。如果你购买的是一件贵重的艺术品或数量很大的商品时,你也需要小心地与卖方商定一个全部的价钱。英国人很少讨价还价,如果他们认为一件商品的价钱合适就买下,不合适就走开。
盥洗室与去“100号”
盥洗室一词的本意为洗手或洗脸的地方,但其实际含义则是厕所,英国人上厕所时不会直截了当地说“去上厕所”,在提醒别人时也是如此,都不直接提到“厕所”二字。如果你想要上厕所,可以说“去男人的房间”,或“去女人的房间”,也可以说“请原谅几分钟”或“我想洗手”等等。小孩子们想要大小便时便说“我要去那个地方”。在朋友之间和家庭内部,“100号”则是最常用的说法。
舞会上怎样不失礼
英国大型舞会一般在晚间10时左右开始。舞会可在私人家中或到饭店举行。主人邀请客人应事先寄送请柬,并注意邀请的客人男女数目要大致相当;如不等,可使男子多于女子。按照习惯,主人请人参加舞会,有时也设晚宴;有时光请跳舞而不设晚宴;而有的则请参加舞会的客人中少数人吃晚饭,饭后跳舞;其他人只能参加舞会而不能吃饭。所以,被邀请的人一定要看清请柬上的字样,以免使主人难堪。舞会上,主人备有夜宵,也可能只备些茶、咖啡和三明治等。参加舞会的客人服装要整齐,跳舞时男宾要轮流请女宾,其中有一次必须与女主人跳舞。男子与男子、女子与女子共舞是要被人笑话的。遇到重大喜庆节日,一个人如同时接到两份请柬,那么可参加一个舞会,提前退场后再赶另一个舞会,因为按习惯参加舞会的人可随来随走,不算失礼。
女士优先与绅士风度
在英国,尊重妇女是体现绅士风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女士优先是一个人人皆知的行为准则。
在通常情况下,英国人总是把女子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如男女一起进房间,男的要替女士开门。进房间或进餐馆大多是女子在前,除非男的必须在女士的前头去选餐桌、开车门或做其他效劳。在街上行走,或过马路时,男子要走在女士身旁靠来车方向的一侧。如果一个男子和两个女士一起走,他应当走在两者当中。如果男主人或女主人或者两者同坐一辆车来接客人去吃饭,客人应该挤在汽车的前座,让后座空着,因为司机就是男主人或女主人。在宴会上,主人把客人领进客厅时,如果客人是位女士,她进客厅时,厅中的大多数男子都要站起来以示敬意。如果女主人的女儿在,她要把客人给女儿作介绍。通常是把男士介绍给女士,除非他年长得多或地位高得多。一般的惯例是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不管进入客厅的是男士还是女士,在客厅里就座的女士都不必起身为礼。宴会开始,男士们为女士们拉开椅子,帮女士入座。
有些英国人慨叹,在对待女士的礼遇方面,如今世风已不如以前。据说是因为妇女在选举、就业、 工资待遇和接受高等教育方面获得了与男人平等的权利,她们就不再需要以往的那种照顾了。看来,对女士的礼貌是出于男士觉得女士需要保护。
做客和餐桌上的礼节
如果你被邀请到别人家做客,就要考虎这样几个情况。比如,该在什么时候到主人家?如果不是谈正经事,只是个社交聚会,早到是不礼貌的。女主人正在做准备,她还没完全准备好你就到了,会使她感到非常尴尬。晚到10分钟最佳。晚到半小时就显得太迟了,需要向主人致歉。什么时候应该离开呢?这没什么规定,但在主人家坐得太晚是很不礼貌的。如果只是邀请你共进晚餐和聊天,那么你最好在10点至11点之间离开或者餐后1小时告别。如果你被邀请留下来住几天或度周末,在离开之前应特意买束花送给女主人,这会使她非常高兴。另外,离开后的第二天要发一封便函向主人致谢,并随附一件小礼品如一盒巧克力或一些鲜花等。
英国的饭菜简单,但是吃饭的规矩复杂。最主要的是坐直,学别人的样,吃饭的时候不准高高兴兴地问别人,并和别人不停地交谈。每个人不能把自己使用的匙子留在汤盆或咖啡杯或其他菜盘上。汤匙应放在汤盆的托碟上,咖啡匙要放在茶托上。喝汤时最好不弄出响声,并用匙的一侧从里往外舀,不能用匙头,更不能端着汤盆把盆底剩的汤全喝光。不论吃什么东西,都尽量别弄出声响,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懂规矩。每餐一般只上一道主菜和沙拉,最后上一道甜食。如果客人没有吃饱,可向女主人夸赞她做的美味并再要点鸡、牛排或其他菜,女主人会多加一份菜给他,但从不再多加。不能在别人面前打饱嗝。端上咖啡时要就着杯子喝,咖啡匙要放在托盘上。不能在餐桌上抽烟。吃完饭,客人要将餐巾放在餐桌上,然后站起来。男士们要帮女士们挪开椅子。如果主人还要留客人再吃一顿饭,餐巾可按原来的折痕折好。餐后,客人要坐上一两个小时,然后向主人道别。还需注意的一点是,如果你住在别人家里,一定要问可以使用哪个厕所或电话,一般户主不喜欢别人用他们的私人厕所或电话。
大观通宝版别介绍
大观通宝-来历 北宋徽宗赵佶作为一个皇帝,怠于**,听信*佞,他任用蔡京、童贯等*佞之辈主持朝政。宋徽宗本人信奉道教,大造庙宇,自称教主道君皇帝。此外他还大肆搜刮民财,极尽侈靡,最后国库空虚。至金兵南下时,北宋几乎无抵抗之力,他本人也被俘去,并忧死异乡了。但在另一方面,在文化、艺术等领域里,徽宗曾做出过重要贡献。在货币文化的创新上,他也身体力行,不遗余力。人们常说,书法在运用上有三难:篆刻难,书匾难,制钱文难。此三难中方印、书匾还比较容易,而在圆钱上铸字则要难得多了。但是宋徽宗赵佶却“因难见巧”,在钱币的方寸之间把他自创的“瘦金书”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把书法艺术推上了峰巅。赵佶的书法初学黄庭坚,后自成一体,被称为“瘦金体”,铁划银钩劲瘦淡雅,风韵别致,堪称一绝。他写的钱文与众不同,一眼就可看出他的手迹,这充分显示出他的书法艺术个性和美感。在钱币制作上,在方孔圆钱上安排四个瘦金体文,加上狭缘而不用阔缘,钱文与细廓的线条配合得非常得体,和谐。而这些钱文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点,坚画收笔带钩,撇如**,按如切刀,劲健有力,洒脱自如,加上廓深肉细的精湛作工,更显得豪纵俊逸,气度不凡了。特别是“大观通宝”四个字,有简有繁,在圆钱上本不易处理得当,但他能部署、配置得恰到好处,令人赏心悦目。而大观通宝钱则是徽宗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其中行书大观小平铁母瘦金体特型出号大观。这两种钱都是珍稀之品。大观通宝钱是徽宗大观年间铸造的,相传当时有人夜观星象时忽然发现彗星闪过,叹为观止,徽宗认为是吉祥之兆,故而改元,再而铸钱。行书大观小平铁钱曾在陕西发现过,数量不多,铁母更是稀罕。这种行书大观是瘦金大观钱的异品,钱文虽无瘦金之刚劲,但飘逸洒脱,秀美异常,为徽宗手笔。特型出号瘦金大观,直径在6厘米以上,已超乎常制,可谓“宋钱之王”。四个瘦金体钱文,铁画银钩,光辉闪烁,格外表现出瘦金书之美。崇宁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二个年号,取继承神宗常法熙宁之意。崇宁钱是宋徽宗崇宁年间铸行的年号钱,包括“崇宁元宝”、“崇宁通宝”和“崇宁重宝”,传说中“崇宁重宝”是*相蔡京所书,也有人说徽宗御书。蔡京字元长,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他屡罢屡起,被称为“六贼之首”。蔡京搜刮天下,打击异己,陷害忠良,**起义农民,恶迹昭著,臭名远扬。蔡京人品坏,但字却写得好,有人评他的字“欹侧姿媚,功力深厚,有严谨宽博豪纵之气”。赵佶爱其书法,就让蔡京书写“崇宁重宝”钱文,可蔡京并不把赵佶放在眼里,故意把“崇”字从山边“山”字头起,一笔插到底,把“宁”字(繁体“宁”字由:宀、心、皿、丁四字上下组成)中心的心去掉。当时就有人议论这是蔡京“有意破宗,无心宁国”。蔡京到底有没有意“破宗”、“乱国”,至今还是个迷。蔡京书写的钱文“崇宁重宝”为夹锡钱(即在铜钱中加有大量铅锡的合金钱)。史料载:“蔡京主行夹锡钱,其法以夹锡钱一折铜钱二。”照此折算,人们手中的财富有一半被抢走了。老百姓不认可,群起而**。蔡京恼羞成怒下令对拒用夹锡的人“听人告论,以法惩治”。强行推行夹锡钱的结果是人心浮动,货币购买力下降,最后民众**无奈,揭竿而起,爆发了方腊、宋江起义,对北宋政权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祝你好运
我有个大观通宝,大家指点指点!
直径那么大,比折十大观还大很多,东西明显不对,臆造品一枚。
什么样的大钱值钱
咸豊重宝宝福一百,计重五两,原版真品,直径达69mm,这样的大钱值钱,拍价425000元.
大观通宝这个古币价格是多少?
编号 名称 品相 单价(元)
1 商厦石贝(西安出土) 上次-上 28-35
2 榆夹半两 上-美 4-6
3 传形五铢(铢五) 上次-近上 28-30
4 殷商铜贝(河北出土) 上次-上 60-70
5 先秦越国戈币(绍兴出土) 上次-断补 100
6 战国桥型币 生上次-生上 30-35
7 南朝梁五柱五铢(面上下点) 上-美 25-28
8 北魏“五统五铢”(文字狭长) 上 60
9 货泉 生上-生美 1.5-2
10 一化 中上-上次 5-8
11 一化 上-美 10-12
12 一化传形 近上-上 70-80
13 襄坪方足布 中上-上次 35-40
14 襄坪方足布 近上 60
15 *坪方足布 上次-近上 55-60
16 货币、王莽布泉 美 45-16
17 永历、隆武小平背“户” 近上-美 7-8
18 汉鹅眼五铢、剪边货泉 上 20-5
19 无文尖首刀(生坑) 上次-上 100-130
20 尖首刀背有文字(生坑) 生上-生美 160-180
21 大顺通宝光背 上次-上 15-20
22 大型无文耸尖足空首布 近上-上 2800-3200
23 垣字圆钱(生坑) 极美 300
24 垣字圆钱 上次-上 190-220
25 传形五铢(铢五) 上-美 35-40
26 大观通宝折十 美 38
27 秦半两(径3.2,重8克多) 上 65
28 普通秦半两 上次-上 4-6
29 战国小型半两 上-美 12-14
30 楚鬼脸大小铜贝 上次-上 12-14
31 楚“君”字铜贝(中上)各六朱 中上-上次 15
32 燕明刀 上次-上 35-40
33 有颈半两、传形半两 上 12-50
34 四铢半两 上次-美 1.5-2
35 汉五铢 上次-近上 0.8-1.0
36 延环五铢 上次-上 4-6
37 剪边五铢 上次-上 0.8-1.2
38 五铢面四决 上次-上 8-10
39 五铢背四出纹 上次-近上 9-10
40 蜀五铢小型有内郭 生上-生美 26-30
41 五铢背四决文 上-美 5-7
42 五铢穿上横纹、穿下点 上-美 3-4
43 五铢面“五”下星、上星 上 5
44 五铢面上星、穿下星、剪边货泉 上 5
45 磨边五铢上二竖、二星 上 7
46 毛边五铢(边没修理) 上次-生上 10-15
47 顺治东一厘 上次-上 7-8
48 乾元重宝小钱各种版 上-美 2-3
49 小泉直一 上次-上 8-10
50 大泉五十各种版 上次-上 4-6
51 周元通宝背龙凤青铜 上次 78
52 八铢半两 上次-上 6-8
53 大泉五十(厚重型) 上-美 15-18
54 大安元宝长安、应感通宝小平铁钱 上 350-1200
55 孝建四铢厚重型 上次-近上 120-145
56 货泉饼钱大小不一 上次-近上 18-22
59 货布 中上-上次 26-32
60 大布黄千 上次-上 90-120
61 大布黄千厚重型 近上 150
62 直百五铢初期铸品厚重型 上次-近上 35-40
63 直在五铢背“为” 近上 90
64 直百五铢 中上-上次 18-22
65 直百大型 上次-上 32-40
66 直百小样(私铸) 上次-近上 16-20
67 定平一百大洋 上次-上 30-40
68 定平一百小洋 中上-上次 25-30
69 太平百钱 上次-上 25-35
70 太平百金 上次-近上 25-30
71 曹魏五铢 上次-近上 6-8
72 大泉五百 生上次-生上 135-155
73 大定背上申 上-美 14-16
74 大泉当千(径32CM) 上次-上 150-180
75 日本天保通宝当百 近上-上 65-75
76 孝建光背(生坑) 上次-近上 110-125
77 孝建背四铢旋转180度 上次-近上 140-160
78 孝建四铢大中小样(套) 上次-近上 340-380
79 梁铁五铢背四出纹 中上-上次 8-10
80 陈五铢(有内外郭) 上-美 32-38
82 太货六铢、乾佑小平铁钱 近上-上次 160-6
83 太货六铢薄型小样 生中上 140
84 大中通宝背“鄂十” 近上 350
85 太和五铢 上 440
86 永安五铢 上次-上 22-28
87 常平五铢 上-美 20-25
88 常平五铢 中上-上次 15-18
89 北周布泉 上次-近上 30-35
90 五行大布 上次-近上 40-45
91 五行大布大样 上-美 80-90
92 咸丰宝直当百、当五十(美) 近美-美 140-120
93 永通万国铅质 近上 220
94 裕民通宝浙壹钱 上 20
95 隋五铢 美 3
96 隋五铢大样 生上-生美 22-26
97 隋曲五铢 生上-生美 25-28
98 开元背孕星 上次-近上 15-18
99 开元宝下星 上次-上 5-7
100 开元通下星 中上-上 3-6
101 开元右挑 近上-美 4-6
102 开元穿左斜下月、下左月、下右月 上-美 3-4
103 开元背双月 中上-近上 3-5
104 开元背下俯月、左直月 上-美 2-3
105 开元穿上俯月、平背 上-上次 15-8
106 开元背下星、上兖 上 15
107 会昌开元洛、润 上次-上 3.5-5
108 开元背蓝、蓝上月 近上 8
109 开元背兴 上-美 6-8
110 开元背京下月、背京(美) 上次-美 6-10
111 开元下越、上昌、宣上月 上 8
112 开元背上益、上梓 上次-近上 15-18
113 开元上梁、下卧梁(近上) 上-近上 24-30
114 贝益四化、贝益六化(美) 近上-美 360-480
115 开元背上“福” 近上 130
116 乾元重**钱减重重轮钱 上-美 40-48
117 乾元小平样背重轮 上次-上 25-30
118 乾元重宝标准当十 近上-美 15-20
119 开元背下越上小星、上大星 近上 20
120 利用背横“一分”小样 上 70
121 利用背横“一分”大样 上次-上 65-80
122 顺天背上月初铸 上次-近上 100-120
123 天福元宝小样 中上 100
124 天福元宝小样 上次-近上 140-180
125 天福小样下月、官铸上月右挑 上次- 近上 180-350
126 天福元宝官铸大样背下星 上 500
127 开元下卧梁面“元”字星 上 35
128 汉元通宝、背下星 近上-生美 48-70
129 周元通宝 近上-美 7-9
130 通正元宝右挑、通正正上星 近上 280
131 天汉元宝 中上-近上 3240
132 光天元宝 近上-上 35-40
133 乾德元宝 中上-上次 8-10
134 乾德元宝 近上-上 15-18
135 咸康元宝 中上-上 45-60
136 闽开元铅背闽下月 上次 175
137 闽铅开元背福各种版 中上-上次 6-8
138 闽铅开元背福各种版 近上-上 14-18
139 利用背竖“一分”小字小样 上-美 55-60
140 永通泉货铁钱(芜湖出水) 中碎三块已粘好) 300
141 唐国篆书 上-美 4-5
142 唐国真书大型 上-美 40-50
143 唐国隶书小型钱 中上-美 20-35
144 顺治上浙 近上-美 16-20
145 大唐通宝中样 上次-近上 100-120
146 大唐通宝大样 上次-近上 160-200
147 南唐开元隶书背四决文 生上 20
148 南唐开元篆隶对 上次-上 7-10
149 乾享重宝铜钱 上次 280
150 广政通宝小平铁钱(四川出土) 近上 1220
151 宋元背上、下、左月 近上 5
153 庆历重宝阔缘 上次-上 6-8
154 庆历重宝旋读 上-美 12-15
155 熙宁元宝宝下星 生美 38
156 熙宁元宝行书四决文 中上-上次 2-3
157 熙宁重宝连飞点 近上 8
158 熙宁0重宝篆书长冠宝 上 55
159 熙宁行、篆书衡字版 上次 5
160 熙宁背衡篆隶书1对 上 550
161 元丰行书小平背上星 上 25
162 元丰折二行书背左直月、上小星 上 8-18
163 顺治右户 上次-上 6-7
164 元丰折二行书背上仰月 近上-上 5-7
165 元丰折二行书背上俯月 生美 8
166 元丰折二行篆书背上星 上次-上 5-7
167 康熙罗汉钱 上-美 10-12
168 元佑广穿篆书小平 上 5
169 元佑篆书折二右挑 上 20
170 元佑折二篆行书铁钱 上次-近上 4-6
171 利用通宝竖五厘小样 近美 45
172 大观折二、大唐通宝大样(美) 生上-美 110-240
173 绍圣元宝小平圣下星 生上 24
174 得壹元宝背上月 近上 480
175 天启十一两 近上-上 40-46
176 绍圣篆书小平背下星、月 上次-近上 4-5
177 咸丰宝德当十 上 148
178 利用通宝背直“壹分” 上次 160
179 崇宁重宝边炉钱 上次-上 5-7
180 大观通宝折十 上次-上 26-30
181 利用通宝背横“壹分” 近上 650
182 宣和元宝篆隶宽缘对 近上 580
183 宣和通宝小平陕铁钱 上-美 10-15
184 淳佑小平元、二、七 生上 12
185 庆元小平背五(上次)、六 上次-近上 4-5
186 建炎通宝小平篆隶书小字对 生上 140
187 建炎通宝小平篆隶书大字对 生美 70
188 建炎通宝小平 中上-上次 15-20
189 建炎通宝折二篆真对 上次-美 6-8
190 大义通宝折三、嘉泰通宝折三 生美 480-78
191 大泉十五、大泉五十合背(上) 美-上 120-180
192 庆元元宝背“川三六”铁钱 上次 35
193 绍兴元宝真书、篆书折二 中上-上次 1.5-2
194 绍兴元宝真篆书折二 上-美 3-4
195 绍兴通宝折二、折三 上次-上 3-5
196 崇祯通宝背蓝五 近美 48
197 隆兴篆真书对 中上-上次 20-25
198 乾道元宝篆楷光背、星月纹 上次-上 4-6
199 崇祯背双满文 上次 18
400 顺治右原、私铸右原(上次) 上-上次 20-6
401 顺治江一厘、云一厘(上) 上次-上 50-6
402 顺治上0、福一厘(上) 上次-上 45-65
403 顺治左延、同一厘 上-上次 480-280
404 顺治通宝背上福 上次-上 45-50
405 顺治阳一厘、右阳 上次-上 35-15
406 顺治蓟一厘 中上-上次 26-30
407 顺治昌一厘 近上-美 16-25
408 顺治上昌、下星点 美 50-60
409 顺治江一厘、上阳 近上-上 60-118
410 顺治上荆、上原 上次-上 240-38
411 顺治满汉东、泉源局 上次-美 3-4
412 顺治宝泉剪边、磨边 上 3
413 顺治满汉宣临宁昌原 上-美 4-5
414 顺治满汉昌、宝泉私铸特小型 上-上次 5
415 顺治满汉宁宣临昌蓟 上次 3
416 顺治满汉文江 上-美 14-16
417 顺治宝泉广穿薄体、花边 上次-近上 6
418 雍正宝河 近上-上 20-22
419 壅正宝晋 上 22
420 壅正宝苏 上-美 5-6
421 壅正宝苏 上次 4
422 壅正宝昌、宝武 上 35-42
423 壅正宝黔 上次-近上 10-15
424 壅正宝巩 上次-上 5-9
425 壅正宝济 上次-近上 20-24
426 光绪满汉文江、福、陕、宣 上次-上 180
427 壅正泉局 上 4
428 壅正宝云宽、窄边 上 2-3
429 新疆普尔打制铜币 中次-上次 15-18
430 康熙剪边东、窄边 上 5
431 康熙罗汉钱 中上-上次 6-8
432 康熙宝漳 中上-上次 5-7
433 康熙宝漳 近上-美 10-15
434 康熙满汉文福 上次-美 4-6
435 乾隆通宝背满文光绪上月纹 近上 280
436 康熙满汉文桂 中上-上次 3-4
437 康熙满汉文江 上次-近上 2.5-3
438 康熙满汉文苏 中上-上次 2.5-4
439 康熙满汉文苏 上-美 5-6
440 康熙满汉文大小云 中上-上次 2-2.5
441 康熙满汉文大小云 近上-上 3-4
442 康熙满汉临浙宁宣原东 上次-上 2-2.6
443 康熙满汉文小南 中上-上次 8-12
445 康熙满汉广昌 中上-上 1.5-3
446 康熙满汉陕同 上 4
447 康熙满汉文宝泉源 上次-上 1-1.5
448 康熙宝台 上 45
449 乾隆宝南黔广川福武 上次-上 1-2
450 乾隆通宝苏桂浙昌陕直云 上 1.5
451 乾隆宝泉大样 上次-近上 7-8
452 乾隆道光宝伊小平 中上-上次 7-10
453 嘉庆宝昌穿左星、宝晋小平 上-美 2.5-3.5
454 嘉庆宝武上仰月 中上-近上 1.5-4
455 嘉庆泉源上、下星对 上-美 4-6
456 嘉庆宝福黔南桂陕川东小平 上-美 3-4
457 咸丰宝川当百 上次-近上 42-45
458 乾隆通宝背万寿无疆、福寿康宁 近上-上 230-248
459 利用竖一分小字小样 上次-近上 40-48
460 道光宝南 上次 12-16
461 道光宝黔穿上上 近上 10
462 咸丰宝昌当五十 中上-美 24-35
463 咸丰宝河当百 中上-上次 30-35
464 咸丰宝河当五十、宝川当百 上次-上 40-50
465 咸丰宝河当十 近上-上 26-30
466 咸丰宝川当五十 中上-近上 30-42
467 咸丰宝川当十 上次-上 12-15
468 咸丰宝巩当十 上次-上 15-18
469 咸丰宝巩当百 中上-近上 35-40
470 咸丰宝巩当五十、宝直当五十 生美 780
471 乾元小平背上同心结 上-美 6-8
472 咸丰宝迪当十 中上-上次 5-6
473 咸丰宝迪当十 近上-上 8-10
474 咸丰宝直当十 中上-上次 14-16
475 咸丰宝晋当十 上次-上 18-25
476 咸丰宝五当十 上次-上 10-15
477 咸丰宝武当十大字、当十大样 近上-中上 15-10
478 湖南省造当十铜元20CASH 近上 75
479 咸丰宝武当十背月纹 中上-上次 28-35
480 咸丰宝云背小平上0、 近上 16
481 咸丰宝东上宝云上 上次 15-12
482 咸丰宝陕当十 上次-近上 10-12
483 咸丰宝陕当百大样、宝苏当五十 近美-上次 75-40
484 咸丰宝苏当十 中上-近上 6-10
485 顺治满汉文陕、同 上 5
486 咸丰宝桂当十 中上-上 12-18
487 咸丰宝东当十 上次-近上 12-15
488 咸丰宝浙、宝黔(上次)当十 上-上次 8-12
489 咸丰宝昌当十 近上-上 7-8
490 咸丰通宝宝福一十 近上-上 40-45
491 咸丰宝源小样、大样当五 近上 25
492 咸丰宝蓟当五十、宝巩当五 上-上次 300-28
493 咸丰宝德当十铁钱 上次-近上 90-120
494 咸丰宝泉源当十铁钱 上次-近上 20-26
496 咸丰宝泉源当十厚大型 上次-上 14-16
497 咸丰宝泉五十、当百背星月对 上次-近上 170-185
498 咸丰宝泉当五十小样 上次-上 30-35
499 咸丰宝源当五十、当百(上次) 中上-上次 30-42
500 咸丰宝泉当五十大样 上次-上 40-48
501 咸丰宝源当五十大样 中上-上次 30-38
503 咸丰宝伊当百黄铜 近上 240
504 咸丰阿克苏当五十、当百红钱 上 220-240
505 湖南洪宪纪年当十铜元 上 110
506 戴书咸丰小平铁钱 近上-美 4-6
507 咸丰宝福小平 上 7
508 咸丰宝东小平 上次-上 2-3
509 咸丰小平宝泉源对 上次-美 2.5-3
510 咸丰浙苏云陕昌川东 上次-上 1.5-2
511 咸丰宝桂小平 上次-上 1-1.5
512 咸丰宝南小平 上次-上 7-9
513 咸丰宝晋、宝巩小平 上 15
514 咸丰宝陕、武小平 上-美 3-4
515 同治宝云背上十下斜月 近上 30
516 同丰宝州小平穿上0 上次 25
517 同治宝巩当十 上次-近上 20-25
518 同治重宝宝云当十 上次-上 12-16
519 同治小平宝台 上次-近上 15-22
520 同治宝泉私铸当十 中上-上次 3-4
521 同治宝南小平 上次-近上 20-25
522 同治宝巩小平 近上-上 6-8
523 同治小平桂上0 上次-上 7-9
524 同治重宝泉官铸当十 上次 5
525 同治通宝折十型背天下太平 美 380
526 延宁通宝 美 200
527 光绪小平泉背上星 上次-上 6-10
528 同治宝州小平背正私铸当拾 上 28
529 光绪宝广库平一钱 上-美 9-12
530 光绪泉源当拾私铸大小不一 上次-近上 4-6
531 光绪官铸泉源当十对 上次 12
532 光绪官铸泉源当十厚重型 上次-上 5-7
533 光绪机制宝武 上次-上 8-12
534 光绪机制宝漳 上次-近上 8-12
535 光绪宝武小平 上次-近上 2-3
536 光绪宝蓟小平 上次-上 2-3
537 安南太平圣宝光背、绍平圣宝 上次-上 2-3
538 光绪宝浙福昌川、陕小平 上次-上 2-3
539 光绪宝东小平 上次-上 1-2
540 光绪宝沽小平 上次-上 6-8
541 光绪河上月下星、上左星 上次-上 3-5
542 光绪宝直小平 上次-上 2-3
543 光绪直星、月、日 上次-美 4-6
544 光绪宝泉源局小平 上 1.2
545 光绪宝南小平 上次-上 8-10
546 光绪河上星、下仰月 上次-上 4-6
547 光绪河上仰月、下星 上 6
548 光绪河小平上日、下日 上次-上 4-6
549 光绪机制宝津多种版 上次-上 14-16
550 光绪宝晋小平 上次-上 6-8
551 光绪宝黔小平 近上-上 4
552 光绪小平宝福上星 上次-上 45-60
553 成泰十文、洪德通宝 上次-上 2.5-3.5
554 光绪宝源穿上星、穿下日 上次 15
555 光绪泉穿上日、左星 上 25
556 光绪泉源千字文套钱 上次-上 25-30
557 光绪通宝小平背楷书福寿 美 160
558 景兴永宝、巨宝 美 160
559 光绪通宝背满汉文台、永历背道 美 360
560 宣统背山 上次 7
561 太平天国小平横圣宝 近上-上 30-34
562 太平天国背竖圣宝 中上 20
563 **通宝当十开口“民” 上次-上 18-24
564 湖南省宪当二十铜元 近上 35
565 朝鲜通宝 上 35
566 开元上益、兖、洪、右蓝 中 4
567 隆武通宝背工户对 上-美 14-18
568 壹陆文安背壹千文正方孔 近上-上 48
569 大峰祖师背八卦图文方孔钱 上次-上 68
570 利用背横五厘 上次-上 15-25
571 利用背横五厘 上次-上 30
572 利用大字大样背竖一分 上 56
573 淳熙折二篆书光背 上 28
574 谆熙折二篆大字,小字背星月 近上-上 15-60
575 隆兴元宝真篆对 近上-上 30-35
576 绍定折二背元,二,五,六 近上-上 3-5
578 淳熙折二背二,四 上-美 6-8
579 淳熙折二背七, 上-美 5-7
580 庆元折二背五 上-美 6
581 淳熙折二背二三四五六八 中上-上次 38-45
582 开庆小平背元 中上-上次 5-6
583 淳熙小平背九,十,十一,十四
中国的书法“瘦金体”是哪位皇帝发明的?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创造的书法字体,亦称“瘦金书”或“瘦筋体”,也有“鹤体”的雅称,是楷书的一种。他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即模仿瘦金体神韵而创。
瘦金书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秋芳诗》等,《楷书千字文》是赵佶二十三岁写给大*臣童贯的,此时的瘦金书体已初具规模。
赵佶简介
宋徽宗(1082~1135年),姓赵名佶,是个失败的**家,却是个成功的书画家。
和南唐李煜一样,这位**皇帝在艺术上是有作为的,他对于宋代画院的建设和院体画的发展,对于书画艺术的提倡和创作,以及对于古代艺术的整理与保存,是有突出贡献的。他称得上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他广泛收集民间文物,特别是金石书画,命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等。
在中国画史上,宋徽宗是位杰出的画家。其书法“瘦金体”,影响颇大。他的绘画有两种格调。一是精工富丽的黄(筌〕派传统,如他临张萱的《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以及他自创的《瑞鹤图》、《芙蓉锦鸡图》、《听琴图》等作品,均可以看出他用笔精细,充分表现艳丽富贵情调,对画院画家影响很深;二是用水墨渲染的技法,不太注意色彩,崇尚清淡的笔墨情趣。其名作还有《柳鸭芦雁图》、和纯用水墨表现的《斗鹦鹉图》。他的艺术成就最高的是花鸟画。他画鸟,用生漆点睛,高出纸素,几欲活动。现存的作品,如《腊梅山禽》和《杏花鹦鹉》,均用笔精炼准确,腊梅、萱草和杏花,均形象生动。
宋徽宗 赵佶 楷书学 唐 薛稷 ,笔画瘦硬,自称“瘦金书”。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 徽宗 定鼎碑,瘦金书。旧皇城内民家,因筑墙掘地取土,忽见碑石穹甚,其上双龙,龟趺昂首,甚精工,即瘦金碑也。” 元 柳贯 《题宋徽宗扇面诗》:“扇影已随鸾影去,轻纨留得瘦金书。”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小李将军画卷》:“ 浦城 周仪轩 运同,家藏旧画,卷首有 宣和 瘦金书‘ 唐 李昭道 海天旭日图’九字一条,下有御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