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吴越包含哪些地区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吴越之间现在是哪里?(吴越是现在的哪个省份)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吴越之间现在是哪里?

吴越之间指的是现在的江浙地区,江浙指中国长江、浙江一带,为地理泛称。指代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的皖南、苏南、上海、浙江以及周边地区。

清朝初年为江南省(今天江苏,上海,安徽)和浙江省的合称(全祖望的《江浙两大狱记》中记载的南山案发生在安徽的桐城) 。

古时多指代今皖南,苏南,赣东北和浙江省。今天主要是指长江以南的皖南、苏南、浙江、上海等地区。

吴越之间现在是哪里?

扩展资料:

吴越地区的历史:

吴越地区古代长期在一个文化区内(主要为皖南、苏南、浙江和上海 ),经历了先秦时期的吴国(吴)。

越国(绍兴、吴)和楚国、统一的秦汉、三国时期的东吴(吴、镇江、建邺)、东晋(建康)以及南朝(建康)、统一的隋唐;

五代时期的南唐(蒋州)和吴越国(杭州)、北宋和南宋(杭州)江南东路和两浙路、元朝江浙行省(主要为浙江、苏南、皖南和上海)等。

安徽人、江苏人、浙江人、上海人共同创造了吴越文化,并把江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越地区

古代的吴越是指今天的哪些省份?

吴越即是现在的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一带的地区。

吴越一名来自于春秋吴国、越国的国名,各取一字。因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一方的吴越国,自此“吴越”一名便以用来指代吴越国疆域所包括的该些地方。

今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等地春秋时为吴国、越国两国,由于关系密切,又同语言(吴语),同习俗,同民系,所以合称为吴越。

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吴越民系本属一家人,几千年来,彼此生活在同一区域之内,没有地理上的隔阂,大家使用同一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彼此相同,而且同属汉族的分支民系。

扩展资料

考证

有专家根据《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的记述认为,在夏代,于越部落曾在今江浙一带建立强大的越国。传说夏代少康的庶子无馀,在钱塘江以南一帯建立“越国”,辖有今浙江全省及安徽南部、江西东部地区。

有专家认为,西元前306年,楚怀王兴兵伐越,大败越国,尽取越国江东之地。自此,越人流散到南方一带,分化成众多的支系,自此,越人流散到南方一带,分化成众多的支系,到汉朝初年形成了东瓯及闽越两个王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吴越

五代十国中的吴有哪几个州?

吴越国(Goland)简介  吴越国,是唐末宋初五代时期十国中的一国,由浙江临安人钱镠所创建,以杭州为都城首府,占地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地图如下)。其范围包括今之浙江省十一个地市的全部与江苏省的苏州、福建省的福州。历三代五王,至公元978年纳土归宋,历时近百年。
  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战乱频仍,而钱镠则采取保境安民和“休兵息民”的战略方针,重农桑、兴水利,发展与日本朝鲜等国海外交往,使两浙之地有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经过近百年的兴建,杭州终于成为全国文化荟萃的地方。 [编辑本段]吴越国内一军十三州的州县名为:  一军:安国衣锦军。即今临安,是钱鏐的诞生地,故特升为衣锦军。
  十三州:
  杭州(首府):辖钱塘、钱江、盐官、余杭、富春、桐庐、于潜、新登、横山、武康十县。
  越州(东府):辖会稽、山*、诸暨、余姚、萧山、上虞、新昌、瞻八县。
  湖州:辖乌程、德清、安吉、长兴四县。
  温州:辖永嘉、瑞安、平阳、乐清四县
  台州:辖临海、黄岩、台兴、永安、宁海五县。
  明州:辖鄞、奉化、慈溪、象山、望海、翁山六县。
  处州:辖丽水、龙泉、遂昌、缙云、青田、白龙六县。
  衢州:辖西安、江山、龙游、常山四县。
  婺州:辖金华、东阳、义乌、兰溪、永康、武义、浦江七县。
  睦州:辖建德、寿昌、遂安、分水、青溪等五县。
  秀州:辖嘉兴、海盐、华亭、崇德四县。
  苏州:辖吴、晋洲、昆山、常熟、吴江等五县。
  福州:下辖闽、侯官、长乐、连江、长溪、福清、古田、永泰、闽清、永贞、宁德等11县。 [编辑本段]吴越国首府杭州的城市建设:  唐末五代,杭州成为吴越国的首府,城市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
  1、城区的扩大
  钱镠担任杭州刺史后,于大顺元年(890年)九月第一次扩大杭城。史**载:“筑新夹城,环包家山,泊秦望山而回,凡50里,皆穿林架险而版筑。”第二次扩大杭州城是景福二年(893年),周围70里。据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一《帝王都会》记载,罗城的城门有十:朝天门,在吴山下,今镇海楼(即鼓楼);龙山门,在六和塔西;竹车门,在望仙桥东南;新门,在炭桥东;南土门,在荐桥门外;北土门,在菜市桥门外;盐桥门,在盐桥西;西关门,在雷峰塔下;北关门,在夹城巷;宝德门,在艮山门外无星桥
  2、凤凰山麓王宫建设
  凤凰山麓,为隋唐两朝的州治所在,吴越国时扩建王宫,南边有通越门,北边为双门,范围数里。相当于南宋皇城九里的范围。内有八会堂、功臣堂、天宠堂、天册堂、阅武堂、握发殿、思政堂、仙居堂、丽春院等十多处殿堂建筑,规制恢宏。
  3、建造捍海石塘
  消除了钱塘江潮对杭州的危害。捍海塘南起六和塔,北至艮山门外。
  4、保护西湖环境
  从钱鏐起,设立撩湖军兵千人,专事清理西湖葑草之事。 [编辑本段]统治吴越国的五位国王简介  钱镠(公元852年-932年),吴越国开创者,字具美,小名婆留,杭州临安人。钱镠出身微贱,但却是一位传奇人物,江南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说他自小与群儿游戏,喜欢到石镜镇看镇兵**射箭,他也把大家编起队来操练,相士惊为“真贵人也”。长大后,不务正业,贩盐为盗,奔走两浙之地,深知习武才是同路,十七岁开始苦练硬弓、使长矛,读《孙子兵法》,二十岁到石镜镇投军当“义兵”,改名为钱镠。黄巢起义时,钱镠成为当地军阀董昌的部将,屡立战功。唐光启三年(887),董昌为越州观察使(今浙江绍兴),自杭州移镇浙东;唐以钱镠为杭州刺史,从此就独据一方。景福二年(893),钱镠升任镇海军节度使,驻杭州。乾宁三年(896)钱镠灭董昌,得越州。唐以钱鏐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治杭州。天复二年(902),唐封他为越王。后梁又封他为吴越王。923年后梁国主又册封钱镠为吴越国国王。
  钱镠在**上贯彻“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国策。礼贤下士,广罗人才;奖励垦荒,发展农桑;平息藩镇战乱,维护两浙安宁,有利于人民生活和经济繁荣。他开拓杭州城郭,大兴土木,营建宫殿,修筑海塘,疏浚湖浦,灌溉农桑,开拓海运,发展贸易,促进经济发展,使两浙**繁荣。特别是他在统治区内兴修水利,修建钱塘江海堤和沿江的水闸,防止海水回灌,方便船只往来。世人奉之为“海龙王”。又加之战争较少,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吴越对江浙地区的开发是有一定贡献的。钱镠于后唐长兴三年(932)卒。终年八十一岁,谥武肃,葬临安钱王陵。
  钱元瓘(公元887-941年),钱镠第七子。
  开平元年(907年),升为衙内都指挥史。天成三年(928年)升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长兴三年(932年)嗣王位,在位十年。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卒,享年55岁,谥文穆。他承继了父王朝奉中原、保境安民的国策,又发展了与日本、朝鲜半岛古国的友好交流。旧时西湖边的涌金池上石刻“涌金门”三字为他亲书,今已废。元瓘爱好文学,喜赋诗,有诗数百首,编集为《锦楼集》。
  钱弘佐(公元928-947年),字玄祐,钱元瓘第六子。
  母许氏。少儿时便封官至镇海、镇东两军节度副使、检校太尉。天福六年(941年),年仅14岁便嗣王位,由丞相曹弘达摄政事。大赦境内,免租税一年。弘佐在位七年,于开运四年(947年)卒,谥忠献。
  钱弘倧(公元929-971年),字隆道,钱元瓘第七子。
  鲁国夫人鄜氏所生。官历内使衙指挥使、检校太尉、东府(越州)安抚使,寻拜丞相。天福十二年(947年)六月嗣王位。十二月被内衙统军使胡进思发动**所废,在位仅半年。废后贬迁会稽卧龙山麓,生活起居仍与王同级,至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卒,谥忠逊。
  钱弘俶(公元929-988年),字文德,钱元瓘第九子。
  恭懿夫人吴汉月氏所生。吴越国的末代国王。初为内衙指挥使、检校司空等。开运四年(946年)三月,为台州剌史,次年正月回杭州嗣王位。他丞继先王的国策,尊奉中原。吴越国开国国君钱镠割据两浙时,于境内保国安民,对外奉中原为正朔所在,殷勤有加,一时间,吴越国国泰民安,经济繁荣。公元947年,钱俶继承吴越国王位,继承了祖先留下来的繁荣,也继承了祖先留下的遗训,对中原诸王朝贡奉之勤,海内罕有其匹。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在宋朝统一全国的**攻势下,为保一方平安,钱俶更是倾国所有以事贡献。
  974年,赵匡胤讨伐南唐,矛头直逼江南。钱俶拒绝了南唐后主李煜的求援建议,975年,出兵助宋灭南唐。南唐**后,吴越国唇亡齿寒。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一月,钱俶祭别钱镠陵庙,失声痛哭:“孙儿不孝,不能守祭祀,又不能死社稷。”悲伤得几乎不能站立。稍后,钱俶即启程赴开封纳土献地,端拱元年(988年)卒,谥忠懿,死后葬于洛阳北邙山。钱俶毕生崇信佛教,为吴越国王时,在境内广种福田,建造佛塔无数,最为著名的为雷峰塔、梵天寺塔和灵隐寺经幢。还有六和塔和保俶塔。 [编辑本段]杭州佛教名胜  吴越国统治不到百年,可在杭州境内却兴建了150多座寺院与数十座塔幢,为杭州成为著名的佛教风景胜地奠定了基础,从此便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誉。其中著名的寺院、经幢等名胜如下:
  1、名刹:
  钱塘门外昭庆寺 龙井延恩衍庆院
  雷峰下显严寺 宝莲山宝仁寺
  月轮山开化寺 凤山梵天寺
  南高峰荣国寺 孤山玛瑙寺
  赤山埠六通寺 赤山埠高丽寺
  吴山海会寺 南屏山净慈寺
  宝石山崇寿寺 五云山云栖寺
  九溪理安寺 灵峰灵峰寺
  **山宝成寺 天竺法喜寺
  水乐洞净化院 龙山天真寺
  2、塔幢:
  六和塔 闸口白塔
  保俶塔 雷峰塔
  梵天寺两座经幢
  灵隐寺内两座经幢
  3、石窟艺术与佛像:
  慈云岭石窟佛像 烟霞洞石窟佛像
  天龙寺石窟佛像 凤凰山三石佛与十六罗汉
  飞来峰佛像

巴山蜀水,荆楚打地,吴越山川分别是指现代哪里?

1、巴山蜀水:释义巴、蜀指四川一带。巴、蜀一带的山水,指我国四川、云南、贵州、重庆一带。

2、荆楚打地:是江汉流域,一般就是湖北省的样子。

3、吴越山川:吴国是周朝时的一个诸侯国,姬姓,其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后扩张到除徽州地区以外的苏皖两省全境。越国位于吴国之南,定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拥有今浙江大部和江西一部分,前473年灭吴后尽有吴国故地,其地盘扩展到了今山东东南部,成为一个东方大国。

扩展资料

古代地名对应现代位置

1、江表

“表”,就是外的意思,比如“表里山河”。江表,就是长江之外的意思。以中原地区观之,长江之外便是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泛称南方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为江表。

2、江左、江右和江东、江西

长江整体自西向东注入东海,但自九江至南京这一段却近于南北走向,古代便以此段长江为标准来确定江的东西和左右。所以江东和江左是一个概念,江西和江右是一个概念。

以中原地区观之,今苏南、皖南、浙北、赣东北等地区在长江的左边,故称“江左”或“江东”。而江之西,大致在今天的江西省便是当时所谓的“江右”或“江西”。江右地区经常被称为“吴头楚尾”,这里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吴、楚、越国的争霸之地。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