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生物基质标准品有哪些种类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微生物的培养基种类有哪些,各举一例?(微生物的培养基根据成分的了解程度可分为)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微生物的培养基种类有哪些,各举一例?
按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分类
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分类
按培养基的功能分类
1、按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1 ) 天然培养基(complex medium)
是一类采用动、植物组织或微生物细胞,或它们的提取物或粗消化产物配制而成的培养基。是一类营养成分即复杂又丰富,化学成分并不十分清楚或化学成分不恒定的天然有机培养基。
用途:适合于实验室的一般培养和工业的大规模发酵生产。(不适于作精细的科学实验,否则引起数据不稳定)
例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细菌)、麦芽汁培养基(酵母菌)等。
特点:营养丰富、种类多样、配制方便、价格低廉、但成分不清楚、不稳定。
2)合成培养基(synthetic medium)
是由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化学试剂(各成分包括微量元素的量都确切知道)配制而成的培养基。
用途:仅适用于营养、代谢、生理、生化、遗传、育种、菌种鉴定或生物测定等定量要求较高的研究工作中。
特点:成分已知、精确、重复性高、但价格较贵、配制麻烦、且微生物在其中生长速度较慢。
如:淀粉硝酸盐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蔗糖硝酸盐培养基(察氏培养基)等。
3)半合成培养基(semi-synthetic medium)
一类主要用已知化学成分的试剂配制,同时又添加某种或某些未知天然成分的培养基。
如:培养真菌的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严格地讲,凡含有未经特殊处理的琼脂的任何合成培养基,实质都可看成是一种半合成培养基。
特点:配制方便,成本低廉,微生物生长良好。
2、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划分1)液体培养基(liquid medium)
呈液体状态的培养基。
用途:大规模工业生产及在实验室进行微生物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 。
2)固体培养基(solid medium)
外观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
根据固体培养基的性质又可分为:
(1)固化培养基(solidified media)
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适量凝固剂即为固化培养基。例如:加入琼脂、明胶、海藻酸胶、脱乙酰吉兰糖胶、多聚醇F127等。
(2)非可逆凝固培养基
是一类凝固后就不能再重新融化的培养基。
如医药微生物分离培养中常用的血清培养基、用于化能自养细菌的分离、纯化和培养的无机硅胶培养基
(3)天然固体培养基
由天然固态营养基质制备而成的培养基。
常用的天然固态营养基质有马铃薯片、胡萝卜条、麸皮、米糠、木屑、稻草粉、纤维等。
3)半固体培养基(semi-solid medium)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了少量凝固剂而制成的坚硬度较低的固体培养基。一般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5%左右的琼脂制成。
用途:观察细菌的运动性,趋化性研究,厌氧菌的培养、分离和计数以及采用双层平板法测定噬菌体的效价等。
4)脱水培养基(dehydrated culture media)
指含有除水以外的一切成分的商品培养基。是一类既有成分精确又使用方便的现代化培养基。使用时只要加入适量水分并加以灭菌即可。
3、按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功能划分
基础培养基
加富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1)基础培养基(minimum medium)
含一般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最常用的基础培养基
(2)加富培养基(enrichment medium)
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专门在培养基中加入该营养物的培养基。
特殊营养物质包括血液、血清、酵母浸膏、动植物组织液等。
一般用来培养某种或某类营养要求比较苛刻的异养型微生物。
(3)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
一类根据不同种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要,或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及敏感性不同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利用这种培养基可将某种或某类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
一种是正选择---“投其所好”
一种是负选择---“取其所抗”
(4)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
用于鉴别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能与某种代谢产物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的指示剂或化学药品,从而产生某种明显的特征性变化,以区别不同的微生物。
最常见的鉴别性培养基:伊红美蓝*糖培养基即EMB(Eosin Methylene Blue)培养基。
标准品和对照品的区别
标准品:其实就是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者生物类药品中含量的标准物质,用效价单位“u”表示。
国家制定药品对照品、标准品系列主要用于鉴别药品标准中含量检测、杂质和有关物质检查等,它是国家药品标准重要的组成元素。而国家药品物质标准是国家药品标准的重要基础,用来检查药品质量的一种量具,是测量药品质量的根本。是修正测试仪器与方法的物质标准;能确定药品真伪及其质量优劣。
我国目前已经确定的国家药物标准物质有1242种,其中中药化学对照品288种,对照药材400种,二者占总数一半以上,国家标准品和生物参考品系列主要功能是鉴别、检查含量(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生产设备和标定应符合“生物制品国家标准物质设备和标定规程”要求。
什么是生物制品,包括有哪些?
生物制品系指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包括疫(菌)苗、毒素、类毒素、免疫血清、血液制品、免疫球蛋白、抗原、**反应原、细胞因子、激素、酶、发酵产品、单**抗体、DNA重组产品、体外免疫诊断试剂等,供某些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用。
培养基的种类有哪些?
培养基的种类有:1、按照培养基的成分来分,可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三类;2、按照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分,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三类;3、按照微生物的种类分,可分为细菌培养基、放线菌培养基、酵母菌培养基和霉菌培养基等四类;4、按照培养基用途分,可分为加富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培养基的分类有哪些?
培养基的种类有:1、按照培养基的成分来分,可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三类;2、按照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分,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三类;3、按照微生物的种类分,可分为细菌培养基、放线菌培养基、酵母菌培养基和霉菌培养基等四类;4、按照培养基用途分,可分为加富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无土栽培常用何种基质?各有什么特点?
无土栽培常用的基质主要有砂、蛭石、泥炭、炭化稻壳、煤渣、岩棉、珍珠岩、泡沫塑料、砾石等。
无土栽培基质依来源不同分为天然基质和人工合成基质两大类。天然基质由于成本低,在我国被广泛使用。人工合成基质是经人工加工而成的一些材料,如岩棉、泡沫塑料等。人工合成基质一般成本要高于天然基质。
无土栽培基质依化合组成不同又可分为有机基质和无土基质两大类。有机基质是由有机物组成的材料,易被微生物分解,不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泥炭、炭化稻壳等。无机基质由无机物组成,不易被微生物分解,使用年限较长,但大量积累易造成环境污染,如岩棉等。
(1)砂 砂是最早和最常用的无土栽培基质。其取材方便,成本低。但砂的容重较大,一般每立方米在1.5~1.8吨之间,运输成本高。砂作基质使用时往往表现粗砂持水量低,而细砂通气性差。生产上使用粒径在0.5~3毫米的砂子作基质可取得较好的栽培效果。如果砂的厚度在30厘米以上,1毫米以下的比重应尽量少,以避免影响根系的通气性。
砂的pH一般近中性,受**水pH的影响亦可偏酸或偏碱性。砂子含有大量的矿质元素,如钙、镁、锌、铜、硼、锰、铁等可供作物吸收利用。使用前应对砂的水洗液进行测定,以便正确调整营养液组成。
砂在使用前应进行过筛。去掉5毫米以上和0.5毫米以下的过粗、过细砂,以确保在使用中有较好的持水性和通气性。砂子过筛后进行水洗,以冲去泥土及稀释砂子本身含有的矿质养分,避免某些养分浓度过高引起作物生长**,甚至发生中毒现象。
(2)砾石 砾是指直径较大的砂砾。用它作基质的无土栽培称为砾培。
砾石由于直径较大,持水力很差,但其通气性很好,适宜放在栽培基质的最底层,以便于作物根系通气和过剩营养液的排出。一般砂石不单独使用,多放在底层,并进行纱网隔离;上层放较细的其他基质,如细泥炭等。
砾石比重与砂接近,容重差异亦不明显。因而运输困难,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3)蛭石 蛭石是次生矿物,在1000℃的高温中加热膨胀而成的一种片状、多孔、海绵状物质。蛭石容重很小,每立方米只有96~160千克,运输很方便。其总孔隙度较大,在95%左右,小孔隙可在50%~60%之间,持水能力很强。较粗的蛭石同样有很好的通气性和持水力,但较细的蛭石往往小孔隙比例过高,而表现通气性差,适宜于育苗时使用。
在蛭石资源丰富的地区,蛭石是首选的无土栽培基质。蛭石和泥炭特别适宜于无土栽培经验不足的使用者,其稳定的环境条件会使栽培者获得很好的使用效果。
蛭石经高温加工而无菌,且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矿质养分。未经水洗的蛭石内含有大量的烟尘和钙、镁、钾、铁、锰、锌、铜等养分。使用前应进行充分的水洗以冲去烟尘和稀释所含的养分,并进行测定,以便进行必要的营养液配方调整,以避免某些养分浓度过高而引起作物生长**,甚至受毒害。
(4)泥炭 泥炭又称草炭,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无土栽培用基质,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化育苗和无土栽培用基质。草炭的容重和蛭石接近,每立方米在50~200千克之间。泥炭据形成条件、植物种类及分解程度分为高位泥炭、中位泥炭和低位泥炭三大类。
泥炭具有较高的水气比例,较高的总孔隙度,较大的小孔隙比例。蛭石的水气比例在2~3:1,而草炭可达10:1,说明草炭持水能力强而通气性差。适宜作育苗用基质,而不太适宜直接用于无土栽培用基质。作物定植后用草炭时多与一些通气性能良好的栽培基质混合或分层使用,这样的混合基质充分发挥了不同基质的特点,混合后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栽培使用效果很好。
泥炭和蛭石是无土栽培基质中阳离子代换量最高的两种基质,具有很强的养分保存能力和很强的养分缓冲能力;其他基质的阳离子代换量较低,保存养分的能力较差,缓冲能力小,在经验不足的条件下易出现作物根系环境养分浓度、酸碱度、电导度有较大幅度变化,引起作物生长**。因此,草炭和蛭石是两种最易取得成功的无土栽培基质。
(5)岩棉 岩棉是60%辉绿石、20%的石灰石和20%的焦炭混合物在1600℃下熔融,然后高速离心成的0.005毫米的硬质纤维。岩棉纤维加上粘合剂和吸水剂可制成容重70~100千克/立方米的岩棉板、岩棉块等栽培用基质。岩棉经高温制成而无菌,且属惰性,不易被分解,不含有机物。
岩棉容重小,搬运方便,但由于加工成本高,价格较贵,难以全面推广应用。加之岩棉不易被分解、腐烂,大量积聚的废岩棉会造成环境污染,因而岩棉的再利用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岩棉由于是一种完全人工加工而成的基质,所以它具有良好的水气比例,一般为2:1左右,持水力和通气性均较好,总孔隙度可达96%左右,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无土栽培基质。但因其成本高,易造成污染,限制了岩棉的大面积应用。
(6)炭化稻壳 稻壳是稻米加工时的副产品。无土栽培用的炭化稻壳是将稻壳加温或暗火燃烧而成的炭化状态稻壳。暗火燃烧过度会使稻壳灰化而失去使用价值。
炭化稻壳容重很小,每立方米只有150千克左右,和蛭石的容重接近,搬运方便。炭化稻壳的总孔隙度在82.5%左右,透气性良好。小孔隙比例在20%~30%之间,亦有良好的持水能力,不易发生过干或过湿的**现象。炭化稻壳含有大量的碳酸钾,未经水浇前pH可高达9.0左右,水浇后即可降至6.5左右。使用炭化稻壳作基质进行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可适当降低钾肥的用量。
炭化稻壳内含有大量的钾、钙、镁、锌、铜、硼等元素,这些养分可被作物直接吸收,新的炭化稻壳使用第1周内可不加这些养分。
此外,珍珠岩、泡沫塑料、锯末、炉渣、钢渣及它们的混合物亦都是良好的无土栽培基质。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粒径、不同厚度的同一种基质的理化性状会有明显差异,作物根系环境也会不同,栽培管理上应根据基质的实际特性进行相应的管理,机械照搬某项技术可能导致作物生长**。不同基质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后会产生差异很大的混合基质,生产上应根据当地资源合理搭配混合基质,以获得最佳的栽培效果。
没有差的基质,只有不配套的管理技术。任何一种基质只要充分认识到它的理化特性,并采用合理的配套管理技术,特别是水分管理技术,均会取得满意的结果。
什么是生物制品,包括有哪些?
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生物制品不同于一般医用药品,它是通过**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物质(如抗体)才发挥其功效,在人体内出现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细胞介导免疫。
生物制品应用微生物(细菌、噬菌体、立克次体、**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寄生虫和动物的毒素、人或动物 的血液或组织等,直接制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方法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它有关疾病的制剂,通称为生物制品。
种类有**、菌苗、类毒素、免疫血清、人血液制品、诊断用品、噬菌体、生物技术制品等。
生物质颗粒的分类标准有哪些?
根据瑞典的以及欧盟的生物质颗粒分类标准,若以其中间分类值为例,则可以将生物质颗粒大致上描述为以下特性:生物质颗粒的直径一般为6~10毫米,长度为其直径的4~5倍,破碎率小于1.5%~2.0%,干基含水量小于15%,灰分含量小于2%,硫含量和氯含量均小于0.07%,氮含量小于0.5%。若使用添加剂,则应为农林产物,并且应标明使用的种类和数量。欧盟标准对生物质颗粒的热值没有提出具体的数值,但要求销售商应予以标注。瑞典标准要求生物质颗粒的热值一般应在16.9 兆焦上生物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与科学家的关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开发研究计划,如日本的
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等,其中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国外很多生物能源技术和装置已经达到商业化应用程度。
生物质燃料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等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 根据瑞典的以及欧盟的生物质颗粒分类标准,若以其中间分类值为例,则可以将生物质颗粒大致上描述为以下特性:生物质颗粒的直径一般为6~10毫米,长度为其直径的4~5倍,破碎率小于1.5%~2.0%,干基含水量小于15%,灰分含量小于2%,硫含量和氯含量均小于0.07%,氮含量小于0.5%。若使用添加剂,则应为农林产物,并且应标明使用的种类和数量。欧盟标准对生物质颗粒的热值没有提出具体的数值,但要求销售商应予以标注。瑞典标准要求生物质颗粒的热值一般应在16.9兆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