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边陲地区什么意思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边陲的意思(边陲的意思和拼音)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边陲的意思
【名称】:边陲
【拼音】:biān chuí
【注音】:ㄅㄧㄢ ㄔㄨㄟˊ
【近义词】边境 边疆
【反义词】内地
基本解释
◎ 边陲 biānchuí
[border area;frontier] 边疆
详细解释
亦作“ 边垂 ”。亦作“ 边埵 ”。 1.犹边境。
《左转·成公十三年》:“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 郑伯 ﹞曰:‘寡人无良,边陲之臣以干天之祸。’” 晋左思《魏都赋》:“正位居体者,以中夏为喉,不以边垂为襟也。” 唐李白《代赠远》诗:“鸣鞭从此去,逐虏荡边陲。”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白敏中》:“崔铉诗云:‘边埵**注恩波,宇宙羣方洽凯歌。’”《全唐诗》 崔铉 诗作“边陲”。 元柳贯《题苏长公书曹侍中与王省副论赵元昊事》诗:“夏童昔跳踉,势将撼边垂。” 明屠隆《彩毫记·妻子哭别》:“想此日开酺会,家家燕喜,只吾家抱向隅悲远谪,去边陲。”郭小川《祝酒歌》:“桦树林呀,犹如古代兵将守边陲。”
(2).边缘。
骆宾基《罪证》九:“﹝ 大盘岭 ﹞虽然并不算高,但岭背露出*云的边陲。”
祖国边陲是在什么地方
宝贝儿,我们的祖国,边陲很多。。边陲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具象的地址。而是,指某个地点的位置。
我们伟大祖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就有960万平方公里,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主航道中心线上,
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最南端,在北纬4度附近的曾母暗沙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我国东西相距5000公里,南北相距5500公里。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
在边境附近的城镇乡村,都可以称作祖国的边陲,可以是山寨,也可以是哨所,渔岛,乡村。
急!!!!!有谁知道这个地方是哪里吗?求大师指点。
【这是德天瀑布,位于广西崇左市大新县】
在祖国边陲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有一个奇特的旅游景区,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山水画廊——广西大新德天风景区。大自然竟然情有独钟,将山水神秀尽集于此地,形成了数百里的天然山水画廊。
德天瀑布位于大新县归春河上游,距中越边境53号碑约50米,离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约208公里。主体瀑布宽100米,纵深60米,落差70米,与越南的板约瀑布连为一体,瀑布总宽208米,是东南亚最大的天然瀑布,也是世界第二大跨国瀑布。
阿克陶县属于哪个地区
阿克陶县隶属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阿克陶县位于祖国的最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部,塔里木盆地的西部边缘,1954年8月,阿克陶建县,由喀什专区的英吉沙县、疏附县、蒲犁县和乌恰县析置组成,隶属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1977年1月,阿克陶县划归喀什地区管辖,1980年7月又恢复原行政归属。
2016年,阿克陶县辖11乡、2镇、2场、119个村委会、556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管委会、9个社区居委会。农区乡镇场有7个:玉麦乡、阿克陶镇、皮拉勒乡、巴仁乡、加马铁热克乡、喀热开其克乡、托塔依农场;牧区乡镇场有8个:奥依塔克镇、克孜勒陶乡、布伦口乡、恰尔隆乡、库斯拉甫乡、木吉乡、塔尔塔吉克民族乡、阿克塔拉牧场。
拓展资料:
阿克陶县面积24555.06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为221526人。阿克陶县境内有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等10个常住民族。2015年,维吾尔族161687人,汉族8347人,柯尔克孜族45279人,塔吉克族5759人,其他民族454人。男性人口,113027人,女性人口108499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阿克陶县
边疆有哪些含义?
在西方人的观念中,边疆指的是宽窄不定的一个地带,其含义有二:一是指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地带,二是指一国疆域之内人文繁荣的地区与偏远的未曾开发的荒野之间的地带。比如加拿大的北土、美国的阿拉斯加、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之称为边疆,就用的是“边疆”的第二个含义。可见,所谓的“边疆”及其纵深,基本上是由主权国家在其领土范围之内,根据**、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需要,按特定的自然地理或行政区划以及历史、文化特点予以确定的。
很显然,国家的边界是确定边疆的前提和依据。而在现代国际法意义上,被称为国家领土边缘的“边界”,作为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标志,首先是一个**概念,具有主权意义,表示着国家领土的有效范围。所以,以国家领土边界为前提和主要依据而确立的“边疆”,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属于**地理的范畴,反映了国家(或**中心)对不同地区虽程度不同但却至高无上的统辖权。同时,因为国家领土包括陆、海、空,且都有其边界线,因此,广义的边疆是由陆疆、海疆、空疆三个部分组成的,简单地说,边疆就是国家领土的边缘地区,是国家按特定的行政或地理区划确定的一个立体的区域空间。毫无疑问,这一基于国家主权意义的“边疆”概念,是近代民族国家出现以后才逐渐确立的。因为,尽管凡是国家都有其地域范围,但“国界只是在民族国家产生过程中才开始出现的”。只有近现代的民族国家,才能准确地使其行政管辖范围同具有准确边界的领土对应起来。而民族国家的出现不过是很晚近的事。15世纪以后,伴随民族统一运动和领土疆界的划分与巩固,以民族为单位的统一国家才逐渐取代传统国家而成为最主要的**形态。至此,领土问题才成为国家的首要问题,领土与治权的统一,即划分和支配明确、清晰的疆界,对疆界之内的地域进行有效的统治,成为国家主权在表现形式上的最重要特征。
但在前民族国家时代则是另一番情形。由于近代以前军事技术水平低下,来自外部的威胁往往难以对国家构成生死存亡的危机。比如,古代的雅典人只要自己坚守在城堡里或漂浮在海上,就完全可以抵御来自敌人的攻击,并在击退敌人后恢复统治,同样,对于中世纪的城市国家或帝国,兵临城下也并不意味着完全败北,因为其居民和**只要能够坚守国家的中枢和中心地带,就能保障国家的安全和政权的存在。所以,历史上无论是古代欧洲的城邦国家还是中***的各个王朝,其与近代以来的主权国家相比,并不具有明确的主权观念,也缺乏一条在军事上的逾越被视为侵犯领土主权的明确界线,其疆域也是不稳定的。
可见,主权意义的“边疆”概念,只是反映了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现实,显然不能作为我们研究前民族国家时代边疆问题的立足点,也就是说,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