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黄河经过了哪些危险地区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黄河和长江的上游 中游 下游 都有什么特点纳?(长江黄河上游中游下游分界线)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黄河和长江的上游 中游 下游 都有什么特点纳?

【长江】长江源远流长,全长6300公里。河源——湖北宜昌为上游;宜昌——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长江三个河段是依据干流所处的地理环境及水文特征来划分的,长江上、中、下游河段也各有明显差异。

长江上游,这一河段长约4500公里,河流大部分流经高原、高山、峡谷地带,特别是通天河、金沙江和三峡地区,具有明显的高原山地峡谷河流特征。这里河床比降大,仅金沙江干流落差即达3000米。河流水量丰沛,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长江中游长约1000公里,流经江汉平原,那里河道迂回曲折,江面宽展,河床比降锐减,冰流迟缓,平均流速只有1米/秒。尤其自湖北的枝江到湖南的城陵矶一段,古称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在藕池口到城陵矶之间,直线距离仅80公里,而河道竟长达270公里。长江中游的另一特点是支流众多,湖泊密布。主要的支流;北有汉水,南有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和鄱阳湖水系的赣、抚、信、修诸水。长江中游集水面积约占全流域的五分之二,使长江水量急速增加。南北众多的水系,对大江干流的水量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这段河流的水位、流量等水文特点则受降雨的影响十分明显。


长江下游长800多公里,江阔水深,支流短小。主要有青弋江和巢湖、太湖水系及其它短小支流。它们对长江水量的影响不大。镇江以下,江流折向东南,进入广阔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那里地势更为平坦,水网密布,湖泊众多,一派水乡泽国的景象。到了南通,江面宽达18公里,到入海口附近则宽达80多公里,呈现江海相连,极其壮观的景色。


按地理条件和水文特征差异把长江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对我们了解长江、认识长江和研究长江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黄河】黄河河长5464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河。对于黄河,根据河道流经地区的自然坏境和水文情势,将其作了上、中、下游的划分。黄河上游长346公里,从河源至***自治区托克托(河口镇),河流穿越青藏高原,流经峡谷,其间分布有20多个著名的峡谷。这里山高坡陡,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水多沙少、河水较清、流量均匀是该河段的水文特征。黄河流出青铜峡之后,其地势平坦开阔,进入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这里水渠纵横交错,成为黄河上游最早的农业开发区之一。黄河中游1234公里,从***自治区托克托县的河口镇到河南郑州桃花峪。该段河道的水文特征:由于夏秋季多暴雨,沙源丰富,多水多沙,洪峰流量大,含沙量高,成为世界有名的多沙河流。河道淤积与侵蚀河段交互出现,峡谷与宽谷相间。黄河下游767公里,从河南郑州桃花峪到山东垦利县,由西向东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坡降小,水流平缓。加之河道宽浅散乱,泥沙淤积严重,河床逐渐升高,两岸几乎全靠大堤为屏障。河道滩面一般高出两岸地面约2—5米,有的高达10米,是世界上著名的“悬河”。以上是黄河水利委员会划分方案,也是普通采用的方案。此外,还有一种意见,即以河源至龙羊峡(或刘家峡)为上游,龙羊峡(或刘家峡)至花园口为中游,花园口以下为下游。还有一种意见是,从河源到河口镇为上游,河口镇至三门峡为中游,三门峡以下为下游。

历史上黄河多次发生决堤现象,历史上黄河决堤最严重时是什么时候?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之中,流经了好多的省其中包括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个区,最后于山东省流入渤海。黄河干流河道全长为5464千米,长度仅次于长江,为是国第的二长河。同时黄河还是世界上第五长流域。

黄河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决堤,溃坝现象更算得上是家常便饭,有时严重的常常会河流改道。千百年来,黄河曾经无数多次改道,但是黄河的频繁改道也带来了好处,就是为沿岸带来了丰富的泥沙沉积。

黄河和长江的上游 中游 下游 都有什么特点纳?

虽然从古至今黄河改道很多次,决堤很多次,但是以前对百姓的伤害并不算是很大,因为人们已经对黄河决堤有了防范,所以不会造成太多的伤亡,要说黄河历史上伤亡最大的就是在抗战时期,在1938年,当时为了阻止日军侵占郑州,***下令**打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造成洪水泛滥来阻止日军。黄河也改道向南,经过淮河入海。一直到了1947年以后堵上了花园口,黄河才得以回归了北道,从山东垦利县入海,这件事情也是中国历史上到目前为止最后一次的黄河河道变迁。当时花园口决口,导致了当时直接淹死和饿死的群众多达八十九万人,也导致了很多人**背井离乡,百姓遭受苦难。

在1949年以后,我国就开始重视了黄河的治理,黄河泛滥成灾的事情也就过去了,现在我们利用黄河发展水利,造福百姓。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___,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是___。措施是_____、_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
关键是治沙。
措施如:
1.种草种树,坡耕地退耕还林、还牧,使土石不下坡,清水长流;
2.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以减少入河泥沙;
3.上中游修建水库也是治黄的重要措施,修水库水仅发电,还可治沙与防洪,调节黄河径流。如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可发挥防洪、发电、灌溉、防凌、防淤、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下游加固大堤,确保堤岸万无一失。

下游是清淤筑堤

黄河和长江的灾害主要是哪些,各在哪个河段?(上游,中游,下游)

河流主要的灾害就是洪涝。旱灾与其说是河流灾害,不如说是河流“缺水了”的灾害。黄河在历史上以洪涝多发而闻名,但近年来水量不断减少甚至断流,洪灾也就无从谈起,旱灾有加剧倾向。长江中下游虽经过一系列水利建设,灾害大为减轻,但仍时常发生洪灾,有时也会发生旱灾,但一般程度较轻。
两条河流的灾害都主要在中下游。上游地区河流多位于高山深谷中,不容易发生洪灾。且上游地区一般人口稀少,即使发生灾害一般危害也很轻微。而中下游多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又是主要农业区,人口稠密,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黄河下游河段(开封以下的“地上河”)、长江中游河段(荆江),洪灾发生的危险尤其大。
长江上游地区经济较落后,工业欠缺,很多地区尚未开发,还保存着原始生态环境,水污染比较轻。不过垦荒和乱砍滥伐导致了较严重的水土流失。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沿江分布着密集的工业带,水污染严重。西南地区(四川盆地)、华中地区(大致以湖北武汉一带为中心)和华东地区(沪宁杭)还分别形成了我国三个主要酸雨区。

黄河容易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原因有二:
一,河床高于地平面,容易决口。
二,河床土为沙土,非常松散的。
上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使下游河床逐渐抬高,甚至高于农田、乡村、城市,一有大水,必然泛滥成灾。所以黄河又叫悬河或地上河。
上游环境恶化,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沙石被冲入黄河,随着下游流域坡度减缓,水流速度下降,水流挟带泥沙前进的能力下降,造成泥沙沉积,年复一年的沉积是黄河河床逐年抬高,甚至高于黄河流域陆地海拔,所以非常容易造成水灾。

我国历史上黄河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一、人为因素:黄河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经济的中心,所以开发的早.但是,由于人们对黄河流域的不合理开发,造成黄河水土流失严重,使得黄河泥沙淤积严重

二、自然因素:1.黄河流经中国三大地形阶梯,东起青藏高原,西至华北平原,海拔相差大,流速大 2.黄河下游地区处在温带季风气候区,降雨有明显的季节性,在雨季往往会降雨过于集中 综上所诉,黄河流域会经常因为排水不畅而造成洪涝灾害.

黄河的主要危害和治理措施~

危害主要就是从上游带来了大量的泥沙,淤塞河道,导致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使黄土高原的水难以长时间蓄留,导致干旱的发生,到处海口的时候,使港口淤塞,不利于船只停靠...
治理的措施:1可以呼吁上游人民不要乱砍乱伐,保持水土的稳定性;
2黄土高原的人民种庄稼的高坡角度不应过大,否则容易导致滑坡或泥石流;
3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4退耕还林;
5疏通沿途水利枢纽;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