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新疆方言属于什么地区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羊缸子是什么意思(羊缸子是啥意思)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羊缸子是什么意思
是新疆方言特色词汇,意思是:妇女,媳妇。
一、新疆方言:
新疆方言及新疆话等概念,仅指新疆的汉语方言,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维吾尔语及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意思,这是全国很多人都容易陷入的误区,如果要指代少数民族语言则用该少数民族语言的本名,如“维吾尔语”、“哈萨克语”。
二、系属分区:
新疆方言包括兰银官话、中原官话和北京官话。
1、兰银官话
北疆片主要分布于北疆。有乌鲁木齐市、昌吉市、阜康市、***市、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塔城市等,共20个县市。
2、中原官话
南疆片分布于南疆及伊犁地区。有库尔勒市、焉耆回族自治县、阿克苏市、阿克陶县、喀什市、和田市、伊宁市、吐鲁番市等,共45个县市。
3、北京官话
分布在新兴城市或以前没有汉族人居住的县市。有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博乐市、布尔津县、托里县以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温泉县及南疆的博湖县、阿图什市等,共18个县市。
这三片方言中,兰银官话北疆片形成时间最长,使用人口最多,狭义的新疆方言仅指兰银官。
三、形成:
清朝统一新疆后,新疆先后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移民。内地移民与新疆汉语方言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
1、兰银官话
清**对新疆的第一次移民从清初康熙十五年(1677)开始,到乾隆二十四年(1795)达到**。移民以屯田为主,也有少数从事商业的,而且多集中在东疆和北疆。经过多年经营,东疆和北疆经济大发展了,人数也增加了。这一时期的移民以甘肃为主,还有陕西。第二次大规模移民是在新疆战乱平定以后开始的。这一次到北疆和东疆的仍以陕甘居民为主,甘肃最多。这两次大规模移民都是东疆和北疆兰银官话形成的基础。
2、中原官话
新疆建省前,被白彦虎裹胁到焉耆、库车、轮台、阿克苏、温宿、乌什等地的陕西回族被清军救出并在南疆定居下来,这是南疆首次大批定居的汉语人群。到了光绪末宣统初年,南疆各县及伊犁地区的回族人都比汉族人多。伊犁地区光绪末年有汉族1,600多人,回族4,700多人,与南疆各地的汉回人口格局基本相同。陕西回族作为南疆和伊犁的多数居民,成了中原官话南疆片形成的基础。
3、北京官话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省市人民支援边疆建设,各行各业劳动者以集体或个人组合形式陆续来到新疆,形成第三次大规模移民。一些新兴城市、生产建设**师部机关及部分团场职工都讲一种类似北京话的普通话。这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居民,在五方杂处,没有主体方言条件下的自然选择。这就是新疆汉语方言的第三部分——北京官话形成的由来。
扩展资料
(一)、方言特点
(1)、语音:
①、部分平翘舌不分
这里所指的是z—zh c—ch s—sh 三组有对应关系的舌尖前音,又称平舌音。Zh\ch\sh都是舌尖后音,又称翘舌音。在新疆方言中,平舌音和翘舌音都有,只是在使用上与普通话体系不相一致。新疆方言的平舌音比普通话要多,但比南方话要少,有一些翘舌音平读现象 如:啥—撒 生—森 茶—擦 是—四 愁—凑 扎—匝等。
②、前鼻音后鼻音不分
新疆方言把普通话中的eng、ing两个后鼻音全部读成前鼻音 如:鹰—音 横—恨 星—新 耕—跟 蒙—门
明—民 宁—您 能—嫩,等等很多。又把普通话中的un、ün等都读成ong 如:群—穷 混—哄 滚—拱 军—炯,等等很多。
(2)、借词:
新疆汉语方言中少数民族语言借词大多为维吾尔语,而且许多是很早就借入的。借词分为音译词、意译词和维汉合璧的词三种。音译词最多,在新疆汉语方言中运用也十分普遍,如“皮牙子”(洋葱),海拿(凤仙花)等等。有的借词可以作为语素创新词。如:“馕”是一种烤饼。新疆汉语中还有“窝儿馕”“馕房”、“馕包肉”等。
意译词比音译词少一些。有些维语词直译成汉语后,其本意与字面意义相去很远。如:“眼睛小”(吝啬),“肚子胀”(生气)等,但这类借词在新疆汉语方言中使用很广泛。
第三种是维汉合璧的词。一般由维语音译加汉语素构成,如:“铜普儿”是一种无孔铜钱,由汉语素“铜”加维语词“pul”(钱)组成。“搂素子”(撒谎、胡说)由汉语素“搂”加维语词“soz”(话)构成。除了维吾尔语借词外,新疆汉语方言中还有其它少数民族语言的借词,
如:俄罗斯的“萨马瓦尔”(茶饮),“苏波汤”(菜汤),“瓦罐车”(闷罐车),蒙古语的“达坂”(不太陡的山),“戈壁”;哈萨克族语的“冬不拉”(一种乐器)、“那仁”(一种面条)等。基本上都是音译。
(二)、言语特点
(1)、不说“怎么”,说“咋”:咋走、咋办、咋卖、咋弄、咋整撒或哈(二声)
(2)、“什么”说成“啥”(发平舌音sa):啥四儿(啥事儿)?干哈?干啥?内个啥
另外:习惯在语句末最后都加个“撒”。
新疆方言普遍有平翘舌不分的现象 如:啥—撒 生—森 茶—擦 是—四 愁—凑 扎—匝等。
(三)、部分特色词汇
(1)、 不尔视你: 不理睬你,不搭理你、是理睬的意思。
(2)、 勺、勺子、勺撩子:傻、傻子。
(3) 歹:好歹这对反义词在新疆话里成了同义词,都是“好”的意思,比如“太歹了” “歹得很”,但在语气里有点“反话反说”的意思。
(4)、 老(二声)道(四声):能干,厉害。
(5)、 谝传子:聊天,即北京话里的“侃大山”、四川的“摆龙门阵”东北的“唠嗑”。
(6)、 喧荒:意思就是聊天。
(7)、马(一声)搭:麻烦,问题,如“么(没)马搭、闯马搭。
(8)、 苒(二声) :烦人,缠人的人或事。如“这人太能苒了。
(9)、尔:撂,扔,如“尔到一边去撒” :扔到一边去。
(10)、 胡里吗汤:稀里糊涂、乱七八糟。
(11)、 羊缸子:妇女,媳妇。
(12)、 巴郎(子):“巴”轻声,近“把”音;男孩、年轻小伙。
(13) 、尧尔达西、阿达西:同志、朋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疆方言
一位新疆人说新疆话(汉语)接近普通话这种说法对吗?
我就是暂住新疆的内地人,说说新疆话,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新疆回族人的话被认为是新疆土话,能听懂,但是接近陕甘一片的语言,大部分汉族人基本用普通话交流,略微带些地方特点。
乌鲁木齐西山属于哪个区?
乌鲁木齐西山属于西山街道是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下辖街道,辖9个社区:马料地社区、儿童村社区、中泰社区、环卫路社区、新运社区、骑马山社区、四道岔社区、建陶社区、新标社区。
沙依巴克区辖10个街道:长江路街道、和田街街道、扬子江路街道、友好南路街道、友好北路街道、八一街道、炉院街街道、西山街道、雅玛里克山街道、红庙子街道。区境内有:沙依巴克区乡、后峡地区、一零四团、**西山农场。
沙依巴克区是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之一,是乌鲁木齐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陆路交通枢纽。位于市区河滩路以西,地处乌鲁木齐市的中部。
东隔河滩公路与天山区、水磨沟区毗连,西临一O四团与头屯河区相望,南起乌拉泊、大西沟与乌鲁木齐县接壤,北至新医路与新市区为邻。沙依巴克区辖18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378平方公里,人口52.8万人。
扩展资料:
乌鲁木齐西山火山口位于乌鲁木齐西山半山坡,有一个不规则圆形的洞口,洞口直径约150厘米,深不见底,泛着通透红光,热浪滚滚。经测定,洞口温度高达792℃!煤炭地质勘测人员判定,这是**煤层自燃形成的坍塌坑口。
环顾洞口,直径约有80厘米,呈喇叭状。顺着洞口10厘米左右的截面向下看,有着无法猜测的深度和广度,全是通透的红色,目及最深处还散发着金色的光芒。在离洞口1米的范围内,热浪扑面而来,让人睁不开眼。靠近洞口5秒,脸和手背都有轻微的刺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沙依巴克区
急!!新疆和哪个国家的文字相通
不能说与哪个国家语言相通,新疆是个多民族的省份,仅少数民族语言就有维吾尔语、蒙语、哈萨克语、塔吉克语、柯尔克孜语等等,只要外国也有这些民族存在,那么基本就是相通的,这样说来,与新疆接壤的中亚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等都有与新疆相应民族的语言相通的情况。不仅仅是某个国家也不是整个国家都是,只能说是某一地区。
新疆话 佛的呢 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的呢”的意思 必说有人对你说“刚才那个人佛的撒”意思就是“刚才那个人说的是什么意思”
新疆有没有方言呢 (有的人说有,有的人说没有是咋的)
新疆方言其实就是回族版普通话,和宁夏,西安的回族一样
新疆话怎么说?
皮牙子。
还有一句流行话,内地说的“装蒜”
在新疆可以说成一句话,“皮牙子装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