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黄河经过山东的哪些地区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黄河流经哪些地方?(黄河流经哪些地方,在哪入海?)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黄河流经哪些地方?
我国黄河的干流都流经哪些省份,其中有没有你的家乡呢
黄河在山东内经过哪些地市
流经菏泽、济宁、**、聊城、济南、德州、滨州、淄博、东营9市。
黄河从菏泽市东明县进入山东,流经菏泽、济宁、**、聊城、济南、德州、滨州、淄博、东营9市25个县(市、区),在东营市的河口区入海。境内河道全长628公里,流域面积1.83万平方公里。
山东沿黄9市中的济南、淄博、济宁、**、聊城已相继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滨州市、菏泽市正在紧锣密鼓地创建;东营则成功跻身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扩展资料:
1、菏泽是黄河进入山东的第一个城市。
2017年,菏泽申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规模国土绿化序幕就此拉开。全市大力推进环城生态防护林带、路域水系绿化、乡村绿化美化等重点工程,加快发展林业产业,积极弘扬生态文化。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催生片片新绿,现在的菏泽“平原有森林,林下是粮仓”。
2、黄河从东营入海。
东营是湿地之城。全市湿地总面积456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湿地的1/4,湿地率高达41.58%。与其他的入海口湿地不同,黄河入海口三角洲兼有湿地、海洋、森林三大生态系统。1992年10月,东营市建立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万公顷。这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参考资料:齐鲁网-山东:千里绿带护堤 黄河碧海交汇
黄河流经山东哪些地方
黄河经**市的东明县流入山东省内,自西向东流经**东明、菏泽牡丹区、鄄城县、郓城县、梁山县、东平县、东阿县、平*县、长清区、齐河县、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济阳县、章丘市、邹平县、惠民县、高青县、滨州滨城区、博兴县、利津县、东营区、垦利县,最终在东营流入渤海。
按地级市来说:流经菏泽、济宁、**、聊城、济南、德州、滨州、淄博、东营.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拓展资料:
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
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古黄河诞生成长期。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1万年)黄河形成海洋水系。
历史时期黄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过演变,有的变迁还很大。如***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为两支,北支为主流,走*山脚下称为乌加河,南支即今黄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流约15公里,南支遂成为主流,北支已成为后套灌区的退水渠。龙门~潼关河道摆动也较大。
不过,这些河段演变对整个黄河发育来说影响不大。黄河的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下游。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资料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黄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在山东省依次经过哪些城市?
黄河经**市的东明县流入山东省内,自西向东流经**东明、菏泽鄄城、聊城台前、聊城阳谷、聊城东阿、济南平*、济南长清、聊城齐河、济南济阳、滨州惠民、淄博高青、滨州滨城、东营利津、东营垦利,最终在东营流入渤海。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流域降水量小,以旱地农业为主,冬干春旱,降水集中在夏秋七八月份。
黄河的地理环境
从河源至贵德多系山岭及草地高原,属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过4000米,源头河谷地海拔4200米;贵德自孟津江段是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为吕梁西坡,南为渭河谷地,北与鄂尔多斯高原相接,西至兰州谷地。
黄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沟深,沟壑地面坡度15~20度,沟谷面积占40~50%,沟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进入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海拔不超过50米,进入下游后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变缓,泥沙大量淤积,河床高出地面4~5米。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黄河
以上内容参考 渭南市水务局-黄河基本情况简介
黄河流域经过哪些省份?
黄河流域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是世界第五大长河。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黄河一路汹涌奔腾,锐不可当,余亚飞的《黄河颂》赞美了黄河的精神:“黄河浩荡贯长虹,浪泻涛奔气势雄;石障山屏难阻挡,千回百转总流东”。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上游:河源至贵德,两岸多系山岭及草地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高峰可超过4000米,河道呈“s”,河源段400公里内河道曲折,两岸多湖泊、草地、沼泽,河水清水流稳定,水分消耗少,产水量大,多湖泊,最大湖泊星宿海、鄂陵湖,气候为高原寒冷,鱼类系中亚高原区系,种类少,资源丰富。鱼类资源长期未被开发利用。
中游:贵德至孟津,多经高山峡谷,水流迅急,坡降大,贵德到刘家峡山谷极为深削,河宽50-70米,最狭处不到15米,谷深100-500米,水流湍急,狭窄崖陡,蕴藏丰富的水力资源,在峡谷上修建了大型水库,黄河出青铜峡后进入河套,形成大片冲积平原,水流平缓,鲤鲫、鲶鱼类资源较丰富。黄河流经河口镇,折向南行,穿行秦、晋峡谷,到龙门全长只有718公里,落差611米,比降大,龙门以下到潼关130公里河段, 纳汾、渭、泾、洛诸水,水量大增,泥沙大量淤积,河道不稳定,鲤鱼资源丰富,中游经黄土高坡,携带大量泥沙,给下游巨大危害,是根治水害的关键河段。
下游:孟津至华北平原一段为下游,全长874公里,河道宽阔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淤积, 河床平均高出地面4-5米,为地上河,鱼类资源最为丰富的渔业河段,河口洄游鱼类,河道性鱼类,定居性鱼类,半咸水鱼及第水性鱼类。黄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