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标本品质划分标准有哪些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蝴蝶标本等级分哪些(蝴蝶标本品相分级)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蝴蝶标本等级分哪些
没有等级之分的啊,难道还要给蝴蝶分三六九等?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有哪些方法?
振落法:对于有假死性的昆虫(金龟子、象鼻虫、麦叶蜂等)可振动植株,使昆虫装死坠地再行采集。此法如配以采集伞、方布单等效果更好。
观察法:田间采集昆虫时,有时不能直接看到昆虫,但可根据虫鸣声、虫粪、为害状、天敌活动状等寻踪觅迹,捕捉到昆虫。
搜索法:某些昆虫善于隐蔽,采集时注意翻动石块、落叶,搜索树皮缝、土缝等处,常可采集到许多此类昆虫以至一些稀有种类。
诱集法:是利用不同种类昆虫的趋光性、趋化性、隐蔽性等习性而分别用灯光(黑光灯等)诱集、糖醋液等食物诱集、各种性诱剂诱集、谷草把(杨树枝把)等诱集昆虫。
怎么做玫瑰花标本
很简单,如果你想要花保持活的那样,你可以找一个你认为满意的瓶子,然后放玫瑰进去,可以加一些其他的你喜欢的东西,【比如一个亲手制作的祝福卡片,或者是你要送的那个人的名字】在往里面倒入水晶树脂,30分钟后,你就会看到晶莹剔透玫瑰标本了,如果想让玫瑰有些水灵灵的效果,只要在到倒入水晶树脂的时候稍微快一点点,就可以了,就会有一些小气泡在里面,等定型之后,就会看见一些像水珠一样的小气泡了,市面上现在你可以看到很多像玻璃一样的小装饰,里面有一些小昆虫,小花瓣之类的,那都是用水晶树脂做的
如何鉴别珠宝玉石鉴定证书的真伪
野外标本、样品的采集和整理
尽管在地层剖面测制时已有系统的采样,但野外地质情况毕竟是十分复杂的,要进行空间上的横向对比。所以,在地质填图过程中,须采集各类标本和样品以供室内鉴定和研究,以便保证填图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地质填图工作中要按设计书中拟定的标本种类和数量,按一定的规格进行采集,将采集位置、野外编号,数量等情况记录在野外记录簿上或专门的登记簿上,并且要标测于野外手图或地质素描图中。然后,在室内填写标签、包装、填写送样清单、装箱邮寄或直接送到有资质的实验室或测试单位鉴定或分析化验。
矿物标本资源保存技术规程
前言
矿物标本是从事矿物学研究的基本材料,更是宝贵的科学财富,因此对于矿物标本的保存管理,应按照一个严格、规范的工作程序进行操作。为了统一各保存单位的工作程序,同时适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标本整理规范化要求,特制订此规程,以规范矿物标本的保存程序。
矿物标本的保存规程对矿物保存前的准备、保存容器、库房要求、保存步骤及标本出入库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本规程附录A—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程由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提出。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本规程起草人:何明跃。
本规程由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物标本保存的技术要求(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标本的保存已另订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矿物标本的保存工作,是标本保存工作的指导性技术规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本规程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9649.9—200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第9部分:结晶学及矿物学
邓P J.科学家存放研究标本议定书.**矿物学杂志.1988,17(3):282
戈定夷,田慧新,曾若谷.矿物学简明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潘兆橹.结晶学及矿物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王濮,潘兆橹,翁玲宝等.系统矿物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3 术语和定义
作为科学研究基础的矿物标本,应被永久地保存在固定的博物馆、标本库以及原产地,以便于进行展示和研究。然而目前有很多实物标本及其研究资料时常发生丢失,因此,研究者及研究单位应重视对矿物标本及其相关资料的保存和管理,以保证这类资源可以被充分利用。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a.矿物(mineral):主要是由地壳及其邻层中化学元素通过地质作用形成的(也包括宇宙中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b.标本库存放的标本:包括新矿物标本、矿区典型的矿物标本及典型剖面中的矿物标本。
4 矿物标本保存的方式
4.1 博物馆保存
博物馆中的藏品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矿物标本也是重要的藏品之一,其管理应遵照各博物馆的相应规章来施行。
相对于矿物标本在博物馆的保存,展厅保存的标本直接展示其主题,并具有针对性。
4.2 标本库保存
各保存单位根据标本的研究需要,往往保存多块同种标本,以便提供给多项研究使用。
4.3 原产地保存
有些特殊、特形的矿物可采取原产地保存的方式,这样可以为研究该地区地质作用及古地理环境恢复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实物证据,而有些矿物本身或经过加工后具有很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在一定意义上,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地质旅游资源。
5 矿物标本保存库的基本设备及其要求
5.1 标本的储存及库房要求
5.1.1 标本的储存要求
应根据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分级分类原则(矿物标本资源部分的分级分类原则),将标本按类别储存在库房中一定**的区位:一个或几个抽屉(或柜子、架子),以便用于标本的存放和管理。
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矿物,要根据其不同性质给予恰当保存,如具有强磁性的磁铁矿标本应单独放置。
5.1.2 库房要求
5.1.2.1 温度、湿度
库房应最好保持恒温恒湿,一般情况下,温度应控制在15~25℃,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库房内应配备温度计和湿度计,并定时记录温度、湿度。库房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1.2.2 光照
库房灯光应以简洁明亮为主,库房的窗户应安装深色窗帘,防止强光直射在矿物标本上。标本照明应采用冷光源,一般不宜长时间照射。
5.1.2.3 防火
——库房内配备火灾预警装置。
——按库房面积配备相应数量的灭火器,对库房管理人员开展消防知识及正确使用消防器材的培训。
——对灭火装置要定期检查,灭火器过保质期的要及时更换,如发现灭火设备及灭火装置失灵,则要及时维修。
——库房内严禁吸烟,并在显著位置设立禁烟标志。
——库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类物品。
——严禁大功率电器超负荷运转,并对库房内电器设备的电源、电闸、电线、开关等进行定期检查维修。
——确保消防通道的畅通,安全出口的标志要明显。
5.1.2.4 防盗
——库房一般不对外开放,闲杂人等禁止进入。
——库房应安装防盗门及防护栏,有需要的还可加装电子防盗系统。
——外来人员进入库房应有专人陪同,并作详细登记。
——贵重标本应放入专门的保险柜内。
——库房每日关闭前应做详细检查,锁好门窗,登记后方可离去。
5.1.2.5 保洁
——库房应经常打扫,保持地面干净整洁。
——标本柜定期擦拭,保持柜内外的整洁。
——存放标本的标本托盘、标本盒、干燥皿等,要经常擦拭保持干净。
5.2 标本保存器具
5.2.1 标本保存柜
标本可依据其各自特殊的要求保存在抽屉式标本柜、玻璃门柜、保险柜等器具之内。存放标本的柜子或抽屉密封性要好。标本柜在平时都要上锁,钥匙及密码由专人负责保管。
5.2.2 标本陈列架
放置在标本展示柜中的标本,可根据标本的形状采用不同类型的标本陈列架。标本陈列架一般由塑料或有机玻璃制成。呈板状的标本可采用三角支架型的陈列架;呈卵形或球形的标本可采用空心管、空心环形的陈列架;块状的标本可置于门型支架,还可以放在长方体型底托或立方体底座上。
5.2.3 标本专用托盘
标本专用托盘一般为木质或塑料材质,往往制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形状,黑色或白色的内底。标本专用托盘应根据矿物大小、形状的不同需要,常制成大、中、小三种规格。对于细小易碎的标本,可在托盘内垫入软布、海绵或棉花。
5.2.4 标本专用盒
对于某些性脆、硬度低、易剥落、易**的矿物,以及块度较大易破碎的晶体,可放置在定制的具密封盖的标本专用盒里。标本专用盒可采用塑料或有机玻璃等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透明度,这样就可以使观察者不必接触标本便可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观察和欣赏。标本专用盒可按标本的大小制作成不同规格。
5.2.5 干燥皿及干燥剂
对于一些吸水性较强的矿物应保存在干燥皿中,干燥皿一般采用玻璃材质,密封性及透明度较好,要在底部放入干燥剂,干燥剂的用量多少要适中。可根据标本大小的不同装入相应规格的干燥皿中。
5.2.6 铅罐
具有放射性的矿物应放入铅罐内,标志要鲜明,以防发生错误,平时有专人负责保管,严防丢失。对具有放射性的矿物应尽量取小的标本保存,并经常检查清点,如发现遗失应立即报告标本库负责人。此铅罐不与一般矿物存放在一起,应另地存放。
5.3 标本包装材料
绢纸、海绵、棉花、玻璃瓶。
5.4 标本编号工具
刷子、白油漆、胶布、记号笔。
6 保存标本(包括光片、薄片及测试样品或副样等)的要求和步骤
——检查标本原始记录(格式见附录A)。
——检查标本外观情况,核对标本原始记录内容是否与标本实际情况相吻合,如有出入,须进行记录。
——根据库房标本编码顺序对标本编号,并用白油漆或胶布在标本底部或不明显处进行标记。
——对标本进行检查,对需要清洗、修复、加固的标本按相关方法进行处理。
——根据标本的稀有珍贵程度和研究程度,划分相应等级,可依据不同等级特定保存(格式见附录B)。
——对标本拍摄相片,力求清晰自然,颜色真实,并附比例尺。
——将相片录入本单位的标本电子数据库,高清晰保存,按照《标本入库单》(格式见附录C)建立该标本的电子档案信息。
——根据标本的不同需要准备相应的包装、保存器具。
——将标本存储的位置号输入其电子档案,以便快速查找。
7 出入库
——标本库一般不对外开放,来访人员进入应有专人陪同。
——来访人员需填写《来访人员登记表》(格式见附录D)。
——如需借用标本,标本管理人员则应按标本等级遵守相关借出规定,可以借出的标本,则应在仔细填好《标本借用登记表》(格式见附录E)后,方可借出。
——归还标本时,标本管理人员应仔细核查标本,如发现标本有遗失或损坏等情况,应按相应规定处罚,并做记录。
——建立《库房日志》(格式见附录F),由库房工作人员负责填写。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标本原始记录
表A.1 标本原始记录表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标本分类
B1 A类标本(或称珍贵类标本)
满足以下三条标准之一,即属于A类矿物标本:
——稀有贵重、极具观赏价值或文物价值(如*****赠送的标本)的矿物标本。
——新矿物标本。
——已做过重要研究的矿物标本,其相关的研究数据及资料尚未公开发表。
该类标本未经标本库负责人的批准,一般不外借,对于其中价值较高的标本,将存入保险柜中,并由专人负责保管。若需要展出,应有特殊的保护措施。
B2 B类标本(或称研究类标本)
稀有价值、经济价值或文物价值不及A类标本,该类标本曾做过系统研究,保留有详细的研究资料。
该类标本经标本库负责人签字,方可借出,其相关的研究数据及资料可据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方式,双方协商采取一定的共享方式进行信息共享。标本借用人可在对标本研究后,将所得的研究成果提供给标本库。
B3 C类标本(或称一般类标本)
此类标本具有一般的基本数据,如名称、产地、产状等,还未做过详细的研究工作,如科普类和教学类等标本。
该类标本在完成标本借用手续后,方可借出。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标本入库单
表C.1 标本入库单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来访人员登记表
表D.1 来访人员登记表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标本借用登记表
表E.1 标本借用登记表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库房日志
表F.1 库房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