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什么时候收复河西地区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战国时,是商鞅收复的河西之地吗?(战国时期商鞅在哪个国家实行变法)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战国时,是商鞅收复的河西之地吗?

  秦收复河西之战是公元前366年至公元前330年(周显王三年至三十九年),秦国收复被魏国夺取的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的作战。

  名称: 秦收复河西之战
  地点: 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
  时间: 公元前366年至公元前330年
  参战方: 秦国,魏国
  结果: 魏军败北,秦收复河西地区
  伤亡情况: 秦国不详,魏军损失11万
  秦国指挥官: 庶长国、商鞅、公孙衍
  魏国指挥官: 公孙痤、公子卬、魏错、龙贾


  第一次战争
  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继位后,进行了国内改革:取消国野界限,将在野农民按照军事组织形式以五家一伍编入户籍,使服兵役,扩大兵源,内地开始设置军、政合一的县级组织,便于征集兵员;将国都由远在关中西部的雍(今陕西省凤翔县),东迁至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便于对魏作战。   公元前366年,魏国在武城(今陕西省华县东)筑城,为秦所败。秦国在洛*(今陕西省大荔县南)击败来援的魏、韩联军。公元前364年,秦献公亲率主力攻入魏河东腹心地区,在石门(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歼灭魏军6万,获得大胜。魏国惨败,诸侯震动,周显王亦祝贺“献公称伯”。公元前362年,秦乘魏军在浍水(今山西省翼城县南)北岸与韩、赵联军大战之机,派庶长国出兵攻魏,在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南)大败魏援军,俘其主将公孙痤,占领庞城(今陕西省韩城市东南)。   在秦、赵、韩三国的夹击下,前363年,魏惠王**从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同时修筑河西长城(南起今陕西省华*县,经大荔西、澄城东、合阳北,在韩城南与黄河西岸相接),对秦采取守势。秦军一度**陕城(今河南省陕县),企图切断河东与魏新都大梁间的联系,但未成功。
  第二次战争
  秦献公死后,其子秦孝公继位,下令求贤。魏相家臣卫鞅(即商鞅),因未被重用离魏投秦,被秦孝公重用为左庶长,辅佐秦孝公进行改革。他以严吏峻法保障重农、重战政策的执行。军事方面实行军功授爵制及临阵有罪重罚等,将秦全**民纳入战争轨道,有效地提高了**战斗力。   公元前355年,魏在大梁以西修筑了河南长城(南由今河南省密县北境,经郑州东、原阳南,向西与黄河南岸相接)。公元前354年,当魏军分别在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襄陵(今河南省睢县南)与赵、齐作战时,秦军进攻魏河西长城重要据点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东南),歼守军7千人,并攻占少梁。同时派公孙壮伐韩,深入韩地,占领上枳、安陵(今河南省鄢陵县北)、山氏(今河南省新郑市东北)并筑城,插入魏、韩两国交界地区。公元前352年,秦乘魏军在桂陵之战大败于齐军之机,由庞城东渡黄河,包围了魏故都安邑,魏守军降。公元前351年,商鞅率军进围固阳(今陕西省延安市东)。魏惠王立即派军在固阳东修建了崤山长城(东南起崤山,西北至黄河),以阻止秦军东进,保障河东地区与大梁的联系。   公元前352年,魏国陆续与齐、赵两国讲和后,遂集中兵力**固阳。秦孝公用商鞅以退为进之策,与魏惠王在彤(今陕西省华县西南)会盟修好,将安邑及河西部分土地归还魏国。为便于尔后东进中原,将国都又迁至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第三次战争
  公元前341年,魏10万大军在马陵之战被齐全歼,秦乘机于次年进攻河西,大败魏军,诱俘魏主将公子卬。公元前339年,秦军再由庞城渡河进攻,于岸门(今山西省河津县南)击败魏援军,俘主将魏错。同年,秦孝公死,秦惠文王继位,杀商鞅,重用魏人公孙衍。公元前332年,秦惠文王派任命公孙衍(犀首)为大良造,率军攻魏上郡重地雕*(今陕西省甘泉县南),经过两年激战,魏军大败,被斩首4.5万,主将龙贾被俘。魏国**于次年将河西地区的剩余部分全部归还给秦国。至此,秦全部收复了被魏夺占的河西地区。[2]
  编辑本段战争后续
  秦国收复河西地区之后并未因此停止攻魏。公元前329年,秦两路出兵,北路以河西为基地,渡河攻魏河东,占领汾*(今山西省万荣县西)、皮氏(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南路以*晋(今陕西省华*县东)为基地,沿黄河南岸原桃林塞通道,攻占曲沃(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南)及焦(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直抵魏崤山长城。次年,秦军继续攻河东,又占蒲阳(今山西省隰县)。魏求和,将上郡15县全部献秦,黄河以西全为秦有。秦亦将曲沃及焦归还魏国,不久又攻占陕城。至此,秦完全掌握了黄河天险,控制了东进中原的要道,战略上居于优势地位,奠定了进军中原的基础。[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是什么意思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表明了秦军收复失地的决心,勇气和信念,但也同时说明战争的艰苦,惨烈

汉武帝时期:是谁在哪一年收复的河套地区?又是谁在哪一年收复的河西走廊?

战国时,是商鞅收复的河西之地吗?

1、从公元前127年开始,大将军卫青一步步的攻占了河套地区。
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遂取河南地”。然后大臣主父偃向武帝上疏,“盛言朔方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武帝接受这一建议,当年即置朔方郡(今内蒙乌拉特旗东)和五原郡(在今包头西)。
后又于元朔四年(前125年)置西河郡(郡治今府谷西北)。河套平原还有云中郡、定襄郡。北地、上郡的北部也延伸到河套地区。
2、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占领河西走廊。
霍去病率数万骑自陇西出兵,过焉支山,西入匈*境内千里。同年夏,霍去病复由北地(治所在今甘肃庆阳西北)出击,过居延海(在今***额济纳旗北境),南下祁连山。匈*浑邪王杀休屠王,率四万多人归汉。汉朝夺得二王居地河西地区,设酒泉、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张掖、敦煌四郡,隔断了匈*与羌人的联系,又为汉通西域提供了重要通道。后来,匈*单于将主力撤至漠北。匈*失去水草肥美的河西走廊,经济上大受损失,他们悲伤地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