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亚非地区是什么意思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有没有亚非国家(有没有亚非国家的大学)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有没有亚非国家
亚非国家是指亚非拉国家,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统称,也称为“第三世界”,这一概念最早由毛**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他指出:美苏为第一世界,亚非拉广大被**的国家和民族为第三世界,中间的为第二世界。
为什么亚非四大文明古国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1、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2、大河流域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
3、原始社会时期引水工程条件比较恶劣,河流区域最容易引水灌溉。
4、容易生长草木繁殖动物,长此以往,从事农耕难度大大低于丘陵高山地带。
5、有利于农耕的村落的建设,最后慢慢演化成为人口**的城镇,诞生璀璨的文明。
扩展资料:
水是润泽万物生长的养料,天气、气候剧烈变化引发的水的泛滥或缺乏也在激荡着人类文明的波涛,影响人类命运。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便是这种依存关系的最好映证。根据考证,古代农业以一年生的粟、黍作物为主。
古埃及、位于埃及东部偏北的古巴比伦以及古印度、古中国的气候条件近似,都非常有利于小麦等粟、黍作物的生长。
四大文明古国的大河地区每年都会有类似于河水涨汐的事发生,大量的河水带来了河底肥沃的泥土,对桩稼的成长十分的有利,所以促进了该地区的农业的发展。
农业的兴旺发达,自然对经济的进步做出强有力的奠定,也就造就了各个大中小城市,围绕之产生的自然是接下来的各大文明古国文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河流域
什么是亚非国家
你想说的是亚非拉国家吧
亚非拉
解释:广义上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统称。从狭义的角度讲,亚非拉特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与我国为极为友好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总称。
名词含义
编辑本段
词语拓展与背景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早期多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大洲原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运动风起云涌,而当时的毛****领导新中国对这些争取民族解放的国家给予了**上、道义上、经济上的全力支持,而许多国家**后,又得到了我国大量的无偿**,同时,在国际社会,中国也经常以发展中国家代言人的身份,代表第三世界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因此,众多新**和比较贫困落后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与我国的关系非常友好,在这些国家中我国有着极高的声望,甚至在国际社会上达到了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高度。因此,在特定的条件下,亚非拉也代表着当年与中国有着非常良好关系的第三世界国家。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态度更加务实,更加注重自身的建设,因此,现在很少会不顾自己的利益,给予其它国家大量的无偿**,也不会再为了别国的利益与发达国家为敌,而是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由此一些当年与我国关系非常友好的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关系逐渐变冷。另外,由于一些小国频繁的政权更替,造成与我国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变化中。这也就是现在很少再提亚非拉这个词的重要原因。
初中历史知识大全
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人类在材料领域进入到钢铁时代。电气化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
七、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2、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北:九上P99-10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两个军事集团,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组成的 “三国协约”。正是这两个军事集团之间的争斗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3 知道萨拉热窝事件
北:九上P104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在萨拉热窝举行的一次军事演习,被塞尔维亚秘密组织成员普林西普*击而亡,史称“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5 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北:九上P107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残酷的战役。整个战役中双方先后投入近百万人,激战数月,结果法军成功地抵挡住了德军的进攻。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伤亡最多的战役之一,其中法军伤亡46万人,德军伤亡30万人,共伤亡70多万人,历史上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用以形容战争的残酷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零3个月,参加这场世界大战的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大洲,双方**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人受伤,大战中双方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
八、科学与思想文化
1.牛顿的主要成就。
北:九上P119 英国科学家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创造性地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2.达尔文的主要成就
北:九上P120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著有《物种起源》。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了科学的基础之上,在科学和社会领域引发了一场**,同时也为生物学家和其他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3.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
德
奥匈、意
英、法、俄
北:九上P121 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相对论。
4.伏尔泰的基本主张
北:九上P115 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和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臸臸度,特别是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
5.托尔斯泰主要作品
北九P125列夫〃托尔斯泰是**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6.贝多芬的主要作品
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代表作有:《英雄交响曲》
世 界 现 代 史 部 分
(九年级下)
一、苏联社会**道路的探索
1.知道**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国家的诞生
北:九下P3 1917年11月(俄历10月)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国家诞生。 2.了解列宁在社会**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北:九下P4 在列宁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到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新经济政策把社会**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直接联系起来,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1.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北:九下P12 1916年6月,巴黎和会战胜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约主要内容有:(1)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2)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3)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臸。(4)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等。 北:九下P14 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主要内容有:尊重中国主权和**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中国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但没有列入中国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关税自主等要求,从而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发展史上的作用 北:九下P20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全国工业复兴法》主要内容: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
“新政”是美国资本**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的垄断程度,是资本**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1.了解慕尼黑会议
北:九下P36 1938年9月底,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并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协议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捷方应于十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英法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新边界安全予以“国际保证”。 《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英法以牺牲小国利益为代价,取得与德意侵略者的妥协,但换来的只是短暂的和平。《慕尼黑协定》签字后,希特勒得寸进尺,很快便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从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知道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史实
北:九下P37、人:九下P35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然袭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北:九下P38 1941年6月22日,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的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人:九下P36 1941年6月,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北P41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太平洋舰队所在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3.知道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的史实
北:九下P44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宣言》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九下P47 1945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和纳粹臸度;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4.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和攻克柏林战役的历史地位 (1) 斯大林格勒战役:
北:九下P45 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2)诺曼底**:
北:九下P46、人:九下P41 1944年6 月6日,美英**在法国的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3)攻克柏林战役:
北:九下P47 1945年4月,苏军对柏林开始了最后的攻坚战,在苏军的攻势下,希特勒**身亡。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欧洲战事以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识图;诺曼底**、苏军攻克柏林) 四、主要资本**国家的发展变化
1. 概述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北:九下P65 ①经济迅猛发展,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②新的科技**给美国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大批新兴工业应运而生,逐渐成为美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③对外直接投资大大增加,跨国公司飞速发展,资本输出不断扩大。
2.知道欧洲联盟
北:九下P78 欧洲共同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
成员国提供**,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动。欧洲正朝着经济**一体化目标迈进。 3.简述二战后日本成为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北:九下P79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一跃成为资本**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 五、社会**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了解苏联解体。
北:九下P100 1991年,苏联解体。 六、亚非拉国家的**和振兴
1. 了解印度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 北:九下P83 尼赫鲁是印度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后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印度经济有了长足进展,粮食基本实现自给;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印度的**能、生物等科技成就令世人瞩目。 2.知道中东战争
北:九下P103 1948年至1982年,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民族曾经进行了五次战争。 3.认识二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北:九下P103巴勒斯坦主权问题,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也是阿以冲突的重要因素。而美、苏、英等国的干预,使巴以问题更加错综复杂。阿以冲突是中东地区长期动荡的根源之一。 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简述杜鲁门**的史实 北:九下P58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遏臸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被称为“杜鲁门**”。“杜鲁门**”是美苏冷战正式展开的重要标志。 2.了解美苏“冷战”对臷局面的形成
北:九下P61 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苏联为首的8个国家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对臷局面的形成。 3.了解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北:九下P96 第四单元导言,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4. 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北:九下P118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与交往手段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还可能带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追赶或超越。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发达国家臸定的,它也必然存在许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八、科学技术
了解第三次科技**的主要成就。
北:九下P110 20世纪四五十年**始的新科学技术**被称为“第三次科
技**”。这次**以电子计算机应用、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技术等为代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基因工程。**技术的产生是现代生物工程领域的重大突破。生物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许多人认为21世纪将是“生物时代”。
古代亚非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在这些地区兴起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是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简称。分别是古埃及(非洲东北部及亚洲西部)、古巴比伦(亚洲西部)、古印度(亚洲南部)和中国(亚洲东部)。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发源地,文明分别指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这四个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而同一时期的爱琴海文明未被包含其中。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在文明的发源地和所在地区的影响力。
四大文明古国都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印度代表了恒河与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古埃及代表了尼罗河流域的文明,中国即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明,而巴比伦只是两河文明的一个重要时期。
四大文明古国早期社会制度大多采用*隶制,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苏美尔文明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穆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古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黄河、印度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中国、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圆周率,中国和巴比伦都发现了勾股定理,印度则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历史时事**
#这个时事**半月谈电子资料有没有用2010考试时事**电子书(1001)--2010年1月1日更新时事**和测试更新09年12月;《半月评论》更新09年第24期;《了望时评》更新09年第52期;半月谈时事和小测验更新09年第24期
收集整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国内外重大时事**资料,本电子书内容分为“时事**备考学习方法汇总”附录,以及“时政阅览部分”、“半月谈重大时事及小测试”、“时政测试部分”、“半月评论”、“了望时评”、“申论写作模板及范文”、“时政热点精选”、“历年*代会文件及**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大事记”九部分,计70000多字、1000多道测试题。可以上网搜索一下“2010考试时事**电子书”的下载地址
古代亚非文化成就
一、 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古代埃及:象形文字
提问。为什么叫象形文字?(因为它用图形表示事物)、后来象形文字进一步发展,它不仅表示一定的概念.还具有表音作用并出现音节字,在此基础上音节字有一小部分简化成字母符号,共有24个。因此,这种文字为以后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说明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是有影响的。
2、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提问为什么叫楔形文字?它是什么人创造的?(学生答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小尖棒在潮湿的泥版上压出字迹,笔道的形状很象楔子、)教师指导学生看图片《楔形文字》,说明;换形文字起源于象形文字,为了书写方便,人们逐渐对一个物体不全部画出,而是画出最能表现其特征的部分,于是原来的图画逐渐变为直线的图形。
3、腓尼基人:字母文字
字母文字前面我讲过,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一直没有发展成字母文章,但后来出现了24个单辅音的符号,类似字母。引导学生回忆腓尼基人居住的地理位置(地中海东岸,离古埃及较近),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两亚文字的影响下创立了22个拼音字母。古希腊人又在腓尼基字母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形成后来罗马及其周围地区拉丁人使用的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此外印度字母、阿拉伯字母等也由腓尼基字母辗转发展而成。
二、天文和历法
1. 古代埃及:太阳历
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水开始上涨的这一天恰巧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出现在地平线的日子,而天狼星出现的周期约365天,因此他们就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种历法也称为太阳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后来太阳历传入欧洲,经过不断改进,演变成今天世界上通用的公历。
2. 两河流域:太*历和星期制度
注意区别大*历和太阳历内容的异同和产生地区的不同,不要混为一谈。所谓'星期",就是星的日期,即七个星种各主管一天.后来,随着科学的进步,去掉加在星期上的迷信色彩。星期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三、古代建筑的奇迹
1. 古代埃及:金字塔和卡尔那克神庙
关于金字塔,我们已在第2课介绍了,这里主要来看一下卡尔纳克神庙。卡尔纳克神庙就是阿蒙神庙。因位于卡尔纳克村而得名。阿蒙也就是大阳神。埃及国王认为目已是太阳神的儿子,每次对外战争的胜利都认为是太神保佑的结果,战争结束后就把大批战利品献给阿蒙神庙。经过几百年,阿蒙神庙终于形成一组庞大的古庙建筑群。
2. 两河流域:"空中花园"
请同学们看图画《巴比伦空中花园》,空中花园是新巴比伦时期建造的。我们学过的是古巴比伦王国。后人称巴比伦空中花园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的建立,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可惜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了新巴比伦,空中花园也随之被毁,变为废墟,因此这里只是一幅想象图。
四、阿拉伯数字和古埃“木乃伊”
1. 数学成就
恩格斯曾说“和其它一切科学一样,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是从丈量土地和测量容积,从计算时间和制造器皿产生的。随着劳动生产的需要.古埃及人摸索出计算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甚至圆的面积的方法,当时他们还推找出圆周率为3.16。
古代巴比伦人认为整个天穹每24小时一次回转,每小时60分钟。我们不能不惊叹他们的才智。这种昼夜和时间的划分,以及六十进位法,也一直沿用至今。
“阿拉伯数字”。
提问;"阿拉伯数字"是指哪些数字符号?(学生答包括零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印度人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十进位法?quot;0"的应用,使十进位法臻于完善,意义重大。既然这些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却为什么叫'阿拉伯数字"?
这些数字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因此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教师进一步说明由于采用十进位法,加上阿拉伯数字笔划简单,书写方便;一目了然,很快流传世界各地成为今天通用的数字。这种约定俗成的叫法也算是历史上的一种误会吧。当然阿拉伯人为这种数字的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以后的学习,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阿拉伯人的确是东西方交流的使者。
2. 古埃及"木乃伊"
"木乃伊"是希腊语译含意为"被保存下来的尸体。"古代埃及人相信人死后还要在冥世中生活.古埃及人认为人们在世时干坏事他的心就变小、减轻,死后要受到审判和惩罚,只要保住肉体,灵魂就能依附肉体万世长存。"木乃伊"是经过防腐处理的干尸。制作木乃伊最好的办法是"先用钩子把死者脑浆从鼻孔中取出再把一些药水灌进去清洗其它部分,接着在尸体腹部割一切口,把内脏全部取出,用和有香料的酒冲洗腹腔,然后用桂皮、*香等香料把它填满,最后按原样缝好。把尸体浸在小苏打、盐水或其它防腐液中,溶去油脂,泡掉表皮,经70天后把尸体取出冲洗、晾干用麻布紧裹,外涂树胶,以免尸体接触空气,这样制成的木乃伊可以保存几千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埃及人的防腐技术相当高超。
五、史诗和神话
1. 古代印度:《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著名长诗,起源于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摩诃婆罗多》梵语意为"伟大的婆罗多族"。全诗长约20行,讲的是婆罗多族国王的两支后裔的一场大战。最后化战争和平,化仇恨为友谊。这部长诗生动描绘了广阔的古代战争场面和社会生活,被马克思喻为印度的〈〈伊利亚特〉〉。《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实际上反映了古代印度在国家形成时期雅利安人之间进行战争和向南亚次**东、南发展的历史情况。史诗中既包含着大量的神话传说和英雄的颂歌,也保存了古印度的丰富的宗教和哲学、科学知识。
2.两河领域:;"诺亚方舟"的故事。
通过阅读,同学们已了解了"诺亚方舟'的故事。后来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而这个故事则被收入**教的《圣经》之,。广为流传。现在联合国徽记也画着两根金色的橄榄枝。
引导学生回顾古代中国(*隶社会时期)在以上各领域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文字:甲骨文
天文和历法:夏历,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
数学:已经知道勾股定理
医学:已经有医学分科:扁鹊的"四诊法"沿用至今
神话:"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课堂总结:
通过了解亚非古代文化的过程,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科学知识产生于生产斗争的需要和实践,古代亚非在文字、天文、历法、建筑、数学、医学和诗史等方面的杰出成就是*隶和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和智慧的结晶,它标志着古代亚非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亚洲与欧、非、北美洲的分界线是什么
各大洲的分界线 ①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亚洲**和欧洲**紧密相连,成为地球上一块最大的陆地,叫亚欧**。人们习惯上把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亚两洲**的分界线。 ②苏伊士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使得亚洲通往欧洲各国的航线比绕道好望角缩短8000千米~10000千米。 ③巴拿马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是人们在中美地峡最窄处开凿的一条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使巴拿马运河成为世界重要的海洋航运的枢纽。 根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相似性,美洲也可分为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它们两者之间的分界线是美国和墨西哥的国界线,即美国以北的美洲(含美国)称为北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称为拉丁美洲。 ④白令海峡——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的狭窄水道 ⑤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狭窄水道 ⑥丹麦海峡——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位于冰岛与格陵兰岛之间,沟通了北冰洋和大西洋。 ⑦直布罗陀海峡——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沿岸各国通往大西洋的必经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的表层海水,从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地中海海水下沉,再沿海峡底部流向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