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标准公差a表示什么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请问一下,形位公差标注里面的A,B,C代表什么意思啊?我是初学者,还请多多指教。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请问一下,形位公差标注里面的A,B,C代表什么意思啊?我是初学者,还请多多指教。

形位公差标注里面的A,B,C代表意思为以A,B,C三个面为基准面
标准平面要保证所标注的物体与三个面之间的位置误差不得超过0.1。
而有φ者是说偏差是在一个圆面的范围内而不带的则是表示直线上的偏差为多少。
形状公差用形状公差带表达。形状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等四要素。
 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注:此图中第一项直线度公差值前要加上Φ,以表明公差带的形状是一个圆柱面,参考GB/T17852-1999)
通俗点就是,和形状有关的要素。

扩展资料
1、平行度(∥)
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2、垂直度(⊥)
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3、倾斜度(∠)
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位置度

形位公差A、L、R各代表什么意思?

“A”“B”“C”之类的是对应的基准,“L”表示最小实体要求。即:工件特征处于最小实体状态时的圆柱度公差为比如0.05,当工件特征偏离最小实体状态时,其圆柱度公差允许增大,增大量等于尺寸偏离最小实体状态的量。 “R”表示可逆要求。它一般和"M" 和 "L"合用。以和“L”合用为例。它表示当圆柱度公差小于0.05时,其差值可以补偿给尺寸公差,即实际的局部直径尺寸可以超出图纸上直径的的上下极限时,超出量=圆度公差和0.05的差值的绝对值。

请问一下,形位公差标注里面的A,B,C代表什么意思啊?我是初学者,还请多多指教。

形位公差标注里面的A,B,C代表意思为以A,B,C三个面为基准面
标准平面要保证所标注的物体与三个面之间的位置误差不得超过0.1。
而有φ者是说偏差是在一个圆面的范围内而不带的则是表示直线上的偏差为多少。
形状公差用形状公差带表达。形状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等四要素。
 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注:此图中第一项直线度公差值前要加上Φ,以表明公差带的形状是一个圆柱面,参考GB/T17852-1999)
通俗点就是,和形状有关的要素。

扩展资料
1、平行度(∥)
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2、垂直度(⊥)
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3、倾斜度(∠)
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位置度

公差代号是什么意思

请问一下,形位公差标注里面的A,B,C代表什么意思啊?我是初学者,还请多多指教。

公差代号用于精确描述尺寸的偏差大小及范围,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公差组成。标准公差规定精度等级(从高到低共有二十个等级),基本偏差确定偏差值的起始位置(用字母或者字母组合表示,共有28个)。例如,H8标示8级精度,偏差的下限为0(偏差向基线之上偏移)。

用不同的代号来划分不同尺寸或要求所需的公差,如g9,这是一个等级,不同的尺寸大小公差值是不一样的。主要用来确定过盈配合还是滑动配合之类。

公差的设定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满足产品的制造能力,如果产品的制造能力达不到公差设定的要求,公差设定得再高也没有意义;

通过公差分析,设定的公差应当满足产品的装配、功能、外观和质量等要求;

公差与产品的成本相关,公差越严格,产品成本就越大,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公差越宽松越好;

合理设计产品特征,可以以较宽松的要求设定公差,从而降低产品成本。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公差

标准公差 配合公差 尺寸公差 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是公差与配合的最基本问题,按倒着的顺序来讲。
1.尺寸公差,一个零件的其中一个尺寸,一般我们都标出一个数值,称为基本尺寸。但是实际加工过程中,最后的结果不可能是那么准确的达到这一数值。而且,量具本身也是有个精度等级的。到底结果与这个值偏离多少,或者说这个尺寸的最终结果是多少才算是合格的,那么就得规定(或者约定)一个允许的数值范围,即,结果比这个数值多出多少或者少于多少都认为是合格的。那么,所允许的多出与少于的这个两个数值即为这个尺寸的上偏差和下偏差。用上偏差减去下偏差得到一个数值范围,就是公差带。
2.配合公差,这是指两个零件之间有相互关系的情形,譬如轴与轴套。我们所希望的轴与轴套配对(亦即配合)形式不外乎有三种结果,a.轴的最终尺寸总是能与套内孔之间有间隙,即轴的上偏差永远小于套孔的下偏差,称为间隙配合;b.轴与套孔有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没有间隙,即轴的上偏差介于套孔的上下偏差之间,而套孔的下偏差介于轴的上下偏差之间,称为过渡配合;c.轴的下偏差永远大于套孔的上偏差,装配时一定需要施加一定的力才能装入,称为过盈配合。
为了得到所需的配合形式,我们需要对轴与轴套的内孔综合考虑并分别对各自的直径尺寸规定上下偏差值,形成各自的尺寸公差带。这样,对于两个配合零件来讲,产生出轴外径与套孔内径的两个公差带,分别是各自的尺寸公差带;为了说明配合的松紧程度,我们用轴的下偏差减去孔的上偏差,若为正值(过渡或过盈配合时)称作最小过盈量;而用孔的下偏差减去轴的上偏差,若为正值(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时)称为最小间隙;同样可以得到最大间隙和最大过盈量。后面的四个参数可以理解为配合的“公差带”,但其实是由轴与孔的尺寸公差所决定的。
3.标准公差,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以及标准化、系列化的需要,各国和国际标准化组织都制定了关于公差与配合的标准,我国的代号为GB1800~1804.标准规定了轴与孔配合的代号,公差等级的数值,如果有了基本尺寸,并根据选定的配合性质进而找到配合代号,就能查出轴或者孔的上、下偏差数值,也即标准公差。同时,标准还包含有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并分有不同的等级和偏差数值。
这里要说明的是,轴与孔并不是仅指圆形的。可以这样通俗的来理解,凡是由游标卡尺内爪测量的尺寸均为“轴”,外爪测量的均为“孔”。
公差与配合涉及到很多名词术语,定义也很严密,以上只是为了帮助理解而进行的阐述。若准确的理解还是要参考标准或机械手册。
仅供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