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苍耳子种子有什么用途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苍耳子是什么?作用功效有哪些?(苍耳子是什么?作用功效有哪些图片)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苍耳子是什么?作用功效有哪些?

苍耳子是什么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或蒙古苍耳带总苞的成熟果实。始载子《干金、食治》。为菊科植物苍耳带总苞的果实。原名菜耳子,本品原植物叶形如巢麻,有菜耳之称,即尔雅所谓之苍耳,入药用其果实,故名苍耳子。

【别名】葈耳、苍刺头、毛苍子、痴头猛、羊带归呆耳,亦名胡、常思、苍耳、卷耳、爵耳、猪耳、耳、地葵、羊负来、道人头、进贤菜、喝起草、野茄、缣丝草。 
苍耳子属于常用中草药,具有散风除湿通窍等功效。此外,苍耳草或全草亦可药用,但苍耳为有毒植物,以果实为最毒,使用须严格遵照医嘱。
苍耳子的功效
【功效分类】解表药;止痛药;宣肺药。
【性味】辛、苦,温,有小毒。
【归经】入肺、肝、脾、胃四经。
【功效主治】:散风,止痛,祛湿,杀虫。治风寒头痛,鼻渊,齿痛,风寒湿痹,四肢挛痛,疥癞,瘙痒。
【中药苍耳子的药用价值】: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苍耳草:子宫出血,深部脓肿,麻风,皮肤湿疹。
苍耳全草亦供药用,治急、慢性胃肠炎,菌痢。
用量:苍耳子3~9克;苍耳草50~100克(30-60克)。

本品味辛能行散,苦可燥湿,性温则散寒,偏入肺,肝,脾,肾四经,“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常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风寒头痛,头风头痛及牙齿疼痛等证。
风寒袭肺,肺失宣降,邪阻鼻窍,浊涕不止或鼻塞不通,可用苍耳子宣肺通鼻,止鼻渊,通鼻塞。
风寒乘虚外侵、肺失宣肃,表卫不和。卫阳被遏,而致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疼痛,鼻塞不通或流多量清涕,咽痒咳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质润,脉浮紧。若风寒夹湿者,困遏卫表,痹阻经络,又见头重如裹,肢体骨节瘦重疼痛,苔白腻,脉濡等,苍耳子辛温解表且宣肺,疏风散寒能发汗,苦温故兼可祛湿,故可用于风寒或风寒夹湿之感冒。
苍耳子辛行疏散,苦可燥湿杀虫,常用于疠风,疥疮,皮肤瘙痒等证。
用于风寒湿痹,即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苍耳子功长疏风祛湿散寒,走肌肤而宣开腠理,入筋骨可通利关节,尚兼行气血、舒经络,实为治风寒湿痹的一味佳品。

苍耳有什么功效

治疗腰腿痛
将苍耳子制成30%针剂,每次用2~4毫升于痛点注射,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用于腰部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肥大性腰椎炎、腰椎隐裂等引起的腰腿痛计163例,总有效率达89%。奏效快者1次注射后即减轻,一般3~5次奏效。对急性腰部扭伤或腰肌苈损疗效较好;对由于骶椎隐裂及肥大性腰椎炎所致的腰痛,疗效不稳定。
② 治疗**反应性鼻炎
用药后多数患者症状消失或改善,或发作减少。鼻腔粘膜除少数由苍白变为轻度充血外,多数未发现明显变化。用法:苍耳子焙成深棕色后研粉,每次3~5克,日服3次,连服2周。或将粉末与蜂蜜混合制成丸剂(每丸含药粉3克),每次1~2丸,日服3次,连服2周,必要时可服3周至2个月。亦可将药粉用酒精浸提制成片剂(每片相当于原生药1.5克左右),每服2片,每日3次,连服2周左右。少数患者服药后有轻度腹泻、腹胀痛,以及轻微头痛、全身无力等。
③ 治疗慢性鼻炎
取苍耳子30~40个,轻轻捶破,放入清洁小铝杯中,加麻油1两,文火煮开,去苍耳,待冷后,倾入小瓶中备用。用时以棉签饱蘸药油涂鼻腔,每日2~3次,两周为一疗程。
④ 治疗疟疾
鲜苍耳子3两,洗净捣烂,加水煎15分钟,去渣,打入鸡蛋2~3个于药液内煮熟。于疟疾发作前将蛋与药液一次服下。如1次未愈,可按上法再服。
⑤ 治疗腮腺炎
苍耳子加水煎服,每日4次,连服3天。新生儿每天1钱,1~2岁1.5钱,以后每大2岁增加1.5钱,14岁以上1~1.5两。一般轻症服2~3天即可,重症可配合苍耳草叶捣敷患处。有合并症者宜配合其它疗法处理。
⑥ 治疗下肢溃疡
苍耳子炒黄研末2~4两,生猪板油4~6两,共捣如糊状。用时先用石灰水(石灰1斤,加开水8斤冲泡,静置1小时吸取上清液)洗净创面,揩干后涂上药膏,外用绷带包扎。冬季5~7天;夏季3天更换敷料。
苍耳子的作用

① 降血糖:所含白色结晶性甙(C31H-48O24S2)1mg/kg,可使正常家兔血糖下降。
② 对呼吸系统作用:苍耳子100%煎剂0.3ml/只灌胃,对小鼠有镇咳作用;15ml/kg对兔无祛痰作用。酊剂注射,对蛙有呼吸兴奋作用,大剂量则为抑制作用。
③ 对心血管作用:苍耳子注射液静注,对兔、犬均有短暂降压作用。
④ 抗炎作用:该品所含的二萜羟酸苍术甙经大鼠角叉菜胶水肿试验表明有抗炎作用。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和口服LD50分别为2.9,5.3和350mg/kg。
⑤ 苍耳子煎剂在体外对金**葡萄球菌有某些抑菌作用,其**或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红色毛癣菌也有抑菌作用。

苍耳子的功效与作用?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主产于山东、江苏、湖北。性味辛、苦,温,有毒。归肺经。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的功效。苍耳子辛温宜散,既能外散风寒,又能通鼻窍、止痛,故可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者。因其发汗解表之功力较弱,但宜通鼻窍,故一般风寒感冒临床较少使用,而多用于风寒感冒、鼻塞流涕明显者。苍耳子温和疏达,味辛散风,苦燥湿浊,善通鼻窍以除鼻塞,止前额及鼻内肿胀,可内服,亦可外用,为治鼻渊之良药,尤宜于鼻渊而有外感风寒者。苍耳子辛散苦燥、性温散寒,且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故可用治风湿痹痛、关节痛、四肢拘挛。此外,取苍耳子辛散祛风除湿之功,也可用于治风疹瘙痒、疥癣麻风。一般用量为3-10g。

山苍籽做枕头有什么好处

苍耳子是什么?作用功效有哪些?

山苍子

性味:辛;微苦;温。

功能:理气散结;解毒消肿;止血。

主治:痈疽肿痛;*痈;蛇虫咬伤;外伤出血;脚肿;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叶捣敷;或水煎温洗全身。

来源:山苍子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叶。

山苍子的作用:

山苍子花、叶和果皮主要提制柠檬醛的原料,供医药制品和配制香精等用,如柠檬醛为合成紫罗兰酮和维生素甲的原料。种子含油约40%,为工业上用油。全株可入药,有祛风、散寒、理气、止痛之效,主治感冒或预防感冒,果实入药,称“毕澄茄”,可治胃寒痛和血吸虫病。果及花蕾可直接作腌菜的原料。

苍耳有什么特点?

苍耳的特点:

一年生草本,高20-90厘米。根纺锤状,分枝或不分枝。茎直立不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圆柱形,直径4-10毫米,上部有纵沟,被灰白色糙伏毛。

叶三角状卵形或心形,长4-9厘米,宽5-10厘米,近全缘,或有3-5片不明显浅裂,顶端尖或钝,基部稍心形或截形,与叶柄连接处成相等的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有三基出脉,侧脉弧形,直达叶缘,脉上密被糙伏毛,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糙伏毛;叶柄长3-11厘米。

雄性的头状花序球形,直径4-6毫米,有或无花序梗,总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1.5毫米,被短柔毛,花托柱状,托片倒披针形,长约2毫米,顶端尖,有微毛,有多数的雄花,花冠钟形,管部上端有5宽裂片;花药长圆状线形;雌性的头状花序椭圆形,外层总苞片小,披针形,长约3毫米,被短柔毛,内层总苞片结合成囊状,宽卵形或椭圆形,绿色,淡黄绿色或有时带红褐色。

扩展资料:

苍耳自然生长在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沟旁、田边、草地、村旁等处。

苍耳喜生长在土质松软深厚、水源充足及肥沃的地块上,pH值5左右。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增强土壤的肥力,促进苍耳种子发芽及营养吸收。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俄罗斯、伊朗、印度、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

苍耳的种子要求不大,只需将种子清洗,然后进行风干即可播种。如果需要贮藏一段时间,可将种子放入湿沙中进行贮藏,不过由此种子的发芽率会逐渐下降。贮藏时间不宜过长,不仅不利于发芽,出苗也会不整齐。苍耳一般在每年中秋节前后进行播种育苗,播种前做好育苗床,挖好育苗沟。然后将种子放入育苗沟中,施足基肥,覆好地膜,等到出苗率达到80%左右时将其揭开。出苗后15天左右及时追肥浇水,做好田间管理,当幼苗长至65厘米左右时即可移栽定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苍耳(双子叶植物纲桔梗目菊科苍耳属植物)

苍耳子是什么样子的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带总苞的果实。又名枱耳实(《本经》),牛虱子(《贵州民间方药集》),胡寝子(《药材资料汇编》),苍郎种、棉螳螂(《江苏植药志》),苍子、胡苍子(《东北药植志》),饿虱子(《广西中药志》),苍棵子、苍耳蒺藜(《陕西中草药》)。苍耳子属于常用中草药,具有散风除湿通窍等功效。此外,苍耳草或全草亦可药用,但苍耳为有毒植物,以果实为最毒,使用须严格遵照医嘱。

苍耳子有什么药用价值?有毒吗?现在可以采收了吗?

苍耳子味辛能行散,苦可燥湿,性温则散寒,偏入肺,肝,脾,肾四经,“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常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风寒头痛,头风头痛及牙齿疼痛等证。
药物名称
【正名释名】始载子《干金、食治》。为菊科植物苍耳带总苞的果实。原名菜耳子,本品原植物叶形如巢麻,有菜耳之称,即尔雅所谓之苍耳,入药用其果实,故名苍耳子。
【拉丁用名】Fructus Xanthii 【别名异名】菜耳实(《神农本草经》),苍郎种、棉螳螂(《江苏檀药志》),苍子、胡苍子(《东北药植志》),饿虱子(《广西中药志》)苍棵子、苍耳蒺藜(《陕西中草药》)
【处方用名】苍耳子。
化学成分
果实含苍耳子甙(xanthostrurnarin)百分之1.2%、树脂3.3%,以及脂肪油、生物碱、维生素C和色素等。干燥果实含脂肪油9.2%,其脂肪酸中亚油酸占64.2%、油酸26.8%、棕榈酸5.32%、硬脂酸3.63%。不皂化物中有蜡醇(Ceryf lalcoh01),t3一谷甾醇,a一谷甾醇和£一谷甾醇,**不溶脂中卵磷脂占33.2%,脑磷脂占66.8%。种仁含水6--7%,脂肪油40%,其脂肪酸组成为亚油酸 64.8%,椽榈酸2.o%,油酸26.7%,硬脂酸7.o一7.5%,并含p一谷甾醇和豆甾醇。种壳含戊聚糖15.86%,可作制糖醛的原料。
药理作用
1毒性作用 经实验分析,苍耳子油(曾加热到 120℃)及其所含蛋白质(不溶于水且在提取过程中变性者)无明显毒性。但从脱脂部分制得的水浸剂毒性很大,从中分离出一种甙类,被怀疑为苍耳子致毒的主要成分。经高热处理后,如炒焦炭化,可破坏其毒性。小鼠l次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0.93克/千克,大鼠,小鼠,豚鼠及家兔对不同途经给药的中毒表现基本相同,如活动减少,对外界**反应迟钝,呼吸不规则,死前呼吸极度困难,伴有阵发性惊厥,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各种动物中毒后损害的主要脏器,除程度上的差异外,基本病变相同。肝脏退行性变成坏死;肾小管上皮浊肿,管腔内有蛋白管型,肺和脑充血,水肿,心脏轻度浊肿。其中肝损害最为严重,与四氯化碳损害相似,故认为种仁浸剂中毒的主要因为肝脏坏死,继发的脑组织水肿所致的惊厥,可能为死亡的直接原因。***对中毒的家兔及豚鼠有预防和治疗效果。维生素C,维生素K3,维生素B12,氨茶硷等也有一定效果。有人认为,动物中毒后发生的强烈阵发性惊厥,与苍耳子所含甙类物质使血糖显著降低有关,因此注射葡萄可缓解惊厥并延长寿命。
2.抑菌作用 苍耳子煎剂在体外对金**葡萄球菌有某些抑菌作用,其**或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红色毛癣菌也有抑菌作用。
加工*制
1.净制 将原药材,除去泥土及杂质。
2.切制 碾串(勿碾碎)或用木棒冲去刺,筛去碎未及刺。
3・*炙炒制取苍耳子炒至微簧或深**后,碾串去刺,再筛去碎未。熬制:取苍耳子加麦麸炒至老**。或先将锅烧热,撕筛去麦麸。每苍耳子1斤加麦麸2两。
性味归经
【性味】辛、苦,温,有小毒。
【归经】入肺、肝、脾、胃四经。
功效主治
1.蠲痹止痛, 本品味辛能行散,苦可燥湿,性温则散寒,偏入肺,肝,脾,肾四经,“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常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风寒头痛,头风头痛及牙齿疼痛等证。
2.宣肺通鼻风寒袭肺,肺失宣降,邪阻鼻窍,浊涕不止或鼻塞不通,可用苍耳子宣肺通鼻,止鼻渊,通鼻塞。
3.发汗解毒 风寒乘虚外侵、肺失宣肃,表卫不和。卫阳被遏,而致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疼痛,鼻塞不通或流多量清涕,咽痒咳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质润,脉浮紧。若风寒夹湿者,困遏卫表,痹阻经络,又见头重如裹,肢体骨节瘦重疼痛,苔白腻,脉濡等,苍耳子辛温解表且宣肺,疏风散寒能发汗,苦温故兼可祛湿,故可用于风寒或风寒夹湿之感冒。
4.疏风杀虫 苍耳子辛行疏散,苦可燥湿杀虫,常用于疠风,疥疮,皮肤瘙痒等证。
鉴别应用
①头痛偏于风寒者多用白芷,头痛偏于风热者多用苍耳子。
②苍耳虫是寄生在苍耳梗部与枝间之虫,秋后之间苍耳落叶时,杆杈枝桠间如有小孔必有幼虫一条至十余条。将虫置入盛麻油之瓶中备用,可治疗疮恶毒。 ③苍耳子疏泄外风,不能用以镇定内动之风;可治伤风之头痛。而不能治虚症之偏头痛。
用法用量
煎汤,4.5―9克;或入丸,散。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血虚之头痛、痹痛忌服。
2.《唐本草》:“忌猪肉、马肉,米泔。”
3.《本草从新》:“散气耗血,虚人勿服。”
【配伍应用】
1.配辛夷:苍耳子辛苦而温,专入肺经,能使清阳之气上行巅顶,有散风通窍之功,并能燥湿止痛。辛夷辛温,亦为入肺经之药,能上走脑舍,祛风通鼻,散寒止痛。二者相须配伍,具较强之疏散风寒,宣通鼻窍的作用,为治鼻病的常用药对。
2.配白蒺藜:二药均能散风止痒,而苍耳子偏于宣散风湿,白蒺藜偏于解郁散结。二药合用,则止痒效力更强。可用治皮肤风疹瘙痒、湿疮、疥癣等。内服外洗皆可。
3.配威灵仙:二药皆具散风除湿之功,然苍耳子偏于发散风湿,而威灵仙长于走通经络,一偏于走表散风湿兼止痛,一偏于通络性急善走,二者相配则散风除湿力增。可治风湿痹痛或局部皮肤麻木。
4.配葶苈子:葶苈子辛、苦,性大寒,辛散苦泄,功专泻肺气之实而下气定喘;苍耳子、甘、苦、性温,温和疏达,苦以燥湿,甘缓不峻,有发汁散风祛湿之功。两者皆为肺经之药,一寒一温,一偏走里,一编行表、相使配伍,泻肺祛痰,发汗散风力增,可用于外感寒湿,痰饮壅肺,水肿胀满等症。
方剂制剂
1.苍耳子散(《济生方》) 辛夷仁、苍耳子、白芷、薄荷。为细末,食后用葱、菜汤润下。功能散风寒,通利鼻窍,治鼻渊,流黄浊鼻涕,鼻塞不通。
2.化核膏(《全国药成药处方药》) 连翘、玄参、苦参、白敛、白芥子、僵蚕、柏子仁、大黄、荆芥、防风、公**、木鳖子、藿香、壁虎、蜘蛛、蜗牛、菊花根、牛蒡子、何首乌藤叶、苍耳子、麝香、熬膏。外敷治瘰疬。
3.治麻风方(《洞天和奥旨》) 苍术、苍耳子。各为未、米饱为丸。治**风。
4.治头痛方(《本草汇言》) 天麻、白菊花、苍 耳仁。水煎服。治诸风眩晕,或头脑攻痛。
5.苍耳子粥(《圣惠方》) 苍耳子、粳米。煮粥或研散煎服,治目暗、耳鸣。

苍耳是利用什么来传播种子的?

苍耳种子的表面分布着很多钩刺,种子成熟后比较容易脱落。
当人或动物触碰到成熟的苍耳种子时,钩刺很容易钩附在人或动物的身上,由人或动物将其带到其它地方予以传播。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