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郑和下西洋去了哪些地区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郑和下西洋经过了哪些地方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郑和下西洋经过了哪些地方

 郑和船队所到的主要地方有:渤泥(今加里曼丹)、满剌加(今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彭亨(在今马来半岛)、苏门答腊、旧港(今苏门答腊岛巨港)、三佛齐(今巨港一带)、爪哇、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占城(今越南中部),真腊(今柬埔寨)、暹罗(今泰国)、榜葛刺(今孟加拉)、古里(今印度西海岸科泽科德)、小葛兰(今印度西海岸)、锡兰山(今斯里兰卡)、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忽鲁谟斯(今霍尔木兹,属伊朗)、阿丹(今亚丁)、天方(今麦加)、木骨都束(今非洲东岸,索马里摩加迪沙),卜剌哇(今索马里的布腊瓦)、竹步(今索马里的朱巴河口一带)、麻林(今肯尼亚的马林迪)。总之,从1405到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前后二十余年,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处到达了红海的海口和非洲东岸,并且越过了赤道。

郑和下西洋经过哪些国家

  郑和下西洋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目前已知最远曾达东 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 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 ,更有说法称郑和最早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

郑和下西洋时去过哪些国家?

1、郑和下西洋时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经过了哪些地方

2、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

3、国学界一般认为,郑和航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即今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一带。域外存在不同看法。李约瑟曾引地图学家弗拉·毛罗所言,称1420年郑和舰队已越过好望角。澳大利亚人菲茨拉德认为,郑和的船队有可能到达澳大利亚西北的达尔文港。.马来西亚学者祖菲加提出,郑和舰队于1422年到达了南极。

扩展资料:

1、在郑和下西洋前,中国造船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约在唐代,中国人已经发明水密隔舱、车船、平衡舵、开孔舵。在船型方面,宋元时期,中国海船的船型已经定型,其中以福船、沙船、广船最为著名,被认为中国古代的三大船型,又尤以福船应用最广、影响最大。

2、在海船船壳结构上,中国海船采用搭接法,形成“鱼鳞式”结构(亦称“错装甲法”结构),从而使船壳板联结紧密严实,整体强度高, 且不易漏水。

3、船舶载重量也相当可观,南宋时已可达万石以上; 在载客量上,大海船可载乘客千人,在船舶人居环境上,中国海船可以做到生活设施齐全,配备洗漱设施,设有可以携带家属的幽雅客房,备有充裕的食品, 甚至在船上养猪、种菜、种药材 、酿酒,以及种植盆景以供观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时去过哪些国家

郑和七下西洋共计到过37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
1占城(今越南归仁以南)、
2爪哇、
3旧港、
4苏门答腊、
5阿鲁、
6那孤儿(以上均为今印度尼西亚)、
7真腊(今柬埔寨)、
8暹罗(今泰国)、
9满刺加、
10彭亨、
11急兰丹(以上均为今马来西亚)、
12浡泥(今文莱)、
13古里、
14柯枝、
15小葛兰(大葛兰)、
16沙里湾尼、
17加异勒、
18南渤里(又称南巫里)(以上均为今印度)、
19榜葛喇(今孟加拉)、
20苏禄(今菲律宾)、
21溜山(今马尔代夫)、
22锡兰山、
23别罗里(今斯里兰卡)、
24忽鲁漠斯(今伊朗)、
25祖法儿(今阿曼)、
26刺撒(今北也门)、
27阿丹(以上均为今也门)、
28天方(今沙特麦加)、
29木骨都束、
30竹步、
31卡喇哇(以上均为今索马里)、
32麻林(今肯尼亚)、
33比刺、
34孙刺(均为莫桑比克一带)。
此外,史书上还记载郑和及其副手的船队曾到过琐里(又称西洋琐里)、黎代、甘巴里。有文献上说郑和到过33个地方,也有说39个地方。究竟哪个数字更准确,目前没有统一说法。

上述地区如按现在的国家划分,则分别属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文莱、印度、孟加拉、伊朗、也门、北也门、阿曼、沙特阿拉伯、索马里、莫桑比克和肯尼亚等17个国家。

郑和下西洋到过哪些国家

明朝郑和曾率领由200余艘海船组成的船队,七下西洋。
郑和船队前两次的出访行程,均至印度半岛南端为止。所至主要国家有:
占城(越南南部)、真腊(柬埔寨)、暹罗(泰国)、苏门答喇及旧港(印尼苏门答腊)、浡泥(印尼加里曼丹)、爪哇(印尼爪哇岛)、满喇加(马六甲)、锡兰山(斯里兰卡)、溜山(马尔代夫)、榜葛喇(孟加拉)、古里(印度卡利卡特)等。
郑和船队后五次的出访行程,向西越过印度半岛,行抵中东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的赤道以南,所至主要国家有: 忽鲁漠斯(伊朗霍尔术兹)、祖法儿(阿拉伯半岛东部)、阿丹(也门亚丁)、木骨都束(索马里摩加迪沙)、不喇哇(索马里巴拉韦)、麻林(肯尼亚马林迪)等。

郑和下西洋到底去了哪里快点告诉我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 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郑和在公元1414年(永乐十二年)由非洲带来长颈鹿。沈度《瑞应麒麟颂》的附图,由明宫廷画师所绘。

下‘西洋’的定义: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称为涨海。

【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
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

【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
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发,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载“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浪静”,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

【第七次下西洋】
宝船从龙江关出水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郑和七下西洋都去了哪里?为何第七次成为郑和的不归之旅?

在600多年前,朱棣所统治的明朝国力是比较强盛的,经济也很繁荣,在当时各方面发展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朱棣命令太监郑和作为正史率领本国的船队向西洋出发,这也就是郑和七下西洋的源头,也是从此开始了世界航海史的重要一页。那么郑和七次下西洋都去了哪里呢?为何第七次成为郑和的不归之旅呢?

第一,郑和七次下西洋涉及的地区比较广泛。郑和从1405年开始七次启程下西洋,经过了比较多的地方。他的船队停留的地方有达爪哇岛、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古里、暹罗、满剌加、南巫里、加异勒、柯枝 、达真腊 、淡马锡 、福建长乐太平港 、溜山 、木骨都束 、麻林国 、甘巴里、幔八萨等地区。

第二,下西洋频率过于频繁,为第七次郑和的不归埋下了伏笔。即使放在现在,如果一个身体不是很好的人经常出差,那么对身体的损伤是很大的,尤其在古代医疗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对于郑和来说他七次出使西洋,但第是这七次之间时间间隔却是很短的,一路在海上的颠簸使得他的身体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第三,过度劳累,终使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为不归之旅。由于频繁的初始夕阳护送使者回国,一路的颠簸最终消耗了郑和的身体健康。再加上当时医疗条件不足,所以在第七次下西洋的时候,当郑和的船队到达古里附近时,他便因为过度劳累而一***,并且在1433年初春时节去世。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