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河南信阳地区有哪些矿产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信阳上天梯沸石矿(—1)(信阳上天梯非金属矿)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信阳上天梯沸石矿(—1)

上天梯沸石矿区位于信阳县五里店乡上天梯和罗山县青山乡杨家湾,为珍珠岩共生矿产。

该区沸石矿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熔岩型沸石矿,赋存于陈棚组杨家湾火山熔岩内。熔岩型沸石为珍珠岩脱玻化蚀变产物。主要矿体长200余米,宽180—450米,厚4—22米。主要矿物成分为斜发沸石,约占矿物总量的76%。铵离子交换总量平均为136.76毫克当量/100克。另一种为凝灰型沸石矿,产于陈棚组上天梯段中上部。矿体呈稳定层状,主要矿体2个。其中,Ⅰ号矿体长3800米,宽500—7700米,厚14.5—36米。主要矿物成分亦为斜发沸石,约占矿物总量的70%。铵离子交换总量平均为121.7毫克当量/100克。

在上天梯一带普查膨润土和珍珠岩时,不知该区有沸石矿。1976年前后,地质部门兴起一个找沸石矿的热潮,河南省地质局地质十队贾海筹等即到浙江参观考察沸石矿床。考察学习后认为,信阳一带可能有沸石矿,并组成由宋春柳、朱元龙为主要成员的沸石测试鉴定小组,很快研究出沸石野外简易鉴定方法,称为气泡法。同年6月,李传炎等在开展路线地质调查时,用气泡法发现了沸石矿化层。经测试质量较好,随即开展普查工作。普查工作中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人员的亲临矿区指导和帮助,1978年普查工作告一段落,计算凝灰岩型沸石矿远景储量2522万吨。

信阳上天梯沸石矿(—1)

1984年,第三地质调查队在提交杨家湾矿段珍珠岩详勘报告时,将沸石矿作为共生矿产也进行了适当的工作,探明熔岩型沸石矿储量468万吨。

在1978年普查工作基础上,1985年起,对上天梯凝灰岩型沸石矿进行了勘探。分队技术负责为李大好。经过勘探提高了工作程度,增加了储量。1986年提交凝灰岩型沸石矿详勘报告,探明工业储量3448万吨,远景储量1553万吨,合计为5001万吨。达到大型矿床规模。

目前该地沸石矿年开采量已达数万吨。

信阳市简介

信阳
概况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8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夏商时期,这里已建立了息国、潢国等诸侯国,号称千乘之国;春秋时期,这里被称为申国;盛唐时期,信阳更是重要的粮食基地;北宋改称为信阳,沿用至今;明清时期,信阳的经济文化发展已有相当规模,粮食充裕,商业繁盛,是中原地区一个比较富庶的城市。

信阳山水秀丽,风光旖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鸡公山,是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山上风景秀丽,遍布奇峰怪石。豫南明珠南湾湖,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浉河区中心,是我国最早建成的大型治淮工程。湖的上游,还有龙潭瀑布、五座云山,茶叶珍品信阳毛尖就出产在这里。此外,还有灵山寺、净居寺、贤隐寺等古迹以及大量的**历史纪念地,美不胜收,到此一游的人络绎不绝。

简称:申、光 区号:0376 邮编:464000

位置

位于河南省南部,是鄂豫皖三省通衢之地,东与安徽为邻,南与湖北接壤。

区划

下辖浉河区、平桥区、羊山新区、潢川县、淮滨县、息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罗山县、光山县八县二区一个新区。

住宿

信阳市的旅馆很有特色,一般都为砖木结构的低层房,样式多为带走廊的一栋五间、六间的庭院,以两层楼房为主。信阳市面积不大,从市中心的旅馆出发,到达各个景点,一般不会超过半小时的车程。如果你想去避暑胜地鸡公山,可以在市中心公交车站附近住宿,这里也有很多价格合理的旅馆可供选择,第二天再乘公交车上山,十分方便。

餐饮

信阳市素称鱼米之乡,这里的大米、小麦在河南省堪称一绝,到这里旅游,不论住旅店还是投宿民居,一般都能尝到当地特有的新鲜、香糯的大米。

此外,信阳的鲢鱼、鲤鱼的年产量非常的大,而以此为原料烹饪的河南名菜如黄焖鱼、鲤鱼焙面等更是味道鲜美,而信阳特产毛尖茶产量日丰,也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睐。

自然条件

信阳市位于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自然条件优越,历史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副产品产量丰富;近年来又渐渐发展了旅游业,所以商店多以经营一些当地土特产品为主,在这里可以买到当地特有的板栗、银杏、猕猴桃以及有淮南第一茶之称的信阳毛尖茶。

交通

信阳市是河南省的“南大门”:京广铁路、京九铁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贯东西,信阳站为一等大站,县县均有火车站;京珠高速、沪陕高速已经建成通车,大广高速也正在施工之中;107国道、312国道在主城区交叉,106、312国道在潢川县城交叉,三条国道呈两两十字交叉状,分别可以通达武汉、郑州、合肥、西安等地;民航方面,信阳北部的明港机场已经立项;航运方面,淮河自淮滨下向游开通航运。

现在,信阳市正在着力打造“魅力信阳”,相信信阳的明天会更好!
信阳处于**带向暖温带过度区,季节气候明显,又兼有山地气候特点。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温暖湿润,能满足多种植物培育和生长的需要,因而农副产品丰富。在地貌上,信阳既有绵延重迭的崇山峻岭,也有冈峦起伏的低山丘陵,既有坦荡无垠的平原,也有群山环绕的盆地,旅游和矿产资源都非常丰富。

(一)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信阳地势南高北低,是岗川相间、形态多样的阶梯地貌。西部和南部是由桐柏山、大别山构成的豫南山地,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36.9%。两山首尾相接,连成一体,蜿蜒于豫鄂边界,是江淮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大别山在信阳境内长约200公里,占豫南山地的80%;东段山脊高峻雄伟,海拔在千米以上,西段宽阔低缓,以千米以下低山为主,间有丘陵分布。桐柏山在信阳境内69公里,占豫南山地的20%,山势高峻陡峭。
中部是丘陵岗地,位于豫南山地以北,明港、寨河、固始连线以南,海拔50-100米,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8.5%。由于受淮南水系的强烈切割和冲淀,形成高差20-40米的丘陵起伏,岗谷相间的形态组合特征。此区梯田层层,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水田如网,酷似江南风光,是信阳的粮食生产基地。
北部是平原和洼地,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4.6%。其中平原海拔30-59米,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7%;洼地海拔22-35米,主要分布在淮河两岸,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6%。

2.气候
信阳地跨淮河,位于中国**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上,属**带向暖温带过渡区。这种过渡气候造成淮河南北自然景观的差异:淮南山清水秀,水田盈野,稻香鱼跃,犹如江南风光;淮北平原舒展,一望无垠,盛产小麦、杂粮、棉花,北国情调浓厚。信阳日照充足,年均1900-2100小时;年平均气温15.1-15.3℃,无霜期长,平均220-230天;降雨丰沛,年均降雨量900-1400毫米,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年均77%。
信阳四季分明,各具特色。春季天气多变,*雨连绵,季降水日数多于夏季,降雨量达250-38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6-30%,夏季高温高湿气候明显,光照充足,降水量多,暴雨常现,降水量400-600毫米,占全年的42-46%。秋季凉爽,天气多晴,降水顿减,季均降水量170-270毫米,占全年的18-20%。冬季气候干冷,降水量少,约80-110毫米,占全年的10%;冬季在四季中历时最长(130天左右),但寒冷期短,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日数年平均30天左右。

3.水文
信阳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8.2%,属长江水系的流域面积仅占1.8%。信阳地处淮河上游,淮河在河南省境内流长437公里,其中在信阳境内长363.5公里。淮河支流密集,淮干南侧支流占支流总数的2/3,河短流急,水量丰富,流程在百公里以上的有史河、灌河、浉河、白露河、潢河和竹竿河,均按西南-东北方向汇入淮河。淮干北侧支流是坡水河道,湾多水浅,流速缓慢,流程多在百公里以下,由西北向东南汇入淮河。淮河支流流域面积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8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8条,其中一级支流15条。属长江流域的主要是源于大别山主脊南侧的十几支源头细流,河道陡浅,蜿蜒南流,境内流程总长83.7公里。全市河流水面面积共计3.7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96%。

(二)主要资源

1.矿产资源
信阳已探明各类矿产49种,矿产地280多处,其中金属矿17种,非金属矿24种;有大型矿11处,中型矿31处。特别是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上天梯非金属矿为亚洲第一大非金属矿,总储量7.3亿吨,其中珍珠岩储量1.2亿吨,占全国50%以上,膨润土5亿吨,河南省第一,沸石5600 万吨。此外,还有二**硅矿800万吨,金红石矿100万吨,锌矿100万吨,钼矿6.5万吨等。

2.农副产品资源
信阳农林渔牧产品资源丰富。水稻、油菜、红黄麻、板栗、银杏、茶叶等农产品年产量均居河南之首,特别是信阳毛尖饮誉海内外,屡次荣获国内、国际金奖,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畜牧业是信阳农村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鸭、猪、鸡、鹅等饲养量大,并培育出了华英、亚美、三高、正兴等产业化龙头企业。信阳的渔、虾、鳝鱼、甲鱼等水产养殖也发展较快,南湾渔已成为信阳的一个品牌。信阳的自然资源优越,植物资源丰富,经济林发展迅速,板栗、银杏等种植量大,并产生了正和柳编、华栗集团等产业化企业。

3.旅游资源
信阳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气候宜人,雨量丰沛,植被茂密,山青水秀,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称。信阳地处**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在信阳,有山就有树,有水就有城,山水相映。这里有多处融山水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有与北戴河、庐山、莫干山齐名的全国四大避暑胜地鸡公山,有水面比西湖大70多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水上乐园南湾湖,有全国独一无二僧尼同寺的灵山寺,有天然温泉疗养胜地汤泉池,有生前精忠报国、死后孝敬父母的传奇将军***之墓等。进入信阳,可以说是车在山间走,人在画中游。

4.水资源
水资源成为城市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全国668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缺水。信阳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均水资源总量9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 1230立方米,是河南省人均的3.2倍。全市有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866座,总库容40.5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占河南省总量的 22%。另外,信阳还有温泉水、矿泉水等特殊水资源。

5.劳动力资源
信阳全市781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劳务输出大市,2003年劳务输出量达167万人次,年劳务收入达64亿元。并且,信阳的很多在外务工者已成就显著,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资产100万元以上的有1242人,资产500万元以上的242人,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37人,资产5000万元以上的9人,资产1亿元以上的4人。劳务经济已成为信阳农村的支柱经济。这些外出务工者如条件许可,必能为信阳经济和城市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一、信阳专区、信阳地区

信阳在建国初属河南省的信阳专区和潢川专区。信阳专区原为1947年中原解放区豫皖苏区所属的第八专区,1949年2月与第七专区合并,改称汝南专区,3月与桐柏区的第一、第二专区合并,改称确山专区,7月专员公署迁至信阳市,改称信阳专区。辖信阳、驻马店2市及信阳、确山、遂平、西平、上蔡、正阳、新蔡、汝南等8县。 1950年将汝南镇改设汝南市,属信阳专署领导。信阳专区辖3市、8县。 1951年撤销汝南市,并入汝南县。由汝南县析置平舆县(驻平舆镇)。信阳专区辖2市、9县。1952年10月,原潢川专区所属潢川、息县、固始、商城、新县、光山、罗山、淮滨(驻乌龙集)等8县划入信阳专区。撤销信阳市,改为信阳镇,划归信阳县;撤销驻马店市,改为驻马店镇,划归确山县。信阳专区辖17 县2镇。 1953年信阳、驻马店2镇改设为信阳、驻马店2市,划归信阳专署领导。辖2市、17县。 1958年撤销驻马店市,原驻马店市改设为镇,并入确山县。信阳专区辖1市、17县。 1960年撤销信阳县,并入信阳市;撤销淮滨县,并入息县、固始2县。信阳专区辖1市、15县。 1961年恢复信阳县(驻平桥)。信阳专区辖1市、16县。 1962年恢复淮滨县(驻淮滨镇,即原乌龙镇)。信阳专区辖1市、17县。 1965年分出确山、遂平、西平、上蔡、汝南、平舆、正阳、新蔡8县,另立驻马店专区。信阳专区辖1市、9县。 1970年信阳专区改称信阳地区,地区驻信阳市。辖信阳市及信阳(驻平桥)、息县、固始、潢川、新县、罗山、淮滨、商城、光山等9县。

二、潢川专区

潢川专区原为中原解放区鄂豫区所属的一专区和二专区,1949年合并为潢川专区,专署驻潢川县。辖潢川、光山、新县(原经扶县改称)、商城、固始、罗山、息县等7县。 1952年由固始、潢川、息县3县析置淮滨县(驻乌龙集)。同年,撤销潢川专区,原潢川专区所属潢川、光山、新县、商城、固始、罗山、息县、淮滨等8县并入信阳专区。

三、信阳市

1998年6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1)撤销信阳地区和县级信阳市、信阳县,设立地级信阳市。(2)信阳市设立浉河区、平桥区。(3)信阳市辖原信阳地区的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淮滨县、息县和新设立的浉河区、平桥区 信阳茶神节(10-19)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介绍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位于省会郑州市,是省**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组织地勘单位开展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发展地勘经济。其前身是原地质矿产部河南省地质局和省地质矿产厅,是河南省地矿资源勘查开发的支柱力量,由省**直接领导下工作。全局现有17000余人,其中在职职工近900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近400人;有41名专家为**津贴获得者。局机关位于省会郑州,是全局的领导组织机构,内设9个职能处室(部门),局长张锦同。下辖的21个地勘单位、2个地矿集团公司分布于省内各主要地、市。地勘单位主要从事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和商业性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及相关的辅助性工作。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地质类工程、市政建设总承包、境外基础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承包等;在郑州、洛阳、许昌、平顶山、新乡、焦作、三门峡、南阳、信阳、商丘、驻马店等地设有分公司,并设有国际公司。河南省磊鑫地质矿产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项目为地质勘查与矿产开发,水工环、区域地质调查、物化探,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等。

 母山—汤家坪与中生代燕山期花岗斑岩有关钼、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

一、区域成矿背景

(一)地层

河南大别山地区出露的地层有太古宇大别群,元古宇苏家河群和中元古界—下古生界信阳群及石炭系和侏罗—白垩系。

大别群分布于河南大别山的东南部及桐柏的南部,主要为一套白云、二云片麻岩,浅粒岩、斜长角闪岩及角闪二长片麻岩。局部有麻粒岩,普遍遭受混合岩化,其下部属TTG岩套。

苏家河群的岩性比较复杂,变化大,总体以云母石英片岩和白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同时,还有斜长角闪片岩、大理岩,下部含榴辉岩、榴闪岩。原岩为滨海-浅海相泥沙质、钙泥质—碳酸盐,部分角闪质**为基性火山岩。变质程度达绿片岩相至角闪岩相。

叶伯丹等(1993)对苏家河群进行了专门研究,尤其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和其他地质依据研究,认为苏家河群不是一个单一时代的变质地层,而是由中元古代早泥盆世变质的岩层和未变质的**以及构造混杂岩组成,从而把苏家河群解体为6个地体,并命名为苏家河地质拼接带,这一研究成果,无疑对大别山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信阳群,为一套千枚岩、片岩系,并有火山岩。分南湾(上),龟山(下)二个组,李彩一等(1991)对信阳群研究后将信阳群进行了解体,龟山组为一韧性剪切带,称信阳变质地体,时代为中元古代。南湾组属古生代,定名为东双河变质岩片。叶伯丹(1993)测得南湾组锆石U-Rb一致曲线下交点年龄439.5Ma,亦证明南湾组属古生代,李彩一(1991)测得龟山组高绿片岩相的斜长角闪片岩年龄为759Ma(Sm-Nd),和669Ma、1297Ma(Rb-Sr)。这些资料表明原信阳群解体是正确的。

石炭系:分布在固始地区(C),岩性为砾岩、石英砂岩、粘土岩、灰岩和煤系,为断陷沉积。

侏罗系:岩性为砂砾岩(J2),上部为火山岩(J3金刚台组),分布于大别山的东南部地区。

白垩系:主要为一套酸性火山岩系,底部有砾岩,是河南沸石、膨润土的成矿母岩,皇城山的金、银矿产于其中。

(二)构造岩浆活动

该区被两条区域性断裂所切割,自北而南为龟山-梅山断裂、桐柏-商城断裂。沿龟山-梅山断裂及两侧主要为中生代的钙碱性火山岩和沉积岩。两条断裂之间为信阳群沉积岩和火山沉积岩。在桐柏-商城断裂之南为元古宙变质岩系,其中有不少超铁镁质岩和基性岩(时代为加里东—扬子期),大别山地区较大的酸性花岗岩基(如鸡公山、灵山、新县、商城等大基岩)主要分布在这一构造带中。唯其时代为燕山期。该区的中酸性小斑岩体则分布在各时代地层之中,但多在花岗岩基之北侧,火山岩之南测。与斑岩有关的矿物亦显现出北为铜多金属,南为钼、钨的分带现象(卢欣祥,1977、1978、1980)。

因此,大别山地区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和矿产分布自北而南有如下的演化特征:

(1)地层时代,由新变老,有以大别群(古陆)向北逐渐增生的现象;

(2)岩浆活动,特别是燕山期的岩浆活动,却是自北而南以火山岩—小斑岩—大岩基的排序;

(3)矿产,主要是有色金属矿产,北部及东部主要为铜多金属的矿化,向南则变为钼、钨的矿化,并生成了一些斑岩铜矿(点)床。

以上特征,是大别山地区板块构造造成的,从而使其具有与西部秦岭地区不一致的构造、岩浆活动和金属矿产的分布规律。

(三)构造演化

已有资料表明,大别山地区存在着同位素年龄大于2500Ma的地体,岩性及时代均与华北地台的太华群一致,说明在元古宙以前,大别山与华北地块是相连的统一整体,只是在古元古代以后,在华北地台南缘经历过一个裂谷阶段,并使统一的中朝地台发生分离。二大块体向相反方向运动,尔后,即在古元古代以后又开始了各自的演化历史,并造成地层、岩浆岩和矿产等方面的差异。在印支期扬子与华北两大板块对接拼合成统一的整体,之后作为统一的中国板块,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地质历史时期。所以中生代燕山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已在板内进行了,造成大别山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的原因,是在燕山运动时,特别是太平洋板块向亚洲**板块的俯冲作用,从而造成了目前大别山地区的构造岩浆岩和矿产分布的格局。

(四)化探异常特征

该区1∶20万区测(1980年以前)时曾圈出80个化探异常,除20余个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Cr、Co、Ni异常外,其余主要为铜多金属和铜-钼异常。铜钼异常分布范围广、强度大,并且成带出现,而铜多金属异常分布范围相对窄,且强度亦较低。上述两大类异常大致以商城为界,具明显的区域分带现象(图3-21),商城以西及以南的化探异常以Cu-Mo或Mo-W等高温元素为主,以东则以Cu、Pb、Zn等中温元素为主。此二区与已知的二个构造岩浆岩带及相应的二个斑岩成矿带相吻合。

二、成矿条件分析

(一)控矿斑岩体时、空分布及与矿化的关系

控矿斑岩体为燕山期第三次侵入的产物。呈脉状、小岩株状分布于桐柏-商城断裂与龟山-梅山断裂之间、自西向东分布着大小数十个斑岩体。规模较大的有肖畈、母山、公山、肖家湾、王家湾、瓦屋咀、大银尖、帅〓、熊冲、张家店、大帽岭、夏〓、陈冲、塔湾、汤家坪、火*山、芦店、朱裴店、看棋山、侯小湾、孤山(曾岗)、卜店、亮山—洪下楼岩体群(有大小75个之多)、皇姑山、桃花岭等,其中已发现矿化和构造矿床(点)的有肖畈、母山、瓦屋咀、大银尖、帅〓、夏〓、张家店、陈冲、汤家坪、芦店、朱裴店、卜店、亮山、桃花岭等十几个,按构造带,**类型及矿化等特征,它们可以划分出塔湾-亮山及涩港-汤家坪两条构造岩浆岩带,前者偏北,以铜多金属矿化为主,后者居南侧为钼、钨矿化(图3-22)。

岩体以岩株为主,有的则为岩墙、岩脉,平面形态为近等轴状,有的为不规则状,纺锤状和长条形,剖面则多为筒状(图3-23)。产出受二组构造控制。岩体规模一般小于1km2,或更小,母山(1.5km2)、亮山等较大。

岩体时代主要集中在140~97.7Ma(K-Ar)之间,桃花岭岩体的闪长岩为206.2Ma(K-Ar),具东老西新的特征。

(二)岩体**类型和化学特征及与矿化种类的关系

岩体岩性为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岩,**角砾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斑岩及石英闪长岩等,不同岩性常常组成杂岩体,但分异相带不发育。主要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及石英、黑云母、角闪石等。副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锆石、磷灰石及屑石等,部分岩体有钛铁矿,矿化岩体则含有较多与矿化有关的硫化物,含量可高出非矿化岩体的几十倍,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及少量方铅矿等。如母山岩体黄铁矿含量高达128.948g/10kg,黄铜矿4.06g/10kg,辉钼矿50~100粒/10kg。各岩体副矿物组合含量往往有一定的相似性,同一岩体的不同岩性的副矿物成分相似,从而表明它们来自一个岩浆期的同源岩浆。

区内岩体的**化学成分以高硅、富碱、多钾、贫镁、缺钙为特征,大致以商城为界以SiO2及K2O、Na2O等含量可以将其分为二类(图3-24),一类为SiO2<70%,K2O<Na2O的岩体,如塔弯-亮山构造岩浆岩带,**为花岗闪长斑岩及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之间的过渡**,属偏中性的系列。一类为SiO2>70%,K2O>Na2O的岩体,如涩港-汤家坪构造岩

图3-21 河南省大别山北麓化探异常图

1—异常范围及元素组合;2—地球化学分区界线;3—Cu、Pb、Zn元素异常区;4—Mo、(Cu)、W元素异常区

图3-22 河南省大别山北麓岩浆岩及矿床(点)分布图

(据卢欣祥,1980)

1—第四系;2—第三系;3—白垩系;4—侏罗系;5—石炭系;6—古生界;7—中元古界;8—古元古界;9—太古宙大别群;10~20—燕山期岩浆岩(10—花岗岩;11—花岗斑岩;12—二长花岗岩;13—石英闪长岩;14—闪长岩;15—石英斑岩;16—斑状花岗闪长岩;17—石英二长斑岩;18—花岗闪长斑岩;19—花岗斑岩;20—斜长花岗岩);21~23—加里东期岩浆岩(21—石英二长岩;22—闪长岩;23—辉长岩);24—元古宙花岗岩;25—元古宙辉长岩;26—石英脉;27—地质界线;28—区域大断裂;29—不整合界线;30—省界

图3-23 大别山地区主要中酸性小岩体形态规模图

(据卢欣祥,1980)

图例同图3-22

浆岩带,**为花岗斑岩、石英斑岩、花岗岩等,属偏酸性的系列。**的里特曼指数σ在1.69~3.56之间(图3-25)。在久野(1961)的SiO2—(K2O+Na2O)的关系图上则主要落于高铝玄武岩及碱性玄武岩区,表明**属钙碱性及偏碱性的系列。空间上则表现出北部和东部岩体的酸度低,Na2O>K2O,向南部和西部岩体的酸度增大,且K2O>Na2O,趋势面分析的结果(图3-26)极为明显地说明了这一点(卢欣祥,1980,1984)。

**类型和**化学成分对成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表3-31),硅、钾高(SiO2>70%,K2O>Na2O)有利于钼的富集,钼矿化强,并可形成工业矿床,如母山、肖畈、大银尖及汤家坪等。SiO2含量与钼矿化成正相关,钾的高含量同硅的高含量一样,是钼矿化不可缺少的条件,硅、钾含量低(SiO2<70%,Na2O>K2O)时钼矿化减弱,铜多金属矿化增强,如亮山等。

(三)岩体中成矿元素的丰度与矿化种类的关系

区内岩体的微量元素组合较简单,普遍存在的是一些亲硫造矿元素,铁、镁元素和亲石元素。Pb、Zn、Cu、Mo、Cr、Co、Ni、Sr、Ba、Ti、V、Mn、Zr等元素含量较高。矿化岩体中造矿元素丰度显著增高,一般高出维氏值的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如母山、肖畈岩体,与维氏值相比,Mo为几倍至300多倍,Cu为几倍至10倍。因此成矿元素以钼为主,伴生铜。表明原始岩浆的成矿元素丰度较高。不同矿化的岩体有不同的微量元素组合,以Mo矿化为主的岩体主要为Mo、Cu、(Pb)、(Zn)等,以Cu矿化为主的岩体主要为Cu、Mo、Sr、Ba、(V)、(Ti)等。

图3-24 大别山地区中酸性小岩体**化学成分变化曲线图

(据卢欣祥,1980)

1—桃花岭;2—亮山;3—洪下楼;4—苏仙石(南);5—苏仙石(北);6—卜店;7—侯小湾;8—孤山;9—看棋山;10—朱裴店;11—芦店;10—商城;12—塔湾;13—汤家坪;14—陈家冲;15—大帽岭;16—张家店;17—熊冲;18—大银尖;19—烧香尖;20—母山;21—肖畈

(四)斑岩成因探讨

1.硫同位素

硫的稳定同位素资料表明,**的δ34S值为-0.7‰~+3.0‰(一个为5.0‰)离差3.3%,全部样品的算术平均值为1.3‰,表明硫的来源较深,并且均匀程度较高。

2.**元素组成

几个典型岩体的**分析结果表明,除肖畈花岗斑岩的REE总量较小外,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为145.24×10-6~186.07×10-6,闪长岩最高可达21.66×10-6,石英斑岩为104.72×10-6,表明随岩浆向酸性演化,**的基性成分减少,**总量逐渐低,各类**的Ce/Y均大于5以上,有的高达10~15以上均属轻**富型,与幔源的特征相差甚远,δEu=0.7~0.9以上,亏损不明显或基本未亏损(表3-32),这点与I型花岗岩一致。

图3-25 大别山主要小岩体里特曼组合指数图

(据卢欣祥,1987)

图3-26 大别山地区岩体**化学趋势分析图

(据卢欣祥,1980)

(1)SiO2趋势面;(2)K2O趋势面;(3)Na2O趋势面

Ⅰ——次趋势面;Ⅱ—二次趋势面;Ⅲ—三次趋势面

**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组成模式,均为左高右低,向右倾斜,由高而低,逐渐递减,轻重**分馏明显。有意义的是,各岩体的**分配曲线形态几乎完全一致(图3-27)。在La/Sm—La的图解上(特雷依尔)各投影点均落在部分熔线附近(图3-28)。

表3-31 大别山地区斑岩体酸碱含量及矿化关系表

表3-32 大别山小斑岩体**元素组成表

图3-27 大别山地区斑岩**分配图

(卢欣祥,1987)

●—桃花岭岩体(1—γδ,2—δo);×—亮山岩体(3—γδπ,4—δO);○—母山岩体(5—λπ,6—γπ,7—πγ);▲—肖畈岩体(δ-γπ)

图3-28 大别山地区斑岩的(La/Sm)—La图解

(据特雷依尔,1975)

因此卢欣祥(1980,1982,1984)认为生成大别山地区的斑岩是下地壳的物质由于“A”型陆内俯冲作用发生部分熔融经分离结晶沿断裂所提供的通道上侵和就位的。由于华北地台发育的历史长,有古老的基底,地球化学元素异常特征又是比较富钼的(卢欣祥,1982),因此经过部分熔融作用生成的岩浆中,必然是富钼的,从而造成了斑岩钼矿比斑岩铜矿强大。所以,东秦岭和大别山地区的斑岩矿很具特色。

以上充分说明大别山地区的斑岩体具有相同的成因,并预示着熔出这些斑岩浆具有相同的深源,即可能是地壳中某一层位的部分熔融,生成了斑岩岩浆,当岩浆房形成之后则以结晶分异作用自基性向酸性方向的演化(如母山,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所表示的一样)。这样,东秦岭—大别山地区的斑岩体的生成明显地经历了二个阶段,即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和熔融之后的结晶分异(分离结晶)。这种二阶段模式的设想,作者1983年就曾经明确提出过。

三、矿床式——母山斑岩钼矿的特征

母山斑岩钼矿位于罗山涩港乡东1km处,矿床赋存于涩港-朱堂向斜核部东端的仰起处及与北东向九里关-涩港断裂的复合部位。围岩为中元古界龟山岩组片岩、变粒岩(图3-29)。

图3-29 罗山县涩港母山斑岩钼矿岩体及蚀变地质简图

1—白垩纪灰岩;2、3—震旦系信阳群龟山组;4—石英斑岩;5—花岗斑岩;6—似斑状花岗岩;7—花岗岩;8—强硅化带(石英核);9—中心蚀变带;10—内部蚀变带;11—外部蚀变带;12—钻孔及编号

母山斑岩体系由似斑状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组成的酸性复式杂岩体,岩体南宽北窄,形如鸭梨。剖面为筒状,面积约1.5km2。花岗斑岩系母山的主侵入体,亦是主含矿体。**SiO2含量大于70%,K2O+Na2O=7.86%~9.27%,K2O/Na2O>1。岩体酸度同钼元素为正消长关系,与铜元素则相反。

母山矿床热液蚀变很发育,主要有强硅化造成的石英核,钾长石化,硅化,石英绢云母化(水云母化)。青磐岩化(绿帘石-碳酸盐化)以及萤石化,石膏化,高岭土化等。这些蚀变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即以石英核为中心,向外依次为钾化—石英绢云母化—青磐岩化,属面式分带,前几种发育在岩体中,青磐岩化在围岩中。各种蚀变以钾化为最强,分布面积亦最大。

矿化主要为钼矿化,铜矿化微弱,钼矿平均品位0.042%。铜含量除个别样品外,均低于0.11%,一般为0.003%~0.1%,平均0.063%。有用金属矿物组成简单,主要为辉钼矿,其次有黄铁矿及少量黄铜矿、镜铁矿、方铅矿等。辉钼矿为鳞片状,片径1mm。并和黄铁矿及黄铜矿一起组成辉钼矿—黄铁矿—石英脉,或辉钼矿—黄铜矿—石英脉。矿脉宽1~3cm,个别宽达10cm。有时常见由辉钼矿或黄铁矿组成的单体矿物脉,但此时脉幅特别细,有时尚不及头发丝粗。矿化具分带现象,据原生晕测量结果,岩体中心为Mo、(Cu)异常,外侧为Cu、Pb、Zn等异常,微量元素有Mo、Cu、Pb、W、Cr、Ni、Co、Ba等,与典型的斑岩钼矿相同,Cu/Mo的比值小于10,在0.4~1.2之间,同典型的斑岩钼矿Cu/Mo比值小于10的规律相一致。

矿石主要为浸染状,其次为细脉浸染状及微细脉浸染状。

母山矿区热液蚀变和矿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根据蚀变种类、矿物组合,整个矿区热液蚀变可分成三个带,各蚀变带与矿化特点如下。

①中心蚀变-硅化带(即石英核)

分布于岩体中心花岗斑岩与石英斑岩的接触带附近,呈南北向分布。该带仅见有稀疏的黄铁矿浸染,无其他金属硫化物产出。

②内部蚀变带

分布于中心蚀变带之外侧及岩体的外接触带部分片岩中。呈环状绕中心蚀变带。该带包括钾化及石英绢云母化带,是母山矿区的主要矿化地段,已知的工业矿体均位于此带。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黄铁矿及少量黄铜矿、镜铁矿,局部有金。

③外部蚀变带

主要分布于围岩中。该带亦即青磐岩化带。带内可见铜金属的矿化现象,有铅锌矿点但构不成工业矿体。

母山矿区,热液蚀变中的钾长石化十分强烈,其他蚀变发育较弱。地球化学异常几乎构成一个完整的钼异常区,铜元素则成小型的孤岛或零星的小点。从**特征及金属硫化物的产出形式看。母山岩体剥蚀较深,似乎已近下部。目前钻孔在300m以下矿化已很微弱。

该带已评价的有肖畈、大银尖等矿点,而东端汤家坪岩体蚀变及矿化都很强烈。其他如张家店、夏〓等岩体地表都见矿化。张家店岩体是由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及花岗斑岩组成的复式岩体,钼矿化发育在岩体东南端的花岗斑岩之中,地表矿化明显,蚀变亦很强烈。汤家坪岩体几乎全部矿化,据原生晕分析结果,整个岩体平均含Mo0.06%左右,已达到工业要求,光谱分析Cu、Pb、Zn均为正常含量,未发现可供综合利用的其他伴生的有益组分。

根据中酸性小岩体的分布及控制条件,该带又可以分成涩港、千斤、汤家坪三个成矿段。三个成矿段是三个小岩体密集区,每个密集区均受大型的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交汇部位的联合控制。

根据矿化及地球化学特征等,本成矿亚系列又可分成二个次级的矿带,即①塔湾-亮山斑岩铜多金属矿带,②涩港-汤家坪斑岩钼(钨)矿带。前者居东偏北,后者位南偏西,矿化程度则是后者比前者强大得多。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