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尿素出口有什么用途和作用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尿素的用途有哪些?(尿素的用途有哪些药)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尿素的用途有哪些?
尿素的用途主要包括:
特殊塑料的原料,尤其是尿素甲醛树脂
某些胶类的原料
肥料和饲料的成分
取代防冻的盐撒在街道,优点是不使金属腐蚀
加强香烟的气味
赋予工业生产的椒盐卷饼棕色
某些洗发剂、清洁剂的成分
急救用制冷包的成分,因为尿素与水的反应会吸热
处理柴油机、发动机、热力发电厂的废气,尤其可降低其中氮**物的含量
催雨剂的成分〈配合盐〉
过去用来分离石蜡,因为尿素能形成包合物
耐火材料
环保引擎燃料的成分
美白牙齿产品的成分
为化学肥料
扩展资料:
尿素在肝合成,是哺*类动物排出的体内含氮代谢物。这代谢过程称为尿素循环。
尿素是第一种以人工合成无机物质而得到的有机化合物。活力论从此被**。
理工学科 -> 化学
(1)设原溶液中硫酸质量为X.
H2SO4+Ba(OH)2==BaSO4+2H2O
X=98*20*17.1%/171=1.96
所以,原溶液中硫酸质量分数为1.96/20*100%=9.8%
(2) ph=7时,溶质为氯化钡,设为y
2HCl+Ba(OH)2==BaCl2+H2O
y=208*40*17.1%/171=8.32
尿素肥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是?
尿素肥的作用
1、调节花量。为了克服苹果树大小年,遇小年时,于花后5~6周(苹果花芽分化的临界期,此时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叶片含氮量呈下降趋势),叶面喷施0.5%尿素水溶液,连喷两次,可以提高叶片含氮量,加快新梢生长,抑制花芽分化,使大年的花量适宜。
2、疏花疏果。桃树的花器对尿素较为敏感但反应较迟钝,因此,国外用尿素对桃和油桃进行了疏花疏果试验。结果表明,桃和油桃的疏花疏果,需要较大浓度(7.4%)才能显示出良好效果,最适合浓度为8~12%,喷后1~2周内,即能达到疏花疏果的目的。但是,在不同的土地条件下,不同时期及不同品种的反应尚需进一步试验。
3、水稻制种。在杂交稻制种技术中,为了提高父母本的异交率,以增加杂交稻制种量或不育系繁种量,一般都采用赤毒素喷施母本以减轻母本包颈程度或使之完全抽出,或喷施父母本,调节二者的生长,使其花期同步。由于赤霉素价格较贵,用其制种成本高。人们用尿素代替赤霉素进行实验,在孕穗盛期、始穗期(20%抽穗)使用1.5~2%尿素,其繁种效果与赤霉素类似,且不会增加株高。
使用方法
1.与其他肥料搭配使用
因为尿素属于氮肥,不含有磷和钾元素,而植物生长需要营养均衡,因此施加尿素时,也要配合施加磷肥和钾肥。首先将百分之三十的尿素和磷钾肥混合,再施加到土壤里,然后施加剩下的尿素。三种肥料搭配使用,才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2.追肥的时间
用尿素作为追肥时,应当提前一周使用。因为尿素属于一种酰胺态肥料,要想被植物充分吸收,追肥时先要在水中溶化,然后转化成碳酸铵,再吸附于土壤胶体中,这一过程大概需要一周左右。
3.在叶面上喷施尿素
尿素对叶子的伤害比较小,容易吸收,如果在叶面上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可以延长功能叶的寿命。为了减小对叶子的伤害,应当使用缩二脲含量低于0.5%的尿素。可以在下午四点钟的时候喷施尿素,能够让植物充分吸收肥料。
车用尿素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车用尿素的作用是净化车辆尾气,减少尾气中氮**物的排放,同时能优化发动机性能和燃料消耗,减少柴油消耗可高达百分之六,显著降低成本。
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什么,该如何使用?
氮肥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生物总量和经济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营养价值,特别能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氮是农作物体内蛋白质的主要成份,没有氮,就不能形成氮白质,没有蛋白质也就不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生命现象。
尿素的使用方法:
1、平衡施肥
尿素是纯氮素化肥,不含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中的磷、钾,因此,做追肥时应在测土化验的基础上,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平衡施入氮、磷、钾肥。先把作物全生育期所需的全部磷、钾肥和部分(30%左右)氮肥结合整地底施。
再把剩下70%左右的氮肥作为追肥施入,其中作物的需肥临界期、最大效率期追施60%左右,后期追施10%左右。只有氮、磷、钾3种肥料合理配合、科学施入,才能使追施尿素的利用率提高。
2、适期追施
在农业生产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不合理的施肥现象:每年开春后的小麦返青期,农户借浇返青水的机会将尿素撒施或冲入麦田;玉米苗期,农户在雨前将尿素撒入田间;白菜苗期随浇水将尿素冲施;番茄苗期浇水时冲施尿素等。
这样追施尿素,虽说肥料用了,但浪费现象严重(氨气挥发,尿素颗粒随水流失),还会导致营养生长过旺,小麦、玉米后期倒伏、番茄“吹花”、白菜包心推迟等**现象发生。每种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都有一个特定的临界期(即作物对某种元素吸收特别敏感的时期)。
此期缺肥(氮、磷、钾),作物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影响巨大,即使以后再施入充足的肥料,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也无法逆转。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大效率期,即此期施肥作物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作物对肥料的利用效率最高。
由以上分析可见,只有在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追肥,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作物达到高产、优质。
3、适时追肥
尿素为酰胺态肥料,需要转化为碳酸铵被土壤胶体吸附,进而被作物吸收,这一过程需要6~7天,此间尿素首先被土壤中的水分溶化,后缓慢转化成为碳酸铵。
因此,尿素做追肥施用时,应在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和肥料最大效率期前1周左右施入,不可过早或过迟。
4、深施覆土
施用方法不当极易造成尿素随水流失、氨气挥发等氮素损失现象,浪费肥料,耗费人工,还极大地降低了尿素的利用率。正确的施用方法是:在玉米、小麦、番茄、白菜等作物上施用,应在距离作物20厘米处,挖15~20厘米深的*,将肥料施入后用土盖严,在土壤不是太干旱的情况下7天后浇水。
当土壤干旱严重确需浇水时,应小水轻浇1次,不可大水漫灌,以防尿素随水流失。在水稻上施用时,应采用撒施,施后保持土壤湿润,7天内不能灌水,待肥料充分溶化被土壤吸附后,可浇1次小水,而后再晾晒5~6天。
5、叶面喷施
尿素易溶于水,扩散性强,易被叶片吸收,对叶片损伤较小,适合做根外追肥,可结合作物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施。但做根外追肥时,应选择缩二脲含量不超过2%的尿素,以防损伤叶片。根外追肥的浓度因作物不同而有差别。喷施时间宜在下午4时后,此时蒸腾量小,叶面气孔逐渐张开,有利于作物对尿素水溶液的充分吸收。
扩展资料:
尿素的使用禁忌:
1、忌与碳铵混用
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慢得多。碳铵施入土壤后呈碱性反应,ph值为8.2~8.4。农田混施碳铵和尿素,会使尿素转化成氨的速度大大减慢,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挥发损失。因此,尿素与碳铵不宜混用或同时施用。
2、忌地表撒施
尿素撒施在地表,常温下要经过4~5天的转化才能被利用,大部分氮素容易在氨化过程中挥发掉,一般实际利用率只有30%左右,如果在碱性土壤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撒施,氮素的损失会更快更多。
而且尿素浅施,易被杂草消耗。尿素深施,融肥于土,使肥料处于湿润的土层中,有利于肥效的发挥。作追肥应*施于苗旁或沟施在苗侧,深度应在10~15cm左右。这样,尿素集中在根系密集层,便于作物吸收利用。试验证明,深施比浅施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10%~30%。
3、忌作种肥
尿素在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少量的缩二脲,当缩二脲含量超过2%时就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这样的尿素进入种子和幼苗中,会使蛋白质变性,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故不宜作种肥。若必须作为种肥施用,要避免种、肥接触,并控制用量。
4、忌施后马上灌水
尿素属酰胺态氮肥,它要转化成氨态氮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转化过程因土质、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不同,时间有长有短,一般在经过2~10天才能完成。若施后马上灌排水或旱地在大雨前施用,尿素就会溶解在水中而流失。一般夏秋季节应在施后2~3天才能灌水,冬春季节应在施后7~8天后浇灌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