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固体培养基的形态特点是什么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现象?(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现象是什么)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现象?
1、菌落(colony)单个微生物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的群落.2、菌苔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接种线上由母细胞繁殖长成的一片密集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细菌群落,是许多菌落连成一片形成的;细菌在斜面培养基接种线上长成的一片密集的细菌群落,不同属种细菌的菌苔形态是不同的.
枯草芽孢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后的生长现象?
有动力的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沿穿刺线扩散生长。
具体来说,穿刺线扩散,培养基透明度减低为动力阳性;穿刺线清晰,培养基透明为动力*性。
金葡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金**葡萄球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形成圆形隆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不透明,中等大小的菌落,因菌株不同,产生不同颜色的脂溶性色素而使菌落呈金**,白色,柠檬色。在血平板上,多数致病菌株可以形成透明溶血环。
R型细菌培养基为什么是固体培养基?
R型细菌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因为它们需要生长在固态表面,而不是液体培养基中的营养液中。R型细菌是某些病原细菌的一种类型,它们在固体表面上生长良好,并可以形成稳定的菌落。R型细菌的这一特性使得它们成为实验室中广泛使用的细菌分离和纯化工具。
枯草芽孢杆菌的菌落形态是什么样子的?
枯草芽胞杆菌的菌落很大,灰白色或者略带一些**,表面典型的粗糙不规则,有很多隆起、皱褶等。
一,如何区分枯草芽孢杆菌和金**葡萄球菌?
答:
1、通过显微镜镜检枯草芽孢杆菌的营养体形态为长杆状,而且可以产生芽孢,芽孢一般为椭圆形;而金**葡萄球菌为球状,通过显微镜观察菌体形态可以将二者区分开来。
2、通过观察菌落形态枯草芽孢杆菌菌落形态一般为白色,而金**葡萄球菌菌落形态为金**,通过观察二者在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的菌落形态可以将而且区分开来。
3、通过抗生素例如金**葡萄球菌对氨苄青霉素敏感,而枯草芽孢杆菌对氨苄青霉素不敏感,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青霉素可以将二者区分开来,金**葡萄球菌不生长,枯草芽孢杆菌能生长。
4、利用枯草芽孢杆菌产生抗逆性很强的芽孢特性枯草芽孢杆菌能够产生抗逆性很强的芽孢,利用这一特性,比如用60℃水浴处理枯草芽孢杆菌处于芽孢期的培养物和金**葡萄球菌培养物30min,或80℃处理15min,将处理后的培养物稀释一定浓度后涂布平板,枯草芽孢杆菌由于芽孢能够耐热不会被**能够生长,而金**葡萄糖被热**(巴氏消毒原理)。
琼脂实验法的特点?
PS琼脂实验方法特点:
(1)MS培养基 它是1962年由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细胞而设计的。特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为较稳定的平衡溶液。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较合适,可满足植物的营养和生理需要。它的硝酸盐含量较其他培养基为高,广泛地用于植物的**、花药、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效果良好。有些培养基是由它演变而来的。
(2)B5培养基 是1968年由Gamborg等为培养大豆根细胞而设计的。其主要特点是含有较低的铵,这可能对不少培养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从实践得知有些植物在B5培养基上生长更适宜,如双子叶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
(3)White培养基 是1943年由White为培养番茄根尖而设计的。1963年又作了改良,称作White改良培养基,提高了MgSO4的浓度和增加了鹏素。其特点是无机盐数量较低,适于生根培养。
(4)N6培养基 是1974年朱至清等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而设计的。其特点是成分较简单,KNO3和(NH4)2SO4含量高。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小麦、水稻及其他植物的花药培养和其他组织培养。
(5)KM-80培养基 它是1974年为原生质体培养而设计的。其特点是有机成分较复杂,它包括了所有的单糖和维生素,广泛用于原生质融合的培养。
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三类:
(1)固体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有琼脂、明胶、硅胶等。固体培养基常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计数和菌种保存等方面。
(2)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不加任何凝固剂。这种培养基的成分均匀,微生物能充分接触和利用培养基中的养料,适于作生理等研究,由于发酵率高,操作方便,也常用于发酵工业。
(3)半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凝固剂而呈半固体状态。可用于观察细菌的运动、鉴定菌种和测定噬菌体的效价等方面。培养基按微生物的种类可分为细菌培养基、放线菌培养基、酵母菌培养基和霉菌培养基等四类。
选择培养基一般是固体吗?
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用液体还是固体培养基都可以,可根据具体应用范围来确定。
固体培养基广泛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保藏、计数及菌落特征的观察等。
呈液体状态的培养基,叫液体培养基或培养液,发酵液。液体培养基因营养物质分布均匀,与菌体表面接触充分,还能大量溶解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优点,广泛用于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研究以及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中。
半固体培养基常用于观察细菌的运动、厌氧菌的分离和菌种鉴定等。
扩展资料
理想的凝固剂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不被所培养的微生物分解利用;
②在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在培养嗜热细菌时,由于高温容易引起培养基液化,通常在培养基中适当增加凝固剂来解决这一问题;
③凝固剂凝固点温度不能太低,否则将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④凝固剂对所培养的微生物无毒害作用;
⑤凝固剂在灭菌过程中不会被破坏;
⑥透明度好,粘着力强;
⑦配制方便且价格低廉。实验用的凝固剂有琼脂、明胶和硅胶,后者用于配制自养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对其他多数微生物来讲,以琼脂最为合适,一般加入1.5—2.5%即可凝固成固体。此培养基可供分离、鉴定、活菌计数、菌种保藏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