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沙漠地区的战争有哪些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北非战场为什么意军前进缓慢士气低落的原因(北非战役意大利)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北非战场为什么意军前进缓慢士气低落的原因
意军本来战斗力就不强,打一下比自己弱的还凑合,遇到个比自己厉害的对手就不行了。
海湾战争的事件经过
1、1990美国布立顿号巡防舰开进波斯湾海域在伊朗*****以前,美国和伊拉克的关系恶劣。伊拉克是苏联在中东地区的主要盟国。
2、1990年7月末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的谈判停止,伊拉克在科威特边境大量驻军,萨达姆·侯赛因召见美国大使阿普里尔·格拉斯皮进行一次四目谈话。
3、1979年美国将伊拉克列入支持国际恐怖**的国家名单。两伊战争期间美伊关系逐渐改善。随着**后的伊朗在1982年深入伊拉克,为了防止伊朗获胜从而输出**到其他阿拉伯国家,美国开始对伊拉克进行**,将其从支持国际恐怖**的国家名单上撤除,并销售**给伊拉克。除了公开渠道的**,关于美国**情报局秘密指导伊拉克**的猜测也广泛流传。
4、美国时任国防部长会晤沙特阿拉伯国防部长1989年11月,美国**情报局局长威廉·韦伯斯特与科威特特工**会晤。
5、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声称获得了一份这次会晤的备忘录。后来伊拉克以这份备忘录为由声称**情报局和科威特*谋瓦解伊拉克的经济和**稳定。
6、伊拉克武装侵占科威特,引发了海湾危机,成为海湾战争的直接***。
拓展资料:海湾战争(英文:Gulf War,阿拉伯文:حرب الخليج الثانية,波斯文:جنگ خلیج فارس),是美国领导的联盟**于1990年8月~1991年2月,为恢复科威特主权、**与领土完整并恢复其合法政权而对伊拉克进行的一场战争,是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武装冲突。
海湾战争包括3个主要军事行动:沙漠盾牌行动、沙漠风**动和海上拦截行动。联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1991年2月27日,美国宣布解放科威特的战争结束并于当天午夜停火,伊拉克最终在4月接受了停火协议[1] 。
海湾战争是美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在战争中,美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军事、**合作,强化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
海湾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科技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参考链接:海湾战争
三月份去哪旅游最好
三月,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在这个春风暖融融、万物复苏的季节,出去走走是非常惬意的,不辜负春姑娘的美好。三月份去哪里旅游最好?想必大家都想知道。下面小编就给有旅行计划的朋友讲讲,三月份国内哪里适合旅行?三月份去哪里旅游最好?瘦西湖烟花三月一定会来扬州,尤其是扬州的瘦西湖。春天,这里绿柳成荫,湖畔伴着杜鹃花、桃花等花树。这绝对是春天踏青的好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欣赏沿河的自然美景,也可以乘坐游船感受乾隆皇帝游湖的悠闲心情。**岛无锡的鼋头渚之美,你不能错过。3月樱花盛开,不出国门就能在圆头竹欣赏到惊艳的樱花。每年春天,这里樱花盛开,有热闹的樱花节。除了赏樱,圆头渚附近还有很多其他景点。如果想逛遍所有景点,安排一天的行程就够了。宏村宏村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地方。它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村庄”,所以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来这里旅游。但即使是成群的游客也无法掩盖这个村庄强大的宁静和诗意的力量。走进村子,你会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一道风景。泸沽湖不用说,泸沽湖也是一个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三月,如果你想找一个人少风景美的地方,边肖绝对推荐卢沟湖。你不能错过泸沽湖的春天。三月以来,泸沽湖岸边、山野和田野里,各种各样的鲜花竞相开放。一时间蜜蜂飞舞,空气中也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走路是最好的归宿。关于三月份最好的旅行地点,边肖推荐了几个中国最热门的地方。三月也是旅游的好时节,三月也是看风景的最佳时节。游客朋友们不妨考虑一下。
一部美国沙漠中的战争电影~!!!不记得名字了~
撒哈拉 Sahara (TV) (1995)
类型: 动作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澳大利亚 / 美国
又名: 沙漠英豪 / 撒哈拉沙漠**战
剧情简介 · · · · · ·
正义的反法.西.斯联军和纳.粹法.西.斯德军在撒哈拉沙漠为了一口干枯的水井作战。想想:两只**为了一口干枯的水井兵戈相见、殊死搏斗。
为什么呢?联军知道水井里面没有水,但是不能放弃那道防线。不然,德军会越过防线威胁到更多的联军。可是,联军经过轮战斗后只剩下了9个人,并且**缺乏,只是以一所沙漠中破旧的古迹清真寺做掩护。再看看德军,他们有精良的装备、充分的**,人数上占绝对优势,900人左右。虽然,他们缺乏水。但是,这个巨大的悬殊,1:100的战斗对抗!不禁让人胆颤。经过激烈的战斗,联军胜利了!只剩下了两个人。
巴基斯坦为什么派兵卡塔尔
巴基斯坦派到卡塔尔的是志愿军,包括在卡塔尔的巴基斯坦的空军。
沙漠风**动指的是什么?
沙漠风**动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规模最大、各种高新技术兵器粉墨登场最多的一场局部战争。这场战争既有工业时代战争的陈迹,又有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时代战争的先兆。这场具有信息战雏形的战争,为研究悄然兴起的信息化作战行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
关于第一次海湾战争和第二次海湾战争的问题!
第一次海湾战争是1991年老布什打伊拉克。
第二次海湾战争是2003年小布什占领伊拉克。
一部美国沙漠中的战争电影~!!!不记得名字了~
撒哈拉 Sahara (TV) (1995)
类型: 动作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澳大利亚 / 美国
又名: 沙漠英豪 / 撒哈拉沙漠**战
剧情简介 · · · · · ·
正义的反法.西.斯联军和纳.粹法.西.斯德军在撒哈拉沙漠为了一口干枯的水井作战。想想:两只**为了一口干枯的水井兵戈相见、殊死搏斗。
为什么呢?联军知道水井里面没有水,但是不能放弃那道防线。不然,德军会越过防线威胁到更多的联军。可是,联军经过轮战斗后只剩下了9个人,并且**缺乏,只是以一所沙漠中破旧的古迹清真寺做掩护。再看看德军,他们有精良的装备、充分的**,人数上占绝对优势,900人左右。虽然,他们缺乏水。但是,这个巨大的悬殊,1:100的战斗对抗!不禁让人胆颤。经过激烈的战斗,联军胜利了!只剩下了两个人。
沙漠之狐行动的效能评估
美国发射战斧**数目交战双方在各自发表的战报中所公布的巡航**数字显然有很大的分歧,美军声称在前两轮空袭中就发射了500枚战斧巡航**,而伊拉克则宣布,摧毁了来袭的100多枚巡航**。究竟应该如何判断巡航**的使用数量和作战效能呢?据美国国防部在海湾战争最终研究报告中所做的统计,当时从海上发射的“战斧”式巡航** 288枚,从空中发射的巡航**仅有35枚。考虑到此次18日之前在海湾担负空袭任务的海军**只有海湾战争时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不可能携带多达 400-500枚战斧式巡航**。由于在前两轮空袭行动中,增援的航母战斗群未参加战斗,所以估计从海上发射的战斧式巡航**不会超过 300枚,因为一个航母战斗群正常情况下能够携载多少枚战斧**是有个基本规律的,除非有的巡洋舰或驱逐舰超常增加了战斧**的携载数量。由于海上发射的战斧巡航**和空中发射的 AGM86巡航**有许多相似之处,不排除有些人为的错误统计或出于某些原因过分喧然性统计,也有可能把 AGM86和舰载机发射的空地**也错误地计算到战斧巡航**之中。美军究竟发射了多少枚**数量不可信,伊拉克所公布的所拦截**的数量是否就可信呢?从电视屏幕上看,景象的确颇为壮观,密集的防空*火就象是放烟花*竹,似乎都在向来袭的**和**进行英勇还击。根据伊拉克官方公布的战报,在前两轮空袭中已经用这样的方法击毁了77枚战斧式巡航**,而且把**袭击中死伤人员较少归功于人们的英勇反击。在后来发布的战报中就更离奇,水份更大,号称在周五14:35(北京时间19:35)至周六上午 9:00(北京时间14:00)的第三轮空袭中,其防空火力击落了美英发射的60枚**中的23枚。对伊拉克这些战报还需要进行详细分析,从技术上分析,达到这样的作战效果是不可能的。战斧**的命中概率一般在 80%以上,个别可达90-95%。海湾战争中和海湾战争以后,美国多次使用过这种**,有时命中精度高,有时很低,但很少出现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被拦截的情况,何况这次使用的都是经过改装的、比海湾战争时更为先进的战斧-III型**。我们不排除使用低劣的**和**拦截来袭的低空亚音速飞行的巡航**,但要想达到这样的作战效能是非常难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伊拉克缺乏空中预警系统,不知道巡航**和飞机何时抵达目标、将要袭击哪些目标。由于美军在实施空袭前进行了大量电子干扰,并最先把指挥控制系统、情报系统和地面防空雷达系统摧毁,伊拉克地面防御和指挥体系被打乱,没有了“眼睛”和“耳朵”,盲人摸象般地缺乏组织和指挥,单纯靠单兵使用步*、高射机*、高射*或地空**进行防空,命中概率是非常低的,可能只有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或更低。我们在引用和对待这样的战例时一定头脑清醒,不可因此而轻易断定伊拉克就是以劣胜优的典范。当然,如果以后进行的深入研究表明,伊拉克果然用最传统的**击毁了来袭300枚**中的100枚,那简直是个奇迹,**装备的发展趋势可能将因此而重写,甚至调整为以发展低技术**,而不再是象巡航**这样的高技术**为主。在现代作战行动中,强调交战各方必须遵守战争法中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目标区分原则”。就是在战争中,只能袭击军事目标,如果袭击民用目标则被认为是非法。从历次作战实践来看,要完全达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但必须向这个方努力。美军只所以选择在深夜和凌晨进行空袭,可能已经考虑到这样的原则,即便如此,实际上已经给巴格达的平民和民用目标造成了大量损伤,这也说明高技术**在性能上的不稳定性。虽然战斧**已经发展到第三型,比海湾战争期间有了根本的改进,但命中精度仍然令人怀疑。有一枚战斧**本来是想袭击巴格达的总理府,却差一点炸毁旁边的共和国大桥;有一枚战斧**想袭击总统府,结果在建筑物附近**,据说是被密集的防空*火击中后**的;还有一枚可能是弹上GPS定位和导航系统出了毛病,本来想打巴格达,结果飞到了伊朗西南部胡齐斯坦省的霍拉姆沙赫尔市,幸亏没有造**员伤亡。8 月份美军袭击阿富汗和苏丹的时候,也有一枚落在了巴基斯坦境内。更不幸的是,位于市中心的一家妇产科医院居然接连被四枚**所击中,这应该算是违反战争法原则的一起恶性事件,因为按照战争法原则,医院是受保护和免遭袭击的。据当地记者反应的情况,巴格达市中心热闹商业区内的克拉德大街,留下了2米深、5米宽的弹坑,造成多人受伤,一些民宅、商店和建筑物遭到破坏。有的**还击中了市内人口密度较高的阿德勒住宅区。当地的一家医院已收治了包括儿童在内的30多名伤员,另外还接收了5名死者的尸体。预定作战目标是否达到美英真的达到预定作战目标了吗?由于空袭行动刚刚结束,对作战效果的评估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交战双方发表的战报都存在许多相互矛盾之处,有些问题还有许多疑点,比如:在四次空袭中都使用了什么**?除已经公开报道的**之外,美国是否使用了F-117A**战斗机?B-1B战略轰炸机首次海湾亮相是否象美国宣称的那样只携载了500磅的MK-82式常规通用**?海湾战争后美国一直热衷于研制的钻地**、联合远程制**药及毫米波制导**等是否在此次空袭中进行了首次实战试验?是否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进行了实战试验?美国到底发射了多少枚战斧巡航**,是 500枚,还是只有 300枚?或者更少?这些**的作战效能究竟如何?是象预期的那样高达80%以上,还是象伊拉克所宣称的那样有四分之一被摧毁?这许多问题当然应该留待战后逐步深入研究和分析,就四次空袭所达成的作战效果来看,有几点应该予以强调:一是对美英空袭作战效果不应有过高的估计。在战争进行时双方一般都会过高地评价各自的作战能力,但战后进行的科学评估中一般都会保持冷静的分析。美国宣称,总共袭击了120多个目标。果真如此,如果按照500枚战斧巡航**,数百枚空射AGM-86巡航**,还有每个波次至少投放上百吨**的轰击强度来计算的话,平均到每一个目标后就会发现,效费比出现了重大问题。显然**使用强度过大,休要说使用如此先进的高技术**,即便是完全使用无制导常规**,轰炸建筑物之类的非机动、非加固、非装甲目标也用不了费这么大劲。如果真是这样,那只能说明两个问题:要么是战斧巡航**等精确制导**在空袭中的命中精度可能不会超过50%; 要么是美国所宣称的**等**使用数量含有较大水份。二是美英空袭作战样式不具备普遍性意义。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历史上非常少见的一次战争,伊拉克给多国**半年的时间进行准备,战争中虽经历了某激烈的交战,但最后仍是坐以待毙。这次空袭就更是一边倒,美国和英国动用最代化的高技术**装备对伊进行大规模空袭,而伊拉克则基本上是使用轻型**和非制导**进行抵抗,这种空袭与反空袭的较量完全不是在一个水平上进行的,就连平时的正常军事训练中的对抗强度也不如。所以,不能过分喧染此次空袭作战的样式和效能。很简单,这种没有电磁干扰环境、没有恶劣气候影响、没有强威胁对手的空袭作战,对指导现代战争和未来战争没有多大的军事价值和实用价值。三是应慎重判断此次空袭行动对伊军事实力所造成的破坏。美英原定的空袭计划是打算完全彻底摧毁伊拉克研制、存储、修复和生产大规模**性**的设施,彻底摧毁以共和国卫队为骨干的伊拉克武装力量,最终**萨达姆政权。从这三个目标来看,最后一个目标显然没有达到,即便是前两个目标也似乎没有完全达成,判断的主要理由是:第一,从空袭中死伤人员数量来看, 除2架舰载机因飞行事故导致 4人死亡外美军和英军无一人死伤,伊拉克虽然遭受了四轮空袭,却只有68人死亡,受伤者也仅有200多人,而且多数是平民百姓。这说明,美英在空袭中没有能够准确命中预定目标,也说明这些空袭没有对共和国卫队等精锐**构成根本的威胁或造成致命的损伤,因为**中的有生力量基本没有受到损伤;第二,综合现场或交战双方的各种报道,没有或很少看到炸毁多少坦克、装甲车辆、飞机、地面防空**、雷达和指挥控制系统以及核、生、化大规模**性**的数量统计,相反,轰炸更多的是**机构、要害部门的建筑物、油田、电视台等,这说明,伊拉克**的实力可能得到保存,空袭并没有伤及武装**的筋骨,更没有陷入瘫痪或被摧毁。从五角大楼展示的图片及录像来看,机载激光制导**的确摧毁了许多雷达站、**仓库和**制造工厂等**设施,但在这些大规模轰炸中却没有造成核、生、化等有害气体的泄露,这说明,美国等始终认为伊拉克仍藏匿有大量大规模性**的说法值得怀疑。如果真藏匿有这些**,必然在大规模轰炸中造成泄露。为何收兵美英为何匆匆收兵?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第四轮空袭开始前约半小时,发表讲话说,尽管美英两国对伊拉克已经进行了三天的空袭,但美国没有停止军事打击的打算,并“随时准备再次动用**。”就在这个讲话发表数小时之后,美国经过对第四轮空袭效果的评价,克林顿听取了军事顾问和外交顾问班子的建议后突然决定,暂停对伊拉克的空袭行动。美英为何突然决定停止对伊空袭?停战后海湾态势将会怎样?联合国是否将派特委会重返伊拉克进行核查?这些,都是人们关心的焦点。美英在连续进行了四天的空袭之后,于1998年12月17日突然做出停战的决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这样几个方面:首先,美英这次联合对伊动武,具有极大的冒险性质,与1991年的海湾战争有着本质的区别。当时,有联合国安理会 678号决议的授权,而这次却是两个国家自作主张,抢在安理会讨论巴特勒核查报告之前,发动的突然袭击,属随意性军事行动,不仅师出无名,而且严重违反国际法准则。空袭事件发生后,中国、俄罗斯等许多爱好和平的国家和组织,包括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的人民,纷纷开展各种外交斡旋和努力,呼吁立即停止各种形式的战争行动。美英两国不得不从全球战略进行考虑,所以空袭行动的突然停止,应该被认为是和平力量对战争力量成功进行遏制的一个直接结果。其次,美伊斗法看似只是双边矛盾的冲突,其实隐藏着一个深刻的国际背景,即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新安全观和国际战略格局问题。冷战结束之后,和平与发展成为跨世纪的主题,各国都在确立新安全观,希望以睦邻友好、和平合作、友好协商和相互对话来代替**对抗、军事对峙、诉诸**或以**相威胁的冷战模式,希望大国、特别是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放弃以军事优势谋取国家利益的做法,按照联合国宪章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美国和英国悍然出兵对一个本来就没有多少反抗能力的弱小主权国家进行动武,无疑是对正在形成的这种国际战略格局、新安全观和国际法准则的破坏,大国之间或集团之间的关系将会因此而留下*影,联合国安理会也将在如何制约美英这种随意诉诸**的权威性方面大打折扣。在国际关系中象美英这样随意使用**和推行强权**,不仅不利于争端的解决,相反可能导致战火的蔓延和扩展。对因此而导致的严重后果和影响,美英两国不得不慎重考虑。最后,经过八年的核查和大量高技术侦察监视装备的长期监视和定位,美国对伊拉克境内所有要害目标应该说是非常清楚,先攻击哪些,后攻击哪些,在哪些目标用什么样的**、**,是使用战斧来打击,还是动用作战飞机,美军早就心中有数。关于此次空袭的计划和方案肯定在计算机上进行了若干次模拟和优化,最后才付诸实现。因此,既然美英愿意主动停止空袭行动,这起码说明,原来预定的袭击目标已经有大部分,或者是绝大部分(80-90%)已经遭到摧毁,而且摧毁的程度十分令人满意,否则,既然已经开战,两国不达目的是绝不会轻易罢手的。克林顿称,尽管对此次行动作更细致的评估还需要一些时间,但此次行动的“任务已经完成”,伊拉克的大规模**性**研制工程、发射系统以及军事指挥系统等都遭到“重创”布莱尔称,英美两国对伊拉克的空中打击已达到目的,伊拉克**的防空、指挥系统以及生产**和生化**的军事设施均受到实质性打击,其精锐**共和国卫队也受到重创,因此英美两国决定结束这次为期四天的军事行动。核查危机将向何处发展美国与伊拉克在核查问题上虽然长期存在争议,但毕竟核查仍在继续,而且已经取得重大成果。伊拉克把全力配合特委会核查,争取年内解除制裁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并为之而作出许多努力和奉献。12月15日巴特勒对重返巴格达后一个月的总结报告递交安理会各成员国后,如果再等待几天,可能安理会将对如何客观公正地进行核查及评价核查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讨论,如果这样的讨论是积极的话,伊拉克有可能看到解除制裁的曙光和希望。可就在这时,美英两国不由分说,动手就打,让世界为之难堪。特别是为解决核查危机而作出重大贡献的安南秘书长,更是苦不堪言。战时已起,只得想法赶紧灭火。战火总算是消停下来,短短四天的战争虽然不长,但由此而带来的影响却是难以消除的。本来就处于僵局的核查危机干脆进入了冰点,如何化解危机,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思考。未来核查危机的前景大致有三个趋势:首先,核查还有没有必要?伊拉克在签署联合国一系列决议时之所以同意进行全面的、无条件的**核查,是为了尽快解除制裁。美国总统即将完成三个任期,不仅制裁没有解除,反而布什的继任总统又挥师海湾,大开杀戒,此举可能伤透了伊拉克人的心。他们原本是相信联合国决议和国际法准则的权威性,后来开始相信联合国秘书长的权威性,再后来开始相信世界和平力量的权威性,美英自作主张兴兵动武、使伊拉克再次饱受战争创伤的事实,有可能迫使伊拉克**采取某些极端的作法,比如停止与安理会的合作,不再允许特委会重返巴格达进行核查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可能采取更为极端的作法,那就是恐怖**破坏活动。果真如此,世界将更不安宁,海湾将迅速成为一个**桶,战争将会不断造访这个地区。其次,美国的底牌是什么?明目张胆地提出**萨达姆·候赛因政权,而且提供9700万美元的经费支持。在这次空袭行动开始之前,许多人也作过分析,认为有可能借空袭之机干掉萨达姆,同时**伊拉克现政权。对此,不少人表示赞同,因为在1986年的美利冲突中,卡扎菲险些在空袭中丧命;而在1989年的美军袭击巴拿马行动中,美**队干脆派兵到这个国家抓了一个活生生的总统,然后把他带到美国去审判。此次空袭是发生在 8年核查之后,而核查小组成员中象海军陆战队前上尉里特那样被怀疑为**和**的大有人在,无论是萨达姆的办公处所还是私人住所,核查组都曾经光顾过,相信美**方对于它的方位、环境、特征和是否加固都不陌生,所以干掉萨达姆似乎并不算什么难事。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担任此次空袭任务的美国战区总指挥、**司令部司令津尼上将似乎对此就持有异义,如果就除掉萨达姆,伊拉克和海湾地区就会乱成一锅粥。因为伊拉克虽然派别林立,但谁也没有力量对现政权构成威胁。从美英空袭突然停止来看,它没有达到原定的全部计划,属于临时性策略性停战,主要考虑可能大致有两个:一是通过这次空袭削弱伊拉克军事力量,为反对派消除部分军事威胁;二是利用已经设立的两个南北禁飞区,大力扶植和支援以库尔德人和什叶派穆斯林为主的反对派,使之不断壮大。等待羽翼丰满之后,再从伊拉克国家中**出来,或与伊拉克政权进行武装斗争。此次轰炸中美军特别对南部禁飞区内的多个目标进行轰炸就是一种明显的昭示。从美国对俄罗斯车臣问题、中国**问题、南斯拉夫联邦的科索沃问题等所持原则性立场来看,支持民族**和**的倾向将是非常明显的。最后,外交斡旋将重新定位,新的冲突和战争将在所难免。空袭行动停止后,外交斡旋可能立即掀起热潮。外交斡旋的主要目的仍将是如何打破核查僵局和尽快解除对伊制裁问题。这样的外交目标将非常艰难。美国当然仍将积极参加对伊核查,关键是伊拉克让不让他再重返巴格达,如果双方差距很大,又将造成新的的冲突点。俄罗斯等国是否抛开联合国,反其道而行之?既然美英能够置国际法和联合国所不顾,其他国家还有多大必要非得维持永无止境的对伊制裁?倘若一个、两个,甚至多个国家自行决定恢复对伊正式关系和单方面取消制裁,美英及其盟国将采取何种态度?美国的目标既然不是为了解除制裁,那么伊拉克也没有必要再配合核查,武装斗争和冲突可能将逐渐发展并恶性膨胀。美国通过这次军事行动,确立了在中东地区多年来、特别是无所作为和步步后退的被动局面,转而掌握了主动权。在世界上,也向各国表明,在即将步入21世纪的时刻,美国发动这样的空袭,旨在证明,美国有能力、有实力在未来世纪中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如果这种强权**和为所欲为的行径在国际上得不到谴责和制裁,必将对今后的国际安全和国际新秩序带来不利影响,人们会认为长期追逐的和平目标日渐暗淡,只有发展军事力量才能维护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