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收藏古物有什么标准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申请成为古生物化石收藏单位应符合哪些条件?(收藏古生物化石违法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申请成为古生物化石收藏单位应符合哪些条件?
《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第20条明确规定,古生物化石的收藏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有固定的馆址、专用展室、相应面积的藏品保管场所。
(2)有相应数量的拥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古生物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
(3)有防止古生物化石自然损毁的技术、工艺和设备。
(4)有完备的防火、防盗等设施、设备和完善的安全保卫等管理制度。
(5)有维持正常运转所需的经费。
古生物化石收藏单位依据收藏条件实行分级管理,分为甲、乙、丙三个级别。古生物化石收藏单位的级别由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评定,并定期开展评估。
怎样鉴别古董
鉴别古董的真伪最本质原则的就是特征比较。 古董分类繁多,但每一类古董如瓷器,青铜器因年代,材质,制作工艺,保存状态等等的不同,存在各种特征。如铜器铸造留下的模具痕迹,年代留下的各种铜锈,瓷器的彩绘颜料,胎土,釉面特征等等。。这些自然形成的特征,许多都是都是不同时代器物所特有的。 换句话说,他们就像钞票上的防伪标志,是属于人为无法仿制或者是仿制成本高昂的。鉴别古董真伪就是利用这些特征做比对。 一件古董的真伪首先就是确定这件古董的名称和归类,然后按照相应的标志去对比,比对它上面是否存在这些特征,这些特征性状是否和真品的性状相符。这就是判断古董真伪的方法。 由于古董分门别类非常繁多,因此一个人每类古董的鉴别特征都掌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一辈子努力学习积累最多只能精通几个门类。所以一个专家什么都能鉴别这往往就是不可靠的 瓷器鉴别不是嘴一说就行的 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官窑的建立和发展,瓷器上的款识趋于系统化、规范化。民窑瓷器的款识则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以下按朝代分而述之。 明代 洪武:洪武一朝,未发现任何带年款的官窑器。民窑也极少见,仅见有青花书写“福”、“寿”款者。此外,江西省玉山县发现“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造此”纪年款的青白瓷罐,款识刻划在罐腹,系罕见的具有明确洪武年款的器物。 建文:未发现署年款的瓷器。 永乐:明清两代,在瓷器上书写帝王年号作为款识,始于永乐。款式仅见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一种,未见有楷书款。上海博物馆收藏一方明永乐时翰林学士沈度的端视,砚底刻“永乐乙未秋翰林沈度识”十字篆文,经仔细比较,与瓷器上永乐款识字体相似。因此,永乐官款可能由当时的翰林学士沈度书写后,再交工匠临摹写在瓷器上。永乐官器署款者不多,仅见有青花、白釉、青釉及红釉等瓷器上。青花器物中写帝王年号款的只见于压手杯上;此外,早年流失日本的一对永乐青花盖瓶,器身书“内府”二字,显系宫内用器。单色釉器,有刻款和印款两种体式。民窑青花器上有书写“福”、“禄”、“寿”等字的。 宜德:宣德时期,帝王年号款激增,大多数为楷书,也有与永乐一脉相承的篆书款。款式仅见有“大明宣德年制”和“宣德年制”两种。大多数是六字二行“大明宣德年制”楷书,“宣德年制”四字款少见。刻款有楷有篆,以楷为主。未见有印款。款识外常围有单线圈、双线圈、长方框及长方框外加双圈等,也有无框圈的。宣德瓷器落款位置比较随便,底足、口沿、耳部、柄流、里心、器盖等处都有落款的,因此,曾有“宣德款识满器身”的说法。款识还见有“大德吉祥场”、“敬权”等,民窑青花中见有“福”、“寿”等字款。 正统、景泰、天顺:正统、景泰二朝未见任何带年款的官窑器。正统一朝,迄今仅见民窑器楷书“正统元年”和“正统捌年”款二例。景泰朝一件未见。天顺朝仅见四件:一件印“天顺年造”款卵釉云凤纹瓷盘,为官窑器,现收藏于英国达维护特基金会。另两件书“天顺七年大同马氏造”;一件书“天顺年”三字,三件器物都是青花三足筒炉。 成化:以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二行款为主,款识外,有的加双圈,有的加双方框,也有无圈框的。官窑罐类,还有在底足写“天”字款的。民窑款识有写“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的。 弘治:以青花楷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两行款为主。另有“弘治年制”四字篆款,多为刻款。尚有以红彩写“弘治年制”和“上用”款的,亦系官窑器。民窑器有写干支年款的,如“壬子年制”(弘治五年,1492年)。也有写“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吉语款的。 正德:正德官款主要有“大明正德年制”六字楷款和“正德年制”四字楷款,其中以四字款居多。有书写款,也有刻划款。除了用汉文外,此时亦有用阿拉伯文和红彩梵文书写的款识。民窑器常见“正德年造”、大明年造”楷款,还有“长命富贵”、“天下太平”等吉语款。 嘉靖:嘉靖官款一般都在底足书写“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两行楷款,并带有双圈;器口边书写六字横款者少见,但大盘、大缸等的口沿处也见有。款式有青花、红彩、刻字涂金等数种,均为楷书,未见篆书。款字的排列形式,有两行直款、单行横款,也有环形和十字形六字款的。民窑器中有写“嘉靖制造”、“大明年造”年款的。出现堂名款,如“滋树堂”、“东书堂”等。人名款激增,如“陈守贵造”、“邓奎自造”等等。吉语款也增多,如“富贵佳器”、“福寿康宁”、“国泰民安”等等。另有写“金〓大蘸坛用”款的器物,系当时的道教用器。 隆庆:所见官窑年款都写“大明隆庆年造”六字两行楷款,“隆庆年造”四字两行款少见。款外常围以双圈或方框。隆庆款识有青花和红彩两种,红彩款多用于彩器上。 万历:官款以“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两行楷款为主,四字两行款少见。有的款外带双圈,也有不带圈的,或六字款呈环形。有青花和刻划款。堂名款、人名款、吉语款增多,如“徐〓庆堂”、“纯思堂”、“程廷梓造”、“万福攸同”等等。 天启:官款以“大明天启年制”六字两行楷款为主,也有书“天启年制”的。民窑中书纪年款的见有“天启元年”、“天启八年”、“天启三年唐氏制”以及“大明天启米石隐制”等等。 堂名款、吉语款有“竹石居”、“白玉堂”、“同乐佳器”、“仁波佳器”等等,还常见图案款,如兔子、灵芝、方胜等等。 崇祯:崇祯时期署官款的器物少见,有“大明崇祯年制”及“崇祯丁丑”(崇祯十年,1637年)等。民窑盛行堂名款、人名款、吉语款,如“翔凤堂”、“甲戊春孟赵府造用”、“富贵佳器”等等。 清代 顺治:顺治官款少见,有“大清顺治年制”六字两行楷款,款外有双圈。署“顺治年制”四字的,一般无圈框,均为青花款识。民密器署干支纪年款多见,如“顺治丁〓年”(1657年)“庚子年制”(1660年)等,堂名款、吉语款减少,见有“继善堂”、“百花斋”、“西畴书院”“玉堂佳器”等等。 康熙:官窑瓷器的纪年款主要有两类:一是“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楷款;一是“康熙御制”四字料款,写于珐琅器上。官窑器中也有写干支纪年款的,如“康熙辛亥(1671年)中和堂制,”中和堂曾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中的居住之所,因此,署“中和堂制”款的器物是宫内**之器。康熙朝瓷器款识种类繁多。按书体分有:楷书、篆书、行书,官款绝大部分是楷书,少有篆书款。按颜色分有:青花、釉里红、金彩、红彩、紫褐色款以及紫、黑、黄、蓝等料款。按款外线框分有:双圈、单圈、元圈、双边正方框等。按排列形式分有:六字两行、三行款,四字两行及四字环形款等。民窑一般无年款,但其它种类款很盛行。 雍正:官窑年款较多见的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也有六字三行的,款外有双圈或方框。珐琅彩器款识有“雍正年制”与“雍正御制”四字,一般为两行竖写并围有方框的楷书款。在茶叶末、炉均及仿钧器上,则见“雍正年制”四字篆书刻款。“雍正年制”四字古钱形款,则主要见于花盆一类器物底足。雍正朝的堂名款不及康熙时期多,著名的有“朗吟阁制”楷书款,为雍正未登极之前烧制的,朗吟阁是当时雍正的读书处。堂名款还有“养和堂”、“希范堂”、“致和堂”等;人名款则见有“江鸣〓制”、“冯宅”、“松年”等;吉语款少见;图案款有一定数量,如灵芝、鼎、花押等等。 乾隆:乾隆朝的官窑年款,有楷、篆两种书体,但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为主。多数不加圈框。以青花款为多,还有金彩、红彩、蓝料彩与刻款等。堂名款之多,较康熙朝有过之而无不及。人名款中,以“唐英”、“瑶华道人”等有名,唐英为督窑官,瑶华道人为乾隆的王子。 嘉庆:官款以篆书为主,少有楷书,大多为“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款。民窑款识篆、楷均有,六字或四字,但字体草率。出现图章式的篆书款。 道光:官款与嘉庆时体式大致相同,大多为“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款。以青花和红彩写款。 咸丰:咸丰朝又兴起以楷书署款的风气,官窑大多署“大清咸丰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楷款。篆书款减少。除青花款外,还有红彩款与刻款。民窑器中十分盛行图章式篆书款,并影响后世。 同治:官款以楷书为主,大多为“大清同治年制”六字两行和“同治年制”四字两行楷款。以青花、红彩或金彩书写。民窑器大多用红彩图章式篆书款。 光绪:官窑款识楷、篆并用,以楷款为多,署“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款,也有四字两行款,多数不饰圈框。有青花、金彩、红彩及刻款等体式,大体同于前朝。民窑款识较草率。 宣统:官窑款误解有青花、红彩与墨彩款等,署“大清宣统年制”六字两行楷款为多,一般无圈框。民窑款识与前朝类同。一般来说主要是多看书,看书一定要记住,要多看实物,有条件多看真品和仿品的区别,把书中知识结合起来。看东西的时候少说话,多听前辈的指点,还要看自己的悟性。 瓷器玩家大抵会有同感,古瓷上某些现象,有时心里明白,嘴上却难以表达,故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说。这“意会”,实际上讲的是“悟性”。 悟性在鉴识上无处不在处处在,所以,有人觉得识瓷难,有人觉得不难。比如面对一真一假两件器物,入门三个月的人只凭一、二个基本要点便判定了真假,学三年的人,虽然可以讲出三条、五条理由,则不见得真正能抓住要领,这就见出了悟性高下。笔者不是拿“悟性”唬人,之所以如是说,是因为许多人的眼力和心力本是来够用的,只因在许多时候失去了平常心,便迷失了悟性。 因此,在古陶瓷鉴定上,“悟性”未必一定就同智商、同懂得相关历史知识成正比,有时还可能成反比。例如有位高学历的事业有成者,以较高的价位,拥有了一件外底署“永乐年制”篆款的青花龙纹盘,说是国宝级文物。其知识面极广,从我国首见的三国时期于腹部处刻纪年款的越窑青釉虎子,到元代署“后至元戊寅五月二十三日”青花款的釉里红楼阁式瓷仓;从明洪武二年朝廷在景德镇建御窑厂时官窑瓷上不落款,至永乐朝偶尔在圆器的器内署上四字年号款,以及终永乐一朝没有出现一件带底款官窑器的年款情况和历史,无所不详,无所不晓。惟有一点欠思索,倘若外底部带款的此件永乐盘系真的,当时这位写款人,会就此犯下对圣上不恭之死罪他根本没想到。官窑瓷器上冠以帝王年号的做法始自永乐朝,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明成祖朱棣只是在自己所用的一些碗、杯、盘的内底内壁处,留下了帝王尊号。这些署款器,尽管烧造数量极为有限,因前无古人,已堪为壮举。朱棣没敢把自己的年号倒扣于外底,是基于传统思维和皇帝的尊严。试想,至高无上的帝号岂能随处张扬!又系张扬于器皿底部,将给文武百官及天下黎民作如何感想!所以,永乐款采用了深奥又不易懂的篆书、且字体显得十分模糊,这系受时代发展的限制所致。因此,瓷器的早期落款形式,便带有了时代印痕。而此件于外底大大咧咧署上了永乐年号的青花龙纹盘,由于超越了历史进程,无疑为假冒品。 在中国陶瓷史上,把年号书于器物外底部的第一位帝王是明宣宗。宣德的年款,不但字体以堂堂正正的晋唐小楷居多,还多数带上国号(大明),且书写部位遍器身:从器内底到外底,从内腰部到内口边、外口边,乃至颈部、肩部、外腹部、折沿下、柄或流上及盖内等,均属落款处。带款的官器数量之多,以及如此无定规的落款本身,充分显示宣德帝对署年号款有浓烈的兴趣,同时,亦反映出其不知往哪儿落的无奈。然而,凭借朱瞻基不落俗套爱玩蟋蟀及喜欢挥杖击丸的个性,最终把神圣的帝号一举定格于器物的外底部,开创了标准年号款的先河。此河一开,使宫廷瓷器的整体艺术趋向完美,亦让官窑瓷器愈添皇家气派。此后,帝王年号款定位于外底部的格式,不惟为明清两代官窑器物在署款上的主要模式,还成了官窑器物的重要标志。 如今,瓷器上司空见惯了的底部年号款,已天经地义得不会让人回头去思考古人在五百七十年前的想法。诸如永乐瓷,为什么要把款识写在花心里,写在狮球内;为何四字篆款的字迹,几乎都显得模糊、若隐若现;为什么器物带款的数量十分稀少,又都局限于一些明显为**品的杯、碗、盘内。这些同后世宣德朝有极大反差的写款情景,究竟意味着什么?而能在心底让时空倒转,并透过历史长河中一些有意味的迹象,例如洪武朝官窑的无款、至宣德时官窑瓷的款多,感悟明皇朝最初几位皇帝在署款上的心态,这一灵感,即为悟性。 与此相反,日常鉴定中,时有发生的所谓犯低级性错误与常识性错误的“吃药”、“走眼”,则为缺乏悟性的表现。换句话说,人们的很多失败,其实都不是发生在未知的世界里,而是跌倒在常识里。因为越是浅显的道理,就越容易被忽视、被忘记。若能将历史常识、书本知识、鉴定技能,应用得灵活,并时时保持一颗平常心,善于总结与比较,悟性也就常在了。因而,古瓷鉴定说难不难,说不难似乎又非常的难。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元代祭蓝釉浅刻白龙纹梅瓶,在入藏之前,当文物商店专职人员错定成雍正瓷之后,出人意外地让上海一位名叫沈胜利的鉴玉专家从龙纹上认出庐山真面目,堪为难与不难的典型一例。 精品收藏与“捡漏” 收藏是一项高雅的文化话动,毋庸讳言,它又属艺术品上的一种投资行为。翻翻各家拍卖图录可发现,许多拍品让人眼熟。这些古瓷,不是异地间的拍来拍去,便是数年或数十年投资的索回。由此说明“古董不传三代”,不仅仅因为世事难料、人生苦短,不仅仅因为个人的志向,不时要越迁、不时会有新的定位,还因为收藏者对生活的追求或者是继承人对古瓷认知的程度,都可能出现不可预见的逆转。所以,即便一些珍品今天被收藏者秘藏,很难确保若干年以后不被用来换成钞票,甚至被其后代当作普通品贱卖出去。于是,在以往的十、二十年里,许多收藏爱好者至江浙一带的中小城市淘古董或在北京、上海、南京等一些大城市的古玩市场捡漏,每每会有值得炫耀的收获。近年来,一些行家常常光顾欧洲一些古玩店,并不时买回以前被搜刮去的中国古董,还有的则通过浏览海外的拍卖网站,从网上“捡漏”颇多成果,他们循着的亦正是这条思路。因而,收藏活动永远会扑朔**,永远有演绎不完的故事。 仇炎之于上世纪50年代初,以1000元价格从香港同行手中购得成化斗彩鸡缸杯一事,时至今日仍被收藏界视为“捡漏”的范例。笔者从中看到的却属另一面:收藏不分先后,关键看藏品的品质,以及收藏者的综合实力。1980年,该鸡缸杯在苏富比拍卖行的易主价为480万港币。1999年时,同样在苏富比,此杯成交价已高达2917万港币。仇炎之慧眼识宝,不愧为**。可第三位得主,扣除投资的本金,19年增值2437万港元,当属大**。扼腕的是第一位卖主,他的所作所为似乎在印证古董业上一句俗话:“卖者不发财,藏者可发财”,并让人们由此懂得,精品的收藏,比起即时的买进卖出,甚至比起惊心动魄的“捡漏”,更具爆发力。 当然,笔者还有一层意思。得以流传下来的古代器物,乃是先民与上苍对今人的馈赠,有缘者当竭力呵护与珍藏。如果非要变现的话,拥有者至少该读懂这些可遇不可求之物的身世、来历,最好还能搞懂其历史上的地位同现在应有的价位。这些,对圈外人士来说,同样也是极为重要的。
文物分一二**的标准是什么?
定级标准
文物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中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丰富
前4世纪东周,陵墓守卫神
多彩。自古以来,中国就十分重视对文物的研究,以不同种类的文物为研究对象,逐渐形成了金石学、古器物学、甲骨学、敦煌学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文物学在中国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说,文物学在中国是一门古老的学科。然而,从现代意义上讲,文物学在中国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我和一些专家就建立文物学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在长期的文物考古专业工作,以及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我有机会接触各类文物,并在此过程种积极主动地向专家学者和广大文物考古工作者学习,从而更迫切地感到应该建立文物科学,以指导文物研究、文物工作和文物事业地发展、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
李晓东,1936年生,山西芮城人。1961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长期从事文物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研究员。曾任河北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国家文物局巡视员和综合财务司负责人等职,现任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文物学》。
一级文物定级标准
(一)反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制度,以及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二)反映历代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科学发明创造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三)反映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和促 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四)反映历代劳动人民反抗剥削、**和著名起义领袖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五)反映历代中外关系和在**、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宗教、卫生、体育等方面相互交流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六)反映中华民族抗御外侮,反抗侵略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七)反映历代著名的思想家、**家、军事家、科学家、发明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等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著名工匠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作品;
(八)反映各民族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工艺美术、宗教信仰的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代表性文物;
洒蓝釉地描金缠枝莲纹棒槌瓶 (5张)
(九)中国古旧图书中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代表性的善本;
(十)反映有关国际****运动中的重大事件和杰出领袖人物的**实践活动,以及为中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国际**战士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十一)与中国近代(1840-1949)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著名烈士、著名英雄模范有关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十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建设成就、重要领袖人物、著名烈士、著名英雄模范有关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十三)与中国***和近代其他各*派、团体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爱国侨胞及其他社会知名人士有关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十四)其他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
二级文物定级标准
(一)反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制度,以及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二)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某一个时代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三)反映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对研究某一历史问题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四)反映某种考古学文化类型和文化特征,能说明某一历史问题的成组文物;
(五)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一般,但材质贵重的文物;
(六)反映各地区、各民族的重要民俗文物;
青铜器
(七)历代著名艺术家或著名工匠的重要作品;
(八)古旧图书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善本;
(九)反映中国近代(1840-1949)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著名烈士、著名英雄模范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十)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建设成就、重要领袖人物、著名烈士、著名英雄模范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十一)反映中国***和近代其他各*派、团体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爱国侨胞及其他社会知名人士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十二)其他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
**文物定级标准
(一)反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制度,以及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比较重要的文物;
(二)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某一时代的具有比较重要价值的文物;
(三)反映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对研究某一历史问题有比较重要价值的文物;
(四)反映某种考古学文化类型和文化特征的具有比较重要价值的文物;
(五)具有比较重要价值的民族、民俗文物;
(六)某一历史时期艺术水平和工艺水平较高,但有损伤的作品;
(七)古旧图书中具有比较重要价值的善本;
(八)反映中国近代(1840-1949)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著名烈士、著名英雄模范的具有比较重要价值的文物;
(九)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建设成就、重要领袖人物、著名烈士、著名英雄模范的具有比较重要价值的文物;
(十)反映中国***和近代其他各*派、团体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爱国侨胞及其他社会知名人士的具有比较重要价值的文物;
(十一)其它具有比较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
一般文物定级标准
(一)反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制度,以及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
(二)具有一定价值的民族、民俗文物;
(三)反映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
(四)具有一定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等;
(五)具有一定价值的历代生产、生活用具等;
(六)具有一定价值的历代艺术品、工艺品等;
(七)其他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
五、博物馆、文物单位等有关文物收藏机构,均可用本标准对其文物藏品鉴选和定级。社会上其他散存的文物,需要定级时,可照此执行。
六、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局负责解释。
附:一级文物定级标准举例
一、玉、石器时代确切,质地优良,在艺术上和工艺上有特色和有特别重要价值的;有确切出土地点,有刻文、铭记、款识或其他重要特征,可作为断代标准的;有明显地方特点,能代表考古学一种文化类型、一个地区或作坊杰出成就的;能反映某一时代风格和艺术水平的有关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的代表作。
前15-14世纪商朝时期的鼎等青铜器
二、陶器代表考古学某一文化类型,其造型和纹饰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有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标准的;三彩作品中造型优美、色彩艳丽、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紫砂器中,器形完美,出于古代与近代名家之手的代表性作品。
三、瓷器时代确切,在艺术上或工艺上有特别重要价值的;在纪年或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标准的;造型、纹饰、釉色等能反映时代风格和浓郁民族色彩的;有文献记载的名瓷、历代官窑及民窑的代表作。
四、铜器 造型、纹饰精美,能代表某个时期工艺铸造技术水平的;有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标准的;铭文反映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或书法艺术水平高的;在工艺发展史上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
五、铁器 在中国冶铸、锻造史上,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钢铁制品;有明确出土地点和特别重要价值的铁质文物;有铭文或错金银、镶嵌等精湛工艺的古代器具;历代名人所用,或与重大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铁制历史遗物。
六、金银器 工艺水平高超,造型或纹饰十分精美,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年代、地点确切或有名款,可作断代标准的金银制品。
七、漆器 代表某一历史时期典型工艺品种和特点的;造型、纹饰、雕工工艺水平高超的;著名工匠的代表作。
文物
八、雕塑造型优美、时代确切,或有题记款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艺术风格的金属、玉、石、木、泥和陶瓷、髹漆、牙骨等各种质地的、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雕塑作品。
九、石刻砖瓦 时代较早,有代表性的石刻;刻有年款或物主铭记可作为断代标准的造像碑;能直接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神态生动、造型优美的石雕;技法精巧、内容丰富的画像石;有重**料价值或艺术价值的碑碣墓志;文字或纹饰精美,历史、艺术价值特别重要的砖瓦。
十、书法绘画 元代以前比较完整的书画;唐以前首尾齐全有年款的写本;宋以前经卷中有作者或纪年且书法水平较高的;宋、元时代有名款或虽无名款而艺术水平较高的;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历代名人手迹;明清以来特别重要艺术流派或著名书画家的精品。
十一、古砚时代确切,质地良好、遗存稀少的;造型与纹饰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工艺水平很高的端、歙等四大名砚;有确切出土地点,或流传有绪,制作精美,保存完好,可作断代标准的;历代重要历史人物使用过的或题铭价值很高的;历代著名工匠的代表作。
十二、甲骨 所记内容具有特别重要的史料价值,龟甲、兽骨比较完整的;所刻文字精美或具有特点,能起断代作用的。
十三、玺印符牌 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官私玺、印、封泥和符牌;明、清篆刻中主要流派或主要代表人物的代表作。
十四、钱币 在中国钱币发展史上占有特别重要地位、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历代钱币、钱范和钞版。
十五、牙骨角器 时代确切,在雕刻艺术史上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反映民族工艺特点和工艺发展史的;各个时期著名工匠或艺术家代表作,以及历史久远的象牙制品。
十六、竹木雕 时代确切,具有特别重要价值,在竹木雕工艺史上有独特风格,可作为断代标准的;制作精巧、工艺水平极高的;著名工匠或艺术家的代表作。
十七、家具 元代以前(含元代)的木质家具及精巧冥器;明清家具中以黄花梨、紫檀、鸡翅木、铁梨、乌木等珍贵木材制作、造型优美、保存完好、工艺精良的;明清时期制作精良的髹饰家具;明清及近现代名人使用的或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家具。
十八、珐琅 时代确切,具有鲜明特点,造型、纹饰、釉色、工艺水平很高的珐琅制品。
十九、织绣 时代、产地准确的;能代表一个历史时期工艺水平的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不同织绣品种的典型实物;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著名织绣工艺家的代表作。
二十、古籍善本 元以前的碑贴、写本、印本;明清两代著名学者、藏书家撰写或整理校订的、在某一学科领域有重要价值的稿本、抄本;在图书内容、版刻水平、纸张、印刷、装帧等方面有特色的明清印本(包括刻本、活字本、有精美版画的印本、彩色套印本)、抄本;有明清时期著名学者、藏书家批校题跋、且批校题跋内容具有重要学术资料价值的印本、抄本。
二十一、碑帖拓本 元代以前的碑帖拓本;明代整张拓片和罕见的拓本;初拓精本;原物重要且已佚失,拓本流传极少的清代或近代拓本;明清时期精拓套帖;清代及清代以前有历代名家重要题跋的拓本。
二十二、** 在**发展史上,能代表一个历史阶段军械水平的;在重要战役或重要事件中使用的;历代著名人物使用的、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
二十三、邮品 反映清代、**、解放区邮政历史的、存量稀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邮票和邮品。
二十四、文件、宣传品 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内容重要,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正式文件或文件原稿;传单、标语、宣传画、号外、捷报;证章、奖章、纪念章等。
二十五、档案文书从某一侧面反映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制度和土地、人口、疆域变迁以及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事迹的历代诏谕、文告、题本、奏折、诰命、舆图、人丁黄册、田亩钱粮簿册、红白契约、文据、书札等官方档案和民间文书中,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
二十六、名人遗物 已故中国***著名领袖人物、各***派著名***、著名爱国侨领、著名社会活动家的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手稿、信札、题词、题字等以及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用品。
注:二、**文物定级标准举例可依据一级文物定级标准举例类推
文物和古董的区别
部分收藏爱好者,在如何正确理解文物与古董、古玩、艺术品的辩证关系方面还存
带形钩 (西汉时期),镀金青铜器
在着模糊认识。“文物”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对研究社会**、经济、文化有价值的东西,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建筑、碑刻及各种艺术品等。按照《文物保**》的规定,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水域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与此同时,《文物保**》还明确规定,属于集体或个人所有的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文物”两字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是礼乐、典章制度的统称。到唐代,其涵义与今天的涵义比较接近。文物从时间上看,有古代、现代,也有当代的。它涵盖各个历史时期。但文物是有一定层次的,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又可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文物。《文物法》对一、二、**文物标准作有界定和规定。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董、古玩和艺术品,应该特指民间收藏的、不在国家禁止买卖之列的那部分文物。公民合法所有的文物,法律允许其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和流通。
清朝以前,人们把珍贵的古物称为“骨董”, 所谓“骨”,取肉腐而骨存之
陶器文物
意,意思是保存过去之精华。后来渐变为古董、古玩。实际上“古董”、“骨董”和“古玩”是一个意思,只不过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叫法不同而已。从文物和古董或古玩的比较来看,文物在时间的涵盖上要大于古董或古玩,因为文物可以是古代,也可以是现代或当代,只要是优秀的文化产物都可以被列入文物范畴。而古董和古玩则不然,现代和当代的东西不能称为古董和古玩。由于许多文物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所以收藏爱好者又将其泛称为收藏艺术品。一件古代艺术品,对文物部门来说就是文物,因为它有文化保护价值;对投资者来说就是古董,因为它有增值价值;对收藏家来说就是古玩艺术品,因为它有艺术鉴赏价值。国家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对于非国宝级的文物,鼓励“藏宝于民”,并且允许民间依法流通,这为民间收藏事业的发展和古玩艺术品市场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由**人民**政务院以及后来的国务院所颁布的一系列有关保护文物的法规,都沿用了“文物”一词。直到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才把“文物”一词及其所包括的内容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其范围实际上包括了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一切历史文化遗存,在年代上已不仅限于古代,而是包括了近、现代,直到当代。
世界各国对不同类别的文物,各有其通常使用的名称,但尚无概括所有类别文物的统称。欧洲在17世纪英文和法文中都使用 Antique一词,此词一说源于拉丁文ante,原意是古代的,从前的。另一说则认为英文这个字是直接来源于法文,开始作为名词使用时,主要是指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遗物,后来才逐渐发展成泛指各个时代的艺术品,其词义接近于中国所谓的古物、古董。日文所说的 “有形文化财”, 近似于中国所指的文物,但其涵义和范围又不尽相同。在国际社会,由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UNESCO,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会议通过的一些有关保护文物的国际公约中,一般把文物称作为“文化财产(Cultural Property)”或者“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 ”,二者所指的内容并不是等同的。从公约所列举的具体内容来看,前者是指可以移动的文物,后者是指不可移动的文物。埃及使用的阿拉伯文ξζ1(单数),Εγ1(复数)一词,与中国所称文物的概念是基本相同的。1983年埃及颁布的《埃及文物保**》规定,在埃及国土上出现的或与其历史有联系的,凡一百年以前的,包括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具有历史意义和价值的实物,都属于文物 (ξζ1)。同时,还规定在一百年以内的有价值的实物,可根据文化主管部门的建议指定为文物。
关于文物的年代下限,在国际上起初曾定为1830年,起源于1930年美国的关税条例。该条例规定凡1830年以前制作的艺术品可以免税。以后在国际上,不少国家把这一年定为文物的年代下限。后来美国在1966年通过了新的关税条例,又规定“自免税进口报单提出之日起,凡一百年以前制作的文物”概予免税进口。因而按国际上一般惯例,文物是指一百年以前制作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实物。但是也有的国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另作规定,如希腊就把1450年作为文物的年代下限。
其它相关
文物出境审核标准
说明
一、为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防止珍贵文物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实施条例》,制定本标准。
二、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在开展文物出境审核工作时,执行本标准。
三、本标准以1949年为主要标准线。凡在1949年以前(含1949年)生产、制作的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原则上禁止出境。其中,1911年以前(含1911年)生产、制作的文物一律禁止出境。
四、少数民族文物以1966年为主要标准线。凡在1966年以前(含1966年)生产、制作的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物禁止出境。
五、现存我国境内的外国文物、图书,与我国的文物、图书一样,分类执行本标准。
六、凡有损国家、民族利益,或者有可能引起**社会影响的文物,不论年限,一律禁止出境。
七、未列入本标准范围之内的文物,如**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核,确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应禁止出境。
八、本标准所列文物分属不同审核类别的,按禁止出境下限执行。
九、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局负责解释并定期修订。
十、本标准实施后,此前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其他规定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收藏的藏品如何鉴定?
你的咨询情况很理解
如果对自己藏品了解少
这也没什么难事
唯一省钱还能对藏品进一步的了解办法就是
带实物去当地文玩城或者古董店
你有什么样的藏品
哪里就有什么专业老师
虚心求教
你会得到意想不到收获
在行动之前
切记!包装好
安全最重要
在哪里也许会有惊喜
期待
祝你好运
如何鉴别古董?
文物与古董有什么区别 古董是指过时的东西以及可鉴赏、研究的古代器物,古董、古玩 并不一定都是文物。
收藏古玩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收藏者凡是自己不懂、或拿不准的东西,一定不要去买,否则,钱财就很可能“打水漂”!“改姓”!这是因为古玩行业的“水很深”。
二、不能对照书本图录去购物,要多参加实践,必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从事文物、古玩收藏与鉴赏的最佳学习方法是“9+1”,也就是:一分读书,九分实践。同时要多攻读国家专业教材书,千万不能被市场上有些商品书、拍卖图录或网上天,要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一个明白收藏者。
三、收藏者要克服贪心,不要有捡大漏、发洋财的**暴富思想从事古玩,在购货时凡遇人、遇物都要进行多方面深入考虑。因为古玩是一个既复杂、又特殊的“特区”行业,这里静水深流,表面看似风平浪静,要时刻提防“文明盗窃”。
四、收藏者一定要严格地选择古玩鉴定专家,不能只看某些专家头上一道道的职务、职称、光环,要着重看专家“拿脉问诊”的实战经验。其专家好比是一名中医,诊断正确,对症下药,就有益于健康,否则,就会危害健康,甚至害人性命。只有选对专家,才能彻底避免“有病瞎投医”的盲目性,选择专家最基本的三大要点:
第一点,要求专家必须具有国家资质,上网核实;
第二点,要求专家必须明确解读其实物的八大要素:
1.明确器物名称;2.明确年代;3.明确产地;4.明确区分官器与民器;5.明确质地;6.明确工艺特征;7.明确品相;8.明确估价(仅供参考);
第三点,要求专家“鉴定失误,负责倍偿”、“双方签约,照章办理”。只有签约,才能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只有保赔,才能尽可能地避免一部分少数**专家恶意或善意的失误,最终促使专家规范行为、量力而行、严格自律。本人认为:古玩鉴定专家不是万能的,尤其是面对市场鉴定估价的专家,更不是万能的,因古玩收藏涉及到万事万物,百科全书,专家是人而不是神。所以更应规范专家的工作行为,凡是专家不能明确解读上述八大要素的古玩“疑难杂症”,都不能收费,更不能随意发表言论。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地避免服务和被服务双方的失误,持宝人(收藏者)才不会被专家误导而吃“苦果”。在此,我还附带地讲一点:严禁专家在鉴定过程中(有偿鉴宝服务时)收购任何藏品
瓷器收藏要诀有哪些?
作为火与土的艺术,古今瓷器,因其既能给居家增添文化氛围和美的享受,又能给人们带来增值效应,因此,历来便倍受人们的青睐。然而,尽管人人皆知瓷器收藏的好处,可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收藏者,尤其是面对数不胜数的古今瓷器物件,能切实明白地知道哪些才是最值得购藏的人,其实并不多。某单位曾请几个工艺美术大师制作一批瓷器雕件作品,结果因对瓷器市场整体情况缺乏了解,策划者竟不知道如何定价;不少本可优先获得者,也因茫然不知,而无一人购买;事后,当得知这些瓷器作品价格猛升,有人只好无奈地慨叹:“错过了一次赚大钱的机会,可惜”。这样的例子虽然特殊,但绝非个别。仔细推究原因,关键就在于许多人对不同瓷器的价值、价格缺乏了解。在通常情况下,瓷器件的价值大小决定了价格高低,而不同的价格则对应了瓷器件的价值档次。从目前的市场实况看,古今瓷器的价格结构大致可作以下分档。就年份已久的古旧瓷器而言,位列第一的当推各个朝代的官窑瓷器件,其中又以“御窑”和名头特别响的器件价格为高,因而也最具收藏价值。多年来的市场表现表明,明朝各代瓷器器件和“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器件,最受市场追捧,其现在的价格与10年前相比,普遍提高了10至100倍。其中如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康熙豇豆釉彩器、雍正珐琅莲子碗等,如今的市场价已达数十万元至上百万元之巨。官窑之外,各种带堂名款的器件则次之;工艺精湛的民间窑器又次之,其市场价格也相应依次往下。再从瓷器件的胎体、釉质、烧结、纹饰来看,一般收藏家认为,彩色釉、低温单色釉的价格比青花高;器形特殊的器件,例如官窑的灯、瓶、炉等杂件瓷价,比一般碗、盆、碟等常用器件的价格高;精工细作或器型特大、特小者,价格往往高于寻常物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随着岁月流逝,明、清及以前的古旧瓷器件已越来越少,而且因为市场价格越来越高,其赝品也越来越多,因此,对于缺乏经验和眼力的初入行者来说,如没有把握,还是不要轻易介入,改为购藏现代瓷为好。须知,今天是昨天的明天,也是明天的昨天,所谓古瓷是相对而言的。趁多数现代陶艺家所作器件的价格现在还处于低位,择机购藏若干,三五十年以致百年之后,这些陶艺家的作品不同样会被视为“古董”而增值吗?当然,现代陶艺家的作品,也是按其价值、价格分档次的。首推者,自然是如秦锡麟、周国贞、王锡良、张松茂、刘远长、刘平等国家与省市级工艺大师的作品器件;起码是这些大师签名的复制品;其次为几可乱真而数量有限的高档仿品;再便是为重大事件、纪念日由名人定制、定烧的瓷器器件,如1975年的毛**用瓷、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由国家级、省市级定制、定烧的瓷器件等。在懂得了上述价值分档后,购藏者还务必要了解:瓷器收藏,贵在“文火慢工”,既要心态平和,又能持之以恒。如此坚持多年,相信必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