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黑附片的功效有哪些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黑附子和白附子有什么不同(黑附子和白附子有什么区别)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黑附子和白附子有什么不同
白附子、黑附子虽名称相似,但实为二物。白附子有二种,一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一为毛莨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前者名禹白附,后者又名关白附。而黑附则为附子之别名,其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
二药虽均为温热有毒之品,但功能主治相差较大。黑附子辛热燥烈,为纯阳之品,以回阳补火散寒止痛见长,既能上助心阳以通脉,又能下补元阳以益火。白附子则味苦辛温,功能燥湿化痰、祛风解痉,且行散而升,善引药势上行头面,以温燥寒湿解痉见长。善治顽痰喘咳、风痰眩晕、癫痫及破伤风。外敷还能散结消肿、治痈疽痰核肿痛。其中禹自附偏于祛风痰解痉,破伤风、口噤抽搐、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及半身不遂多用;而关白附与附子为同科植物,长于祛寒湿、止疼痛,善治风寒湿痹、偏正头痛等证。
黑附片,制白附子,制白附片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这三种哪两种是区别的?哪两种是相近的?
黑附片、制白附子和制白附片三者在外观颜色、口感功能上明显的差别,三者中制白附子和黑附片在外观上最为相似。
三者的区别:
1、颜色不同
黑附片外皮黑褐色,内切面暗**,制白附子外表皮淡棕色,切面**,而制白附片无外皮,黄白色。
2、外观形状不同
黑附片半透明装,有纵向导管束,制白附子为椭圆形厚片,制白附片半透明,厚约0.3cm。
3、口感不同
黑附片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制白附子味淡,微有麻舌感。
4、主治功能不同
黑附片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等症;
制白附子主治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制白附片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风寒湿痹等症。
扩展资料:
一、白附子与白附片
白附子(独角莲、天南星科植物)与白附片是两种不同的药物,切忌混用!二者名称相近,常易混淆,但它们的功效迥异。
1、不同加工
白附子,是将独角莲剥去外皮、切片,在清水中漂至水呈*白色,取出蒸过、晒干,或用硫黄薰白。而附子是乌头的根,乌头是剧毒中药,将乌头用胆马水浸漂后用水煮熟而成附子。
2、不同功效
前者即白附子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和解毒散结的作用,临床上用于风痰壅盛、口眼歪斜及瘰疬痰核;而后者白附片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的功效,临床上用于亡阳症、阳虚症及痹痛。
二、白附片与黑附片
白附片与黑附片统称为附片,附片(黑顺片、白附片) 直接入药。加工不同,但功效一样。
1、不同加工
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白附片 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
黑附片(黑顺片)
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黑顺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附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黑附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附子
白附片和黑附片的作用有哪些?
白附片
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白附片 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
黑附片(黑顺片)
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黑顺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两者统称为附片,附片(黑顺片、白附片) 直接入药。
中药里的黑附子是不是又叫黑附件?
黑附子不是黑附件,没有中药叫黑附件的。黑附子为附子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附子要先煎30分钟,这样可以降低附子毒性的。
在中药煎药在2煎是可以加凉水的。这个没有影响的
白附片与黑附片有何不同
都是中药附子的*制品,其它品种还有*天雄、盐附子、刨附片、淡附片、生附片,熟附块等等.
白附片的*制方法是:
[传统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在蒸笼中九蒸九晒后去皮开片,出产的白附片晶莹剔透,用手掰断后,断面如玻璃断面一般。用口尝之,有淡淡麻味而绝无咸、苦、涩味。
[现代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在工业蒸箱中高温高压蒸制一次,去皮开片而成。
黑附片的*制方法是:
[传统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开片,并拌上红糖、菜油,在烤炉文火烤制而成。黑顺片一般不去皮,色泽红黄但仍剔透。
[现代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开片,在食用黑色颜料中蒸煮而成。
在功效方面,两则也相近,但稍有区别.
总的来讲,附子具有回阳气,通行十二经,能追复散失欲绝的元阳(肾阳)等功效。由于附子有大毒,常常*制后入药.其中,*附子最常用,药力足、效果快;淡附片药力较和缓;黑附片与*附子药效差不多;白附片药力稍小于以上几种。另外还须强调,在中医看来,白附子性偏上行,能祛风燥痰,偏用于头面风痰之疾。黑附子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