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数据新闻选题标准有哪些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分析新闻调查的选题、采访风格和叙事特点。(分析新闻调查的选题,采访风格和叙事特点是什么)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分析<<新闻调查>>的选题、采访风格和叙事特点。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理解这一定义我们要注意以下三点:
1.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
“新近发生”是个很容易理解的话语,新闻的“新”主要就体现在这里。
我们又把新近发生区分为“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两种情况,套用英语的时态来解说,“已经发生”是过去时态,“正在发生”是现在进行时态。前者是已经结束了的事件,后者是正在发展变动尚未出现结局的事件。当下的新闻由于传输设备的现代化,报道速度越来越快,正在发生的事件尚未出现结局就已经被报道出来。对一个事件连续追踪报道,甚至干脆进行实况转播,让报道和事件的发生发展同时进行,已经是新闻界常常采用的手段。据此,我们在定义中补充了“正在发生”的话语。
还有必要解释一下“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这一话语。现代新闻报道的对象未必都是新近发生的事件。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当时不为人们所知,虽已时过境迁,但一旦发现它的时候,它仍然有很强的报道价值,这样的事件仍然可以被作为新闻报道出来。例如二战期间日本海军总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座机被美军击落,一些详情细节直到80年代才被报刊披露。2000年美国总统竞选,副总统戈尔正努力角逐***总统提名时,美国报刊突然披露“戈尔年轻时嗜**”,把几十年前的往事也抖搂出来了。1970年中国云南发生强烈地震,当时为了粉饰太平,只报喜不报忧,2000年初还有报纸载文报道其详情。这些事件差不多算是“旧闻”了,但由于是刚刚发现的,仍能给人以新鲜感,所以新闻报道也少不了这样的类型。
2.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
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值得报道,我们强调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是有价值的。所谓有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认识。
一是有教育作用。就像美国《现代新闻报道》的作者华连所说的那样“教诲”“鼓舞”读者,也就是对读者的思想、道德、人生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是有认识作用。可以使读者获得有关社会、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是有怡情作用。这里所说的怡情,不包括低级趣味在内。那些对影视明星的私情家事不厌其烦地加以报道的所谓新闻,实在是把肉麻当有趣。我们所说的“情”,是指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趣。
3.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新闻是报道事件的,但事件本身并不就是新闻。一件有价值的事件,还必须通过“报道”才能成为新闻。
报道,指记者或其他新闻工作者、爱好者对有价值的事件进行采集、处理之后,再通过相应的新闻传播途径公之于世的手段和过程。
新闻评论选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 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寻找选题者的因素,也就是记者自身的因素。由于记者个体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每个人的阅历,个性,生活环境不尽相同,彼此对新闻事物的认识水平,兴趣范围,敏感程度都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选题的获得。
1.1 认知范围
记者要选择有新闻价值的事物,只能在进入自己认识范围内的事物中进行。世界上每天都有许多值得报道的事发生,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许多有价值的新闻都被错过了,是因为这些都没有进入记者的认知范围。记者的认知范围是一个千差万别的动态系统,带有很浓的个人色彩,它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通过亲身感受现实生活直接获取的信息,也称直接经验;二是通过了解他人的成果面而获得的信息,也就是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记者的切身体会,主要是记者的生活范围,可以用生活圈来概括;间接经验是别人的认知成果,主要是阅读和听到的信息范围,可以用知识圈来概括。生活圈和知识圈是寻找新闻选题的前提而这二者又都带有先天个人色彩,记者与记者之间认知范围的大小,喜好不同,使得新闻选题就大不相同。
1.2 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事物有于新闻价值的鉴别能力。什么是新闻事物,什么是一般事物,这个看起来很简单判断,实际上却是十分的不简单。它体现的是记者对新闻的理解层次,理解水平。作为一名记者谁都知道要有新闻敏感,但是由于新闻敏感完全是记者个人的一种修养,一种能力,修养够不够,能力强不强,不同的记者会体现出个体的差异。新闻实践中,经常出现面对同一事物,有的记者熟视无睹,有的记者却能发现很有价值的新闻。许多事实证明,新闻敏感在不同的记者身上确实有强弱之分,新闻敏感强的记者随时随地注意捕捉有新闻价值的东西,他们的脑海里总会有源源不断的新闻选题;新闻敏感弱的记者总感觉到生活太平静,缺少有新闻价值的事物出现,他们的新闻选题就自然少得多了。
1.3 工作态度
除了认知范围和新闻敏感,影响新闻选题的第三个主观因素是记者的工作态度。
有的记者认为新闻线索和新闻选题是一回事,事实上,这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概念。新闻线索只是新闻事物某种迹象的表露,能不能成为新闻选题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和确认,经过确认并纳入报道计划的新闻事物才能成为选题。新闻线索能否转化为新闻选题,客观上于新闻线索的可靠程度,但记者主观因素也不可忽视,工作态度就是制约这一转化能否实现的关键。有的事物已经具备了新闻价值,而记者愿不愿意报道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这与某些事物没有新闻价值,记者受有偿新闻的影响,勉强报道相反。记者不愿意对有价值的新闻进行报道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许多批评性报道虽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但是这类事件的报道会影响一些部门或者一些人的形象,如果记者对此进行报道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因此有的记者怕得罪人,不敢对此类事件进行报道。二是一些新闻线索虽然有很高的新闻价值,但落实到采访报道上有一定难度,有的记者不愿意去老,少,边,穷的地方去采访,有的甚至怕麻烦,不愿意为弄清事实进行多方调查,这都会影响新闻选题的实现。因此,作为一名好的记者,要克服种种困难,要将大众利益至于个人利益之上,要根据新闻价值客观的去报道,不要掺杂个人的情绪,树立良好的职业风范。
2 客观因素
制约新闻选题的客观因素是记者自身无法克服的因素。它有外在的规定性,包括受众需要,**需要和媒介及栏目定位。
2.1 受众需要
任何新闻新闻报道都起源于受众的需要,也归结于满足受众的需要,这是不争的事实。受众需要对新闻选题有很强的制约力,但是受众是一个复杂的群体,由于人与人的需要千差万别,受众需要很难把握,所以现在媒体从细分化,栏目化上来分门别类的来满足受众的需要。
2.2 **需要
**因素也是影响新闻选题的重要因素。它对新闻媒介活动的制约是多方面的。从宏观上讲,新闻媒介的的性质,地位和功能与国家的**体制密不可分。
2.3 媒介及栏目定位
媒介对新闻选题的制约直接体现在媒介的级别和属性为同,选择新闻选题的范围有所不同。
作为一名记者,要牢牢把握影响新闻选题的几个因素,以便自己在选题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到有价值的新闻。
新闻标题怎么写?
新闻标题写作的要求做到准确、鲜明、凝炼和生动。
导语是以简炼而生动的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开头部分。故而,导语有三大使命:一是介绍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二是揭示新闻的主题;三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如:
《朱子礼乐·儒风雅韵》
——纪念朱熹诞生885周年大型歌舞情景剧
放飞梦想,舞动青春
——2015年元旦迎新晚会报道
新闻标题的特点:
一、新闻标题以报告事实为主。新闻标题与通讯标题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标出新闻事实。新闻主要是报告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简洁明快,一般对事物发展过程不作详述。这就决定新闻标题重在叙事,即使是就实论虚的标题,对必要的事实也应有所说明。
二、新闻标题对事实的表述呈现一种动态。标题不仅要报告新闻事实,而且对事实的表述要体现出一定的动态,即告诉读者事情的发生与发展。通讯标题则不一定如此。通讯标题对事实的表达多数呈现的是一种静态。
三、新闻标题形式具有多样性。新闻标题除单一式结构之外,还大量采用复合式结构。新闻标题往往是通过主题、引题、副题的配合,向读者报告新闻的内容,指明其性质和意义的。通讯则一般不使用引题,在副题运用上多数只用来说明作者写作本文的对象、意图以及采写的方式。
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可以选择的题目
提供一些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的选题,供参考。
1、新闻真实与新闻本性
2、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发布会看新闻传播的审美化
3、无产阶级*报的优良传统
4、新闻特写研究
5、深度报道研究
6、新闻叙事研究
7、网络新闻研究
8、电视声画面研究
9、电视艺术研究
10、电视诗歌散文创作研究
11、“超级女生”的广告效应研究
12、试论新闻语言的修辞技巧
13、试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素质
14、试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15、试论媒体语言的“雅”与“俗”
16、电视新闻语言研究
17、电视广告语言研究
18、记者的修养
19、论都市报的**监督作用
20、论报纸的新闻策划
21、论都市报的发展趋势
22、新闻评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
23、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24、媒体报道的大学生形象分析
25、网络“**”初探
26、重大新闻事件的新闻摄影
27、浅析电视“选秀”节目
28、论网络环境下受众的分化与“博客”网站的兴起
29、论“受众意识”在新闻采编业务中的体现
30、论“民生新闻”报道中“煽情”的艺术
31、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之策
32、**益性新闻策划
33、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34、主持人的形象塑造
35、当代网络言论文风浅析
36、真人秀节目形态特征面面观
37、电视体育新闻现场报道研究
38、当代中国奥运新闻传播的主要话语问题
39、电视讲坛节目的传播学审视
40、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关系
41、论新闻报道失实
42、人物访谈成功因素探析
43、**引导和新闻报道的关系
44、新闻标题的信息含量及审美特征
45、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46、从“选秀节目”看电视竞争性复制策略
47、报纸要强化品牌意识
48、媒体在“华南虎照片事件”中的角色意识
49、名牌电视栏目的品牌维护
50、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新闻报道
51、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
52、电视体育节目的人文精神
53、传播学层面的思考:《超级女生》热播解析及反思
54、从“芙蓉姐姐”现象看网络传播效果
55、现代电视传媒的品牌策略
56、 谈谈互联网媒体时代的新闻的时效性
57、 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58、 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59、 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60、 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1、 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62、 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63、 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64、 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65、典型报导--**的风向标
66、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67、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68、论报纸的组合报道
69、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70、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71、关于"弱势群体"报道的多元思考
72、报纸品牌个性塑造
73、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74、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
75、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76、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77、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78、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79、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80、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81、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82、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83、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84、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85、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86、论后网络时代新闻**引导的偏差
87、广播电视报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88、论人文关怀在我国当代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89、新时期新闻文体改革研究
90、博客:传统的颠覆还是传统的延续?--从传播学意义上看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91、网络言论的传播与管理
92、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93、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能力培养
94、因特网与现代传媒格局
95、论因特网的传播特点
96、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之我见
97、互联网对现代汉语实用性的冲击
98、互联网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的特点初探
99、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负面影响
100、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正面影响
101、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构建
102、论广告策划在广告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03、 广告创意理论研究
104、 广告诉求理论研究
105、 广告对消费观念的影响
106、 和谐与冲突——广告传播中的社会问题研究
107、 论广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108、 论违法广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109、 论我国广告法规的体系与监管模式
110、 我国广告业发展趋势
111、 从创意视角分析中国广告与世界广告的差距
112、 优秀广告作品的创意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13、 如何看待名人广告
114、 论房产广告的文化诉求
115、 报刊广告文案创作
116、 中国儿童广告的发展趋势
117、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118、 网络广告受众的消费心理分析
119、 试论广告创意技巧
120、 试论广告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121、突发公共事件与媒体报道
122、《百家讲坛》——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嬗变
123、从《艺术人生》看人生的艺术
124、试论电视剧的叙事策略——从韩剧的细节设置分析
125、试论电视公益广告的人文视角
126、关于电视直播节目中“出错”现象的思考
127、论民生新闻中的“新闻平衡”
128、探析《百家讲坛》兴起原因及启示
129、谈《鲁豫有约》与《艺术人生》的异同及启示
130、民生新闻的公信力考证
131、论新闻访谈的原生态
132、从《奋斗》***青春偶像剧的新形式
133、一个“纸包子” 引起的思考-------试论中国电视新闻的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
134、浅析民生新闻在现代化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135、《新闻调查》中的采访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