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江苏南通地区有哪些名人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南通名人有哪些(南通名人有哪些?)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南通名人有哪些

1.张謇
1894年,南通人张謇考中状元,当上翰林院修撰,鉴于甲午战败,国事日非,为了实现“救贫”“ 塞漏”的抱负,他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在南通开始了“实业救国”的实践,1895年,张謇集资50万两银子,在通州的唐闸镇创办了南通的第一个近代工厂——大生纱厂(后改名大生一厂)...
2 沈寿
二十世纪初叶,我国有一位苏绣女子,以精美的绣品名震京华,载誉世界。她就是被清末著名学者俞樾喻为“针神”的沈寿。...
3 李方膺
南通籍著名画家李方膺(一六九六--一七五五),字虬仲,一字秋池,号睛江,*名龙角,他既不是扬州人,又未如黄慎,金农等久住扬州卖画,何以得侧身于“扬州八怪”之列?...
4 韩紫石
韩紫石先生(公元一八五七--一九四二年)名国钧、亦字止石,晚号止叟。江苏省海安镇(原隶泰县)人,因其排行第三,生平业绩颇丰,家乡群众均以“韩三爹”,“紫石”称之,表示尊敬。在北洋军阀时期,他与南通的张謇,位高望重,同被誉为苏北的两大名贤。...
5 张謇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清代状元,实业家,立宪派著名人物。他毕生从事实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对我国民族资本**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6 沈寿
二十世纪初叶,我国有一位苏绣女子,以精美的绣品名震京华,载誉世界。她就是被清末著名学者俞樾喻为“针神”的沈寿。...
7 ***
***——(1910-1988),南通市人。**13年(1924年)至17 年秋在南通师 范读书期间,经常阅读进步书刊,接受马克思列宁**的启蒙教育,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多次深入到工人、农民、市民中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8 曹顶
曹顶(1514-1557),明代通州余西场人。盐民出身,有膂力,胆略过人,曾受雇作船工运盐,后于通州城内一面店干活。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愤于倭寇*扰虏掠,毅然应募入伍,随即参加江上阻击,大败倭寇,首立战功。...
9 白毓昆
白毓昆(1868-1911),号铣玉,字雅雨。南通市人。自幼受到良好家庭教育, 18岁中秀才后,入江*南菁书院,专攻地理学。...
10 顾民元
顾民元(1912-1941),字弥愚,南通市城区人。顾民元在南通中学求学期间, 第一次国内**战争爆发,受其影响,在恽代英弟恽子强的帮助下,与通州师范学生***等组织“**青年社”,阅读《***宣言》等马克思**著作,逐渐抛弃曾一度接受过的无****,转而信仰科学社会**。

南通有哪些名人

名人张蹇、他本是清末状元,然而中国在甲午战争的失败,促使他从一个传统文人转而去从事实业救国。放弃看得见摸得着的仕宦之路,去做这样的角色变换,背后的风险,可不是谁都愿意担的,然而他做了。爱国之心切,断腕之魄力,由此可见!
南通的近代化进程,几乎是在张蹇一己之力的推动下,一步一步走来。他的发展思路是 ——“父实业,母教育”。作为经济基础的实业,是张骞最早着手创办的,从大生纱厂开始,先后共建了四座纺织厂,形成“大生系”。关于这个集团的由盛而衰,成败得失,专门的研究者估计可以另出一篇很深入的论文,这里不多说。我们看看在实业发展之后,这个城市所发生的深刻变革。
对南通影响极为深远的,是“一城三镇”的城市格局。张蹇的城市规划中,通州城为商业生活区,唐家闸为工业区,天生港为港口区,狼山为风景区。这么科学的分布,直到今天依然是不落伍的。与之紧密相关的交通方面,陆续修筑了一城三镇之间相通的公路,而且由于规划合理,其线路走向至今没有太大变化。很庆幸,南通的城市骨架那时就搭好了,换到现在,规划工程一茬一换,没准就是欣欣向荣一片工地的景象。
张蹇留给南通的,还有若干项第一,比如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个中国人创办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气象台,等等。硬件有了,自然是考虑软件。他所请进来的人物,可谓大腕云集,比如胡适的老师、美国哲学大师杜威,请他来讲学;京剧名家梅兰芳,请他来更俗剧场演出;刺绣大师沈寿,请她来主持女工传习所。名人效应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这些文教方面多方位的大手笔,估计当年忙坏了不少老记们。然而,盛况的背后,我看到的是一个理想**者伟大的灵魂:他的眼光,远远超越了企业的经营,而在于通过全面的探索与实践,去奠定一个城市的经济基础和精神气质。这一点上,张蹇与近代无锡民族资本的人自为战是有区别的。
那么,在这个城市脱胎换骨的过程中,南通老百姓收获了什么?简单说,是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质量。虽然我没有统计数据的支持,但是我知道,即使是张蹇去世之后,南通一度有些衰落,祖母的父亲却依然可以通过汽车行维持还说得过去的生计。因为,张蹇生前发展的公路交通,成为这一行得以生存的空间。

南通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南通历代人文荟萃,名贤辈出。范仲淹、王安石、米芾、文天祥等文学家在南通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和轶闻逸事。近代苏绣大师沈寿也与南通有着诸多渊源。 三国名臣吕岱、明代名医陈实功、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等历史名人均为南通籍人士。 当代表演艺术家赵丹、国画大师王个簃、蛇药专家季德胜,以及数学家杨乐等20多位两院院士也出自南通。 体育事业备受瞩目,先后为国家输送了林莉、葛菲、黄旭、李菊、陈玘、陈若琳、仲满7位奥运会冠军和张洁云、吴健秋、殷勤、赵剑华、季磊、胡欣、陆斌、赵婷婷等一批体育名将,被前国家体委主任***誉为"世界冠军摇篮"。

南通的历史名人

南通名人有哪些

1、李方膺(1695年—1755年),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等,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中国清代诗画家、官员,为“扬州八怪”之一。为官刚正不阿,廉洁爱民。

出身官宦之家,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为官时"有惠政,人德之",后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南京借园,自号借园主人,常往来扬州卖画。与李鱓、金农、郑燮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

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有《风竹图》、《游鱼图》、《墨梅图》等传世。著《梅花楼诗钞》。善画松、竹、兰、菊、梅、杂花及虫 鱼,也能人物、山水,尤精画梅。作品纵横豪放、墨气淋漓,粗头乱服 ,不拘绳墨,意在青藤、白阳、竹憨之间。

画梅以瘦硬见称,老干新枝 ,欹侧蟠曲。用间印有〖梅花手段〗,著名的题画梅诗有〖不逢摧折不离奇〗之句。还喜欢画狂风中的松竹。工书。能诗,后人辑有《梅花楼诗草》,仅二十六首,多数散见于画上。

2、陈实功(1555~1636年),中国明代外科学家。字毓仁,号若虚,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卒于明思宗崇祯五年(公元1636年),享年八十有一岁。江苏东海(今南通市)人。陈实功从事外科四十余载,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治病经验。

由于当时身处封建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内科,轻视外科,这是因为外科医学同内科医学相比较而言,外科医学缺少详尽的基础理论。陈实功在往常的治病行医中已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为了使外科医学能够让更多的人重视起来,让更多的行医者掌握方法技巧,他不顾晚年的身体虚弱,根据自己多年行医的丰富经验和明朝以前外科医学方面的部分成就,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撰写了一部重要的外科医学著作《外科正宗》,这是他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

全书共二十余万字,共分四卷。从病痛的根源、诊断到外科上常见的大部分疾病,从各家病因理学说到临床症状和特点,以及各种病症的治疗方法,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等,从各种病情的形状到药剂的组成,都作了详细的论述。

其中对皮肤病、肿瘤都有较多的论述。对于肿瘤之症,陈实功认为肿瘤只有及早的发现,才能摸清病源,以便能够及早的治疗,或许尚有一线希望治愈。另外,对于现代医学中所遇到的淋巴转移,鼻咽癌等,亦有论述。

这些研究和探索十分珍贵,对现代临床治疗都有一定的启示。全书综述了自唐朝以来历代外科中有效治疗经验,科学性强,论述精辟,能充分代表明代时期我国外科医学的巨大成就,具有较高的学习研究价值。

其中对下颏骨脱臼的治疗整复手术,完全符合现代医学的要求,直到现在仍一直沿用。《外科正宗》印行后,广为流传,并流传到日本等国。成数300余年来有各种版本50余种,成为中医外科的经典著作。

3、冒襄(1611年4月27日-1693年12月31日),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今江苏如皋)人。康熙三十二年,卒,年八十有三,私谥潜孝先生。

冒襄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岕茶汇抄》、《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

冒襄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

冒襄《湖北归来图》、《樵唱惊开图》、《山光水**》《松寿图》,现为金陵天渡楼收藏。

4、胡瑗(993~1059)字翼之。中国北宋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 因世居陕西路**堡,世称**先生。庆历二年至嘉祐元年历任太子中舍、光禄寺丞、天章阁侍讲等。

胡瑗毕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泰州、苏州、湖州和京师太学执教三十年左右,受教育者不下数千人,对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胡瑗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很有特色和首创精神,不愧为一代宗师。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成就,经受了千年历史检验,依然熠熠生辉。概言之,大致有以下八个方面:

胡瑗在《松滋县学记》中开宗明义地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他从“致天下之治”的**目的出发,揭示了人才、教化、学校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胡瑗认为,治理好国家关键在人才,人才要通过教育培养。他认为,一要“师儒”,就是以孔孟之道管理和从事教育;二要普及教育于“民”;三要地方行政长官兴办学校。

在封建社会中,人民处于无权状态,封建政权内部的监督机制有名无实,各级官吏的**道德、文化素质对于吏治的好坏、人民负担的轻重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真正的人才对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现实意义。

北宋初期,教化不兴,风俗浇薄,当时的科举制度崇尚声律浮华,以诗赋取土,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苟趋禄利”、轻“教化”、重“取士”的风气,且各地又没有建立学校。为了培养真正合格的致治之才,胡瑗认为必须建立“敦尚行实”的学校,这种“立学教人”的主张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5、吕岱(161年-256年),字定公,广陵海陵(今江苏如皋)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

吕岱本为郡县吏,因避乱而南渡。受孙权赏识,遂仕于孙氏政权。建安十六年(211年),以督军校尉之职,与蒋钦等领兵平定吕合、秦狼等叛乱,获授昭信中郎将。建安二十年(215年),随孙权进取长沙三郡,击降安成等四县,成功平定三郡。后讨平吴砀、袁龙叛乱,升为庐陵太守。

延康元年(220年),代步骘出任交州刺史,平定桂阳、浈阳间的王金叛乱,升任安南将军、假节,封爵都乡侯。黄武五年(226年),平定士徽叛乱,控制岭南,晋封为番禺侯。

任交州刺史时,吕岱多次派官员“南宣国化”,出使“西南大海洲上”(南洋群岛)以及今东南亚一带众多国家,使扶南、林邑、堂明等国纷纷遣使至吴朝贡。

赤乌二年(239年),接替潘濬处理荆州文书公务,与陆逊同在武昌,督管蒲圻。陆逊去世后,武昌分为二部,吕岱督领右部,升任大将军。废帝孙亮登基后,吕岱升任大司马。

吕岱一生戮力奉公,为孙吴开疆拓土,功勋赫赫。太平元年(256年),吕岱去世,年九十六。

南通的名人有哪些?

  李方膺
  李方膺(1695~1755)清代诗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名龙角。通州(今江苏南通)人。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扬州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以卖画为生。与李鱓、金农、郑燮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闵乃本
  闵乃本江苏如皋人。1959年毕业于***学物理系。1987年获日本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学教授、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人工晶体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改进了浸蚀法,使能显示近于平行晶面的位错,澄清了体心立方难熔金属中的位错组态;利用光弹方法首次观察到螺位错并给出了成像规律;提出了晶体生长的层错、孪晶等**机制,发展了非完整晶体的生长动力学。用实验观察研究了界面失稳、胞状界面的演化、枝晶、分形的形成过程。提出了周期、准周期微米超晶格的声学效应、光学效应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理论,开拓了通过控制微米级微结构来研究新材料、新器件的领域


  著名人物
  近代
  清代画家、诗人 扬州八怪之一 李方膺
  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晚清君主立宪派领袖 张謇
  曾任江苏省省长 韩紫石
  民初著名学者、语言学家、教育家、慈善家 易作霖
  现代
  艺术家、科学家中科院院士 闵乃本
  中国计算机科学先驱,德籍华裔 闵乃大
  表演艺术家 赵丹
  书画家 范曾、康戎、袁运甫、袁运生、范杨 王个簃、康平
  著名作家 朱千华、黄蓓佳、苏枕书(原名瞿艳丹)
  军警国际著名刑侦专家 李昌钰
  原复旦大学校长 王生洪
  发改副任: 李盛霖
  建设副长:黄 卫
  农业副长: 刘 坚
  高检院长: 曹建明
  *** ****局委员,国务委员
  顾秀莲 原全国****会副委员长,**妇联**
  *** 上将**军委委员、***参谋部总参谋长
  张佑才全国**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吉佩定全国**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