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新疆地区耕地依靠什么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俄罗斯的农业地带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农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形区)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俄罗斯的农业地带主要分布在??
虽然俄罗斯地域广阔 但是大不分都在寒带 农业主要分布在其欧洲部分 亚洲部分很少
论述古代新疆先进的灌溉技术
坎儿井,是“井*”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
坎儿井是开发利用**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 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地理影响新疆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
新疆的盆地边缘是人口相对集中和城镇、交通分布的中心地带。
水源是影响其新疆地区人口、城市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新疆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在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地带,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这里也是城市和人口的主要分布地。
另外,盆地边缘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等也是影响新疆地区城市分布的因素。
新疆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______(判断对错
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绿洲农业指荒漠地区依靠地表水、**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新疆的耕地、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这里.故答案为:√.
新疆生产棉花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
新疆是我国高产棉区之一,水、土、光、热等资源十分丰富,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性气候和独特的荒漠绿洲灌溉农业为新疆棉花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制约因素:
1.水资源浪费严重。新疆是灌溉农业区,全疆300万公顷耕地,灌溉用水的渠系有效利用系数低,仅为0.30~0.40%,由于不合理的灌溉,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2.棉花品质下降,棉纤维含糖量偏高,强力偏低。3.劳动力少,拾花困难。在新疆棉区,虽然机械化程度很高,但收花过程仍是手工作业。棉区人均植棉1~1.3公顷,到了收花季节,劳动力紧张极为显著。收花时间拖得过长,既给棉农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同时也造成浪费,并影响棉花品质。4.多年连作,造成病虫害蔓延。新疆有耕地300万公顷,85个县市,其中植棉县市有45个,目前棉田面积达76公顷。在植棉县市中,棉田面积已占耕地面积60~70%。另外南疆种植棉花均是中熟品种,生育期长,9月份不能全部吐絮,无法播种冬小麦,翌年只好继续种棉花。和田地区为了播种冬小麦只好把棉花拨掉放在地边逼熟。多年连作造成病虫害蔓延,同时也造成土壤养分成份单一,影响营养平衡。5.“白色污染”严重。近年在新疆发展地膜植棉新技术,对新疆的棉花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新疆的棉花生产走到了全国的最前列,但是,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主要是地膜不能够自然降解,残膜回收不彻底的情况下,随耕翻埋入**,残膜碎片在土壤中埋藏20年仍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在土壤中形成阻隔层,破坏了土壤的毛细结构,影响透水和透气性,阻碍了棉花的根系生长,从而造成了所谓的“白色污染”问题,这个问题随着新疆棉花生产的发展必将越来越突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2006年,自治区国土资源工作在自治区*委、自治区人民**和国土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国土资源管理总方针,紧密结合新疆实际,围绕自治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和社会**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转变观念、积极部署,狠抓落实,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国土资源服务保障。
一、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状况
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显示:自治区国土总面积166.49万平方千米(24.97亿亩)。其中农用地面积6307.61万公顷(9.46亿亩),建设用地122.66万公顷(1839.9万亩),未利用土地10218.71万公顷(15.33亿亩)。土地利用率为38.62%。与2005年相比,土地利用率提高0.01个百分点。农用地中耕地410.71万公顷(6160.65万亩),较2005年增加3.79万公顷(56.9万亩),增量为2005年耕地总量的0.9%(图1)。
图1 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利用现状构成
(二)土地利用情况
1.农用地
2006年全区农用地中:耕地410.71万公顷(6160.65万亩),较2005年增加1.1%;园地36.37万公顷(545.55万亩),较2005年增加2.7%;林地676.38万公顷(1.02亿亩),与2005年基本持平;牧草地5112.47万公顷(7.67亿亩),与2005年基本持平;其他农用地71.69万公顷(1075.35万亩),较2005年增加0.8%。
2006年全区耕地增减情况如下:
耕地增加5.34万公顷(80.06万亩)。来源于:土地整理增加1327.0公顷(1.99万亩);土地复垦增加78.0公顷(1170.0亩);土地开发增加3.26万公顷(48.84万亩);农业结构调整增加9413.49公顷(14.12万亩);其他9992.90公顷(14.99万亩)。
耕地减少9718.53公顷(12.33万亩)。减少在于:建设占用耕地1577.49公顷(1170.0亩);农业结构调整占用5275.95公顷(7.91万亩);生态退耕占用1979.23公顷(2.97万亩);自然灾害毁坏439.17公顷(6587.6亩);其他占用耕地446.69公顷(6700.0亩)(图2)。
图2 2001~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耕地总量变动情况
2.建设用地
(1)批准建设用地情况。2006年全区批准建设用地(不含批准存量建设用地)1.25万公顷(18.75万亩),其中,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4674.18公顷(7.01万亩),农用地中耕地1606.11公顷(2.41万亩)。
在批准的建设用地中,国务院批准建设用地1134.30公顷(1.70万亩),其中,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414.61公顷(6219.15亩),农用地中耕地299.82公顷(4497.30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批准建设用地1.14万公顷(17.07万亩),其中,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4259.57公顷(6.39万亩),农用地中耕地1306.29万公顷(1.96万亩)(图3,图4)。
图3 2005~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批准建设用地情况(按用地类型分)
(2)批准征收土地情况。2006 年全区批准征收土地1 969.76 公顷(2.95 万亩),比2005年增加3倍,其中农用地1 345.11公顷(2.02 万亩),比2005 年增加3.3 倍,农用地中耕地846.28公顷(1.27 万亩),比2005 年增加近2.8 倍。征收土地总费用8.55 亿元,平均每亩征地费用2.89万元,安置农业人口8 994人。
图4 2001~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批准建设用地情况
2006年全区征收土地补偿费平均单价较高的有四个地州县市: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9.12万元/亩;乌鲁木齐市8.34万元/亩;巴州和硕县7.25万元/亩,库尔勒市5.88万元/亩。平均单价较低的县市有:阿克苏地区拜城县0.34万元/亩,库车县0.44万元/亩;巴州且末县0.35万元/亩;塔城地区塔城市0.52万元/亩。
(三)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况
2006年全区通过验收的项目共92个(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1个、县级项目90个),其中,土地整理项目29个、土地复垦项目9个,土地开发项目54个。土地整理面积3842.39公顷(5.76万亩),其中,增加农用地2154.26公顷(3.23万亩),农用地中耕地1939.85公顷(2.91万亩);投资额2950.38万元。
二、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现状
至2006年底,全区已发现矿产138种,占全国已发现171种矿产的80.7%。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83种(亚种104种),较上年增加2个矿种。在探明资源储量中,有41种矿产探明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其中居首位的6种,居第二位的10种,居前五位的27种(表1)。
表1 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矿产保有储量相对2005年走势
续表
(二)地质勘查投入与勘查成果
1.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地质勘查的资金投入(不含石油地质勘查)
2006年全区投入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地质勘查的资金9亿元(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常驻地质勘查单位5.54亿元,占61.6%;外省地质勘查单位承担国土资源调查项目和自治区1∶5万区调项目等4610.0万元,占5.1%;外省地质勘查和区内外矿业公司和企事业单位投资2.95亿元,占32.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常驻地质勘查单位完成5.54亿元,较上年增长29.3%(表2)。
表2 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地化地勘单位地质勘查资金完成情况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常驻地质勘查单位完成中:三个属地化单位完成地质勘查的费用4.34亿元,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常驻地质勘查单位完成的78.4%。其中新疆地矿局3.04亿元,新疆有色地勘局6373.0万元,新疆煤田地质局6634.0万元(图5)。
2.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地质勘查项目实施情况
2006年常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勘查单位共施工561个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6个,地质勘查项目535个)。在实施的项目中:①能源矿产146个(其中煤128个、铀矿15个);②金属矿产勘察218个(其中铁矿45个、铜矿66个、铅锌矿31个、镍矿5个、金矿60个);③非金属矿产36个(其中石灰岩17个);④基础地质工作中区域地质矿产调查88个,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14个;⑤地质科学研究等35个。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常驻地质勘查单位施工的项目中,三个属地化单位完成地质勘查的项目有287个。在实施的勘察项目中:①能源矿产103个(其中煤99个、油页岩3个、铀矿1个);②金属矿产120 个(其中铁矿28 个、铜矿38 个、铅锌矿20 个、镍矿3 个、金矿27个);③非金属矿产3个(其中石墨2个);④区域地质矿产调查30个;⑤地质科学研究27个;⑥其他4个(图6)。
图5 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地化单位完成地质勘查资金构成
2006年全区实施地质勘查工作的矿产有20多种,其中自治区属地化单位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的矿产有10多种,主要有煤矿、铀矿、铁矿、铜矿、镍矿、铅锌矿、钨矿、锡矿、金矿、多金属矿、玉石矿等。
图6 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地化单位投入地质勘查资金(按矿种分)
3.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2006年全区新发现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产地13处。其中属地化单位新发现矿产地10处(表3)。
表3 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地化单位新发现矿产地
续表
2006年全区新增探求资源量的主要矿种有:煤、石油、天然气、铁矿、铬矿、铜矿、铅锌矿、镍矿、钨矿、钼矿、金矿、银矿、铌钽矿、菱镁矿、钾盐矿、芒硝矿、石盐矿、膨润土等。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地化单位新探求矿产资源量:煤315.59亿吨、铜金属140.6万吨、锌金属2608.0吨。
(三)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情况
1.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情况
至2006年底,全区审查批准有效许可勘查证3644个,比2005年增加75.7%,其中新发证2002个,比2005年增长97.3%,批准勘查面积5.66万平方千米,比2005年增加45.5%。
至2006年底,持证单位的经济类型主要有:国有企业1539个,占发证总数的42.2%;有限责任公司1831个,占发证总数的50.2%;其他274个,占发证总数的7.6%(图7)。
图7 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批准有效采矿许可证经济类型构成
2006年全区审查批准有效采矿许可证2964个,比2005年增加17.6%,批准采矿面积3336.27平方千米。其中新发证434个,比2005年增加5.3%。在有效**中:能源矿产520个(其中煤矿507个),黑色金属矿产141个(其中铁矿122个),有色金属矿产94个,贵金属矿产103个,稀有、**矿产10个,非金属矿产2094个(其中化工矿产47个),水气矿产2个(图8)。
图8 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批准有效勘查许可证情况(按矿种分)
在全区有效采矿许可证中,属国土资源厅发证1351个,其中:新立148个,延续726个,变更85个,未到期392个。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2006年全区已开发利用的矿产有90余种。固体矿石总产量9510.43万吨,比2005年增长26.7%。矿业产值98.93亿元,比2005年增长56.4%(表4)。
表4 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非油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续表
三、国土资源市场
(一)土地市场
1.土地市场建设
2006年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精神,组织开展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年来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调研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用地价格调查,为全面开展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定统一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奠定了基础。
2.土地一级市场
2006年全区国有土地出让面积5736.0公顷(8.6万亩)(其中零地价出让工业用地约2640.0公顷),比2005年增加83.9%。其中,招拍挂出让土地面积526.78公顷(7901.7亩),比2005年下降了8.2%,占全区土地出让总面积的9.2%(图9)。
图9 2001~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有土地出让面积情况
2006年全区出让国有土地面积按用地类型分:商业服务用地332.28公顷(4984.2亩),比2005年下降了68.8%;工矿仓储用地4785.3公顷(7.18万亩),比2005年增长了近2倍;住宅用地592.26公顷(8883.9亩),比2005年增长了19.6%(图10)。
2006年全区出让土地价款31.83亿元,比2005 年增加60.6%。其中:招拍挂出让价款17.37亿元,比2005年增加75.0%,占出让总价款的54.6%,较2005年占土地出让总价款的比重增加了4.5个百分点。土地出让价款按用地类型分:商业服务用地6.33 亿元,占土地出让总价款的19.9%;工矿仓储用地10.49亿元,占土地出让总价款的33.0%;住宅用地14.80亿元,占土地出让总价款的46.5%;其他地类0.21 亿元,占土地出让总价款的0.6%(图11)。
图10 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有土地出让面积用地类型构成
图11 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州市国有土地出让面积、合同价款情况
2006年全区出让土地平均单价为55.5元/平方米,比2005年下降了13.3%(如果剔除零地价出让工业用地面积,出让土地平均单价约为103.0元/平方米,比2005年增长60.9%)。其中招拍挂出让平均单价为329.7元/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0.6%(图12)。
2006年全区出让土地平均单价按主要用地类型分:商业服务用地平均190.4元/平方米,较2005年增长2.1倍;工矿仓储用地21.9元/平方米(剔除零地价出让工业用地面积,出让土地平均单价约为48.9元/平方米,比2005年增长14.0%),相对2005年下降了49.0%;住宅用地249.8元/平方米,比2005年增长了89.2%。
3.土地二级市场
2006年全区土地二级市场转让土地面积1 198.39 公顷(1.8 万亩),比2005 年增长了3.4 倍,转让金8.32 亿元,比2005 年增长了60.0%。抵押土地面积7 230.27 公顷(10.85万亩),比2005年增长14.4%;抵押价款114.65亿元,比2005年下降了0.65%;抵押贷款金额66.7亿元,比2005年下降了9.0%。
图12 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州市国有土地出让单位价格
图13 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类土地出让单价与2005年对比情况
(二)探矿权、采矿权市场
1.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建设
2006年通过加强对矿业权的监督管理,矿业权市场建设进一步得到规范。为了科学合理设置矿业权,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正在研究起草全区矿业权设置方案。
2.探矿权、采矿权一级市场
2006年全区出让探矿权7宗,价款603.65万元。其中,煤矿1宗,价款340.23万元;铜矿3宗,价款163.0万元;金矿3宗,价款100.42万元。
2006年全区出让采矿权643宗,出让价款6.29亿元,比2005年增长103.6%,其中招拍挂出让15宗,价款148.48万元,占出让总价款的0.24%(图14)。出让的主要矿种及出让价款构成详见表5。
图14 2001~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采矿权出让价款
表5 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采矿权出让情况
3.探矿权、采矿权二级市场
2006年全区探矿权转让32宗,转让价款6849.0万元。主要为铜矿转让,转让价款6040.0万元,占全区探矿权转让价款的88.2%(表6)。
表6 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探矿权转让情况
2006年全区采矿权转让25宗,转让价款3005.68万元。其中,煤矿4宗,转让价款1929.26万元,占全区采矿权转让价款的64.2%;金矿5宗,转让价款672.61万元;花岗岩矿1宗,转让价款116.33万元。
四、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一)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2006年全区查处土地违法案件625件(其中本年发生444件),比2005年增长了73.6%,涉及土地面积5206.17公顷(7.81万亩),较2005年增长近2.5倍,其中耕地166.9公顷(2503.5亩),比2005年增长3.4倍。共拆除违法建筑物57.81万平方米,收回土地4894.45公顷(7.34万亩),罚款金额854.29万元。在查处的土地违法案件中,县乡级行政管理部门违法14件,比2005年下降了17.6%;企事业单位违法78件,比2005年增加了3.8倍;村组集体违法33件,比2005年增加了2.7倍;个人违法500件;比2005年增长了77.3%(图15)。
图15 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查处土地违法案件构成
(二)地矿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2006年全区查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违法案件347件,其中:矿产资源勘查违法案件42件,在勘查违法案件中:无证勘查2件,其他40件;矿产资源开采违法案件302件,在开采违法案件中,无证开采273件,越界开采10件,破坏性开采5件,其他14件(图16)。
图16 2006年自治区查处的矿产资源开采违法案件构成图
五、国土资源行政复议情况
2006年全区国土资源部门接到行政复议申请29件,其中,行政处罚7件,行政许可1件,其他21件。审结29件,其中,维持14件,变更1件,确认违法2件,撤销4件,撤回申请8件。
六、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情况
(一)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
至2006年底,自治区国土资源系统共有工作人员6971人。
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共有管理机构101个(不含五家渠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下同),工作人员5947人(含未实现垂直管理的30个乡(镇)土管所的165人,下同),其中,国土资源厅本级130人,14个地州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820人,86个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4997人。在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中含796个乡(镇)土地管理所的2468人。
自治区和地(州、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直属事业单位60个,工作人员1024人。其中,国土资源厅直属事业单位14个,工作人员347人,地(州、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直属事业单位46个,工作人员677人。
(二)国土资源管理人员培训情况
2006年全系统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各类培训11个班次,有1071人次参加了学习,较2005年增加658人。其中,土地管理专业3个班次,256人参加了学习;矿产资源管理专业6个班次,502人参加了学习;地质环境管理专业1个班次,88人参加了学习;国土资源综合管理3个班次,225人参加了学习(其中:维吾尔语言班2次,121人次)。
在参加学习的1071人次中,参加一周以上学习的有419人;有79人参加了自治区各级*校组织的理论学习和行政学院的管理知识学习。有229人获取学历证书,比2005年减少99人,其中,博士1名,硕士2名,大本126名,大专100人。
七、问题与建议
2006年全区国土资源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①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还不够高,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②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时有发生,侵害农牧民合法利益的问题在部分地方依然存在;③基层国土资源部门的行政能力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员综合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为此,对做好今后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以建设促保护。进一步加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力度,继续深化对土地利用重大问题的研究,加快推进县级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2)进一步落实全国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完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加大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力度,及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
(3)进一步加强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把“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努力建设服务型、和谐型国土资源部门。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能力建设,务求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和阳光行政,不断提高国土资源部门的执行力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