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鹤壁浚县属于什么方向地区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浚县几个山(浚县山在哪儿)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浚县几个山
浚县有好多山 县城里面最有名的是 大伾山 和 浮丘山
大伾山,位天河南省鹤壁浚县城东,故又称东山。因其有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而著称于世。该石佛始建于北魏,依山开凿,总高八丈,藏于七丈高的楼内,素有“八丈佛爷七丈楼”之称,为世界佛屋景观之唯一。古时,黄河流于其脚下,每到雨季,常会洪水泛滥,故雕石佛以镇之。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文物,属国家“AAAA”级景区。大伾山上现存道观佛寺建筑群7处,名亭8座,石窟6处,各式古建筑138间,摩崖碑刻460余处,各具特色。城。大伾山风景区又是省**1987年首批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河南浮丘山位于浚县城南,故又称南山。山上有碧霞宫殿。碧霞宫即碧霞元君行宫,又名圣母庙,俗称奶奶庙。位于浮丘山南端峰巅,坐北向南,前后三进院落,占地11160平方米,殿宇楼阁87间,是一处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古代建筑群。湖南浮丘山位于湖南省桃江县城西南17km处,海拔752m,面积约58平方千米,人称“小南岳”。上有48座峰,山间云遮雾绕,远望若浮,近看似丘,故谓之浮丘山。
河北浚县在哪里
浚县隶属河南省鹤壁市,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浚县位于河南北部,地处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辖6镇1乡4个街道,452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66.5万人(2010年)。县域面积966平方公里,耕地107.6万亩,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有“黎阳收,顾九州”的美誉。浚县商代称黎,西汉置县,明初改称浚县至今。
鹤壁在河南的哪个方向?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是河南省省辖市之一。辖两县三区和淇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人口 140多万。鹤壁市交通便利,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及107国道纵贯新市区。市容市貌整洁卫生,是河南省**命名的省级卫生城市。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努力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园林城市。
谁知道浚县八景(河南省浚县)
1.同杨侍御毅三月夜登大伾山
明·陈大宾
怪石穹窿夏木*,移觞倚月共披襟。
喜随骢马登云峤,疑上丹丘靖幻心。
望近凤山红日晓,坐余龙洞白云深。
淇源秋水萦如练,仰圣高歌绿竹吟。
——录自浚县大伾山天宁寺大佛楼北崖壁
【题解】
这是作者于1599年3月夜间骑马登大伾山时,同杨毅侍御史月下砌夜畅饮直至拂晓的所见所感。月光映衬出大伾秀丽、淇水如练的美好夜景,仰瞻圣迹引发作者无限感思,情不自尽高歌《绿竹吟》。
【注释】
大伾山:位于浚县城东南,山势巍峨,秀丽幽静。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商周时,浚地称黎,山称黎山。西汉初,朝廷于黎山脚下、黄河之滨置县。“县取山之名,取水在其阳”,因称黎阳,山亦名黎阳山。东汉初年,刘秀在山巅筑青坛祭告天地,遂赐名“青坛山”。明初,俗称浚县东山。金代明昌以前,大伾山为黄河转折点,黎阳津(又名黎阳关,对岸为白马津)为黄河重要渡口。黎阳县城“凭山为基,东阻于河”。因为“山阻河险”,这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张仪劝赵王守白马津,苏代约燕王决白马口,秦末郦食其劝汉王塞白马口,白马津、白马口说的都是这里。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命张耳、陈余率兵三千渡白马津攻取赵地。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以幽并二州兵取天下,首先在黎阳立营,作为河北的屏障。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交兵,皆以黎阳为制胜之地,几经争夺。两晋与前赵、后赵、前秦、后燕在黎阳曾多次大战。后赵大将逯明曾筑垒于大伾山东。后燕慕容德南迁,巧遇黄河结冰,军民踏冰过河,摆脱追兵。于是慕容德改黎阳津为“天桥津”。隋末,李密率瓦岗军攻占黎阳,打开这里的国家粮仓赈济灾民。时间不长,李密就招募了20余万兵士。唐初,朝廷在这里设置黎州总管府,辖四州八县。五代时,朱温、李克用曾在黎阳争斗。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兵进军黎阳,宋守军烧掉大伾、凤凰、紫金三山之间的两座浮桥后溃退。金兵乘小舟从这里渡河南进,直捣京师。清嘉庆年间,民间反清秘密组织天理教在大伾山设立了据点。天理教起义军在滑县起义后,拟先攻下浚县城,然后北进夺取北京。起义军围困浚县县城数月,始终没有攻克,天理教起义由此失败。清朝时,诗人张端曾任浚县县丞。在游览了大伾山之后,即兴题诗一首:“极目烟霞景万重,太行西峙水朝宗。是谁忽地开生面,第一山头第一峰。”
侍御:官名。侍御史的略称,即监察御史。
穹窿:中间高而四周下垂的样子。
移觞句:相互敬酒,邀月同饮。觞,盛酒器具。
云峤:此指大伾山。
;丹丘:神话中的神仙之境。
幻心:从幻想中产生的想法。
凤山:即凤凰山,位于大伾山东北里余,山体呈龟背形,周长500余米,海拔65米,***露。经多年开采,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掘为平地。
龙洞白云:龙洞位于大伾山东丰泽庙内崖壁上,相传有龙出于此洞,因名龙洞。每逢天将下雨,洞内先有云气涌出,宛如“晴雨表”。北宋政和八年(1118),宋徽宗敕封为“康显侯”。“龙洞吐云升祥烟”,为浚县八景之一。
源:水流所从出的地方。
秋水:比喻清澈明亮。
萦:回旋缠绕。
练:形容澄澈的卫河、淇河水有如柔软洁白的生丝。
圣:指传说中的神仙等。
【作者简介】
陈大宾,字敬夫,明江陵(今属湖北)人,明嘉靖进士,官至工部侍郎。此诗作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
2.大伾山
明·高尚志
紫雾通危嶂,苍山逼古城。
诸峰伏地起,独岫入云横。
俯带淇滨险,遥襄晋岭平。
河隍中野曲,沙势大江迎。
窈窕开幽径,参差构绮甍 。
松巢留鹤羽,兰若问僧名。
洞久含灵润,花奇照晚晴。
乘**巨迹,寻古辨深铭。
兴洽攀藤藟,怀舒委旆旌。
浩歌安终极,**望蓬瀛。
——清·康熙《浚县志》
【题解】
大伾山不仅高峻、险要、幽雅、灵润、花奇,而且是大禹治水所到之地,漫山遍布名人题字、题记和石刻。到此一游,受益终身。
【注释】
危嶂: 高如屏障的山峰。此指大伾山。
古城:浚县城。商代称黎,西汉初年置黎阳县,明初称谓浚县至今。现尚存明洪武三年(1370)古城墙。
诸峰句:谓大伾山拔地而起,直入云端。
巨迹:大禹治水到大伾山。《尚书·禹贡》载:禹疏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
深铭:大伾山有历史价值较高的历代摩崖题字65处,摩崖题记63处,碑刻126通。汇聚了一千多年来的宗教风习、石雕造像、摩崖石刻、民族文字、诗文、书法、建筑、墓葬、园林、风物传说等等遗存。
【作者简介】
高尚志,明寇县(今属山东)人,进士。万历十七年(1589)任浚县知县。
清(九首)
3.黎阳怀古
清·程淓
常悬笔墨壮士汤,一日千秋觐斗光。
自识卫公同抱负,几思神禹各参商。
黄河南北人千里,淇澳东西水一方。
春到闲来吟欲遍,当年胜事几荒唐。
——清·康熙《浚县志》
【题解】
诗人登黎阳山,缅怀卫武公的高风大德和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
【注释】
黎阳:即黎阳山,亦称大伾山。
悬:牵挂、挂念。
汤∶广大、浩茫貌。
觐:朝拜圣地大伾山。
卫公:即卫武公,卫康叔九世孙。姓姬,名和,《诗经》有《淇澳》诗歌颂其高风大德。
神禹:即大禹,《尚书·禹贡》载:禹疏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
淇澳:淇水。
【作者简介】
程淓,字箕山,号岸舫、铁鹤子。清广信(今江西上饶市)人,顺天(今北京市)籍。顺治进士。工书画。
4.春日黎阳怀古限韵
清·程淓
泉流冲出绕花城,立马郊厡看耦耕。
因到伾山怀胜迹,始知禹贡不虚名。
沙飞昙浦烟云色,竹扫淇园雨雪声。
往事分明无觅处,春风常自洽人情。
——清·康熙《浚县志》
【题解】
这是作者在浚县胜地骑马春游时自我限韵作的一首怀古诗。卫河绕浚城,立马看春耕,春风拂面,耳听淇园竹声,眼观大伾胜景,陶醉在无限**之中。
【注释】
限韵:限制韵律作诗,如同赋诗分韵之列,试赋命题大都沿此路数,经过各种各样的限意限韵,逐渐形成律赋格律。
泉流:卫河水。
花城:浚县城。
郊厡:浚县城郊外。
耦耕:两人并力一起耕种。为浚县一带从前犁田的一种方式。
禹贡:大伾山。《尚书·禹贡》载:禹疏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
昙:密布的云气。
浦:水滨。
淇园:古时卫国的皇家园林,以产竹闻名。
5.春日黎阳怀古限韵
清·刘玉瓒
雨车下贲浚州城,西望千畴喜尽耕。
誉播邻封推乐土,境因仙吏锡嘉名。
河流非古犹存迹,淇澳于今尚有声。
烟树山花**暮,闲敲诗句共陶情。
——清·康熙《浚县志》
【题解】
记述作者阳春三月冒雨乘车急奔浚县城时的所见所感。
【注释】
贲:通“奔”。急走。
浚州:今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现属鹤壁市。
千畴:千亩良田。
誉:称赞,赞美。
境因句:浚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在两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浚地名流辈出。春秋时的端木子贡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佼佼者,西汉时的贾护是《左氏春秋》的重要传人,唐初的王梵志开创了我国通俗诗话的先河,明代的王越“出将入相,文武全才”。大伾,浮丘两山平地突兀,景色宜人,文物古迹荟萃,摩崖题记遍布,有“登浮丘即朝东岳,攀大伾如游三壶”之称,被誉为“豫北平原第一胜迹”,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县城与两山紧依相连,“十里城池半入山”,具有城市山林特色,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河流句:黄河古时流经浚县大伾山东侧,黄河古道犹存。
淇澳:借代《诗经》。《诗经·卫风》有《淇奥》一诗。澳通奥。
【作者简介】
刘玉瓒,字黄中,清浚县人,祖籍顺天(今属北京市)。进士,官江西抚州知州。有《纪游草》。
6.春日黎阳怀古限韵
清·蔡士元
迟日芳菲绕浚城,漫随星驾课农耕。
功追禹迹千秋事,学羡淇园九十名。
白马风生云弄影,青坛雨润燕调声。
枳栖得附垂天翼,不尽登临忆古情。
——清·康熙《浚县志》
【题解】
【注释】
【作者简介】蔡士元,字信文。清邢台(今河北)人。拔贡。官浚县训导。
7.大伾名并古浮丘
清·劳之辨
大伾名并古浮丘,乘兴还登最上头。
四境桑麻眼底尽,二陵风雨笔端收。
鲁山绎山在千里,卫水淇水直一沟。
试把吴兴弁岘比,也如劲敌遇曹刘。
世间渺忽□神仙,谁见洪崖与偓佺。
黄石授书空自昔,青牛传道更何年?
天开洞府群真集,人到蓬莱万虑蠲。
此地只应频信宿,如何容易撇云烟。
——浚县大伾山碑刻
【题解】
【注释】
【作者简介】
劳之辨,字书生,号介庵。清浙江石门人。康熙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有《静观堂诗集》。此诗作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碑刻在大伾山吕祖祠。题目为谭文忠所加。
8.春日黎阳怀古限韵
清·王芝
烟绕花村花绕城,碧杨堤畔竞春耕。
观风拟税桑田驾,揽胜犹传伾陆名。
绿野遥连淇竹色,青坛隐度玉箫声。
公余喜傍红莲幕,咏竹哦松寄远情。
——清·康熙《浚县志》
【题解】
【注释】
【作者简介】王芝,字玉亭。清吴县(今属江苏)人。监生,官浚县县丞。
9.春日黎阳怀古限韵
清·李湘润
盈耳弦歌遍浚城,杏花开处喜春耕。
青峦不改伾浮色,碧水常留淇卫名。
富教千秋遵圣训,疏排八载播仁声。
思维盛事浑如昨,渺渺中怀无限情。
——清·康熙《浚县志》
【题解】
【注释】
【作者简介】李湘润,字青湄。清浚县人,庠生。
10.春日黎阳怀古限韵
三柳**拂浚城,杏花微雨促春耕。
武公风美瞻淇咏,神禹功高敷土名。
卫浒青云悬舄彩,伾峰白雪入琴声。
人间盛事无今古,何限当年卓鲁情。
——清·康熙《浚县志》
【题解】
【注释】
【作者简介】
刘余锡,清浚县人,庠生。
11.春日黎阳怀古限韵
清·朱陛鹓
荡漾清波映卫城,喜看四野乐深耕。
浮丘鹤下山生色,淇澳人存竹有名。
神禹随刊垂旧烈,孟侯明慎播新声。
尼山倘再驱车过,富教应知慰圣情。
——清·康熙《浚县志》
【题解】
【注释】
【作者简介】
朱陛鹓,字涛秋,清浚县人,康熙四十七年(1706)举人。
**(一首)
12.公余四首·其二
**·岑春荣
绿竹淇园屡问津,太行青眼似含频。
故乡山水甲天下,怅触东南**人。
【作者简介】不详
从鹤壁浚县到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怎么走
驾车路线:全程约169.8公里
起点:浚县
1.鹤壁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黎阳路行驶1.5公里,过右侧的统帅电器(浚县县城店)约300米后,右前方转弯
2) 行驶520米,直行进入永定线
3) 沿永定线行驶6.2公里,左转上匝道
4) 沿匝道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濮鹤高速
5) 沿濮鹤高速行驶15.0公里,朝北京/安阳/新乡/G4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鹤壁立交桥
2.沿鹤壁立交桥行驶1.8公里,直行进入京港澳高速
3.沿京港澳高速行驶126.3公里,在商都路/郑汴路/圃田站/G310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商都路
5.郑州市内驾车方案
1) 沿商都路行驶70米,调头进入商都路
2) 沿商都路行驶210米,直行进入郑汴路
3) 沿郑汴路行驶4.5公里,进入商都路
4) 沿商都路行驶4.9公里,直行进入商都大道
5) 沿商都大道行驶6.2公里,调头进入商都大道
6) 沿商都大道行驶8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中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