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江西舒姓地区有哪些人物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舒姓的舒氏名人(关于舒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舒姓的舒氏名人

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中国作家协会副**、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等职。参加**、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初期因**害而弃世。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 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祥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舒行(1913-2001),中国人民***舒姓开国将军,江西省吉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同年加入中国****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土地**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连排长、教导营连**指导员,红1军团4师10团总支**,参加了**苏区五次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中国人民**军政大学学习。**战争时期,任抗大7大队3队队长,第二分校2大队大队长,冀中**游击第五总队总队长,冀东**13团团长。在冀东西部、长城南北及热河地区,坚持**游击战争,创建了山区和平原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14军分区司令员,率领所属13团、北进支队约2000多人,向承德、围场方向进发。后任热河**参谋长、冀热察**参谋长,东北**军第11纵参谋长,第四**军第50军参谋长。参加了辽沈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参谋长。回国后,任吉林省**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勋章。1988年7月被**军委授予中国人民***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年1月3日因病在江西省吉安市逝世,终年88岁。 宋代时称“第一教授”,奉化(今属浙江)人,南宋官吏、学者。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为徽州教授,时称“第一教官”。官终宜州通判。谥文靖,有《舒文靖集》。(更多资料请进入 舒瞵)舒邦佐,南宋官吏、学者,隆兴府靖安(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一一八二年)进士,历任蒲圻主簿、善化主簿、衡州录事参军。治事廉明,去官之日,百姓痛哭流涕。有《双峰猥稿》。(更多资料请进入 舒邦佐) 在举世闻名的长白山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在碧波荡漾的松花江畔, 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有“鱼米之乡、园林城市”美誉的吉林省舒兰市。舒兰,满语“果实”之意,因其乃盛产硕果饶实之地而得名。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智慧的舒兰人民发扬“和谐、务实、热情、奋进”的舒兰精神,努力开拓,锐意进取,创造了亘古未有的奇迹。舒兰由过去鲜为人知的小城变成一座开放的新兴城市。舒兰依山傍水,幅员广袤。东部山高林密,西部沿江沃土。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早在清朝被皇帝封为“皇贡区”。如今,这里已是吉林省著名的产粮大市(县),农作物达上百种,尤为盛产水稻、大豆、玉米,其中水稻产量居全省第二。野生经济植物124科549种、有元蘑、木耳、猴头、人参、贝母、天麻等山珍和药用植物。森林覆盖率为41%,有驰名中外的红松、白松、 黄玻璃、柞、椴等几百种树种。矿产资源以煤为主,储量大、煤质好、易于开采。专利技术褐煤造气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舒兰的高岭粘土 ,红、白花岗岩和泥炭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白色花岗岩质量最佳,曾被选作北京人民大会堂建筑基石。泥炭储量达2亿立方米、粘土储量1236万吨,开发前景十分可观。农业生产已迈入产业化轨道。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香菇、白鹅、烤烟、林蛙、草编织、黄牛、生猪等主导产业齐头并进,生产基地遍地开花。绿色水稻种植遍及8个乡镇,年产量5万余吨。由其加工而成的“丰珠牌”舒兰贡米获得国际食品博览会“国际名牌食品奖”,享誉海内外。1997年,又被国家批准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基地。工业生产同样成就显著。全市拥有各类工业企业4743家,是吉林省煤炭、合成药、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医药、机械、化工、建材等企业集团不断发展壮大,吉舒牌镰刀、无水***等名牌产品打入国内外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舒兰市投资环境在不断改善。以生态园林城建设为突破口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城市品位不断提高。1996年创建省级卫生城,当年提出,当年实现。目前,舒兰的城市总体风貌已呈现出绿树、白墙、碧水、蓝天、华灯、砖巷的特点。舒兰市交通方便,四通八达。拉滨、龙舒两条铁路贯穿全市南北,经由9个乡镇,连接全国各地。有国、省、市级7条干线公路通往长春、吉林、哈尔滨等大城市,并有286条乡、村级公路纵横贯通全市。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全市实现了城乡电话程控化,已与国际国内联网,并开通了移动电话系统。市内建设有一次变电所和二次变电所各一座,年供电能力3.1亿千瓦时,直接与东北输变电网相接。为加快舒兰经济和改革开放步伐,舒兰市在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方面采取了超常规的措施,加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储备,为投资者提供了极为宽松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客商来舒一展才华。“发扬进取精神,推进创新实践”,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解放思想教育活动、更是使全市上下形成了营造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合力。“一代业绩载清史,更盼**谱新篇”。 美丽的北方明珠正以崭新的形象向世人展示着日益成长的现代文明。 望出京兆;源出春秋。——佚名撰舒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出舒姓的源流和郡望。京兆世泽;恩信家声。——佚名撰舒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明·舒泰,官武冈州同知,抚以恩信,民皆悦服。明经教授;忠孝状元。——佚名撰舒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南宋奉化人舒璘,字元质,一字元宾,与张拭、陆九渊、朱熹等理学家都有交往。乾道年间进士,任徽州教授,当时被称为第一教官。后历官平阳知县、宜州通判,死后谥文靖,有《舒文请集》。下联典指明代进贤人舒芬,字国裳,十二岁时能作赋,正德年间状元,官修撰。当时,武宗在佞人江彬的怂恿下,数次微行出宫,**游乐,他都上书谏阻;武宗要南巡时,他又与翰林院同僚联名上疏,被罚跪五天,又廷杖三十,贬为福建市舶副提举。世宗时复官,又因“大礼”案而下狱受廷杖,不久因母亲去世回乡,哀痛致死。世称“忠孝状元”。他学贯诸经,兼通天文、律历,尤其精于《周礼》,学者称他为梓溪先生,著有《易问笺》、《周礼定本》等。德兴廉吏;元质教官。——佚名撰舒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工部主事舒清,字本直,德兴人。成代进士,授工部主事,历营缮郎中,后擢河南参议,再迁四川布政使。曾创立“递减法”,大大减轻百姓负担。又抗疏切谏朝廷对地方古琴等古物的索取,深受百姓爱戴,是当时有名的“廉吏”。下联典指宋代宜州通判舒瞵,字元质,奉化人。乾道进士,为徽州教授,时称“第一教官”。官终宜州通判。淳佑中追谥文靖,有《舒文靖集》。工牡丹赋;成钓台诗。——佚名撰舒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舒元舆,尝作《牡丹赋》,时称其工。下联典指唐·舒杲为国子监,有题钓台诗。策筹文武;学受**。——佚名撰舒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舒卞豪隽有文武才,建炎间御金人有功,参岳飞军幕,多所赞画。下联典批宋·舒璘,从张拭、陆九渊、朱熹(**),吕祖谦游,著有《舒文靖集》。 牡丹音容在;棠棣义气深。——佚名撰舒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现代戏剧、电影表演艺术家舒绣文(女)(1915-1969),安徽人。历任第三届全国妇联执委、中国剧协常务理事、中国影协常务理事等。1931年到上海任天一影片公司配音演员,参加中国第一部蜡盘录音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配音工作,参加故事片《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的拍摄。下联典指东汉名士舒邵,陈留人。与兄长伯膺俱为东汉末年名士。他曾为伯膺复仇杀人,事发后,兄弟兄争死,被誉为义士。卷帘引瑶玉;灭烛临霜墀。——舒元舆撰舒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唐代御史中丞、诗人舒元舆《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诗句联。元舆,东阳人。元和进士。尝为牡丹赋,时称其工。后文宗观牡丹,凭栏诵赋,为之泣下。 明安抗英称果毅;伯雄平准号文襄。——佚名撰舒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清代正白旗汉军副都统舒明安,满洲正白旗人。咸丰间,英军犯天津,随僧格林沁在大沽堵勦,有功。后谥果毅。下联典指清代武英殿大学士舒赫德,字伯雄,满州正白旗人。平定准回二部,劂功甚伟,卒谥文襄。报国文章尊李杜;攘夷大义著春秋。——舒庆春撰舒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杰出语言大师老舍(舒庆春)(1899-1960)自题联。付出九牛二虎力;不作七拚八凑文。——舒庆春撰舒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杰出语言大师老舍(舒庆春)自题联。 吟杏苑春风,名荣先代;作牡丹佳赋,才冠唐朝。——佚名撰舒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状元舒芬的事典。舒芬,字国裳,进贤人。正德进士第一,授编修。下联典指唐代诗人舒元舆的事典。

现在舒氏名人有那些

湖北孝感有个舒氏集团,主营电工胶带,舒氏电工胶带。现在又做了一个新品牌,万事达电工胶带。

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哪些啊?

1、毛**,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者和缔造者之一,领导了中国**,并且结合中国实际编写关于马克思**思想的书,后被称为“毛**思想”。

舒姓的舒氏名人

2、李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称为诗仙,其诗新奇瑰丽,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代表作有《将进酒》、《静夜思》、《望庐山瀑布》。

3、杜甫,号“少陵野老”,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多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具有浓厚的现实**色彩,代表作有《望岳》、《三吏》、《三别》。

4、李时珍,被后世誉为药圣,其主要贡献诗编写《本草纲目》。1982年,其墓地李时珍陵园(李时珍墓)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屠呦呦,因创制抗疟药—***和双氢*** ,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6、罗斯福,他于美国金融危机时上台,实施了一系列**干预经济政策,挽救了美国的经济发展。

7、太宰治,代表作《人间失格》,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在小说中描写了“自己”的一生,语言较为沉重,如“胆小鬼连碰到 幸福都觉得害怕。”

8、东野圭吾,日本推理小说家,代表作《白夜行》、《恶意》、《时生》,其巧妙地叙事方法收到业内一直好评,被称为伟大的推理小说家。

9、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描写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为后来资本**侵略中国埋下了伏笔。

10、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著名生物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家,他的所学覆盖了几乎全部的领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

11、Rihanna,中文名蕾哈娜,出生于巴巴多斯,她作为巴巴多斯的旅游代言天使,为巴巴多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代表作《Anti》,获得多项格莱美奖。

历史上姓舒的名人有哪些?

舒 邵:(生卒年待考),陈留人,东汉末年名士。
其兄伯膺的亲友被人所杀,邵为复仇事发,兄弟争死,并得免刑,海内称“义”。
舒 雅:(生卒年待考),旌德人(今安徽旌德),著名宋朝官吏、画家。
南唐时举进士,归宋为将作监,真宗时充秘阁校理。善属文,工绘事,有《山海经图》。
舒 璘 :(生卒年待考),字元质,一字元宾,奉化人(今浙江奉化),著名南宋官吏、学者。
舒 芬:(生卒年待考),字国裳,号梓溪先生,进贤人。著名明朝大臣。
舒 亶:(生卒年待考),字信道,号懒堂,明州慈溪人(今浙江慈溪),著名北宋官吏、词人。
舒 清:(生卒年待考),字本直,德兴人。江西德兴人,著名明朝廉吏。
舒 芬:(生卒年待考),江西进贤人,著名明朝官吏。
明正德年间进士第一,官修撰。后母丧归里,哀毁致死。为官负气峻厉,多次直谏遭贬,以至下狱,可称忠孝状元。
舒明安:(生卒年待考),满洲正白旗人,著名清朝将领。
清乾隆年间历理藩部侍郎、绥远城将军兼领归化城都统等官。先后驻乌里雅苏台、绥远城,抚辑蒙古部落,安置降人,**叛众。
舒 焘:(生卒年待考),湖南溆浦人,著名清朝官吏、诗人。
舒赫德:(生卒年待考),满族,满洲正白旗人,舒穆禄氏,著名清朝大臣。
历任监察御史、兵部尚书、军机大臣、参赞大臣等职,平定准回二部,厥功甚伟。官至大学士。
舒庆春:(公元l899~1966年),满族,原名舒庆春,自拆本姓“舒”为其字“舍予”,笔名老舍、絮青、鸿来、非我等;北京人。著名中国当代文学巨匠、作家、语言学家,人民艺术家。
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
舒绣文:(公元1915~1969年),女,安徽安庆人。著名现代戏剧、电影表演艺术家。
中国第二代影人,曾参加了中国第一部蜡盘录音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的配音工作。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
舒 荣:(生卒年待考),著名国民**军陆军中将,第十二军军长。
舒贵纶:(生卒年待考),著名国民**军空军少将,**省空军第四十一联队副联队长

从夏朝到今代姓舒的名人

舒 邵:(生卒年待考),陈留人,东汉末年名士。
其兄伯膺的亲友被人所杀,邵为复仇事发,兄弟争死,并得免刑,海内称“义”。
舒 雅:(生卒年待考),旌德人(今安徽旌德),著名宋朝官吏、画家。
南唐时举进士,归宋为将作监,真宗时充秘阁校理。善属文,工绘事,有《山海经图》。
舒 璘 :(生卒年待考),字元质,一字元宾,奉化人(今浙江奉化),著名南宋官吏、学者。
舒 芬:(生卒年待考),字国裳,号梓溪先生,进贤人。著名明朝大臣。
舒 亶:(生卒年待考),字信道,号懒堂,明州慈溪人(今浙江慈溪),著名北宋官吏、词人。
舒 清:(生卒年待考),字本直,德兴人。江西德兴人,著名明朝廉吏。
舒 芬:(生卒年待考),江西进贤人,著名明朝官吏。
明正德年间进士第一,官修撰。后母丧归里,哀毁致死。为官负气峻厉,多次直谏遭贬,以至下狱,可称忠孝状元。
舒明安:(生卒年待考),满洲正白旗人,著名清朝将领。
清乾隆年间历理藩部侍郎、绥远城将军兼领归化城都统等官。先后驻乌里雅苏台、绥远城,抚辑蒙古部落,安置降人,**叛众。
舒 焘:(生卒年待考),湖南溆浦人,著名清朝官吏、诗人。
舒赫德:(生卒年待考),满族,满洲正白旗人,舒穆禄氏,著名清朝大臣。
历任监察御史、兵部尚书、军机大臣、参赞大臣等职,平定准回二部,厥功甚伟。官至大学士。
舒庆春:(公元l899~1966年),满族,原名舒庆春,自拆本姓“舒”为其字“舍予”,笔名老舍、絮青、鸿来、非我等;北京人。著名中国当代文学巨匠、作家、语言学家,人民艺术家。
舒绣文:(公元1915~1969年),女,安徽安庆人。著名现代戏剧、电影表演艺术家。
舒 荣:(生卒年待考),著名国民**军陆军中将,第十二军军长。
舒贵纶:(生卒年待考),著名国民**军空军少将,**省空军第四十一联队副联队长。

百家姓中姓马的来历

一、出自嬴姓

舜帝时候,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又为舜驯服鸟兽,被舜赐姓赢氏,赢姓出现,舜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舜帝,姚姓,舜,以地取姓为姚,其后代即以姚为姓。马服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块土地,位于今天河北省邯郸市西北的紫山。

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于公元前270年率军在秦、赵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赵惠文王因此把马服一地分封给赵奢,并赐其号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等。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后又改为单姓“马”。

2、源于官位

出自西周时期官吏马质,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马质,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位,专职掌管马匹的征收,并负责检验马匹的质量。 在马质的后裔子孙中,把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马质氏,后来简化为单姓马氏,世世代代相传至今,也是历史久远古老的姓氏之一。

3、源于改姓。

出自汉朝大司徒马矢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改姓为氏。汉朝有个大司徒叫马宫,他本为复姓马矢氏,后马宫以仕学名扬,遂省文去“马矢”中的“矢”而改单姓马氏,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至今。

也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两晋之后大量司马氏改为单姓马姓。元末明初阿拉伯传教士哈木则巴巴从西亚来到东乡龙山(现甘肃省东乡县坪庄乡哈木则岭村)定居。

在哈木则巴巴的影响下,龙家山周围先后有八坊的北方少数民族皈依***教,这些少数民族人的绝大部分人仍保留了原来的姓氏,但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改姓,如其中的东乡县贾家村 贾姓少数民族人改信***教后改掉了原来的姓氏而改姓马,时至今日,贾家村已无贾姓人而只有马姓人了。

4、源于少数民族

源于回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姓,回族中马姓这么多,主要与阿拉伯、波斯人名的音译,特别是与***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音译有关,因为马与穆谐音,所以明代许多著述中都将穆罕默德译作马哈麻。很多回族人便选用了“马”姓,大大增加了“马”姓的人数。

出自清代,满族人中的马佳氏,改姓为马。满族的马姓跟地名有关,据说在西汉时期,在当今的吉林省境内,有一个夫国,这个国呢,他们也是以养名马出名,而且他们还把官叫马加、狗加、牛加,以六畜为官名,迁入这个地区的女真族,都以这个地名为姓了,所以它也算是同姓不同宗。

5、源于西域

据《姓氏考略》记载,西域古有“马”姓,后西域有姓“马”者入内地,即以“马”为姓。

扩展资料:

马姓名人:

1、马良(187-222年),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谡之兄。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是五人中最为出色。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

2、马超(176~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东汉末年军阀、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卫尉马腾长子。少年成名,健勇善战,多次拒绝曹操征召。

3、马化龙,曾用名马朝清(1810年12月15日-1871年1月13日),哲合忍耶第五辈穆勒师德,教内称十三太爷,经名“穆罕默德·艾依乃玛·阿俩毛俩乎”,道号“托布尔·屯拉”,尊号“赛义德·束海达依”(即殉道者的领袖)。

4、马世龙(1594年~1634年),明末将领,字苍渊,或苍元,汉族将领。宁夏卫(今宁夏银川)人。由世职武举中试,历任宣府(今河北宣化)游击,永平(今河北卢龙)副总兵,署任都督佥事、三屯营(今河北迁西西北)总兵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化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世龙

关于姓氏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中国姓氏的起源

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从公元前3000年中国第一个姓—风姓开始,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绵延不绝。有关专家最新研究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在姓氏的传承之中得以体现。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姓和氏的区别: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姓和氏的融合: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

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后世之姓,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1、以氏为姓。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

2、以国名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更是实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

3、以邑名为姓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苏,忿生后代因此姓苏。

4、以乡、亭名为氏。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

5、以居住地为姓氏。如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又如齐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

7、以排行为姓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8、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9、以技艺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11、以谥号为氏。如庄氏原为楚庄王之后,康氏原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又如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而改为常氏。

舒氏家谱辈字

那这个应该就是根据他的一个家堡的自备忙一下排练应该是属于中自卑的,你可以查一下。【摘要】
舒氏家谱辈字【提问】
那这个应该就是根据他的一个家堡的自备忙一下排练应该是属于中自卑的,你可以查一下。【回答】
宗【回答】
寻找国正天兴顺这中字让辈的谱书【提问】
那和我这个不一样啊。【回答】
国正天兴顺,
官清明自安,
妻贤夫和少,
子孝父心宽,
找全部【提问】
那想的是不同了。【回答】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